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管腔病灶导航及治疗的磁共振天线、等离子体二合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28305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用于管腔病灶导航及治疗的磁共振天线、等离子体二合一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导航与治疗为一体的装置,特别涉及对处理管腔内病灶的导航与治疗。



背景技术:

许多管腔内癌症及肿瘤,如结直肠癌、管腔内壁肌瘤等等,有着非常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目前治疗这类疾病最常用的是手术法。然而,传统的手术为有创治疗法,其操作过程十分复杂,存在着伤口感染、肿瘤复发等风险,同时这种有创治疗的方法也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更重要的是,对于管腔内的肿瘤,手术法是很难切除的。

临床上除了采用手术法以外,还会用化疗法和放疗法做为辅助,虽然这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存活率,但是也伴随着一系列的副作用,如肝脏功能损害、消化系统反应等等。

近些年来,有诸多研究表明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在肿瘤治疗方面有非常好的效果与广阔的前景。大气压等离子体中含有大量的活性物质,如自由基、各种离子、紫外线等等,可以对癌细胞和肿瘤产生很好的杀伤效果。且低温等离子体的温度接近室温,因此不会对生物体产生热的损害。

前期也有研究表明等离子体可以治疗管腔内肿瘤,但是由于对管腔内肿瘤的定位难以实现,其采用的方法是先通过手术使病灶部位暴露出来,再通过等离子体进行治疗。如何减轻患者的痛苦做到无创治疗,依然是个挑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导航与治疗为一体的二合一无创装置,既可以对管腔内肿瘤进行精确定位,又可以对病灶进行治疗与处理。目前对于管腔内的肿瘤的治疗方法普遍为手术法,然而,传统的手术方法操作十分复杂,存在着伤口感染、肿瘤复发等风险,同时这种有创治疗的方法也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更重要的是,对于管腔内的肿瘤,手术法是很难切除的。临床上除了采用手术法以外,还会用化疗法和放疗法做为辅助,虽然这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存活率,但是也伴随着一系列的副作用,如肝脏功能损害、消化系统反应等等,而且化疗和放疗也不是对所有患者都会起作用的。

为实现以上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主题思想为一种用于管腔病灶导航及治疗的磁共振天线、等离子体二合一装置,包括磁共振成像天线和等离子体激发设备,在用于核磁共振成像的天线导丝外部设有一根特氟龙管,特氟龙管上设置高压电极,且特氟龙管的外径小于管腔器官内径,可插入管腔内部。

上述的磁共振成像的天线由镍钛锘天线导丝,调谐匹配电路和信号传输线组成,天线导丝的一端与调 谐匹配电路相连接,调谐匹配电路的另一端连接信号传输线。

上述的等离子体激发设备包括:等离子体激发设备包括:气泵、高压电源、工作气体源、工作气体进气口、高压电极、特氟龙管。

上述的特氟龙管远离管腔器官的一端设置高压电极及工作气体进气口,伸入管腔器官的一端侧壁开有小孔。

优选地,特氟龙管上小孔的数量、大小及排列可根据管腔内病灶的位置及大小调节与设计。

优选地,特氟龙管伸入管腔的前端面密封。

优选地,激发等离子体的工作气体为氦气、氩气或空气。

优选地,高压电源为低频交流高压电源。

优选地,等离子体激发参数为,激发电压5-25KV,激发电流3-30mA,气体流速20-80sccm。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1.本装置集导航与治疗为一体,且结构简单。

2.本装置作为一种无创装置,大大减轻了患者应进行手术而带来的痛苦。

3.本装置通过核磁共振进行定位与导航,可以精确的找到病灶的位置,并通过等离子体对病灶高效的进行处理。

4.核磁共振成像不仅可以用于导航,还可以对组织进行成像评价,可以看到组织表面和组织内部的病理状态,能够发现组织的早期病变。

5.本装置通过等离子体对病灶进行治疗,等离子体可以产生大量的活性物质与自由基,且不会对正常组织造成损伤,是一种低温、安全的治疗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磁共振成像天线电路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治疗直肠病灶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治疗食道病灶示意图。

1天线导丝、2调谐匹配电路、3特氟龙管、4高压电极、5信号传输线

6小孔、7无磁BNC接头、8等离子体进气口、9病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附图给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当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并不仅限于下述的范围。

实施例一:治疗直肠病灶

首先将特氟龙管3植入直肠内,再将设备的无磁BNC接头7接到磁共振成像扫描仪上,在磁共振成像的引导下,将特氟龙管3上的小孔6对准病灶部位9,然后将特氟龙管3的位置固定。从等离子体进气口8中通入氦气,再将特氟龙管3上的高压电极4接在高压电源上,打开高压电源调节参数,此时等离子体激发,会从特氟龙管侧面透出,可对病灶进行处理与治疗。

其中,核磁共振采用质子密度像进行扫描,参数为:FSE PD序列轴位:TR=3000.0ms,TE=12.7ms,FOV=32cm×32cm,矩阵=256×256,层厚=6.0mm,层间距=0.0mm,带宽=31.3KHz,NEX=4.0;FSE PD序列矢状位:TR=3000.0ms,TE=12.6ms,FOV=32cm×32cm,矩阵=256×256,层厚=6.0mm,层间距=0.0mm,带宽=31.3KHz,NEX=4.0。低温等离子体激发的电压为10KV,电流为2-3mA,气体流速为50sccm。

实施例二:治疗食道病灶

首先将特氟龙管3植入直肠内,再将设备的无磁BNC接头7接到磁共振成像扫描仪上,在磁共振成像的引导下,将特氟龙管3上的小孔6对准病灶部位9,然后将特氟龙管3的位置固定。从等离子体进气口8中通入氦气,再将特氟龙管3上的高压电极4接在高压电源上,打开高压电源调节参数,此时等离子体激发,会从特氟龙管侧面透出,可对病灶进行处理与治疗。

其中,核磁共振采用FSE T1和FSE T2序列进行扫描,参数为:FSE T1轴状位序列:TR=600.0ms,TE=10.3ms,FOV=48×48cm,矩阵=256×256,层厚=6.0mm,层间距=1.0mm,带宽=41.7KHz,NEX=2.0;FSE T2轴状位序列:TR=3000.0ms,TE=110.0ms,FOV=48×48cm,矩阵=256×256,层厚=6.0mm,层间距=1.0mm,带宽=41.7KHz,NEX=4.0;FSE T1矢状位序列:TR=600.0ms,TE=10.8ms,FOV=48×48cm,矩阵=256×256,层厚=6.0mm,层间距=1.0mm,带宽=41.7KHz,NEX=2.0;FSE T2矢状位序列:TR=3000.0ms,TE=116.0ms,FOV=48×48cm,矩阵=256×256,层厚=6.0mm,层间距=1.0mm,带宽=41.7KHz,NEX=4.0。低温等离子体激发的电压为10KV,电流为2-3mA,气体流速为50sccm。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