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离子发生器,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产生消毒杀菌用的正、负离子的净离子发生器。
背景技术:
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也是传播疾病的主要媒介。随着我国工业化水平的飞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随之而来,日益严重的空气污染直接危害了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人们90%的时间都呆在室内,有效清除室内空气污染至关重要。室内空气污染主要来源于建筑、装修和家具等散发的甲醛、苯等气味化学性污染,室内用户和室内活动的粉尘颗粒,室外大气粉尘,花粉等物理性污染,以及室内滋生的细菌等生物性污染。
因此近年来业界开发出来各种空气净化装置,以净化原理区分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过滤的净化装置,主要利用滤芯对空气过滤,这类净化装置的缺点是需要定期更换滤芯,成本较高而且比较麻烦。另一类是基于放电产生的离子的净化作用。相比于过滤式净化装置,电离式净化器具有无须更换滤芯的优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净离子发生器,其可产生大量具有消毒净化功能的净离子。
一种净离子发生器,包括:
外壳及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设于所述外壳内;
所述控制电路板上设置有正离子放电针以及负离子放电针,所述外壳对应所述正离子放电针与负离子放电针处分别设置有正离子释放孔以及负离子释放孔;
所述净离子发生器还包括两个接地金属环,分别环绕所述正离子放电针与所述负离子放电针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电路板包括第一电路板以及第二电路板,所述接地金属环固定于所述第一电路板上,所述第二电路板设于所述第一电路板下方,且所述第一电路板与第二电路板相互隔开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电路元件均设于所述第二电路板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正离子释放孔与所述负离子释放孔呈圆形、或者多边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地金属环包括引脚,在所述引脚正对所述正离子释放孔或者负离子释放孔的顶端形成有从所述顶端向所述接地金属环中心轴线方向延伸的水平延伸部,在所述水平延伸部的内缘形成有向所述控制电路板方向延伸的环状竖直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地金属环插接在所述控制电路板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外壳的两端分别设有安装部,用于将所述净离子发生器固定于其他设备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包括一个顶盖,所述顶盖上设有所述正离子释放孔以及负离子释放孔。
根据上述的技术方案,环状接地金属环可提升放电的均匀性,提升放电效率,增加放电产生的离子数。此外,由于第一电路板与第二电路板分开设置,可以避免第一电路板上放电时损坏第二电路板上的电子元器件,提升了器件的寿命,降低了故障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净离子发生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净离子发生器的俯视图。
图3为图2沿III-III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净离子发生器的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实现预约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一并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净离子发生器100,其包括外壳10。外壳10大体上呈长方体形,其包括一个顶盖11,顶盖1的两端分别设圆形的正离子释放孔111以及负离子释放孔112。正离子释放孔111以及负离子释放孔112之间间隔一定距离。正离子释放孔111以及负离子释放孔112的形状并不受限制,除了圆形外,还可以为三角形、多边形以及其他的任意形状。
外壳10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安装部12,其用于将净离子发生器100安装在其他设备例如空气净化器、除臭机、加湿器、空气消毒机、吸顶灯、空调、电风扇、暖风机、干衣机、空气清新机等中。安装部12的具体结构以及安装方式并不受任何限制,任意的卡扣、螺栓紧固等方式均可应用。
外壳10的底盖上还设有电源插孔13,用于与电源线连接。
外壳10内部设有控制电路板20。控制电路板20可以固定在外壳10的内壁上。本实施例中,控制电路板20包括第一电路板21以及第二电路板22。其中,第二电路板22位于第一电路板21的下方,两者之间相互间隔一段距离。可以理解的是,下方是指远离顶盖11的一侧。也就是说,第一电路板21位于第二电路板22与顶盖11之间。
第一电路板21上主要设置电子元器件以及控制电路元件、芯片等等。 而第二电路板22上设置有正离子放电针31以及负离子放电针32。正离子放电针31以及负离子放电针32可以采用插孔连接的方式设置于第二电路板22上,并分别与正极与负极相连。其中正离子放电针31位于正离子释放孔111正下方,正离子放电针31的尖端位于正离子释放孔111的中心的正下方处;负离子放电针32位于负离子释放孔112正下方,负离子放电针32的尖端位于负离子释放孔112的中心的正下方处。
如上所述,第一电路板21上主要放置放电元件,而第二电路板上22主要放置控制电路板元件,使放电功能与控制功能分开设置,可以避免第一电路板21上放电时损坏第二电路板22上的电子元器件。
第一电路板21上还设有两个接地金属环40,分别环绕正离子放电针31与负离子放电针32设置。接地金属环40可以焊接在第一电路板21上,与控制电路板的接地线相连。接地金属环40包括圆引脚41,引脚41具体可为一金属片,其可以焊接在第一电路板21上。引脚41的顶端形成有环状水平部42,环状水平部42大体上与第一电路板21以及顶盖11等平行,而在环状水平部42的内缘形成有向第一电路板21方向延伸的圆筒状竖直部43。竖直部43与接地金属环40的引脚41之间间隔一定距离。
竖直部43可以增加接地金属环面对正离子放电针31或负离子放电针32的面积,从而可以提升放电的均匀性,提升放电效率,增加放电产生的离子数。根据实施的检测数据,采用本实施例的净离子发生器100产生的净离子群的浓度达到25,000个/cm3。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 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介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