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皮瓣游离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05849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一种皮瓣游离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手术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皮瓣游离辅助装置,尤其适合于大创面的皮瓣游离。



背景技术:

游离皮瓣是外科手术中常见操作,对于小创面皮瓣游离操作来说,术者通过扶持手(通常是左手)的手指配合能够比较容易地控制已经游离开的皮瓣,而对于大创面皮瓣游离操作,比如,多数乳腺癌手术的创口达到15cm以上,如果扶持手按压皮瓣下组织就不能控制皮瓣位置,这时需要助手配合牵拉、提升皮瓣;手术时,助手与术者位置相对,助手不能看到皮瓣下的情况,需要根据术者提示调整皮瓣,这种情况下,助手很难准确调整到位,增加了手术的繁琐程度和手术进程,导致手术时间延长(同时必然影响到麻醉控制),对于患者的健康是不利的。为此,开发一种可以由术者直接操控的皮瓣游离辅助装置,对于改善大创面皮瓣游离操作效果是非常有利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简便、由术者操控的皮瓣游离辅助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固定杆、控制杆、牵引杆,所述的固定杆近两个端头处的水平方向各设置一根导杆,导杆通过弹性支撑件与控制杆上的导孔滑动配合;固定杆的两端各设置一根牵引杆,牵引杆一端通过轴结构设置在固定杆的端侧且围绕固定杆的轴向转动、另一端设置夹持件;控制杆的两端斜向上方各设置一根支撑臂,支撑臂分别与对应的牵引杆铰接。

本实用新型中固定杆、控制杆、牵引杆与导杆、支撑臂的配合,可以实现单手控制牵引杆的角度;通过本实用新型来辅助皮瓣游离操作,术者可以一只手游离皮瓣,另一只手牵拉、提升皮瓣,不需要助手配合,术者更容易控制皮瓣位置,形成更好的皮瓣间张力,利于皮瓣游离和止血,手术过程出血少、时间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2为图1另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右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分体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中:1-固定杆,2-控制杆,3-导杆,4-弹性支撑件,5-支撑臂,6-压板,7-牵引杆,8-夹持件,9-牵引杆套接件,10-锁紧钮,11-转轴,12-转轴锁紧件,13-插接轴,14-延长件,15-皮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或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固定杆1、控制杆2、牵引杆7,所述的固定杆1近两个端头处的水平方向各设置一根导杆3,导杆3通过弹性支撑件4与控制杆2上的导孔滑动配合;固定杆1的两端各设置一根牵引杆7,牵引杆7一端通过轴结构设置在固定杆1的端侧且围绕固定杆1的轴向转动、另一端设置夹持件8;控制杆2的两端斜向上方各设置一根支撑臂5,支撑臂5分别与对应的牵引杆7铰接。固定杆1、控制杆2、导杆3、弹性支撑件4构成了皮瓣游离辅助装置的握持部,当控制杆2向固定杆1收紧时,支撑臂5推动牵引杆7上扬,牵引杆7上的夹持件8牵拉、提升皮瓣。

如图3所示,所述固定杆1的下方设置压板6,压板6与导杆3水平对应且同一朝向。常规皮瓣游离操作时是一只手扶持、适度推压创面,另一只手在皮瓣15和创面连接处切割、分离;使用皮瓣游离辅助装置时,扶持创面的手需要持握装置,利用压板6接触创面,避免了握持手的动作对创面产生伤害,也是通过压板6与创面接触便于术者控制皮瓣游离辅助装置。

如图所示,所述夹持件8通过牵引杆套接件9与牵引杆7套接,牵引杆套接件9上设置锁紧钮10。牵引杆套接件9与牵引杆7套接配合,通过锁紧钮10固定牵引杆套接件9的位置,便于夹持件8在牵引杆7上调整位置。根据图1、2所示,可以根据需要调整牵引杆套接件9的设置位置。

所述牵引杆套接件9设置转轴11和转轴锁紧件12,夹持件8设置在转轴11上。如图3所示,转轴11进一步增强了夹持件8的位置可调性;通过转轴11与牵引杆套接件9配合,夹持件8可以向任意方向调节,对于皮瓣15的位置控制更为有利。

如图4所示,所述固定杆1、控制杆2为分体结构,分体部分通过插接轴13连接为一体;进一步,在所述插接轴13上设置延长件14。性别、体态决定了术者手掌大小差异,而皮瓣游离辅助装置与手掌的适应度对于精准操作的影响很大;把固定杆1、控制杆2均设置成分体插接结构,使持握部尺寸可调:将固定杆1、控制杆2长度设置成适应小手掌术者,通过插接轴13连接即可使用;当大手掌术者使用时,利用设置了延长件14的插接轴13连接即可延长固定杆1、控制杆2,使之与术者手掌适应。

所述固定杆1、控制杆2为圆柱状、椭圆柱状,能够改善持握的舒适度。

所述牵引杆7为圆柱状或正多边形,牵引杆套接件9的内孔形状与牵引杆7相适应,改善牵引杆套接件9与牵引杆7配合效果。

所述弹性支撑件4为金属材料弹性件或有机材料弹性件。

所述压板6为方形或扇形。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皮瓣游离操作开始前,根据术者手掌尺寸调整固定杆1、控制杆2长度,以保证持握舒适度;皮瓣游离操作开始时,术者先进行常规游离操作,当皮瓣15游离到一定长度后,根据患者体态、切口长度等因素调整夹持件8的设置位置和方向角度,然后利用夹持件8夹住皮瓣15边缘(或皮缘);继续进行游离操作时,一只手握住固定杆1、控制杆2构成的持握部,根据需要通过手臂的移动和手指抓握来控制皮瓣15牵引位置,另一只手在牵引杆7之间的操作空间完成后续游离操作,直至手术结束,去除夹持件8。

使用本实用新型,术者可以独立完成皮瓣15游离操作,不必助手配合,可以避免术者、助手沟通不畅而导致的手术进程延长等问题,对于术者来说,独立操作更容易控制皮瓣15位置,以形成更好的皮瓣间张力,利于皮瓣游离和止血操作,从而使手术过程出血减少、时间缩短;本实用新型以耐腐蚀、易消毒的轻质材料制作最佳,可以反复使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