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旋后外旋损伤的外踝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29624阅读:70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旋后外旋损伤的外踝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骨科内固定物,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用于旋后外旋损伤的外踝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踝关节骨折是常见的骨科创伤之一,Lange-Hansen旋后外旋损伤是最常见的踝关节骨折损伤类型,占约踝关节骨折的70%,其损伤机制是足受伤时处于内翻位(旋后位),距骨受到外旋外力或小腿内旋距骨受到相对外旋外力。距骨在踝穴内以内侧为轴,向外后方旋转冲击外踝向后移位,造成距腓前韧带损伤→腓骨骨折→距腓后韧带或后踝损伤→内踝骨折,共四个步骤。旋后外旋损伤有其固有的损伤特点,即前足处于旋后位,距骨在踝穴外旋导致轴向及扭转复合暴力所致的一系列损伤,其中外踝骨折是关节线水平的前下后上走行冠状面骨折。

以往外踝骨折手术内固定方法较多,常用的内固定方式包括外侧固定及后侧固定。有克氏针髓内固定、垂直骨折线拉力螺钉固定及外侧接骨板固定,但上述方法均有不足之处。克氏针髓内固定操作简单,但稳定性差,不容易解剖复位,外踝与腓骨干存在15°的外翻角,克氏针髓内固定容易造成踝穴变窄影响踝关节功能。垂直骨折线拉力螺钉固定,稳定性欠佳、固定效果不理想。外侧接骨板固定虽然较前两种方法稳妥,但接骨板需要折弯塑形,如果塑形不到位容易造成外踝的内外翻畸形,使踝穴得不到解剖复位。同时外侧接骨板固定时螺钉的长度难以确定,过长会损伤外踝关节面,过短对骨的把持力太弱,起不到固定的作用。而且腓骨远端外侧钢板因钢板体积较大术中需要分离软组织范围较大;另外,踝关节骨折常伴有肿胀的发生,若手术时将钢板放置于外侧面,会增加缝合时皮肤的张力,影响术后伤口的愈合。后侧固定系统利用抗滑固定原理进行固定,固定能达到一定强度,而且不需占据较多软组织空间,为广大的创伤骨科医生所亲睐。但是重建钢板比较厚,要得到可靠固定钢板需要较低放置,这样会影响到外踝后侧的腓骨肌腱,导致腓骨肌腱撞击,造成腓骨肌腱炎。

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对患者实施腓骨远端骨折手术时,应将内固定钢板放在腓骨后方进行固定,因为后方部位有充分的软组织覆盖,而且可方便术者可在同一切口处理后踝骨折,在该部位钢板还有“抗滑动”的生物力学作用。因外踝轴线与腓骨干纵轴线有10°~15°外翻角,故使用现有的直形钢板难以在腓骨后侧实施内固定手术,无法满足踝关节骨折的解剖复位。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旋后外旋损伤的外踝固定装置,解剖设计,无需塑形与腓骨解剖更服帖;占据软组织空间较少,有利于伤口愈合;后侧钢板为腓骨肌腱沟上方放置,有效避免腓骨肌腱撞击操作简便;通过一个后外侧切口很容易放置两块钢板两块钢板可达到坚强固定;旋后外旋损伤的外踝骨折是由轴向及扭转复合暴力所致,新型双钢板系统的后侧钢板通过抗滑固定原理进行后侧的抗滑固定可有效的抵抗作用于外踝的轴向暴力,同时利用前外侧面的钢板增加旋转稳定,两块钢板可达到坚强固定,有利于患者的早期活动锻炼。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旋后外旋损伤的外踝固定装置,包括:

腓骨远端前外侧锁定板,所述腓骨远端前外侧锁定板为长方形的第一片体,该第一片体两端都设置有用于安装克氏针的第一克氏针孔,两第一克氏针孔之间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固定孔;

腓骨远端后侧锁定板,所述腓骨远端后侧锁定板为长方形的第二片体,该第二片体两端都设置有用于安装克氏针的第二克氏针孔,两第二克氏针孔之间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片体弯曲成与外踝后侧相贴合的弧度。

优选的,所述腓骨远端后侧锁定板的窄边为圆钝型。

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孔为葫芦形的结合孔和/或“U”型孔。

优选的,所述腓骨远端后侧锁定板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若干个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孔包括N个结合孔和M个“U”型孔,所述“U”型孔位于中部,所述结合孔分布在“U’型孔的两侧,其中N≧1,M≧1。

优选的,所述结合孔设置有便于螺钉固定的倾斜角。

优选的,N为1、2、3、4中的一种,M为1、2、3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腓骨远端后侧锁定板包括左腓骨远端后侧锁定板和右腓骨远端后侧锁定板,所述左腓骨远端后侧锁定板和右腓骨远端后侧锁定板互为镜像。

优选的,对所述腓骨远端前外侧锁定板的为进行圆钝型。

优选的,所述腓骨远端前外侧锁定板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4个或5个第一固定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片体由钛合金材料制成,其宽度为7.5毫米,厚度为2.3毫米;所述第二片体由钛合金材料制成,其宽度为7.5毫米,厚度为2.3毫米。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优点:本实验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旋后外旋损伤的外踝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分为腓骨远端前外侧锁定板和腓骨远端后侧锁定板,解剖设计,无需塑形与腓骨解剖更服帖,占据软组织空间较少,有利于伤口愈合,后侧钢板为腓骨肌腱沟上方放置,有效避免腓骨肌腱撞击操作简便,通过一个后外侧切口很容易放置两块钢板两块钢板可达到坚强固定,有利于患者的早期活动锻炼。

附图说明

图1是4孔腓骨远端前外侧锁定板的示意图。

图2是图1A-A处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5孔腓骨远端后侧锁定板的示意图。

图4是图3B-B处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3孔腓骨远端后侧锁定板的示意图。

图6是7孔腓骨远端后侧锁定板的示意图。

图7是5孔腓骨远端前外侧锁定板的示意图。

图8是左腓骨远端后侧锁定板的示意图。

图9是右腓骨远端后侧锁定板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踝固定装置使用时的主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踝固定装置使用时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图4所示,一种用于旋后外旋损伤的外踝固定装置,包括:腓骨远端前外侧锁定板10,所述腓骨远端前外侧锁定板10为长方形的第一片体12,该第一片体12两端都设置有用于安装克氏针的第一克氏针孔14,两第一克氏针孔14之间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固定孔16;腓骨远端后侧锁定板20,所述腓骨远端后侧锁定板为长方形的第二片体22,该第二片体22两端都设置有用于安装克氏针的第二克氏针孔24,两第二克氏针孔24之间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固定孔26,所述第二片体弯曲成与外踝后侧相贴合的弧度。上述的第一克氏针孔和第二克氏针孔均可通过直径1.5mm克氏针,方便术中的临时固定。

参考图3-图5,对所述腓骨远端后侧锁定板的窄边进行圆钝处理,方便手术时,该腓骨远端后侧锁定板20的插入。参考图3,所述第二固定,26为葫芦形的结合孔260和/或“U”型孔262。进一步的,所述腓骨远端后侧锁定板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若干个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孔包括2N个结合孔和M个“U”型孔,所述“U”型孔位于中部,所述结合孔分布在“U’型孔的两侧,其中N≧1,M≧1。该结合孔还设置有便于螺钉固定的倾斜角,其角度为小角度,例如6°,以便于对骨折块的固定。

进一步的,N为1、2、3、4中的一种,M为1、2、3中的一种。参考图3,所述腓骨远端后侧锁定板20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5个第二固定孔26,所述第二固定孔包括3个结合孔260和2个“U”型孔262,所述“U”型孔262位于中部,从左至右依次设置一个结合孔260、两个U型孔262和两个结合孔260。

进一步的,参考图5,所述腓骨远端后侧锁定板20也可以是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3个第二固定孔26,所述第二固定孔26包括2个结合孔260和1个“U”型孔262,所述“U”型孔262位于中部,从左至右依次设置一个结合孔260、一个U型孔262和一个结合孔260。

进一步的,参考图6,所述腓骨远端后侧锁定板20也可以是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7个第二固定孔26,所述第二固定孔26包括4个结合孔260和3个“U”型孔262,所述“U”型孔262位于中部,从左至右依次设置2个结合孔260、3个U型孔262和2个结合孔260。进一步的,第二固定孔的数量可以根据需求进行不同的组合,以达到最佳的固定效果。

参考图6和图7,所述腓骨远端后侧锁定板20包括左腓骨远端后侧锁定板200和右腓骨远端后侧锁定板202,所述左腓骨远端后侧锁定板200和右腓骨远端后侧锁定板202互为镜像,能够更好的符合人体左右脚的外踝的生理结构。

如图1和图2所示,对所述腓骨远端前外侧锁定板10的窄边进行圆钝处理,方便手术时,该腓骨远端前外侧锁定板10的插入.参考图1,所述腓骨远端前外侧锁定板10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4个第一固定孔16。参考图7,所述所述腓骨远端前外侧锁定板10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5个第一固定孔16。进一步的,第一固定孔的数量可以根据需求进行不同的组合,以达到最佳的固定效果。

上述的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都均采用小螺钉设计,使用2.7mm锁定钉及2.7mm皮质骨螺钉。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片体由钛合金材料制成,其宽度为7.5毫米,厚度为2.3毫米;所述第二片体由钛合金材料制成,其宽度为7.5毫米,厚度为2.3毫米。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旋后外旋损伤的外踝固定装置使用时,参考图1-图11,患者侧卧位,患侧垫沙袋;这样可防止麻醉后患肢的自然外旋,使其处于中立位。切口位于腓骨后缘与跟腱之间,此切口可同时处理后踝骨折;后侧切口通过两个软组织窗口进入,即腓骨短肌与屈拇长肌之间处理后踝;腓骨后缘与腓骨长肌腱之间处理外踝骨折。注意不要损伤腓浅神经和腓肠神经。暴露骨折段端进行复位,根据骨折情况选择合适规格腓骨远端前外侧锁定板和腓骨远端后侧锁定板进行固定。固定步骤按照常规钻孔、测深和螺钉锁定。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