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化内科患者专用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51769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化内科患者专用座椅。



背景技术:

消化内科的患者,通常会伴有呕吐症状,且伴有浑身软弱无力,站立不稳,需要医务人员或患者家属特殊扶持;同时,患者呕吐时要及时盛接呕吐物,以免污染地面或者沾染其他物品。这些工作极大地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这和目前医务人员人力有限的状况产生了巨大的矛盾。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医疗人员设计了各种各样的消化内科护理架,如:CN 203342059 U、CN 203829209 U、CN 204655352 U等,这些专利的共同特点是,都带有盛装呕吐物的垃圾桶,防止患者的呕吐物污染地面,间接地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上述专利存在一个共同的技术问题是:患者需要使用护理架时,必须离开座椅,或者将护理架搬运至自己跟前,这个过程对患者来讲,无疑会增加病痛。甚至有些时候,根本来不及从座椅上来至护理架前,就已经呕吐。同时,在患者较多,护理架较少的情况下,多数患者共用一个护理架,这即不卫生,亦容易引发交叉感染。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当患者需要呕吐时,无需患者离开座椅,减轻患者病痛的消化内科患者专用座椅。同时,本实用新型还解决了多人共用一个呕吐物垃圾桶易引起交叉感染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消化内科患者专用座椅,包括椅腿、座板、靠背、扶手;扶手包括扶手板和扶手支柱;在座板前端设置有凹陷部;在支撑座板前端的椅腿上设置有可绕该椅腿轴线旋转的垃圾盛放装置。

作为优选结构,垃圾盛放装置包括套在椅腿上的套筒,连接在套筒上的水平支臂,以及固定在水平支臂端部的垃圾桶。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结构,水平支臂的长度可调节,当垃圾桶在水平面内旋转时,可旋转至凹陷部的正下方。

更进一步的优选结构,在扶手板上设置有扶手板孔,扶手板孔为通孔;在扶手板孔垂直正下方的座板上,设置有座板孔,座板孔为盲孔。

更进一步的,扶手板孔和座板孔为左右两套。

更进一步的,在任一套扶手板孔和座板孔内设置有一套输液瓶支杆和挂钩。

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效效果是:当患者就医时,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可减少患者奔波于分体的座椅和垃圾桶之间,减轻患者痛苦;同时,由于每一位患者都拥有独立的垃圾桶,减少了多人共用一个垃圾桶引起交叉感染的风险;第三,本实用新型的垃圾桶置于座板下方,减少了占用的空间;第四,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功能多样,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标记如下:

椅腿1,座板2,凹陷部2-1,座板孔2-2,靠背3,扶手板4-1,扶手支柱4-2,扶手板孔4-3,垃圾桶5-1,套筒5-2,水平支臂5-3,输液瓶支杆6-1,挂钩6-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座椅专供消化内科患者应用。消化内科的患者最大的特点是体质虚弱,易产生呕吐物。患者在就诊时,必须具备两样护理装置,一为座椅,二为收集呕吐物的垃圾盛放装置。现有技术,上述两样装置分体设置,患者呕吐时,必须起身离开座椅去垃圾盛放装置处呕吐,这对体质虚弱的患者来讲,增加了运动量,使患者更痛苦。有时,患者来不及到达垃圾盛放装置处而将呕吐物吐于公共场所,为医务人员徒增大量清洁工作。

本实用新型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设计,本实用新型包括四条椅腿1,置于椅腿之上的座板2,连接在座板后部的靠背3,设置在座板两侧的扶手;扶手包括扶手板4-1和扶手支柱4-2;在前面的任一椅腿上,设置有可围绕椅腿轴线旋转垃圾盛放装置;该装置包括套在椅腿上的套筒5-2,连接在套筒上的长度可调节的水平支臂5-3,以及固定在水平支臂端部的垃圾桶5-1;该装置能在水平面内进行360度旋转;在座板2前端设置有凹陷部2-1。

当患者坐在本座椅上时,如果感觉想呕吐,可稍微弯腰转动水平支臂5-3,将垃圾桶5-1从座椅下部转至合适位置进行使用。由于垃圾盛放装置可在水平面内进行360度旋转,所以,患者可根据自己的情况旋转水平支臂。

由于水平支臂5-3长度可调节,患者也可在就坐前,将垃圾桶5-1旋转调节至凹陷部2-1的正下方,呕吐时,只需要稍微低一下头,即可将呕吐物落于垃圾桶内,而无需将身体大幅探出对准垃圾桶。

本实用新型可在垃圾桶上设置桶盖,防止呕吐物的气味散发出来。

为了进一步增加本座椅的功能,在扶手板4-1后端,设置有扶手板孔4-3,扶手板孔为通孔;在扶手板孔4-3垂直正下方的座板2上,设置有座板孔2-2,座板孔为盲孔,输液瓶支杆6-1下部穿过通孔,进入盲孔。这样,下面的盲孔起支撑作用,上面的通孔起固定作用,便输液瓶支杆更牢稳。

有时患者在输液时,需要在不同的手臂上操作,如此,很有必要将支撑和固定输液瓶支杆的通孔和盲孔设置为左右两套,以适应不同患者的需求。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先实施方式进行的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中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