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足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96738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一种足浴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特别是涉及一种带有搓脚棒的足浴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有的足浴器已被市场广泛的接受,其具有使用方便,水自动循环加热及足底按摩理疗的特色,多数的足浴器里面设有按摩球或者滚动滑珠等按摩设备,在使用的时候能有效的对脚底的死皮进行清理,脚背的死皮也可以通过使用者交叉两脚互搓而去掉,但是对于脚趾头缝里面的死皮,如果不使用手指头去搓的话就很难去除。脚趾头缝里面堆积的死皮垢如果不去除就容易滋生细菌,进而变成脚气病、灰指甲病菌滋长的温床。因此我们需要对现有的足浴器进行改造,使之功能更加多样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带有搓脚棒的足浴器,方便对脚趾间进行清洁卫生。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足浴器,包括足浴桶、电机、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足浴器还至少包括一根凸出足浴桶内底面的搓脚棒,所述搓脚棒能通过所述传动结构带动转动;

所述足浴桶包括可以拆卸的按摩盘,所述按摩盘内部设有齿轮结构,所述足浴桶内底面开设有一凹槽,所述按摩盘位于所述凹槽内,所述搓脚棒设置在所述按摩盘上,并通过按摩盘内部齿轮结构带动转动;所述凹槽内设有传动结构的输出端,所述按摩盘的底部设有齿轮结构的输入端,所述传动结构的输出端与所述齿轮结构的输入端可传动并且能拆卸地连接在一起。搓脚棒安装在按摩盘上,可以将按摩盘作为足浴器的一个组装部件,方便组装生产,同时,可拆卸的按摩盘由于拆卸组装方便,便于清洗的优点,也越来越普及,将搓脚棒安装在按摩盘上,也可以方便搓脚棒的拆卸,只要将按摩盘拆下,搓脚棒也就从按摩桶上分离下来。

再改进,所述传动结构包括电机蜗杆轴、蜗轮、所述电机的传动轴与所述电机蜗杆轴同轴心固定,轴线方向为水平方向,所述电机蜗杆轴啮合带动轴线为竖直方向的蜗轮转动,所述蜗轮的上端为传动结构的输出端。

再改进,所述齿轮结构包括轴线为竖直方向的主动齿轮和短转轴,所述主动齿轮的下端为输入端,所述主动齿轮的上端与所述短转轴的下端同轴心固定,所述搓脚棒的下端与所述短转轴的上端同轴心可拆卸的连接在一起,所述主动齿轮转动带动所述短转轴转动,所述短转轴转动带动所述搓脚棒转动。

再改进,所述齿轮结构还包括从动齿轮和中间齿轮或者中间齿轮组,所述主动齿轮与中间齿轮或者中间齿轮组啮合带动所述从动齿轮转动,所述从动齿轮连接和带动按摩盘上的按摩部件转动或者滚动。

再改进,所述蜗轮的中心轴上端横截面为方形或三角形,所述主动齿轮的中心轴下端开设有一个与所述蜗轮的中心轴上端相匹配的横截面为方形或者三角形的孔,所述蜗轮的中心轴上端插设在所述主动齿轮的中心轴下端的孔内。上述卡接方式操作方便,传动效果优良。

再改进,所述短转轴的中心轴上端开设有一个卡孔,所述搓脚棒的下端卡设在卡孔内。由于足部并不是每天都需要清理死皮,因此主动齿轮通过短转轴与搓脚棒连接,搓脚棒可以从短转轴上拆卸下来,不使用搓脚棒的时候,将搓脚棒拆下,在按摩脚底的时候可以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最后改进,仅在足浴桶内底面的中心设有一根搓脚棒。仅在中心设一根搓脚棒,使用的时候,用户先后将搓脚棒卡入不同的脚趾头缝内进行按摩清洗。当然也可以在足浴桶内左右分别设置一根或者左右各四根,左右脚同时按摩清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设计的足浴器包括一根凸出足浴桶内底面并且能转动的搓脚棒,当搓脚棒卡入脚趾头缝内后,搓脚棒转动摩擦脚趾头缝,进而将死皮去除,解放了双手,使用方便、快捷。从而,解决了人们长期以来渴望解决而一直没有解决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传动结构俯视图;

图2为足浴器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实施例一按摩盘的齿轮结构啮合图;

图5为实施例二按摩盘的齿轮结构啮合图;

图6为实施例三按摩盘的齿轮结构啮合图;

图7为实施例四按摩盘的齿轮结构啮合图;

图中:足浴桶1;电机2;搓脚棒3;电机蜗杆轴4;蜗轮5;主动齿轮6;短转轴7;摩盘8;从动齿轮9,中间齿轮1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

一种足浴器,包括足浴桶1、电机2、传动结构。足浴桶1内底面开设有一凹槽,足浴桶1还包括按摩盘8,上述按摩盘8可拆卸的安装在按摩桶1内底面的凹槽内,按摩盘 8内设有齿轮结构。传动结构位于足浴桶凹槽下方的空腔内,凹槽内底面上设有一个传动结构的输出端,按摩盘8的底部设有一个齿轮结构的输入端,输出端与所述输入端可传动并且能拆卸地连接在一起。搓脚棒3设置在按摩盘8上的中心位置,并通过按摩盘8 内部齿轮结构带动转动。传动结构包括电机蜗杆轴4、蜗轮5;电机2的传动轴与电机蜗杆轴4同轴心固定,轴线方向为水平方向,电机蜗杆轴2带动轴线垂直于水平面的蜗轮5 转动,蜗轮的上端为输出端;齿轮结构包括主动齿轮6、短转轴7、从动齿轮9和中间齿轮10,主动齿轮6的下端为输入端。

蜗轮5与主动齿轮6同轴心固定,蜗轮5的中心轴上端横截面为方形,主动齿轮6 的中心轴下端开设有一个与蜗轮5的中心轴上端相匹配的方孔,两者通过卡接固定,蜗轮5转动带动主动齿轮6转动。

主动齿轮6与短转轴7同轴心固定,主动齿轮6的中心轴的上端横截面为方形,短转轴7的中心轴下端开设有一个与主传动轴齿轮6的中心轴上端相匹配的方孔;短转轴7 的中心轴上端开设有一个卡孔,搓脚棒3卡设在卡孔内。主动齿轮6带动短转轴7转动,短转轴7带动搓脚棒3转动。

齿轮结构还包括从动齿轮9,主动齿轮6与中间齿轮10或者中间齿轮组啮合带动从动齿轮9转动,从动齿轮9带动按摩盘上的按摩部件转动或者滚动。

图4-7为实施例一至四按摩盘2的齿轮结构啮合图,实施例一至四与本优先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按摩盘2的内部从动齿轮数量和中间齿轮啮合结构不同。如图4-7所示,通过从动齿轮9相互之间啮合连接,将主动齿轮6的转动传动到各个中间齿轮10上,中间齿轮10再传动到从动齿轮9,从动齿轮9带动按摩盘上其他按摩部件的转动或者滚动。

尽管以上详细地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是应该清楚地理解,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