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双层球囊的硅胶气管插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41861阅读:9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双层球囊的硅胶气管插管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申请涉及一种带有双层球囊的硅胶气管插管,用于硅胶材料的气管插管中。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

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 CN201020118794.9;申请日 2010.02.25;改良加强型气管插管涉及一种医用气管插管,兼具普通型与加强型气管插管的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急救、重症监护治疗等领域。改良加强型气管插管的前部为普通硅胶管,后部为钢丝强化硅胶管,根据型号不同前后比例分配不同;前部的普通硅胶管与后部强化硅胶管之间的过渡处应是强化钢丝的逐渐减少,避免连接处易折和死折;前部的普通硅胶管与后部强化硅胶管应保持外径的一致,在连接处内径逐渐过渡;前部的普通硅胶管应有一定的弯曲角度以利于插管;套囊充气管延伸于硅胶管管壁中并连接前端的套囊。改良加强型气管插管其前端置入气道部分具有普通气管导管前端的硬度和顺应性,并使其口或鼻外部分具备加强型气管插管的柔韧性和强度。

该申请中,对气管插管的结构进行了公开,并且公开了硅胶管,但是在具体使用的过程中,不便于对气管插管的位置进行成型与定位。

又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 CN201520040478.7;申请日 2015.01.16;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呼吸内科用气管插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硬牙垫、前气管插管和后气管插管,所述硬牙垫为一硬质塑料管,其两端加工有内螺纹或外螺纹,硬牙垫的外侧设有两片环状的硅胶挡牙板,两片硅胶挡牙板之间为挡牙槽,前气管插管的后端与硬牙垫的前端通过螺纹连接,后气管插管的前端与硬牙垫的后端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前气管插管的前端设有气囊,气囊与气管连接,一根弹性固定带与硬牙垫连接,所述弹性固定带的一端固定在硬牙垫的一侧,另一端固定在硬牙垫的另一侧。本实用新型具有使用安全可靠、使用灵活方便的优点。

该申请中,对气管插管的位置进行定位,并公开了,4.硅胶挡牙板;5.挡牙槽,但是该气管在使用中,不能够实现气管插管端头检测的方便性。

以上专利申请由于它们的技术方案目的以及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均不同,为此导致它们的技术方案包括结构和方法的不同,它们也不能简单地组合用以本专利申请,否则会导致结构设计更复杂,或者不能实施,等等。

鉴于此,如何设计出一种带有双层球囊的硅胶气管插管,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带有双层球囊的硅胶气管插管。

本申请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一种带有双层球囊的硅胶气管插管,包括充气线、牙垫、硅胶管体、气囊、导丝,所述硅胶管体上套接有一牙垫,沿着硅胶管体的内部空心向外部延伸有充气线,充气线由硅胶管体的一端头内部向另一端头的外部延伸,充气线与硅胶管体的一端头上设置的气囊连接,气囊包括固定在硅胶管体端头上的内层气囊以及套接在内层气囊上的外层气囊,导丝设置在硅胶管体内部的空心中,硅胶管体包括硅胶管以及设于硅胶管中的大空心,大空心中设有聚氯乙烯管,聚氯乙烯管中设有小空心,导丝设于小空心中。

所述内层气囊采用聚氯乙烯材料制作,外层气囊采用硅胶制作,外层气囊沿着内层气囊的外部进行包裹并与硅胶管体的端头融合为一体。

所述外层气囊与内层气囊合并成的气囊设置在硅胶管体左端头上。

所述硅胶管体右端头上设有用于将导丝固定在硅胶管体上的接头。

所述充气线沿着硅胶管体的左端内部空心向右侧的外部延伸并在外部连接有指示气囊,指示气囊上设有气阀。

所述环形的牙垫上凸出有咬纹,硅胶管体上设有指示纹。

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以下明显优点和效果:

1、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连接紧密、稳定性高。

2、选材方便、便于生产制造,造价低、易于普及。

3、采用硅胶管避免不良反应,便于插入的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中硅胶管体的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所述的一种带有双层球囊的硅胶气管插管,包括充气线1、牙垫2、硅胶管体3、气囊、导丝6,所述硅胶管体3上套接有一牙垫2,沿着硅胶管体3的内部空心向外部延伸有充气线1,充气线1由硅胶管体3的一端头内部向另一端头的外部延伸,充气线1与硅胶管体3的一端头上设置的气囊连接,气囊包括固定在硅胶管体3端头上的内层气囊5以及套接在内层气囊5上的外层气囊4,导丝6设置在硅胶管体3内部的空心中,硅胶管体3包括硅胶管31以及设于硅胶管31中的大空心311,大空心311中设有聚氯乙烯管32,聚氯乙烯管32中设有小空心321,导丝6设于小空心321中;采用硅胶管避免不良反应,便于插入的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中,利用双层结构的气囊,即气囊由内层气囊5和外层气囊4组成,利用硅胶管体3中的硅胶管31与外层气囊4固定连接,利用内层气囊5与聚氯乙烯管32之间固定连接,通过外部的硅胶结构,硅胶管31采用硅胶材质不会损伤气道,无细胞毒性和无刺激性过敏反应,便于插管即硅胶管体3的插入。

通过双层的结构对气道进行撑开,并且在不损伤气道的情况下,撑开气道。

聚氯乙烯管32具有支撑性强,便于成型结构性稳定的特点,通聚氯乙烯管32与硅胶管31配合,不仅便于硅胶管体3的插入,而且利用硅胶管31的软质效果,插入时不会损伤气道。

利用硅胶管体3形成的双层内部空心结构,对硅胶管31以及聚氯乙烯管32以及聚氯乙烯管32中的导丝6进行固定安装。

参见图1~图2中所示,一种带有双层球囊的硅胶气管插管,包括充气线1、牙垫2、硅胶管体3、气囊、导丝6,所述硅胶管体3上套接有一牙垫2,通过牙齿与牙垫2之间进行咬合,进而实现牙垫对硅胶管体3的定位,采用套接,可以对硅胶管体3与牙垫2之间的位置进行移动或调节位置。

沿着硅胶管体3的内部空心向外部延伸有充气线1,充气线1由硅胶管体3的一端头内部向另一端头的外部延伸,充气线1与硅胶管体3的一端头上设置的气囊连接,利用充气线1从外部向硅胶管体3的内部进行充气。

气囊包括固定在硅胶管体3端头上的内层气囊5以及套接在内层气囊5上的外层气囊4,导丝6设置在硅胶管体3内部的空心中。

在该申请中,气管插管中,充气线1、牙垫2、硅胶管体3、导丝6采用的结构与现有技术中相同,但是在相互间的安装位置上。

在安装气囊时,通过气囊采用外部为硅胶的双层结构,利用硅胶避免人体气管内部的损伤。通过内部的内层气囊5对充气线1进行连接,通过外层气囊4对内层气囊5进行防护。

本申请实施例中,

硅胶管体3包括硅胶管31以及设于硅胶管31中的大空心311,大空心311中设有聚氯乙烯管32,聚氯乙烯管32中设有小空心321,导丝6设于小空心321中。

将硅胶管体3设置为双层结构的管道,双层结构的管道,其中外部层管道为硅胶管31,内部的层管道为聚氯乙烯管32,利用硅胶以及聚氯乙烯的性能,通过硅胶实现对气道进行防护,通过聚氯乙烯对硅胶管体3进行成型。

本申请实施例中,

所述内层气囊5采用聚氯乙烯材料制作,具有坚固的内部结构,外层气囊4采用硅胶制作,避免发生不良反应,易于贴合气道的内壁,不会发生排斥反应。

外层气囊4沿着内层气囊5的外部进行包裹并与硅胶管体3的端头融合为一体,采用一体化的包裹的结构,进而实现对硅胶层对内部结构的防护。

本申请实施例中,

所述外层气囊4与内层气囊5合并成的气囊设置在硅胶管体3左端头上。

沿着硅胶管体3左端头对内层气囊5进行固定,沿着内层气囊5的外部通过外层气囊4进行包裹。

本申请实施例中,

所述硅胶管体3右端头上设有用于将导丝6固定在硅胶管体3上的接头7。

通过导丝6对软质的硅胶管体3进行定型,通过对硅胶管体3的定型,便于硅胶管体3向气管的下部深入与移动。

利用接头7将导丝6与硅胶管体3之间进行固定,进而实现两者之间的配合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

所述充气线1沿着硅胶管体3的左端内部空心向右侧的外部延伸并在外部连接有指示气囊8,指示气囊8上设有气阀9。

利用指示气囊8与充气线1另一端上的气囊进行连通,并对气囊中的气体压力进行指示,通过指示气囊8上固定设置的气阀9可以对气囊中的气体进行排气。

本申请实施例中,

所述环形的牙垫2上凸出有咬纹21,硅胶管体3上设有指示纹33。

将牙垫2设置为左细右粗的环形结构,通过套接实现对硅胶管体3的套接,利用咬纹21与牙齿配合,实现牙齿对咬纹21的咬合,进而实现牙垫2与硅胶管体3之间的定位。

该指示纹33形成在硅胶管体3上,可以是突出的纹路,也可以是凹陷的纹路。

将该指示纹33规则排列在硅胶管体3上,形成指示尺寸与长度的效果,便于硅胶管体3向气道下延伸与移动检测。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而且,本申请中零部件所取的名称也可以不同,并不限制本申请中的名称。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构思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