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视改良型动静脉内瘘溶栓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13300阅读:9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视改良型动静脉内瘘溶栓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视改良型动静脉内瘘溶栓器。



背景技术:

动静脉内瘘是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而内瘘血栓形成是其失去功能的主要原因。血栓形成的原因包括:血管条件差、静脉炎、动脉硬化、糖尿病血管病管,手术技术因素,高凝状态,低血压的发生、长期反复穿刺、压迫止血不当等等。

既往内瘘血栓形成的治疗方法多为外科切开取栓或重新制作内瘘,不仅创伤大,而且并发症较多,首选的是用尿激酶缓慢泵入治疗方法,导管介入药物溶栓具有危险性较小、费用低、可重复性强、溶栓效果好等优点。现有的溶栓导管在置入血栓后,通过导管给药孔释放药物溶栓,慢慢扩散到全身及血栓处。而临床上由于内瘘血栓的差异性,对于血栓较长,难度较大的血栓往往使用传统的穿刺针及手法很难溶开,而且穿刺点位置的固定,对于不断变化的血栓溶解状况很难及时有效的调整穿刺导管的位置,致使溶栓效果不佳,此时,病人不但要承受二次穿刺置管的痛苦和风险,也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

所以,如果能够在溶栓过程中根据血栓的具体情况及时有效的进行观察并调整注射溶栓剂的位置,对于各种形态的血栓将会大大溶解成功率,同时减少病人反复穿刺或者手术等带来的痛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可视改良型动静脉内瘘溶栓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措施:

一种可视改良型动静脉内瘘溶栓器,包括针体和推注导管体,所述针体包括第一外导管、刺针和连接头,所述连接头设在第一外导管的后端,所述刺针可取出的设在第一外导管内,所述刺针从第一外导管的后端穿入并从其前端穿出;所述推注导管体包括第二外导管和溶栓导管,所述第二外导管通过连接头与第一外套管连接,所述溶栓导管穿设在第二外导管内;治疗时,所述刺针与第一外导管一起插入血管中,随后取出刺针,将第二外导管与第一外导管连接,推动溶栓导管进入血管内。

本发明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完善: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外导管采用柔软塑料材料制成,所述柔软塑料材料为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头包括主导接头和肝素帽,所述主导接头设在第一外导管上,所述肝素帽的一端与主导接头锁紧配合,所述肝素帽的另一端设有螺纹结构,所述第二外导管的顶端对应设有与肝素帽配合的螺纹段。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溶栓导管的前端设有金属涂层,所述金属涂层涂覆在溶栓导管的外侧壁上。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金属涂层沿溶栓导管的外侧壁周圈均匀涂覆,所述金属涂层的长度为30mm~70mm。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外导管的侧壁上设有刻度。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外导管的中部设有单手夹,所述单手夹采用弹性材料制成,按压单手夹时,单手夹变形挤压第一外导管。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单手夹包括V形压板和扣板,所述扣板的一端与V形压板连接,所述扣板的另一端与V形压板卡扣连接,所述V形压板的底部与扣板上分别开设有通孔,所述单手夹通过通孔套设矮第一外导管上,所述V形压板的两侧朝向第一外导管设有凸点,所述扣板的另一端上设有扣点,按压单手夹时,所述扣点与V形压板扣合。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外导管的底端设有向外弯折的固定柄,所述溶栓导管的底端设有用于与药物容器连接的导管接头,所述溶栓导管上设有导管柄。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外导管上设有针柄,所述针柄设在单手夹与第一外导管前端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将溶栓器分为针体与推注导管体两部分,针体部分用于穿刺引导作用。而推注导管体与针体采用拆装更换的结构,可根据需要方便更换溶栓导管的型号、大小,来适应不同情况的需要。此外在药物注射过程中,溶栓导管的推入血管内的长度可调,方便根据需要调整导管位置及用药部位。

2、针体采用第一外导管与刺针的组合结构,且第一外导管采用柔软塑料材料制成。穿刺血管后,收回刺针仅将第一外导管留置在血管内,相比硬质的刺针留置来得舒适。有效减少患者治疗过程的痛苦与不适。

3、在溶栓导管的前端涂覆金属涂层,在B超等设备中能够检测到溶栓导管的前端,实现可视性治疗,具有治疗更为准确、有效以及可控性更高的优点。同时在第二外导管的侧壁上设有刻度,通过刻度可以了解溶栓导管伸入的长度,也为可视性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4、通过在第一外导管上设置单手夹,在需要时夹持第一外导管,能有效避免患者的血液流出。且采用依次环形弯折的结构,通过扣板与V形压板上的扣合使凸点抵压第一外导管,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优点。

5、通过肝素帽将第一外导管与第二外导管连接,肝素帽为标准的锁紧连接头,能将二者稳固的连接在一起,避免治疗过程中脱落。且第二外导管与肝素帽通过螺纹结构连接,连接方式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可视改良型动静脉内瘘溶栓器的示意图;

附图2是附图1所述可视改良型动静脉内瘘溶栓器中单手夹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请参考图1至图2,一种可视改良型动静脉内瘘溶栓器,包括针体10和推注导管体20,所述针体10包括第一外导管11、刺针15和连接头14,所述连接头14设在第一外导管11的后端,所述刺针15可取出的设在第一外导管11内,所述刺针15从第一外导管11的后端穿入并从其前端穿出;所述推注导管体20包括第二外导管21和溶栓导管22,所述第二外导管21通过连接头14与第一外套管连接,所述溶栓导管22穿设在第二外导管21内;治疗时,所述刺针15与第一外导管11一起插入血管中,随后取出刺针15,将第二外导管21与第一外导管11连接,推动溶栓导管22进入血管内。

将溶栓器分为针体10与推注导管体20两部分,针体10部分用于穿刺引导作用。而推注导管体20与针体10采用拆装更换的结构,可根据需要方便更换溶栓导管22的型号、大小,来适应不同情况的需要。此外在药物注射过程中,溶栓导管22的推入血管内的长度可调,方便根据需要调整导管位置及用药部位。

优选的,所述第一外导管11采用柔软塑料材料制成,所述柔软塑料材料为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针体10采用第一外导管11与刺针15的组合结构,且第一外导管11采用柔软塑料材料制成。穿刺血管后,收回刺针15仅将第一外导管11留置在血管内,相比硬质的刺针15留置来得舒适。有效减少患者治疗过程的痛苦与不适。

所述连接头14包括主导接头141和肝素帽142,所述主导接头141设在第一外导管11上,所述肝素帽142的一端与主导接头141锁紧配合,所述肝素帽142的另一端设有螺纹结构,所述第二外导管21的顶端对应设有与肝素帽142配合的螺纹段212。通过肝素帽142将第一外导管11与第二外导管21连接,肝素帽142为标准的锁紧连接头14,能将二者稳固的连接在一起,避免治疗过程中脱落。且第二外导管21与肝素帽142通过螺纹结构连接,连接方式简单、方便。

所述溶栓导管22的前端设有金属涂层222,所述金属涂层222涂覆在溶栓导管22的外侧壁上。在溶栓导管22的前端涂覆金属涂层222,在B超等设备中能够检测到溶栓导管22的前端,实现可视性治疗,具有治疗更为准确、有效以及可控性更高的优点。优选的,所述金属涂层222沿溶栓导管22的外侧壁周圈均匀涂覆,所述金属涂层222的长度为30mm~70mm。进一步优选的,金属涂层222的长度为50mm。金属涂层222长度的设置主要依据检查过程中可视性的需求设定,相当于在溶栓导管22前端设置标记,50mm长度时能够方便观察。但也不适合将涂层设置过长易影响判断。所述溶栓导管22的前端开设有数个眼孔221,用于注射药物。所述眼孔221环绕溶栓导管22均匀排布在其前端,所述眼孔221的数量为8~20个,眼孔221多几个能防止触壁、防止眼孔221堵塞。

所述第二外导管21的侧壁上设有刻度213。在第二外导管21的侧壁上设有刻度213,通过刻度213可以了解溶栓导管22伸入的长度,也为可视性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所述单手夹133包括V形压板132和扣板131,所述扣板131的一端与V形压板132连接,所述扣板131的另一端与V形压板132卡扣连接,所述V形压板132的底部与扣板131上分别开设有通孔134,所述单手夹133通过通孔134套设矮第一外导管上,所述V形压板132的两侧朝向第一外导管设有凸点132,所述扣板131的另一端上设有扣点135,按压单手夹133时,所述扣点135与V形压板132扣合。通过在第一外导管上设置单手夹133,在需要时夹持第一外导管,能有效避免患者的血液流出。且采用依次环形弯折的结构,通过扣板131与V形压板132上的扣合使凸点132抵压第一外导管,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优点。

所述第二外导管21的底端设有向外弯折的固定柄211,通过固定柄211能够固定第二外导管21。所述溶栓导管22的底端设有用于与药物容器连接的导管接头224,所述溶栓导管22上设有导管柄223。通过导管柄223能固定溶栓导管22。所述第一外导管11上设有针柄12,所述针柄12设在单手夹13与第一外导管11前端之间,通过针柄12能将针体10固定。其中,所述刺针15包括铜针151和铜针柄152,所述铜针柄152设在铜针151的底端,通过铜针柄15212能有效限制铜针151的伸入血管的长度,也能方便刺针15的取出。

使用过程的操作步骤:(1)医务人员捏持针柄12,将针体10插入血管内,采用胶布等在针柄12的位置将针体10固定;(2)捏持铜针柄152,取出刺针15,按压单手夹13,避免血液流出;(3)将第二外导管21与肝素帽142螺纹连接,将推注导管体20固定;(4)将溶栓导管22推入第一外导管11内并伸入血管内;(5)确定溶栓导管22的伸入位置后,将溶栓导管22固定,可采用胶布将导管柄223粘结固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