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用洗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12936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两用洗鼻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洗鼻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两用洗鼻器。



背景技术:

鼻子是人体的门户,在人体防卫疾病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也是人体器官中较易发病的部位,特别是随着近年来空气污染的不断加剧,鼻炎患者不断增加,鼻腔冲洗是鼻科学疾病治疗的一种重要手段。

洗鼻器是一种用于清洗鼻腔的工具,是缓解各种鼻炎症状的最有效方法,且安全无副作用可长期使用。它通常借用一定压力将生理盐水送入鼻孔,流经鼻前庭(露在头部外面的部分)、鼻窦、鼻道绕经鼻咽部,或从一侧鼻孔排出,或从口部排出。通过以上路径,借助于生理盐水自身的杀菌作用及水流的冲击力,将鼻腔内已聚集的致病及污洉排出,从而使鼻腔恢复正常的生理环境,恢复鼻腔的自我排毒功能,达到保护鼻腔的目的。

现有的洗鼻器,一方面,喷头只能喷出雾状的溶液,对于一般患者,能起到较好的清洗效果,但对于术后及重症患者,由于鼻腔结痂和分泌物较多,雾状溶液由于水压较小,仅能到达鼻腔前三分之一处,对鼻腔的清洗效果较差;第二方面,通过活塞的上下运动将药液泵入喷头,再经喷头将药液喷入患者鼻腔内,为减小活塞运动阻力,通常在活塞与活塞的运动管道之间涂覆润滑油,以减小活塞与管道之间的摩擦力,但在上下拉动活塞过程中,润滑油会从管道内溢出而进入水箱内,造成水箱内药液污染,被污染的药液喷入患者鼻腔,清洗效果不好,不利于患者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喷出雾状溶液或柱状溶液、适用范围广、清洗效果好、有利于患者健康的两用洗鼻器。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两用洗鼻器,包括用于盛装洗鼻液的水箱、可拆卸的盖设于水箱顶部的箱盖、穿设箱盖伸入水箱内部的压力泵、连接压力泵的洗鼻头;所述洗鼻头包括一端伸入水箱内且与压力泵相连通的进水管、连通于进水管输出端的出水管、位于出水管输出端且轴线与出水管轴线重合的喷头、罩设于喷头外部用于将洗鼻液喷入鼻腔的鼻塞,所述喷头与鼻塞相连通;所述鼻塞呈前端大后端小的圆台状,鼻塞内部对应喷头设置有三个台阶,鼻塞末端设有用于洗鼻液喷出的出水孔,鼻塞内壁靠近出水孔处沿径向环设有四个扇形挡片,四个扇形挡片中央交接形成一与出水孔同轴的通孔,所述鼻塞可旋转的螺接于喷头背离出水管的一端,且喷头对应三个台阶处分别设置有三个卡环,喷头的三个卡环伸入鼻塞内部依次与三个台阶卡接,且喷头的末端顶接于四个扇形挡片,在鼻塞沿喷头旋入或旋出的过程中,喷头末端伸入四个扇形挡片的部分变多或变少,喷头末端挤压四个扇形挡片使得通孔变大或变小,以调节经通孔进入出水孔的洗鼻液的喷射强度。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出水管输出端延伸形成一圆盘,所述圆盘中央开设有一凹槽,所述喷头对应凹槽处凸出设有一凸台,所述凸台卡设于凹槽内以使得喷头可拆卸的卡设于出水管输出端。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喷头的卡环与喷头的台阶之间设有密封圈。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进水管的轴线与出水管的轴线形成一锐角设置,且进水管的输出端与出水管的中部连通。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鼻塞为食品级材料鼻塞。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压力泵包括壳体、安装于壳体一端的吸液头、位于壳体背离吸液头一端且末端可推拉的设置于壳体内的推拉杆、套设于推拉杆外部且位于壳体内部的推拉弹簧、套设于推拉杆末端且与壳体内壁相配合的胶塞、罩设于吸液头外部的进液管、设置于吸液头和进液管之间用于起密封作用的密封塞、连接于壳体侧壁的出液管;所述胶塞中央径向开设有一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套设有一油性硅胶圈,所述油性硅胶圈的外径与壳体的内径相匹配;所述出液管连通洗鼻头以将经进液管进入壳体内的洗鼻液泵送入洗鼻头。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出液管连通于壳体侧壁靠近吸液头处。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壳体侧壁背离出液管的一端开设有通气孔。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进水管位于水箱外部的部分呈可伸缩的螺旋状。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水箱的箱盖顶部设有一便于提携的提手,所述洗鼻头还包括连接于出水管上方的手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的洗鼻头中,鼻塞可旋转的螺接于喷头背离出水管的一端,在鼻塞旋转过程中,喷头末端伸入四个扇形挡片的部分改变,喷头末端挤压四个扇形挡片使得通孔变大或变小,以改变洗鼻液的喷射强度,具体为,当鼻塞旋入喷头至极限位置时,喷头末端伸入四个扇形挡片的部分最多,通孔最大,喷出的洗鼻液呈柱状,此时使用于重症患者,当鼻塞旋出喷头至极限位置时,喷头末端伸入四个扇形挡片的部分最少,通孔最小,喷出的洗鼻液呈雾状,此时使用于儿童或一般的鼻炎患者,因此本实用新型可喷出雾状洗鼻液或柱状洗鼻液,以适用于不同患者,适用范围广,且使用方便。

2、出水管输出端延伸形成一圆盘,所述圆盘中央开设有一凹槽,所述喷头对应凹槽处凸出设有一凸台,所述凸台卡设于凹槽内以使得喷头可拆卸的卡设于出水管输出端,二者连接稳固,且拆卸容易,便于清理。

3、喷头的卡环与喷头的台阶之间设有密封圈,通过设置密封圈,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密封性能,防止漏液,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使用的便利性。

4、进水管的轴线与出水管的轴线形成一锐角设置,且进水管的输出端与出水管的中部连通,进水管没有设计成与出水管成一条直线,通过改变水的输出方向,让水得以缓冲,防止水压过大而造成患者不适。

5、鼻塞为食品级材料鼻塞,鼻塞材质安全,不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其他影响。

6、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压力泵通过在胶塞中央套设一油性硅胶圈,起到润滑功能,且在推拉杆外部套设推拉弹簧,油性硅胶圈和推拉弹簧配合,起到减小推拉杆运动阻力的功能,使得推拉杆推拉时更顺畅,使用方便,且不需额外涂覆润滑油,可避免润滑油污染洗鼻液,不会对患者健康造成不利影响。第二方面,吸液头和进液管之间设有用于起密封作用的密封塞,压力泵密封效果好,防止空气进入,进一步减小了胶塞与壳体内壁之间的摩擦阻力,使用方便。

7、出液管连通于壳体侧壁靠近吸液头处,水箱内的洗鼻液经吸液头吸入进入壳体,再从壳体内经出液管输出至洗鼻头中,将出液管设置于靠近吸液头,则洗鼻液在壳体中运动距离短,需要的动力小,较小的力作用于推拉杆即可实现出液,进一步增加了本实用新型使用的便利性。

8、壳体侧壁背离出液管的一端开设有通气孔,通过通气孔以维持壳体内的液压恒定,使得洗鼻液能进入出液管,而不是在壳体内沿推拉杆运动,使得洗鼻液进入洗鼻头更顺畅。

9、进水管位于水箱外部的部分呈可伸缩的螺旋状,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而将进水管拉伸到所需的长度,进一步扩大了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使用方便。

10、水箱顶部设有一便于提携的提手,使用方便,洗鼻头还包括连接于出水管上方的手环,使用时,患者可将手指伸入手环内,再将洗鼻头塞入鼻腔内,握持方便,进一步增加了本实用新型使用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展开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洗鼻头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洗鼻头的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鼻塞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鼻塞的主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喷头的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喷头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压力泵的爆炸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压力泵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和局部展开图。

两用洗鼻器100,包括用于盛装洗鼻液的水箱110、可拆卸的盖设于水箱110顶部的箱盖120、穿设箱盖120伸入水箱110内部的压力泵130、连接压力泵130的洗鼻头140。

如图3、图4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洗鼻头的立体图和爆炸图。

洗鼻头140包括一端伸入水箱110内且与压力泵130相连通的进水管141、连通于进水管141输出端的出水管142、位于出水管142输出端且轴线与出水管142轴线重合的喷头143、罩设于喷头143外部用于将洗鼻液喷入鼻腔的鼻塞144,喷头143与鼻塞144相连通。

如图5、图6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鼻塞的立体图和主视图。

鼻塞144呈前端大后端小的圆台状,鼻塞144内部对应喷头143设置有三个台阶144a,鼻塞144末端设有用于洗鼻液喷出的出水孔144b,鼻塞144内壁靠近出水孔144b处沿径向环设有四个扇形挡片144c,四个扇形挡片144c中央交接形成一与出水孔144b同轴的通孔144d,鼻塞144可旋转的螺接于喷头143背离出水管142的一端,且喷头143对应三个台阶144a处分别设置有三个卡环143a,喷头143的三个卡环143a伸入鼻塞144内部依次与三个台阶144a卡接,且喷头143的末端顶接于四个扇形挡片144c,在鼻塞144沿喷头143旋入或旋出的过程中,喷头143末端伸入四个扇形挡片144c的部分变多或变少,喷头143末端挤压四个扇形挡片144c使得通孔144d变大或变小,以调节经通孔144d进入出水孔144b的洗鼻液的喷射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洗鼻头140中,鼻塞144可旋转的螺接于喷头143背离出水管142的一端,在鼻塞144旋转过程中,喷头143末端伸入四个扇形挡片144c的部分改变,喷头143末端挤压四个扇形挡片144c使得通孔144d变大或变小,以改变洗鼻液的喷射强度,具体为,当鼻塞144旋入喷头143至极限位置时,喷头143末端伸入四个扇形挡片144c的部分最多,通孔144d最大,喷出的洗鼻液呈柱状,此时使用于重症患者,当鼻塞144旋出喷头143至极限位置时,喷头143末端伸入四个扇形挡片144c的部分最少,通孔144d最小,喷出的洗鼻液呈雾状,此时使用于儿童或一般的鼻炎患者,因此本实用新型可喷出雾状洗鼻液或柱状洗鼻液,以适用于不同患者,适用范围广,且使用方便。

如图7、图8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喷头不同视角的立体图。

出水管142输出端延伸形成一圆盘142a,圆盘142a中央开设有一凹槽142b,喷头143对应凹槽142b处凸出设有一凸台143b,凸台143b卡设于凹槽142b内以使得喷头143可拆卸的卡设于出水管142输出端,二者连接稳固,且拆卸容易,便于清理。

喷头143的卡环143a与喷头143的台阶144a之间设有密封圈145,通过设置密封圈145,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密封性能,防止漏液,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使用的便利性。

进水管141的轴线与出水管142的轴线形成一锐角设置,且进水管141的输出端与出水管142的中部连通,进水管141没有设计成与出水管142成一条直线,通过改变水的输出方向,让水得以缓冲,防止水压过大而造成患者不适。

鼻塞144为食品级材料鼻塞144,鼻塞144材质安全,不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其他影响,有利于患者健康。

如图9、图10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压力泵的爆炸图和局部结构示意图。

压力泵130包括壳体131、安装于壳体131一端的吸液头132、位于壳体131背离吸液头132一端且末端可推拉的设置于壳体131内的推拉杆133、套设于推拉杆133外部且位于壳体131内部的推拉弹簧134、套设于推拉杆133末端且与壳体131内壁相配合的胶塞135、罩设于吸液头132外部的进液管136、设置于吸液头132和进液管136之间用于起密封作用的密封塞137、连接于壳体131侧壁的出液管139;所述胶塞135中央径向开设有一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套设有一油性硅胶圈138,所述油性硅胶圈138的外径与壳体131的内径相匹配;所述出液管139连通洗鼻头以将经进液管136进入壳体131内的洗鼻液泵送入洗鼻头。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压力泵130通过在胶塞135中央套设一油性硅胶圈138,起到润滑功能,且在推拉杆133外部套设推拉弹簧134,油性硅胶圈138和推拉弹簧134配合,起到减小推拉杆133运动阻力的功能,使得推拉杆133推拉时更顺畅,使用方便,且不需额外涂覆润滑油,可避免润滑油污染洗鼻液,不会对患者健康造成不利影响。第二方面,吸液头132和进液管136之间设有用于起密封作用的密封塞137,压力泵130密封效果好,防止空气进入,进一步减小了胶塞135与壳体131内壁之间的摩擦阻力,使用方便。

出液管139连通于壳体131侧壁靠近吸液头132处,水箱110内的洗鼻液经吸液头132吸入进入壳体131,再从壳体131内经出液管139输出至洗鼻头140中,将出液管139设置于靠近吸液头132,则洗鼻液在壳体131中运动距离短,需要的动力小,较小的力作用于推拉杆133即可实现出液,进一步增加了本实用新型使用的便利性。

壳体131侧壁背离出液管139的一端开设有通气孔131a,通过通气孔131a以维持壳体131内的液压恒定,使得洗鼻液能进入出液管139,而不是在壳体131内沿推拉杆133运动,使得洗鼻液进入洗鼻头140更顺畅。

进水管141位于水箱110外部的部分呈可伸缩的螺旋状,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而将进水管141拉伸到所需的长度,进一步扩大了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使用方便。

水箱110顶部设有一便于提携的提手121,使用方便,洗鼻头140还包括连接于出水管142上方的手环146,使用时,患者可将手指伸入手环146内,再将洗鼻头140塞入鼻腔内,握持方便,进一步增加了本实用新型使用的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配置好洗鼻液,打开水箱110盖子,将洗鼻液导入水箱110内,再盖好盖子,将洗鼻头140的鼻塞144塞入患者鼻腔内,拉动推拉杆133上下运动,使得壳体131内的压力大于水箱110内的液体压力,洗鼻液在液压的作用下被吸液头132132吸入压力泵130的壳体131,再经出液管139进入洗鼻头140,依次通过洗鼻头140的进水管141、出水管142、喷头143,最后经鼻塞144侧壁的出水孔144b输出到患者鼻腔,从四个方向对患者鼻腔进行清洗。

在压力泵130的作用下,洗鼻液进入进水管141,再进入吹水管,再经出水管142进入喷头143,经喷头143挤压鼻塞144的四个挡片,使得四个挡片形成的通孔144d变大或变小,洗鼻液通过通孔144d后进入出水孔144b,经出水孔144b喷射至患者鼻腔,在使用过程中,若患者需要调节喷射强度,可以旋转鼻塞144,以改变喷头143末端伸入四个挡片的部分的长度,从而改变通孔144d的大小,当喷头143末端伸入四个挡片的长度较长时,通孔144d变大,喷射强度增大,冲击力增大,喷出的洗鼻液呈柱状,适用于重症患者,当喷头143末端伸入四个挡片的长度较短时,通孔144d变小,喷射强度减小,冲击力减小,喷出的洗鼻液呈雾状,适用于一般患者。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