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1608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骨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骨修复材料为多孔结构,且所述骨修复材料包括锶、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和胶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原为I型胶原蛋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原为采用交联剂交联后的I型胶原蛋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骨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为谷氨酰胺转氨酶和/或京尼平。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骨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羟基磷灰石和所述β-磷酸三钙的重量比为40~80:20~60;

优选地,所述锶的含量为相对于所述羟基磷灰石和所述β-磷酸三钙总重量的0.1~1%;

优选地,所述胶原的含量为相对于所述羟基磷灰石和所述β-磷酸三钙总重量的5~25%。

6.一种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骨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取哺乳动物的松质骨依次进行水煮、磷酸溶液浸泡、蒸煮、干燥,得到预处理松质骨;

将所述预处理松质骨、磷酸锶置于磷酸氢钠溶液或者磷酸氢二钠溶液中进行改性处理,得到改性松质骨;

将所述改性松质骨煅烧,得到掺锶-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复合材料;以及

将所述掺锶-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复合材料与胶原溶液的混合物进行pH调节后,进行第一次冰浴处理,然后干燥,得到所述骨修复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所述第一次冰浴处理的步骤之后以及所述干燥之前,还包括向第一次冰浴处理后的所述混合物中加入交联剂的步骤;优选所述交联剂的用量为所述胶原溶液中胶原的0.001~0.1%。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处理的步骤中,所述磷酸氢钠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5~2.5%,所述磷酸氢二钠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5~2.5%,处理时间为1.5~2.5h。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得到所述掺锶-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复合材料与所述胶原溶液的混合物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胶原与乙酸水溶液混合,得到所述胶原溶液;

将所述掺锶-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复合材料与所述胶原溶液混合,得到所述混合物。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加入所述交联剂的步骤之后,还包括进行第二次冰浴处理的步骤;

优选地,将所述混合物进行pH调节的步骤中,调解pH值至7~8;

优选地,所述第一次冰浴处理中,搅拌速度为500~5000r/min,处理时间为1~2h;

优选地,所述第二次冰浴处理中,搅拌速度为500~5000r/min,处理时间为1~2h;

优选地,进行所述第二次冰浴处理的步骤之后及所述干燥之前,在15~25℃温度下静置3~5小时。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