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肱骨近端接骨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80141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一种肱骨近端接骨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肱骨近端接骨板。



背景技术:

肱骨近端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国外大多文献认为其发生率在4%~5%,其中80%~85%为无移位或轻微移位骨折,15%~20%为移位骨折,大多需要手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但最常见于老年患者,其发生明显与骨质疏松有关,此外,还多见于青壮年高能量的创伤上。随着对于肱骨近端骨折认识的加深,其治疗方法也不断发展。

由于肱骨近端骨折较为复杂,其治疗仍存在很多问题。其中大部分辅助治疗需要肱骨近端接骨板,而板面上一般布置多个螺钉孔以安装螺钉,螺钉孔在轴线方向上的内壁上设置通长的内螺纹;当病人康复后,拆除接骨板时,骨皮质表面的软组织往往会长入螺钉孔内侧的螺纹上;由于螺纹表面积大且密布许多螺纹沟槽,因此骨皮质表面的软组织附着面积和附着力均较大,不易拆除;甚至拆除后会影响病人的后期康复。

此外,由于多个螺钉通过接骨板旋入肱骨,现有的接骨板的螺钉孔均为圆形孔,各螺钉均固定随着病人运动或骨质恢复成长,接骨板在长度方向上存在一个拉扯作用力;因此,在长期作用下,螺钉对肱骨会施加一压应力,影响骨质恢复,同时也会增加病人阵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螺钉可通过长圆通孔向尾板的端部进行轴向位移,不会对肱骨会施加压应力的;利于骨质恢复,病人舒适度高的;骨皮质表面的软组织不易附着生长的,拆除方便简单,利于病人后期的康复的肱骨近端接骨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肱骨近端接骨板,包括呈方板状的端板和呈条板状的尾板,端板和尾板构成饭铲状;端板上设有多个第一螺钉孔,第一螺钉孔包括第一螺纹段和第一光孔段,第一螺纹段靠近端板外侧面,第一光孔段靠近端板内侧面;尾板上沿长度方向直线排列有多个长圆通孔,长圆通孔的长度方向与尾板长度方向平行,各长圆通孔远离端板的一端均为表面光滑的半圆光孔,各长圆通孔靠近端板的一端均为呈半圆形的第二螺钉孔,第二螺钉孔包括第二螺纹段和第二光孔段,第二螺纹段靠近端板外侧面,第二光孔段靠近端板内侧面。

随着病人运动或骨质恢复,各螺钉紧固后,可通过长圆通孔随着肱骨康复微观上的伸长而向尾板的端部进行轴向位移,不会对肱骨会施加压应力,利于骨质恢复,病人舒适度高。此外,紧固螺钉后,靠近端板内侧面的第一光孔段和第二光孔段表面光滑,骨皮质表面的软组织不易附着生长;术后拆除本实用新型的肱骨近端接骨板时,不会有骨皮质表面的软组织拉扯,拆除十分方便简单,利于病人后期的康复。

具体地,第一光孔段和第二光孔段的孔口处均具有倒圆角;可进一步防止骨皮质表面的软组织附着孔壁生长,方便拆除。

具体地,接骨板在长度方向上的两侧的板厚面上都均布有若干条形槽,拆除接骨板时,可使用工具通过条形槽撬开接骨板,拆除方便。

进一步地,接骨板在长度方向上的两侧的板厚面上均设有两个条形槽,且在同侧的板厚面上,一个条形槽位于端板上,另一个条形槽位于尾板;各条形槽的长度方向均与接骨板的长度方向平行。本实用新型可同时在接骨板两端的条形槽上同时撬起,防止一端撬起后,另一端压迫肱骨,造成伤害。

进一步地,条形槽的槽宽1~1.8mm,槽深1~1.5mm,可适用于不同规格的接骨板。

优选地,第一光孔段和第二光孔段的表面粗糙度为Ra1.6,表面光滑,更不易附着肱骨骨皮质表面的软组织。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肱骨近端接骨板的有益效果是:

1.随着病人运动或骨质恢复,各螺钉紧固后,可通过长圆通孔随着肱骨康复微观上的伸长而向尾板的端部进行轴向位移,不会对肱骨会施加压应力,利于骨质恢复,病人舒适度高;

2.紧固螺钉后,靠近端板内侧面的第一光孔段和第二光孔段表面光滑,骨皮质表面的软组织不易附着生长;术后拆除本实用新型的肱骨近端接骨板时,不会有骨皮质表面的软组织拉扯,拆除十分方便简单,利于病人后期的康复。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肱骨近端接骨板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肱骨近端接骨板的左视图;

图3是图1中A-A剖视图;

图4是图1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4中C-C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图5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肱骨近端接骨板的具体实施例,其包括呈方板状的端板1和呈条板状的尾板2,端板1和尾板2构成饭铲状;端板1上设有多个第一螺钉孔3,第一螺钉孔3包括第一螺纹段301和第一光孔段302,第一螺纹段301靠近端板1外侧面,第一光孔段302靠近端板1内侧面;尾板2上沿长度方向直线排列有多个长圆通孔4,长圆通孔4的长度方向与尾板2长度方向平行,各长圆通孔4远离端板1的一端均为表面光滑的半圆光孔401,各长圆通孔4靠近端板1的一端均为呈半圆形的第二螺钉孔402,第二螺钉孔402包括第二螺纹段4021和第二光孔段4022,第二螺纹段4021靠近端板1外侧面,第二光孔段4022靠近端板1内侧面。

随着病人运动或骨质恢复,各螺钉紧固后,可通过长圆通孔4随着肱骨康复微观上的伸长而向尾板2的端部进行轴向位移,不会对肱骨会施加压应力,利于骨质恢复,病人舒适度高。此外,紧固螺钉后,靠近端板1内侧面的第一光孔段302和第二光孔段4022表面光滑,骨皮质表面的软组织不易附着生长;术后拆除本实施例的肱骨近端接骨板时,不会有骨皮质表面的软组织拉扯,拆除十分方便简单,利于病人后期的康复。

具体地,第一光孔段302和第二光孔段4022的孔口处均具有倒圆角;可进一步防止骨皮质表面的软组织附着孔壁生长,方便拆除。

具体地,接骨板在长度方向上的两侧的板厚面上都均布有若干条形槽5,拆除接骨板时,可使用工具通过条形槽5撬开接骨板,拆除方便。

进一步地,接骨板在长度方向上的两侧的板厚面上均设有两个条形槽5,且在同侧的板厚面上,一个条形槽5位于端板1上,另一个条形槽5位于尾板2;各条形槽5的长度方向均与接骨板的长度方向平行。本实施例可同时在接骨板两端的条形槽5上同时撬起,防止一端撬起后,另一端压迫肱骨,造成伤害。

进一步地,条形槽5的槽宽1~1.8mm,槽深1~1.5mm,可适用于不同规格的接骨板。

优选地,第一光孔段302和第二光孔段4022的表面粗糙度为Ra1.6,表面光滑,更不易附着肱骨骨皮质表面的软组织。

应当理解,以上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由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