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趾外翻矫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44909阅读:46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肢体矫形装置,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拇趾外翻矫形器。



背景技术:

拇趾外翻矫形器用于拇趾外翻和脚趾变形人群矫治,矫正和限制拇趾畸形发展,防止老人脚趾畸形加重。其主要原理是利用玻璃硬纤维对大拇趾关节的直线固定,帮助脚趾关节恢复对应,改善畸形的角度和拇趾受力状况,使足部骨骼处于最佳排列位置,逐步使疼痛和畸形症状得到缓解和康复。现有的拇趾外翻矫形器不能完全贴合患者的足内侧和拇趾外侧。导致对皮肤产生过多的摩擦,引起皮肤和软组织损伤,并容易在行走过程中松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拇趾外翻矫形器。以提高对患者的足内侧和拇趾外侧的贴合程度,使其在行走过程中不容易松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拇趾外翻矫形器,包括第一支撑片、第二支撑片、脚掌固定带、拇趾环状包绕件。第一支撑片与第二支撑片转动连接,第一支撑片与第二支撑片的转动连接处对应第一跖趾关节,第一支撑片与第二支撑片连接形成的组件的一侧的表面形状与拇趾一侧的脚部形状匹配,脚掌固定带连接于第二支撑片,拇趾环状包绕件连接于第一支撑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上述第二支撑片对应脚掌固定带内侧的一侧设置有一层第一缓震垫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上述拇趾环状包绕件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一支撑片的一个侧壁,拇趾环状包绕件的内壁与第一支撑片的另一侧壁形成一个环形容纳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上述环形容纳腔的大小与拇趾的大小匹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上述环形容纳腔接触拇趾的内壁还设置有一层第二缓震垫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上述拇趾环状包绕件的外壁设置有一层第三缓震垫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上述第二支撑片设置有多个相互平行的通槽,脚掌固定带穿过多个通槽中的两个通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上述脚掌固定带的两端通过魔术贴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上述第一支撑片与第二支撑片通过转轴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上述脚掌固定带设置有多个网孔。

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第一支撑片、第二支撑片来对脚部进行有力的支撑,通过脚掌固定带将第二支撑片固定在脚对应的脚掌部分,再将拇趾环状包绕件直接套在拇趾上,从而通过相互连接的第一支撑片以及第二支撑片的固定形状对拇趾进行矫正。并且由于第一支撑片与第二支撑片转动连接,第一支撑片与第二支撑片的转动连接处对应第一跖趾关节,使得将该拇趾外翻矫形器安装在脚上进行行走时第一支撑片与第二支撑片能够随着拇趾对应的第一跖趾关节的活动而转动。这种结构使得患者在行走时更方便,并且不会破坏拇趾外翻矫形器的结构,从而能够更好地进行长时间的矫正。进一步地,通过拇趾环状包绕件直接套在拇趾上,拇趾环状包绕件的力度和角度是比较固定的,从而有利于提高对拇趾矫正的拉力和角度的稳定程度,进而避免造成关节囊的松弛和肌腱的功能失调。第一支撑片与第二支撑片连接形成的组件的一侧的表面形状与拇趾一侧的脚部形状匹配。这种设置使得拇趾外翻矫形器与脚部接触时,能够更好地与脚部进行贴合,其与脚部的摩擦力更小,从而进一步提高矫形的效果和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拇趾外翻矫形器的安装于脚上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汇总:拇趾外翻矫形器100;第一支撑片110;第二支撑片120;通槽121;脚掌固定带130;魔术贴131;拇趾环状包绕件140;环形容纳腔141;第二缓震垫片142;第三缓震垫片143;第一缓震垫片150;转轴160;第一跖趾关节201;拇趾202。

具体实施方式

拇趾外翻矫形器用于拇趾外翻和脚趾变形人群矫治,矫正和限制拇趾畸形发展,防止老人脚趾畸形加重。但现有的拇趾外翻矫形器的矫形角度不能精度化,完全凭患者对绒布拉力大小来调节矫形角度,拉力过大时矫形过度,拉力过小时矫形不足。每次穿戴都是不同的拉力和角度,容易造成关节囊的松弛和肌腱的功能失调。

发明人通过大量的试验以及长时间的思索,提出了一种拇趾外翻矫形器以改善上述问题。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见附图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拇趾外翻矫形器100,包括第一支撑片110、第二支撑片120、脚掌固定带130、拇趾环状包绕件140。

第一支撑片110的一端与第二支撑片120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一支撑片110与第二支撑片120的转动连接处对应第一跖趾关节201,第一支撑片110与第二支撑片120连接形成的组件的一侧的表面形状与拇趾202一侧的脚部形状匹配。对第一支撑片110、第二支撑片120进行制作时,首先,用全足3D扫描仪对患者足部取1:1三维模型。其次,将全足的三维模型导入医学影像控制系统(MIMICS)等医学三维建模软件中,利用其所带插件进行测量。根据第一跖骨平分线为基准,准确测量拇外翻角度。之后,将全足的三维模型导入autodesk或catia等三维建模软件中,在第一跖骨中点处全贴合足内侧皮肤轮廓作3mm厚、前窄后宽的第二支撑片120,在拇趾202的外侧作全贴合拇趾外侧皮肤的第一支撑片110,将第一支撑片110与第二支撑片120的转动连接处对应第一跖趾关节201的关节中心点。然后,将设计完成的三维模型导入3D打印机,使用聚乳酸(PLA)材料打印出来。

通过上述的方式对第一支撑片110、第二支撑片120进行制作,使得其能够与脚部精确地进行匹配,能够更好地与脚部进行贴合,从而达到更好的固定支撑效果,并且有利于减少第一支撑片110以及第二支撑片120对脚部表面的摩擦,从而不易对脚部皮肤进行擦伤。当然,上述第一支撑片110、第二支撑片120的厚度以及材料等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即其材料也可以选择尼龙、聚丙烯等。第一支撑片110、第二支撑片120的制作方法也并不限于上述制作方法,只要能够达到所需的第一支撑片110、第二支撑片120的结构均可。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片110与第二支撑片120通过转轴160连接。转轴160的位置正对第一跖趾关节201的关节中心点,从而使得其能够达到最好的转动效果。通过转轴160的连接方式,还使得第一支撑片110与第二支撑片120之间的转动非常的流畅,其转轴160可以采用和第一支撑片110、第二支撑片120相同的材料,还可以在二者转动连接的内部设置金属结构进行转动结构进行加固。当然,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轴承等其他结构来实现第一支撑片110与第二支撑片120的转动连接。

脚掌固定带130连接于第二支撑片120,具体地,参见附图1,第二支撑片120设置有四个通槽121,其他实施例中,通槽121的数量可以进行调整,但不少于两个,脚掌固定带130的一端可以从其中一个通槽121穿进去,再从另一个通槽121穿出来,再与脚掌固定带130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将整个脚包裹住。当然,参见附图1,也可以使脚掌固定带130的两端分别穿过对应的两个通槽121再进行可拆卸连接,从而脚掌固定带130形成两层结构对脚进行约束,将第二支撑片120牢牢固定。通过上述的结构设置,使得能够很好地对第二支撑片120进行固定,从而能够使得整个拇趾外翻矫形器100的结构更稳定。

此外,其他实施例中,脚掌固定带130也可以为两条,两条脚掌固定带130的一端均固定连接于第二支撑片120,两条脚掌固定带130的另一端再环绕脚掌和脚背后相互可拆卸连接在一起。

本实施例中,脚掌固定带130的两端通过魔术贴131连接,从而使得其连接固定非常方便,同时也可以根据脚的大小进行调节固定。脚掌固定带130的材质为尼龙材质,当然,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绒布等其他材质。

脚掌固定带130的宽度不应当太小,其宽度越小,脚掌固定带对脚部表面的约束容易滑动,且容易对脚部进行勒伤,因此,本实施例中,脚掌固定带130的宽度大于2cm。从而可以很好地对第二支撑片120进行约束固定,并且使得脚部具有较好的舒适度,不会在长时间的走动的过程中对皮肤造成勒伤。

进一步地,脚掌固定带130上还设置有多个网孔,多个网孔在脚掌固定带130上均匀分布,使得脚掌固定带130具有很好的透气性,从而使得脚掌固定带130贴合在脚面上时,能够带来更好的舒适感受。

进一步地,第二支撑片120对应脚掌固定带130内侧的一侧设置有一层第一缓震垫片150。第一缓震垫片150略大于第二支撑片120,第一缓震垫片150粘连于第二支撑片120的一侧面,将第二支撑片120与脚部固定时,第一缓震垫片150与脚部表面接触。同时,第一缓震垫片150还将第一支撑片110与第二支撑片120转动连接处的内侧封闭,从而可以更好地减少第二支撑片120与脚部之间的振动以及摩擦,进而避免对脚部的皮肤造成擦伤。第一缓震垫片150的材质为硅胶,当然,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为其他柔性材料。

拇趾环状包绕件140连接于第一支撑片110。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拇趾环状包绕件140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一支撑片110的外壁,其连接方式为粘连,使得拇趾环状包绕件140与到第一支撑片110形成一个固定的整体,拇趾环状包绕件140的内壁与第一支撑片110的内壁形成一个环形容纳腔141。安装拇趾外翻矫形器100时,直接将拇趾环状包绕件140套在拇趾202上。环形容纳腔141为固定的大小且环形容纳腔141的大小与拇趾202的大小匹配。从而使得拇趾环状包绕件140能够很好地对拇趾进行固定,其对拇趾形成的拉力以及角度为具有很好的稳定性,而不同于现有的拇趾固定件的可调节性,避免了每次使用时人为主观上造成的拉力和角度的不同而影响矫形效果。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环形容纳腔141对应的内壁还设置有一层第二缓震垫片142。拇趾环状包绕件140的外壁设置有一层第三缓震垫片143。通过第二缓震垫片142以及第三缓震垫片143的设置,使得拇趾环状包绕件140在对拇趾202进行约束时,其与脚趾之间的摩擦更小,使用时也更加舒适。第二缓震垫片142以及第三缓震垫片143的材质也为硅胶。

综上所述,通过设置第一支撑片110、第二支撑片120来对脚部进行有力的支撑,通过脚掌固定带130将第二支撑片120固定在脚对应的脚掌部分,再将拇趾环状包绕件140直接套在拇趾202上。从而通过相互连接的第一支撑片110以及第二支撑片120的固定形状对拇趾202进行矫正。并且由于第一支撑片110与第二支撑片120转动连接,第一支撑片110与第二支撑片120的转动连接处对应第一跖趾关节201。使得将拇趾外翻矫形器100安装在脚上进行行走时,第一支撑片110与第二支撑片120能够随着拇趾202对应的第一跖趾关节201的活动而转动,使得行走更方便,不会破坏拇趾外翻矫形器100的结构,从而能够很好地进行长时间的矫正。通过拇趾环状包绕件140直接套在拇趾202上,拇趾环状包绕件140的力度和角度是比较稳定的,从而提高对拇趾202矫正的拉力和角度的稳定程度,进而避免造成关节囊的松弛和肌腱的功能失调。第一支撑片110与第二支撑片120连接形成的组件的一侧的表面形状与拇趾202一侧的脚部形状匹配。这种设置使得拇趾外翻矫形器100与脚部接触时,能够更好地与脚部进行贴合,其与脚部的摩擦力更小,从而进一步提高矫形的效果和精度。

此外,本结构使用3D扫描仪对个体足部进行三维取模,在原始1:1模型上精确测量拇外翻角度,并进行第一支撑片110、第二支撑片120的全贴合设计,利用3D打印生产出成品。该全贴合结构能适应每个个体的足型,并针对畸形程度不同做出精确的针对性矫形。使拇趾外翻矫形器100和足部结合更加牢固,减少了损伤的风险。拇趾环状包绕搭配缓震硅胶可提高舒适感、穿戴方便,减少主观误差。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上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了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表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上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