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型心脏手术改良动脉插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06596阅读:745来源:国知局
微创型心脏手术改良动脉插管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创型心脏手术改良动脉插管。



背景技术:

心脏病是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全世界每年死于疾病的人口数量中,约有1/3是因心脏病引起的,其发病率一直呈明显上升趋势,在我国每年也约有350万人死于心脏病。大部分的心脏病都需要通过外科手术治疗,从而延长患者生命,改善其生活质量。心脏手术的实施,又离不开体外循环的支持,而主动脉插管是体外循环系统的主要构成部分。传统的心脏手术,是在胸部正中劈开胸骨,在主动脉及上下腔静脉或右心房插管,建立体外循环,将回心静脉血引流到体外特殊装置,经人工方法进行气体交换,调节温度和过滤后,输回体内动脉系统,目的是在实施心脏直视手术时,利用体外循环来维持全身组织器官的血液供应,从而为心脏直视手术创造一个无血的手术野。而体外循环的建立(动静脉插管),又必须获得强有力的技术支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患者对美体(容)的要求使得微创手术快速地应用于临床,有许多的心脏手术不再使用胸部正中切口,而改用肋间侧切口,这样可以保持胸骨的完整性,也使得切口更加隐蔽,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满足了患者对美体(容)的要求,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但同时也增加了手术操作的难度和体外循环插管的难度。目前临床开展的微创手术建立体外循环常用的技术有两种,一是在患者的股动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二是不切开股动静脉,借助肋间切口进行动静脉插管,从而建立体外循环。相比较之下,第二种方案不用对股动静脉进行切口,无疑是更好的选择。但在微创手术中,主动脉插管是一个深部的操作,技术难度大,风险高。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动脉插管,因设计、材料、工艺等方面的原因,普遍存在遇热遇血变软、刚性不足的问题,增加了临床插管的难度。尤其对于年资较轻的医师,临床上经常出现反复插管或反复更换插管位置而发生的插管意外,或致手术无法顺利完成,或致患者伤残,无疑给微创手术带来了巨大风险。本实用新型较好地解决了这一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创型心脏手术改良动脉插管,该插管内嵌入支撑内芯装置可以较好地加强插管的刚性结构,手感良好,操作简单便捷,易于掌控,降低了主动脉插管的难度,从而能够有效降低手术风险。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创型心脏手术改良动脉插管,包括动脉插管本体和支撑内芯,所述动脉插管本体由一体连接的头端小径部和尾端大径部构成,动脉插管本体的大径部端头依次连接有动脉插管接头、封堵头和手柄;所述支撑内芯由一体结构的加粗段和普通段组成,支撑内芯的加粗段穿设在动脉插管本体的小径部内腔,支撑内芯的普通段依次穿过动脉插管接头和封堵头并与手柄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微创型心脏手术改良动脉插管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支撑内芯的加粗段长度小于动脉插管本体的小径部长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微创型心脏手术改良动脉插管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支撑内芯加粗段的直径为普通段直径的1.5-2.5倍。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微创型心脏手术改良动脉插管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支撑内芯加粗段的长度为普通段长度的1/2-2/3倍。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微创型心脏手术改良动脉插管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动脉插管本体的管壁上设有加强钢丝。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微创型心脏手术改良动脉插管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动脉插管本体的小径部端头处弯曲设置,且弯曲度为135°。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微创型心脏手术改良动脉插管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动脉插管本体的小径部端头处直线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微创型心脏手术改良动脉插管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封堵头、手柄和支撑内芯为一体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下述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创型心脏手术改良动脉插管在动脉插管本体中嵌入支撑内芯装置,可以较好地加强插管的刚性结构,手感良好,操作简单便捷,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插管难度大、反复插管、反复更换插管位置、发生严重插管意外、手术无法完成、甚至患者伤残等问题,对训练有素的心外科医师其安全成功率可达100%,从而降低了手术风险。

本实用新型中的支撑内芯一端为加粗段,能够进一步加强插管小径部插入端的强度,从而降低插管难度,提高插管成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动脉插管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动脉插管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内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动脉插管本体,2、动脉插管接头,3、封堵头,4、手柄,5、支撑内芯,501、加粗段,502、普通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明晰易懂,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所示,一种微创型心脏手术改良动脉插管本体,包括动脉插管本体1和支撑内芯5,所述动脉插管本体1由一体连接的头端小径部和尾端大径部构成,动脉插管本体1的大径部端头依次连接有动脉插管本体接头2、封堵头3和手柄4,所述支撑内芯5由一体结构的加粗段501和普通段502组成,支撑内芯5的加粗段501穿设在动脉插管本体1的小径部内腔,支撑内芯5的普通段502依次穿过动脉插管本体接头2和封堵头3并与手柄4连接。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具有更好的使用效果,所述支撑内芯5的加粗段501长度小于动脉插管本体1的小径部长度。所述支撑内芯5加粗段501的直径为普通段502直径的1.5-2.5倍,支撑内芯5加粗段501的长度为普通段502长度的1/2-2/3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动脉插管本体1的管壁上设有加强钢丝。

本实用新型中,动脉插管本体1的小径部端头处有两种设置方式,一种是动脉插管本体1的小径部端头处弯曲设置,且弯曲度为135°;另外一种是动脉插管本体1的小径部端头处直线设置,两者在侧开心外手术中均适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的封堵头3、手柄4和支撑内芯5为一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微创型心脏手术侧卧位,一般取第三或第四肋间隙,常规小切口开胸,暴露升主动脉根部,取合适位置,以0/2滑线缝荷包,剪开外膜,用尖刀慢慢划开中膜层,使用本装置插管插入,收紧荷包,退支撑内芯加粗端至封堵头,使用管道钳钳夹本装置动脉插管本体1的大径部过渡部分附近,防止血液喷溢,之后完全退出内芯,连接动脉管道。

本技术方案中,动脉插管本体中嵌入内芯装置,可以较好地加强插管的刚性结构,手感良好,操作简单便捷,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插管难度大、反复插管、更换插管位置、发生严重插管意外、手术无法完成、甚至患者伤残等问题,降低手术风险,安全成功率可达100%。

本实用新型所列举的技术方案和实施方式并非是限制,与本实用新型所列举的技术方案和实施方式等同或者效果相同方案都在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