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辅助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眼袋手术拉钩。
背景技术:
眼袋是整形美容外科常见的一种疾病,它的始动原因是眶隔内的脂肪增生或者水肿、向外移位,继发原因是下眼睑皮肤松弛和眼轮匝肌的松弛下垂,病人数量逐年增多,并呈现明显的年轻化趋势,是整形外科医生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常用的去眼袋的手术方法是采用“内切口”去眼袋,这种方法是选择从球结膜做切开,然后用拉钩拉开下眼睑,暴露眶隔以及眶隔内的脂肪团,切除多余的脂肪组织,用高频电刀或者激光来止血,刀口可以缝合,也可以不缝合,这种方法便捷快速,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特别适合年轻患者。术中使用的拉钩的结构一般由直杆状的手柄以及设在手柄端部的弯钩组成,在进行手术时由专门的助手手持拉钩钩取皮肤拉开切口获取手术视野,由于握持拉钩的手臂与拉钩在一条直线上,容易干扰术者的视线,眼科手术操作空间原本就非常狭小,助手和手术医生之间排站困难,容易相互遮挡阻挡视线,并极易产生拉扯用力过猛的情况,不但无法灵活调整拉钩位置、视野面积并且也无法保证牵引动作的轻柔,给病人眼睑皮肤带来不必要伤害。
目前,在做眼部手术时一般都需要将眼睑拉开,以暴露角膜以及球结膜,供检查处理,在检查处理的过程中需要向眼睛内喷药液和冲洗用的清水,现有的公知常用的眼睑拉钩为包括拉钩和拉钩柄,医护人员手握拉钩柄用拉钩将眼睑拉开,然后向眼睛里滴入药液,在冲洗时则需要用洗眼壶向眼睛内进行倾倒式冲洗,患者需要有一定体位,而且该种方式水柱比较大,药液和清洗液用量不易控制,利用率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眼袋手术拉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眼袋手术拉钩,包括弯钩、连接本体和手柄,所述连接本体的一端与弯钩进行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本体的另一端与手柄相连接,所述弯钩位于手柄下端部,所述连接本体内沿连接本体中轴线方向设有两个空腔,分别为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上靠近弯钩的一侧分别设有与外界连通的注水口和注药口,所述注水口和注药口上均设有橡胶塞;所述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上远离弯钩的一侧分别设有与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固定连接的橡胶囊;所述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内均设有液体控制装置,所述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在靠近弯钩的一侧合并为第三空腔;所述弯钩与连接本体间通过导流杆进行连接,所述导流杆内设有导流腔且导流腔与第三空腔连通;所述弯钩为空心管,所述空心管弯钩的两端插入导流杆的导流腔内,所述空心管弯钩上还设有出液孔。
进一步的,所述液体控制装置包括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弹簧,其中第一挡板固定在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的内腔壁的一侧,所述第二挡板通过转轴铰接在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的内腔壁与第一挡板相对的一侧,所述第二挡板通过弹簧与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的内腔壁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挡板与第一挡板部分重叠,且第二挡板靠近第三空腔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手柄上设置有防滑纹。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连接本体内的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内分别装有清水和药液,在弯钩拉开眼睑后,手动按压第一空腔或第二空腔的橡胶囊即可将第一空腔或第二空腔内的液体挤入第三空腔内,液体经过导流腔后进入空心的弯钩内,经过弯钩上设置的出液孔滴入眼内,清水或者药液的用量可以通过挤压橡胶囊的程度控制,避免了使用多个操作工具,使得操作更加方便,放置清水或者药液的浪费。
(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直杆状的手柄重新设计为弧形结构,将弯钩与术者握持拉钩的手臂错开,避免对术者视线的干扰,方便术者的站位操作,以获得更好的手术视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省时省力,避免产生拉扯用力过猛的情况,使得术者可以灵活调整拉钩位置视野面积并且保证牵引动作的轻柔,保证眼袋手术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本体与弯钩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液体控制装置。
附图标记说明:
1、弯钩;11、出液孔;2、连接本体;21、第一空腔;22、第二空腔;23、第三空腔;24、液体控制装置;241、第一挡板;242、第二挡板;243、弹簧;244、转轴;3、手柄;4、橡胶囊;5、注水口;51、橡胶塞;6、导流杆;61、导流腔;7、注药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看图1、图2和图3,一种眼袋手术拉钩,包括弯钩1、连接本体2和手柄3,连接本体2的一端与弯钩1进行固定连接,连接本体2的另一端与手柄3相连接,弯钩1位于手柄3下端部,连接本体2内沿连接本体2中轴线方向设有两个空腔,分别为第一空腔21和第二空腔22,第一空腔21和第二空腔22上靠近弯钩1的一侧分别设有与外界连通的注水口5和注药口7,注水口5和注药口7上均设有橡胶塞51;第一空腔21和第二空腔22上远离弯钩1的一侧分别设有与第一空腔21和第二空腔22固定连接的橡胶囊4;第一空腔21和第二空腔22内均设有液体控制装置24,第一空腔21和第二空腔22在靠近弯钩1的一侧合并为第三空腔23;弯钩1与连接本体2间通过导流杆6进行连接,导流杆6内设有导流腔61且导流腔61与第三空腔23连通;弯钩1为空心管,空心管弯钩1的两端插入导流杆6的导流腔61内,空心管弯钩1上还设有出液孔11,手柄3上设置有防滑纹。
液体控制装置24包括第一挡板241、第二挡板242和弹簧243,其中第一挡板241固定在第一空腔21和第二空腔22的内腔壁的一侧,第二挡板242通过转轴244铰接在第一空腔21和第二空腔22的内腔壁与第一挡板241相对的一侧,第二挡板242通过弹簧243与第一空腔21和第二空腔22的内腔壁固定连接,第二挡板242与第一挡板241部分重叠,且第二挡板242靠近第三空腔23一侧。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连接本体2内的第一空腔21和第二空腔22内分别装有清水和药液,在弯钩1拉开眼睑后,手动按压第一空腔21或第二空腔22的橡胶囊4即可将第一空腔21或第二空腔22内的液体挤入第三空腔23内,液体经过导流腔61后进入空心的弯钩1内,经过弯钩1上设置的出液孔11滴入眼内,清水或者药液的用量可以通过挤压橡胶囊4的程度控制,避免了使用多个操作工具,使得操作更加方便,放置清水或者药液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直杆状的手柄3重新设计为弧形结构,将弯钩1与术者握持拉钩的手臂错开,避免对术者视线的干扰,方便术者的站位操作,以获得更好的手术视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省时省力,避免产生拉扯用力过猛的情况,使得术者可以灵活调整拉钩位置视野面积并且保证牵引动作的轻柔,保证眼袋手术的安全。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