用于治疗筋骨关节疼痛的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40991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药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筋骨关节疼痛的药物组合物。



背景技术:

筋骨关节疼痛,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并且呈现年轻化的趋势。从中医的角度,人的全身肌肉关节受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侵袭、或外伤、慢性劳损,透皮入骨致病而形成“六毒”,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骨毒”。“骨毒”长期存在于骨与骨膜之上形成“宿毒”。宿毒使得骨及关节周围软织反复充血、水肿、粘连、挛缩,从而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产生大量酸性物质刺激血管,损害肌肉组织,表现为肌肉筋骨关节酸痛,麻木、肿胀,甚至红肿变形,重者会造成关节骨质的破坏,关节变形,生活不能自理。简单来说,筋骨关节疼痛,分为因劳损等自身原因引起的和因风寒湿邪等外部原因引起的两大类。

其中,因为劳损等自身原因引起的筋骨关节疼痛,包括腰肌劳损、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等引起的颈、肩、腰、腿等筋骨关节酸痛、疼痛;因风寒湿邪等外部原因引起筋骨关节疼痛,包括风湿、类风湿等原因引起的筋骨关节酸痛、疼痛麻木、屈伸不利等。

目前,对于劳损或风寒湿邪引起的筋骨关节疼痛,西医往往只能对症治疗,暂时缓解症状,治标不治本,甚至治标的效果也较弱。而中医在这方面的优势明显,目前有很多已经报道的中药制剂,其疗效明显优于西药。

但是,现在的中药制剂,往往存在成分复杂、安全性较低、需要名贵中药材成本较高、疗效有待进一步改善等缺点。比如,申请号为201110102809.1,发明名称为“治疗风湿骨病的液体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的中国专利所公开的中药制剂,采用了防风等30味中药材,其成分复杂,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很复杂,其安全性具有很大不确定性,而且疗效也有待提高;并且本申请的发明人采用该药物作为对照进行临床试验,发现使用该药物治疗筋骨关节疼痛易复发,停药两月后天后复发率达30%以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筋骨关节疼痛的药物组合物,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用于治疗筋骨关节疼痛的药物组合物,由下述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羌活:10-14份,独活:10-15份,川芎:8-12份,三七:8-12份,红花:3-7份,牛膝:3-7份,没药:3-7份,乳香:3-8份,天麻:6-10份,续断:6-10份,马鹿茸:3-8份,杜仲:13-18份。

本发明的发明人通过大量实验得出:上述组分之间,采用合适的比例,相互协同,可以祛风湿,活血止痛,尤其适用于风寒湿痹,筋骨关节劳损,症见颈肩背痛,腰腿痛等,其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不易复发。

其中,羌活,为伞形科植物羌活(Notopterygium incisum)的根茎,性温,祛寒湿,用于外感风寒、头痛无汗、风寒湿痹、上肢风湿疼痛等,同样的,如果仅仅采用羌活治疗风湿类疾病,其疗效甚差;

独活,为伞形科植物重齿毛当归 Angelica pubescens Maxim.f. biserrata Shan et Yuan的干燥根,味辛、苦,性微温,归肾、膀胱经,祛风除湿,痛痹止痛,用于风寒湿痹,要洗疼痛,少阴伏风头痛,风寒挟湿头痛;同样的,如果仅仅采用羌活治疗风湿类疾病,其疗效甚差;

川芎,为伞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的根茎,常用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川芎辛温香燥,走而不守,既能行散,上行可达巅顶;又入血分,下行可达血海,活血祛瘀作用广泛,适宜瘀血阻滞各种病症;祛风止痛,效用甚佳,可治头风头痛、风湿痹痛等症;但是,如果仅仅采用川芎治疗风湿类疾病,其疗效甚差;而且,本申请的发明人将上述的川芎、羌活、独活进行配伍,其治疗风湿的临床效果也甚差;

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 (Burk.)F.H.Chen的干燥根和根茎;味甘、微苦,温;归肝、胃经;散瘀止血,消肿定痛;一般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三七是一种常用的活血祛瘀药物;

红花,为菊科植物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的干燥全花,性味:辛,温;归心、肝经;活血通经,去瘀止痛;主要用于治疗经闭,症瘕,难产,死胎,产后恶露不行、瘀血作痛,痈肿,跌扑损伤;

牛膝,为苋科植物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 Blume)的干燥根,性苦、甘、酸,平;归肝、肾经;逐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尿通淋,引血下行;常用于经闭,痛经,腰膝酸痛,筋骨无力,淋证,水肿,头痛,眩晕,牙痛,日疮,吐血,衄血等;

没药,为橄榄科植物地丁树Commiphora myrrha Engl.或哈地丁树Commiphora molmol Engl.的干燥树脂;味辛、苦,性平;归心、肝、脾经;散瘀定痛,消肿生肌;常用于胸痹心痛,胃脘疼痛,痛经经闭.产后瘀阻,癥瘕腹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痈肿疮疡等病症的治疗;

乳香,为橄榄科植物乳香树Boswellia carterii Birdw.及同属植物Boswellia bhaurdajiana Birdw.树皮渗出的树脂;味辛、苦,温;归心、肝、脾经;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常用于胸痹心痛,胃脘疼痛,痛经经闭,产后瘀阻,症瘕腹痛,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跌打损伤,痈肿疮疡;

天麻,为兰科植物天麻(Gastrodia elata Bl.)的根茎;味甘,平;归脾、肾、肝、胆、心经;息风,定惊;常用于治疗眩晕眼黑,头风头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语言蹇涩,小儿惊痫动风;

续断,为川续断科植物川续断(Dipsacus asper Wall.ex Henry)的干燥根,性微温,味苦、辛;归肝、肾经;有补肝肾、强筋骨、续折伤、止崩漏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肝肾不足、腰膝酸软、风湿痹痛、筋伤骨折、崩漏、胎漏、跌扑损伤等病症;

马鹿茸,为鹿科动物马鹿Cervus elaphus Linnaeus的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性温,味甘、咸;归肾经;壮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常用于阳痿滑精,宫冷不孕,赢瘦,神疲,畏寒,眩晕,耳鸣耳聋,腰脊冷痛,筋骨痿软,崩漏带下,阴疽不敛;

杜仲,为杜仲科植物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er)的干燥树皮,性甘,温;归肝、肾经;用于补肝肾,治腰脊酸疼,足膝痿弱,小便余沥,阴下湿痒,高血压、安胎的功效;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由下述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羌活:12-13份,独活:12-15份,川芎:8-10份,三七:10-12份,红花:5-6份,牛膝:5-7份,没药:5-6份,乳香:3-5份,天麻:6-8份,续断:7-9份,马鹿茸:3-6份,杜仲:15-16份。其效果更佳。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由下述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羌活:12份,独活:15份,川芎:10份,三七:12份,红花:5份,牛膝:7份,没药:6份,乳香:5份,天麻:7份,续断:8份,马鹿茸:3份,杜仲:16份。其效果可以达到最佳。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组合物制成的药物制剂。

所述制剂优选为酊剂,或者其他外用制剂。

上述酊剂的制备方法为:按所述比例称量组分后,粉碎,再加白酒浸泡7-10天,每天翻动一次,滤过,滤液再加白酒混匀,即得。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粉碎后过60目筛。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白酒的酒精度为53°。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成分相对简单,组分均是常见的中药材,成本较低,而且优选采用外用制剂,安全可靠;用于治疗各种劳损引起的筋骨关节疼痛的有效率达到100%,治愈率可达85%;治疗各种风寒湿痹引起的筋骨关节疼痛的有效率达到100%,治愈率可达86%,见效快,疗效确切,而且复发率不到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用于治疗筋骨关节疼痛的药物组合物,由下述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羌活: 14份,独活: 15份,川芎:12份,三七:9份,红花:3份,牛膝:3份,没药:5份,乳香: 8份,天麻: 10份,续断:6份,马鹿茸:7份,杜仲:13份;

制备方法为:按所述比例称量组分后,粉碎过60目筛,再加53°白酒1000份浸泡10天,每天翻动一次,滤过,滤液再加白酒混匀,至1000份,即得。

实施例2

羌活:10份,独活:10份,川芎:8份,三七:8份,红花:7份,牛膝:5份,没药:5份,乳香:6份,天麻:6份,续断:10份,马鹿茸:8份,杜仲:18份;

制备方法为:按所述比例称量组分后,粉碎过60目筛,再加53°白酒1000份浸泡10天,每天翻动一次,滤过,滤液再加白酒混匀,至1000份,即得。

实施例3

一种用于治疗筋骨关节疼痛的药物组合物,由下述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羌活:12份,独活:15份,川芎:10份,三七:12份,红花:5份,牛膝:7份,没药:6份,乳香:5份,天麻:7份,续断:8份,马鹿茸:3份,杜仲:16份;

制备方法为:按所述比例称量组分后,粉碎过60目筛,再加53°白酒1000份浸泡10天,每天翻动一次,滤过,滤液再加白酒混匀,至1000份,即得。

实施例4

治疗腰肌劳损、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等引起的颈、肩、腰、腿等筋骨关节疼痛的临床试验

4.1 病例选择

选择确诊为腰肌劳损、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各50名,其症状均为筋骨关节疼痛,其中,男性100名,女性100名,病程为半年到一年的50名,一年到三年的100名,三年以上的50名;

4.2治疗方法

采用药棉蘸取实施例3所制得的药酒,轻轻按摩患处,每次按摩约5分钟,每天使用两次,早晚各一次,根据病情的严重情况,使用5-30天;

4.3 疗效评价标准

按照下述标准进行评价:

治愈:筋骨关节疼痛症状完全消失,停药10天后无任何反复;

显效:关节疼痛症状基本消失;

有效:关节疼痛症状减轻;

无效:与治疗前相比,关节疼痛无改变。

4.4 治疗结果

依据上述标准,受试的200名患者,治愈171名,显效10名,有效19名,其中,有效的19名为病程十年以上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和腰肌劳损患者。

4.5 典型病例

张某某,男,59岁,患腰椎间盘突出已经至少八年,严重腰痛,完全不能弯腰,右下肢放射痛且频繁发作,几乎每天都会发生,已经采用了各种中西医治疗,包括牵引治疗、推拿按摩等物理疗法,都会复发,疼痛难以入眠,采用本发明实施例3的药酒治疗1个月后,腰痛、右下肢放射疼痛完全消失,生活工作完全恢复正常,且停药后半年回访,无任何复发。

谢某某,女,50岁,长期从事体力劳动,肩部疼痛,肩关节活动受限,肩关节周围压痛,通过肩关节MRI检查确诊为肩周炎已经长达十年,服用了大量消炎药,并采用按摩推拿等方式,均只能暂时减轻症状,停药后即复发;采用本发明实施例3的药酒治疗1个月后,肩部疼痛压痛完全消失,肩关节活动完全恢复正常,且停药后半年回访,无任何复发。

实施例5

对于风湿、类风湿治疗的临床试验

5.1 病例选择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美国风湿病协会”制定的标准,即:依据病史、物理诊断和放射学检查结果:关节红肿疼痛,同时具备以下6 个条件中的3 个即确诊入选,①放射学显示有骨赘形成;②晨起僵直少于30分钟;③关节活动时有骨响声;④膝关节骨增大;⑤有骨压痛;⑥无明显的滑膜升温。

中医诊断标准:症见关节红肿疼痛,尤其是膝关节、指关节,甚至关节变形,活动受限。

5.2 病例情况

按上述标准选择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病情的风湿类风湿患者共200名作为实验对象,其中,31-40岁 50名,41-50岁100名,51-65岁50名;男性80名,女性120名;病程2-3年50名,病程3-5年50名,病程5-8年50名,病程8年以上50名;

5.3 治疗方法

采用药棉蘸取实施例3所制得的药酒,轻轻按摩患处,每次按摩约5分钟,每天使用两次,早晚各一次,根据病情的严重情况,使用20-60天;

5.4 疗效评价标准

按照下述标准进行评价:

治愈:关节疼痛症状完全消失,无晨僵现象,理化检查完全正常;

显效:关节疼痛症状基本消失,晨僵时间缩短或无晨僵,理化检查正常;

有效:关节疼痛症状减轻,理化检查有所改善;

无效:与治疗前相比,关节疼痛无减轻,理化检查无改变。

5.5 治疗结果

上述200例病例,治愈:172名;显效:8名;有效:20名;无效:0名,有效率为100%,治愈率为86.0%,说明本发明的药物对于风湿、类风湿的治疗效果显著;并且没有反馈明显的不良反应;

另外,治疗半年后随访,治愈的172例中,仅有6例复发,复发率非常低。

5.6 典型病例:

苏某某,女,55岁,类风湿病史3年以上,关节红肿,关节疼痛;

采用5.3的方法,使用35天,症状完全消失,关节疼痛完全消失,关节功能恢复正常,主要理化检查指标均正常;

王某某,男,59岁,风湿病史10年,关节红肿、关节疼痛并发生变形,反复发作,采用5.3的方法,使用50天后,症状完全消失,关节功能恢复正常,主要理化检查指标均正常。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