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颈椎病患者的治疗设备,特别是一种颈椎牵引治疗设备。
背景技术:
颈椎病表现虽集中在颈椎,但其生物力学因素却涉及整个脊柱,因为脊柱各段曲度的有相互影响。研究表明不同角度的牵引力作用于不同颈椎节段。
现有设备存在牵引力不稳定、牵引体位易变化、牵引角度不稳定和对脊柱整体生物力学兼顾不够等不同情况。因此,其改进和创新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颈椎牵引治疗设备,可有效解决现有颈椎牵引治疗设备牵引力不稳定、牵引体位易变化、牵引角度不稳定和对脊柱整体生物力学兼顾不够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颈椎牵引治疗设备,包括主体框架和座椅,主体框架包括底板、竖直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立柱和设置在所述立柱上的顶架,顶架上设置有可移动的吊轮架,吊轮架上设置有吊轮,顶架上设置与吊轮相对应的后滑轮,吊轮和后滑轮上绕装有牵引绳,牵引绳的两端分别从吊轮、后滑轮的外侧垂直向下伸出,吊轮侧伸出的端部上设置有颈项牵引带,后滑轮侧伸出的端部上设置有配重,顶架下方在底板上设置有座椅,座椅包括升降柱、水平设置在所述升降柱上的坐板,座椅后侧的两立柱之间设置有背靠,背靠的上部、下部分别设置有可沿高度方向移动和固定的颈曲顶弧和腰曲顶弧,座椅上设置有骨盆固定带,背靠上设置有胸部固定带。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独特,简单合理,易生产,易操作,安全可靠,成本低,保证了牵引进程中患者脊柱状态、牵引力和牵引角度的平稳性,同时解决了脊柱各段曲度对颈椎牵引效果的影响问题,使用方便,疗效好,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2个不同角度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吊轮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4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主体框架和座椅,主体框架包括底板13、竖直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立柱7和设置在所述立柱上的顶架,顶架上设置有可移动的吊轮架1,吊轮架1上设置有吊轮26,顶架上设置与吊轮相对应的后滑轮25,吊轮26和后滑轮25上绕装有牵引绳5,牵引绳5的两端分别从吊轮、后滑轮的外侧垂直向下伸出,吊轮侧伸出的端部上设置有颈项牵引带6,后滑轮侧伸出的端部上设置有配重18,顶架下方在底板上设置有座椅,座椅包括升降柱12、水平设置在所述升降柱上的坐板11,座椅后侧的两立柱之间设置有背靠,背靠的上部、下部分别设置有可沿高度方向移动和固定的颈曲顶弧15和腰曲顶弧20,座椅上设置有骨盆固定带10,背靠上设置有胸部固定带8,由背靠、颈曲顶弧、胸部固定带、腰曲顶弧、坐板和骨盆固定带所协同构成的脊柱曲度和生物力学保持结构。
为保证使用效果,所述的背靠包括上下相间设置在两立柱之间的上横杆17和下横杆21,上横杆、下横杆之间设置有靠板16;
所述的靠板16上设置有轨道柱,轨道柱上设置有调节横杆19,腰曲顶弧20固定在调节横杆上,调节横杆由装在其侧面上的第一固定旋钮23固定,构成腰曲顶弧的上下位置调节结构;
所述的靠板顶部设置有竖直的轨道,轨道上装有调节竖杆,颈曲顶弧15固定在调节竖杆上,调节竖杆装在其侧面上的第二固定旋钮24固定,构成颈曲顶弧的上下位置调节结构;
所述的顶架是由平行相间设置的前顶横杆3、后顶横杆14和设置在前顶横杆、后顶横杆之间连接杆2构成的方框形,连接杆2上设置有滑轨,吊轮架1上设置有与滑轨相对应的滑轮27,滑轮置于滑轨内,构成吊轮架沿滑轨前后的滑动结构;
所述的吊轮架1上设置有与主体框架相连的滑动螺杆28,滑动螺杆的端部设置有调节旋柄4,旋转调节旋柄可使滑动螺杆前后滑动,从而带动吊轮架滑动,构成吊轮架的调节开关;
所述的升降柱12包括外柱体和套装在外柱体内的内柱体,内柱体沿外柱体内腔上、下滑动,有穿装在外柱体侧壁上的高度调节手柄22固定,坐板11设置在内柱体顶部,构成坐板的高度调节结构;
所述的坐板上设置有臂托9。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患者坐于坐板11上,操作人员根据患者小腿长度,压动高度调节手柄22,使升降柱12顶托坐板11至合适高度,然后用骨盆固定带10将患者前后固定,之后按患者腰椎位置调节腰曲顶弧20高度,通过第一固定旋钮23固定,之后让患者后背紧贴靠板16和腰曲顶弧,吸气并屏气后用胸部固定带8将患者胸阔前后固定,再根据患者病情需要调节颈曲顶弧15的高度,通过第二固定旋钮24固定。然后将颈项牵引带6戴好并钩连牵牵引绳5,在配重18稍加配重,根据患者病情需要,通过旋转调节旋柄4调节吊轮架1前后位置以达到所需牵引角度,再在配重18加配重至治疗量,进行牵引治疗。如此,由于患者躯干部前后固定,牵引过程中脊柱曲度稳定,保证了颈部牵引的角度和力度的稳定,同时实现,脊柱生理度的校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独特,简单合理,易生产,易操作,安全可靠,成本低,保证了牵引进程中患者脊柱状态、牵引力和牵引角度的平稳性,同时解决了脊柱各段曲度对颈椎牵引效果的影响问题,费用低且耐用性好,经初步临床实验证实,此设备的有效率达到99%,使用方便,疗效好,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