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足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96739阅读:52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足浴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足浴器,尤其涉及一种可供两人同时使用、且可以脚部气压按摩的足浴器。



背景技术:

足浴器,已涉及日常生活,大有普及到千家万户的趋势。足浴器也由原来最基本的热泡功能演化出功能众多,型号各异的许多产品。脚部是人体经络汇聚的地方之一,人体各器官均在脚部有特定的反射区,足部反射按摩疗法是中华医学的宝贵遗产,有着3000多年的传统历史,它通过刺激人体各器官在双足中相对应的反射区和穴位,产生神经反射,激活感应器官的功能,增强血液循环、调节内分泌失调、平衡血压、对高血压、脑血栓、咳嗽、哮喘、腰腿痛、风湿、肾寒、胃寒、痛经、感冒、失眠、发烧、外科静脉屈张、脉管炎、骨伤科的足跟家刺、踝部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使用后都能起到增强血液循环,很好的辅助疗效,故对脚部按摩和刺激,能激发人体潜在的机能,调整身体阴阳失衡的状态,舒缓全身紧张,达到防病保健的效果,有自我保健和延年益寿之功效。

现有的足浴器按结构不同分为单体式和分体式两种。单体式是指盛装水部分与主机部分连成一体。其加热方式一般采用将通电的电热管、电偶片、电瓷管直接放入水中加热。其优点是结构简单,外型小巧,加热速度快,成本低。但使用不方便,不利于盛或倒水和消毒清洁,且存有漏电安全隐患。分体式是指盛装水部分与主机部分可分离。采用水电完全分离的蒸汽加热方式,是新一代足浴盆的代表。优点是上盆可分离,上盆可以完全浸入水中消毒清洗,还可一机配多盆,家人分开使用。在多人使用时,由于需要配备额外的盆体,增加使用成本;且需逐个加热,耗时较长,造成时间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双人同时使用,且具有足浴、足疗双重功能的新型足浴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足浴器,包括上盖、外壳体及内壳体,所述内壳体底部设有蜗杆电机,所述内壳体中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上、下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腔室及第二腔室,在所述蜗杆电机一侧设有足疗装置,另一侧设有足浴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足疗装置包括一号齿轮、二号齿轮、传动轴及置于所述传动轴两端的塑料连杆,所述蜗杆电机与一号齿轮啮合传动形成蜗轮蜗杆机构;所述一号齿轮为双层结构,所述一号齿轮与二号齿轮啮合;所述二号齿轮与传动轴通过键配合,所述传动轴与塑料连杆连接处设有偏心轮,在所述塑料连杆上设有导向杆,在所述内壳体上设有导向座,所述导向杆在所述导向座限位下做起伏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足浴装置包括第一齿轮组、第二齿轮组及按摩头组件,所述第一齿轮组包括四号齿轮、六号齿轮、八号齿轮、十号齿轮及十二号齿轮;所述四号齿轮与蜗杆电机啮合传动形成蜗轮蜗杆机构,所述四号齿轮为双层结构,所述四号齿轮与六号齿轮啮合,所述六号齿轮与八号齿轮为同轴传动,所述八号齿轮与十号齿轮啮合,所述十号齿轮与十二号齿轮啮合,在所述八号齿轮及十二号齿轮顶部安装按摩头组件;所述第二齿轮组包括三号齿轮、五号齿轮、七号齿轮、九号齿轮及十一号齿轮,所述三号齿轮与蜗杆电机啮合传动形成蜗轮蜗杆机构,所述三号齿轮为双层结构,所述三号齿轮与五号齿轮啮合,所述五号齿轮与七号齿轮为同轴传动,所述七号齿轮与九号齿轮啮合,所述九号齿轮与十一号齿轮啮合,在所述七号齿轮及十一号齿轮顶部安装按摩头组件,所述按摩头组件在齿轮轴带动下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腔室的内壁上设有脚背气袋及脚踝气袋。

进一步地,所述七号齿轮、九号齿轮及十一号齿轮的齿轮数及模数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八号齿轮、十号齿轮及十二号齿轮的齿轮数及模数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在内壳体中设置隔板,形成相互独立的上、下两个腔室,实现两人同时使用;在上腔室内设置足疗装置,在下腔室内设置足浴装置,分别置于蜗杆电机的两侧,由同一蜗杆电机驱动,空间更加紧凑,机械结构稳定。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适合大规模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足浴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足浴器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足浴器的图2中A-A向的结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足浴器的图2中B-B向的结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足浴器的足疗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足浴器的图5中D-D向的结构剖视图;

图中1:上盖;2:内壳体;3:外壳体;4:隔板;5:脚背气袋;6:第二腔室;7:脚踝气袋;

8:足疗装置、8-1:一号齿轮、8-2:二号齿轮、8-3:传动轴、8-4:塑料连杆、8-5:导向座、8-6:偏心轮、8-7:导向杆;

9:足浴装置、9-1:三号齿轮、9-2:四号齿轮、9-3:五号齿轮、9-4:六号齿轮、9-5:七号齿轮、9-6:八号齿轮、9-7:九号齿轮、9-8:十号齿轮、9-9:十一号齿轮、9-10:十二号齿轮、9-11:按摩头组件;

10:第一腔室;11:蜗杆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6所示,所述的一种新型足浴器,包括上盖1、外壳体3及内壳体2,所述内壳体2底部设有蜗杆电机11,所述内壳体2中设有隔板4,所述隔板4上、下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腔室10及第二腔室6,所述第一腔室10为足浴区、所述第二腔室6为足疗区;所述蜗杆电机11一侧设有足疗装置8,另一侧设有足浴装置9。

其中,所述足疗装置8包括一号齿轮8-1、二号齿轮8-2、传动轴8-3及置于所述传动轴8-3两端的塑料连杆8-4,所述蜗杆电机11与一号齿轮8-1啮合 传动形成蜗轮蜗杆机构;所述一号齿轮8-1为双层结构,所述一号齿轮8-1与二号齿轮8-2啮合;所述二号齿轮8-2与传动轴8-3通过键配合,所述传动轴8-3与塑料连杆8-4连接处设有导向座8-6,在所述塑料连杆8-4上设有导向杆8-7,在所述内壳体2上设有导向座8-5,所述导向杆8-7在所述导向座8-5限位下做起伏运动。其中,当蜗杆电机11驱动一号齿轮8-1时,进行减速从而提升扭矩;一号齿轮8-1与二号齿轮8-2配合进行二级减速,保证蜗杆电机11能够稳定的驱动足疗装置8,提升按摩推拿的舒适性。

其中,所述足浴装置9包括第一齿轮组、第二齿轮组及按摩头组件9-11,所述第一齿轮组包括四号齿轮9-2、六号齿轮9-4、八号齿轮9-6、十号齿轮9-8及十二号齿轮9-10;所述四号齿轮9-2与蜗杆电机11啮合传动形成蜗轮蜗杆机构,所述四号齿轮9-2为双层结构,所述四号齿轮9-2与六号齿轮9-4啮合,所述六号齿轮9-4与八号齿轮9-6为同轴传动,所述八号齿轮9-6与十号齿轮9-8啮合,所述十号齿轮9-8与十二号齿轮9-10啮合,在所述八号齿轮9-6及十二号齿轮9-10顶部安装按摩头组件9-11;所述第二齿轮组包括三号齿轮9-1、五号齿轮9-3、七号齿轮9-5、九号齿轮9-7及十一号齿轮9-9,所述三号齿轮9-1与蜗杆电机11啮合传动形成蜗轮蜗杆机构,所述三号齿轮9-1为双层结构,所述三号齿轮9-1与五号齿轮9-3啮合,所述五号齿轮9-3与七号齿轮9-5为同轴传动,所述七号齿轮9-5与九号齿轮9-7啮合,所述九号齿轮9-7与十一号齿轮9-9啮合,在所述七号齿轮9-5及十一号齿轮9-9顶部安装按摩头组件9-11,所述按摩头组件9-11在齿轮轴带动下旋转。其中当蜗杆电机11驱动三号齿轮9-1、四号齿轮9-2时进行一级减速,提升扭矩;所述的五号齿轮9-3规格大于三号齿轮9-1、所述六号齿轮9-4规格大于四号齿轮9-2,从而在传动的过程中进一步降速提升扭矩;所述七号齿轮9-5、八号齿轮9-6、九号齿轮9-7、十号齿轮9-8、十一号齿轮9-9及十二号齿轮9-10的齿轮数及模数均相同,使蜗杆电机11输出更加顺畅、扭矩传递更加平稳,增加按摩头组件9-11工作的舒适性。

为增加足浴区的柔性按摩功能,在所述第二腔室6的内壁上设有脚背气袋5及脚踝气袋7。

具体的,双人使用时,蜗杆电机11启动,驱动足疗装置8及足浴装置9运 动。其中:

足疗装置8:由蜗杆电机11右侧蜗杆带动一号齿轮8-1,一号齿轮8-1上的直齿带动二号齿轮8-2,一号、二号齿轮8-1、8-2都装在齿轮箱内。二号齿轮8-2固定在传动轴8-3上。固定在所述传动轴8-3两端的偏心轮8-6随之进行转动,偏心轮8-6被带动的时候,固定在塑料连杆8-4上的导向杆8-7在导向座8-5中滑动,并使塑料连杆8-4进行往复运动。塑料连杆8-4对脚底和脚跟进行模拟指压按摩。脚踝气袋7和脚背气袋5通过不断的充气和放气过程对脚踝和脚背进行柔性按摩。

足浴器传动部分:由蜗杆电机11左侧蜗杆带动三号、四号齿轮9-1、9-2,三、四号齿轮9-1、9-2的直齿部分带动到五号、六号齿轮9-3、9-4进行旋转,七、八号齿轮9-5、9-6因为与五、六号齿轮9-3、9-4的嵌件轴所固定,进行同传动比转动,带动九号、十号齿轮9-7、9-8,带动十一号、十二号齿轮9-9、9-10。七、九、十一、八、十、十二号齿轮9-5、9-7、9-9、9-6、9-8、9-10齿数和模数相当,传动比一样,十一、十二号齿轮9-9、9-10的转速与七、八号齿轮9-5、9-6转速一样。两组按摩头分别装在七号、八号、十一号、十二号齿轮9-5、9-6、9-9、9-10上。十一、十二号齿轮9-9、9-10上的按摩头对脚掌进行按摩,七号、八号齿轮9-5、9-6上的按摩头对脚底进行按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在内壳体中设置隔板4,形成相互独立的上、下两个腔室,实现两人同时使用;在上腔室内设置足疗装置8,在下腔室内设置足浴装置9,分别置于蜗杆电机11的两侧,由同一蜗杆电机11驱动,空间更加紧凑,机械结构稳定。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适合大规模推广。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