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缓冲隔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76775阅读:6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柔性缓冲隔漏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纸尿裤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柔性缓冲隔漏。



背景技术:

纸尿裤的用户群体主要有婴儿与成年人两大类。其中中国市场主要为婴儿纸尿裤,中国每年有近2000万的婴儿出生,使用尿裤的0岁至2岁的婴儿达到4000多万,可见其具有巨大的市场。纸尿裤从诞生至今已经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期间经历了多次技术改进,但是可以发现其多次改进的焦点均是在于如何改善芯体的性能,着重于吸收速度、防反渗程度、厚度及强韧度等方面的提高,而对于纸尿裤的具体结构所作出的修改却不多。

传统纸尿裤的隔漏如图1所示,由一片防水无纺布(a)与至少一条高弹橡筋(b)复合而成,所述高弹橡筋(b)复合在防水无纺布(a)对折折痕处的内侧。由于高弹橡筋(b)直径较小,复合而成的隔漏通常是与婴儿的皮肤呈线接触状态,长期使用容易划伤皮肤。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柔性缓冲隔漏,其改变传统隔漏的造型,使之不容易对婴儿幼嫩的皮肤产生伤害。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柔性缓冲隔漏,包括防水无纺布和高弹橡筋,所述防水无纺布具有外侧和内侧,所述防水无纺布向内侧翻折,所述高弹橡筋复合在防水无纺布的内侧上,防水无纺布与高弹橡筋的接触点分别是第一接触点和第二接触点,第一接触点至第二接触点之间的防水无纺布为缓冲段,所述缓冲段与高弹橡筋共同围成长筒状的缓冲区域。

进一步,所述缓冲区域由至少两个子区域组成,各个子区域是由局部的缓冲段屈折、合围形成。

进一步,所述缓冲区域内填充有柔性支撑物。所述柔性支撑物是硅胶、海绵或发泡材料。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柔性缓冲隔漏更改了传统隔漏的形态,使其与婴儿皮肤的接触面增大,有效避免婴儿幼嫩的皮肤被纸尿裤划伤。本实用新型可用于纸尿裤的生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传统隔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发明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实施例1,如图2所示,一种柔性缓冲隔漏,包括防水无纺布和高弹橡筋1,所述防水无纺布具有外侧和内侧,所述防水无纺布向内侧翻折,所述高弹橡筋1复合在防水无纺布的内侧上,防水无纺布与高弹橡筋1的接触点分别是第一接触点和第二接触点,第一接触点至第二接触点之间的防水无纺布为缓冲段21,所述缓冲段21与高弹橡筋1共同围成长筒状的缓冲区域22。所述缓冲区域22中空,在纸尿裤的使用状态下,其受压会变成扁平状的布膜,能一定程度上加大隔漏与婴儿皮肤的接触面积。

实施例2,如图3所示,一种柔性缓冲隔漏,包括防水无纺布和高弹橡筋1,所述防水无纺布具有外侧和内侧,所述防水无纺布向内侧翻折,所述高弹橡筋1复合在防水无纺布的内侧上,防水无纺布与高弹橡筋1的接触点分别是第一接触点和第二接触点,第一接触点至第二接触点之间的防水无纺布为缓冲段21,所述缓冲段21与高弹橡筋1共同围成长筒状的缓冲区域22。所述缓冲区域22由至少两个子区域组成,各个子区域是由局部的缓冲段21屈折、合围形成。将缓冲段21多次翻折,使其形成近似于波浪的形态,并将各个波谷一并热压定型,使得隔漏的顶端形成若干个子区域,有效避免缓冲区域22因受到侧向的压力而偏斜失效。

实施例3,如图4所示,一种柔性缓冲隔漏,包括防水无纺布和高弹橡筋1,所述防水无纺布具有外侧和内侧,所述防水无纺布向内侧翻折,所述高弹橡筋1复合在防水无纺布的内侧上,防水无纺布与高弹橡筋1的接触点分别是第一接触点和第二接触点,第一接触点至第二接触点之间的防水无纺布为缓冲段21,所述缓冲段21与高弹橡筋1共同围成长筒状的缓冲区域22。所述缓冲区域22内填充有柔性支撑物。所述柔性支撑物是硅胶、海绵或发泡材料。以硅胶、海绵或发泡材料填充实施例1所述的缓冲区域22或实施例2所述的子区域,使得该柔性缓冲隔漏即使使用受压时,也有一定的支撑,有效加大隔漏与婴儿皮肤的接触面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