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芯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57774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混合芯体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个人卫生用品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混合芯体。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一次性卫生用品,品质良莠不齐,一次性卫生用品质量的优劣,吸收芯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现有的产品芯体的吸收性能吸液速度慢,干爽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合芯体,其能够改善产品芯体吸收性能,提升产品面层干爽性。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混合芯体,包括本体,本体包括多层扩散层和与多层扩散层连接的多层吸水层,多层扩散层和多层吸水层交替设置。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上述本体的顶层和底层均为扩散层。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上述扩散层包括第一扩散层、第二扩散层和第三扩散层,吸水层包括用于吸水和防止回渗的第一吸水层以及用于吸水和锁水的第二吸水层,第一扩散层位于本体的顶层,第三扩散层位于本体的底层,第二扩散层位于第一扩散层和第三扩散层之间,第一吸水层位于第一扩散层和第二扩散层之间,第二吸水层位于第二扩散层和第三扩散层之间。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上述本体还包括防漏底膜,防漏底膜与第三扩散层远离第二吸水层的一侧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上述本体还包括传递层,传递层与第一扩散层远离第一吸水层的一侧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上述本体的长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用于防止侧漏的压边。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上述压边的一端与第一扩散层的顶面连接,另一端与第三扩散层的底面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上述本体为四边形,且在本体的四个角处均设置有圆角。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上述圆角包括第一圆角和第二圆角,第一圆角与第二圆角连接,第一圆角的圆心位于本体内,第二圆角的圆心位于本体外,第一圆角的半径为第二圆角的半径的1/3~1/2。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上述扩散层由木浆制成,吸水层由高吸水性树脂制成。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扩散层和吸液层交替设置,形成多层式的混合式结构,使液体在每一层逐层被分散、吸收,最终达到液体尽可能全局的扩散、吸收,增强了混合芯体的吸液速度和传导扩散面积,同时减少了混合芯体的表层回渗量,进而提高了混合芯体面层干爽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混合芯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混合芯体沿图1中C-C线的剖切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混合芯体的吸液原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混合芯体在制作时所用的制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混合芯体100;本体101;

扩散层110;第一扩散层111;第二扩散层112;第三扩散层113;

吸水层120;第一吸水层121;第二吸水层122;

防漏底膜130;

圆角140;第一圆角141;第二圆角142;

压边150;

制作设备200;

扩散层进料机构210;

吸水层进料机构220;第一进料机构221;第二进料机构222;

模板230;

模轮24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照图1和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混合芯体100,其包括本体101,本体101包括扩散层110、吸水层120和防漏底膜130,扩散层110和吸水层120均为多层,多层扩散层110和多层吸水层120连接,多层扩散层110和多层吸水层120交替设置,防漏底膜130与扩散层110或吸水层120连接。

交替设置即在任意一层扩散层110的两侧均连接吸水层120,同理,在任意一层的吸水层120的两侧均连接扩散层110,多层扩散层110和多层吸水层120交替设置,形成多层混合式的芯体。通过多层交替混合的结构,使混合芯体100的吸水速度快、回渗量少和传导扩散面积大,从而提高混合芯体100的面层干爽性。

扩散层110和吸水层120交替设置的方式有多种,例如:本体101的顶层和底层均为扩散层110;本体101的顶层和底层也可以均为吸水层120;同时本体101的顶层还可以为扩散层110或吸水层120,对应的,本体101的底层为吸水层120或扩散层110。本实施例中,顶层代表液体进入混合芯体100的面层,底层与顶层相对设置。

本实施例中,优选本体101的顶层和底层均为扩散层110。扩散层110设置于本体101的顶层,便于扩散液体,使液体均匀的分布于本体101的表面,便于与其连接的吸水层120吸收液体,能有效地防止液体回渗,混合芯体100的面层更加干爽;同时,本体101的底层也为扩散层110,由于混合芯体100中间部分已经吸收并锁住大量的液体,底层的扩散层110吸收极少剩余的液体,保证混合芯体100吸液完全。

参见图2和图3,扩散层110和吸水层120的多层结构,例如可以为2~5层,当然也可以为更多层,本实施例中,优选扩散层110为三层,吸水层120为两层。其中,扩散层110包括第一扩散层111、第二扩散层112和第三扩散层113,吸水层120包括第一吸水层121和第二吸水层122。

具体地,第一扩散层111位于本体101的顶层,第三扩散层113位于本体101的底层,第二扩散层112位于第一扩散层111和第三扩散层113之间,第一吸水层121位于第一扩散层111和第二扩散层112之间,第二吸水层122位于第二扩散层112和第三扩散层113之间。即混合芯体100从上至下的排布为:第一扩散层111、第一吸水层121、第二扩散层112、第二吸水层122和第三扩散层113。

其中,第一扩散层111、第二扩散层112和第三扩散层113的材质均相同,均为木浆制成,而第一吸水层121和第二吸水层122均为高吸水性树脂制成。高吸水性树脂的种类有多种,在本实施例中,优选通透性好、回渗少和吸液速度快的高吸水性树脂制成第一吸水层121,制成的第一吸水层121能够吸水和防止回渗,同时具有良好的通透性。优选锁水性好、保水量大的高吸水性树脂制成第二吸水层122,制成的第二吸水层122能够吸水和锁水。

本实施例中,防漏底膜130与第三扩散层113远离第二吸水层122的一侧连接,防漏底膜130为拒水性材料制成,液体通过第三扩散层113渗入防漏底膜130后,无法继续向下渗入,防漏底膜130的设置能有效地避免液体外漏。

此外,本实施例中,本体还包括传递层(未示出),传递层与第一扩散层111远离第一吸水层121的一侧连接。传递层作为本体101的顶层,不仅仅能够吸收一定的液体,同时将大部分液体快速传递到第一扩散层111内进行扩散,避免液体堆积到传递层上,此时传递层直接与肌肤接触,干爽性更佳。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传递层采用无纺布制成,无纺布的柔韧性高,同时透气、防潮,传递层直接与肌肤接触,舒适度更佳。

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混合芯体100为四边形,且在混合芯体100的四个角处均设置有圆角140,圆角140能够去除混合芯体100的四个角的尖锐部,使混合芯体100与人体接触时,更加舒适。

具体地,圆角140包括第一圆角141和第二圆角142,第一圆角141的一端分别与本体101的长度方向的边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圆角142连接,第二圆角142远离第一圆角141的一端与本体101的宽度方向的边连接。同时,第一圆角141的圆心位于本体101内,即第一圆角141凸出于本体101;第二圆角142的圆心位于本体101外,即第二原件凹陷于本体101。第一圆角141和第二圆角142形成“S”形。其中,第一圆角141的半径为第二圆角142的半径的1/3~1/2。通过设置第一圆角141的半径小于第二圆角142的半径,使本体101的长度方向的边到宽度方向的边,先有由弧线小的第一圆角141连接,接着由弧线大的第二圆角142连接,通过第一圆角141和第二圆角142的连接,使本体101的长度方向的边与宽度方向的边连接更加平滑,在使用时,更加舒适。

由于在制作混合芯体100时,制得的本体101面积较大,需要对其进行剪裁,为了避免剪裁后,本体101内的木浆和高吸水性树脂侧漏,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本体101的长度方向的两侧设置压边150,压边150的设置将本体101的第一扩散层111、第一吸水层121、第二扩散层112、第二吸水层122和第三扩散层113的边缘压紧压实,本实施例中,压边150的一端与第一扩散层111的顶面连接,另一端与第三扩散层113的底面连接。从而将第一扩散层111到第三扩散层113之间的木浆和高吸水性树脂紧紧包裹,能有效地避免混合芯体100内的木浆和高吸水性树脂侧漏,同时,在混合芯体100吸液时,还能有效地避免液体侧漏,效果更好。

参见图3,图3中箭头方向表示液体的流动方向,混合芯体100的工作原理是:使用者的尿点落入混合芯体100的表面上时,液体向两个方向流动,一为横向的扩散、传导,二为纵向的向下渗入,此时,第一扩散层111横向传导和扩散部分液体,同时,大部分的液体纵向渗入第一吸水层121,第一吸水层121的性能要求为:通透性好、回渗少、吸液速度快,第一吸水层121吸收部分液体,同时部分液体向下渗入,渗入到第二扩散层112后,液体再次向横向扩散、传导,同时纵向向下渗入到第二吸水层122,第二吸水层122的性能要求为:锁水性好、保水量大,第二吸水层122吸收大量液体并且锁住液体,极少部分继续向下渗入,渗入至第三扩散层113后,第三扩散层113吸收极少剩余的液体,第三扩散层113与防漏底膜130连接,该防漏底膜130为拒水性材料,液体无法再继续向下渗入。

通过将扩散层110和吸水层120交替设置,极大地增强了混合芯体100的吸水性能,同时混合芯体100的吸液速度快、回渗量少、传导面积广,增强了产品面层的干爽性。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在本体101的面层上设置花纹、凸起或凹陷,从而使第一扩散层111、第一吸水层121、第二扩散层112、第二吸水层122和第三扩散层113局部压紧,从而加强本体101内部的连接,增强混合芯体100的吸水性和扩散面积。

同时,本实施例提供的混合芯体100的大小尺寸和混合芯体100的层数可依照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请参照图4,图4中箭头的方向代表进料的方向,本实施例提供的混合芯体100的制作方法如下:本实施例中是通过利用制作设备200加工混合芯体100,其中,制作设备200包括扩散层进料机构210、吸水层进料机构220和模板230,扩散层进料机构210和吸水层进料机构220分别与模板230连通,通过扩散层进料机构210和吸水层进料机构220向模板230进料,从而在模板230上形成混合芯体100。

在模板230上先后多次利用扩散层进料机构210和吸水层进料机构220进料,形成交替设置的多层扩散层110和多层吸水层120,即得混合芯体100。

具体地,吸水层进料机构220包括第一进料机构221和第二进料机构222,先在模板230上利用扩散层进料机构210进料形成第三扩散层113,在第三扩散层113的表面利用第二进料机构222进料形成第二吸水层122,在第二吸水层122的表面利用扩散层进料机构210进料形成第二扩散层112,在第二扩散层112的表面利用第一进料机构221进料形成第一吸水层121,在第一吸水层121的表面利用扩散层进料机构210进料形成第一扩散层111。上层的物料以下层物料的表面作为底面,进行进料,使相邻的两层之间接触更紧密,液体渗透和吸收效果更好。

在模板230的下方设置有模轮240,模轮240与模板230转动连接,模轮240能够带动模板230转动,从而实现扩散层进料机构210、第一进料机构221和第二进料机构222在模板230上的均匀进料。同时该模轮240内具有负压,在利用扩散层进料机构210、第一进料机构221和第二进料机构222在模板230上进料时,负压能够将第三扩散层113、第二吸水层122、第二扩散层112、第一吸水层121和第一扩散层111吸附于模板230上,从而形成多层结构。

本实施例中,第三扩散层113、第二吸水层122、第二扩散层112、第一吸水层121和第一扩散层111逐递时间差进料,逐渐堆叠形成多层混合结构。通过调节每一层的进料起始时间和完成时间,确保每一层的进料充分,排列均匀,从而提高混合芯体100的吸液能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扩散层110和吸水层120交替设置,形成多层式的混合式结构,使液体在每一层逐层被分散、吸收,最终达到液体尽可能全局的扩散、吸收,增强了混合芯体100的吸液速度和传导扩散面积,同时减少了混合芯体100的表层回渗量,进而提高了混合芯体100面层干爽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