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控制约束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07792阅读:576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控制约束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控制约束带。



背景技术:

公知的,在医院临床上,约束带常被用于约束意识不清、躁动的病人或者狂躁症患者,以保证病人的安全。目前,约束带一般由各种纤维制品制成,约束带长度固定,约束范围仅靠使用者通过系带长短来控制且不可在紧急制动,存在不安全因素,容易误伤医务人员,其过度约束极易损伤患者约束部位皮肤,造成损伤,延长住院及治疗周期,甚至会引起多种并发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自动控制约束带。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的自动控制约束带,包括:外壳、主动轴、离心离合器装置、发条装置、绕带筒、约束带、束手装置,所述外壳包括一环形外壳和两个端盖,所述端盖卡合于环形外壳两端,所述外壳的环形外壳中部设置有固定装置和进出口,所述外壳两侧圆形端盖中心设置有主动轴,所述主动轴两端附近分别设有离心离合器装置和发条装置,所述主动轴中部设有绕带筒,所述约束带一端缠绕在绕带筒上,另一端通过固定装置和进出口伸出,与束手装置相连。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主动轴表面沿轴线方向设有一矩形凸起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离心离合器装置包括鼓轮、闸块、转架、导杆、弹簧,所述闸块、转架、导杆、弹簧位于所述鼓轮内部,所述闸块为两个,所述闸块一端与转架铰接,另一端与导杆铰接,所述导杆通过弹簧和螺母固定在转架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转架内表面设有与所述主动轴矩形凸起部相匹配的凹槽,所述转架与主动轴通过凹槽与矩形凸起部的组装配合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约束带中间段设置有插扣。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束手装置包括魔术贴、弹力带、手套,所述弹力带与手套和约束带分别固定连接,所述弹力带上设置有魔术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手套一端设有腕部开口,另一端设有指端开口,所述腕部开口通过魔术贴和弹力带收紧,所述指端开口处设有指环约束和防抓板,所述指端开口处安装有拉链。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采用离心离合器装置以及发条装置,在可在紧急状态下对约束带紧急锁止达到紧急制动目的,并可以动态控制约束范围,避免了需要多人配合才能将病人固定起来的情况,使整个操作过程比较省时省力,避免遇到躁狂的病人时无紧急制动而对医护人员及家属带来一定的危险以及过度约束损伤患者约束部位皮肤造成损伤延长住院及治疗周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动控制约束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壳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离心离合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自动控制约束带的纵剖面构造图及发条装置;

图5为本实用新型约束带末端连接器构造图。

图中:1、离心离合器装置;2、绕带筒;3、外壳;4、主动轴;5、发条装置;6、固定装置;7、进出口;8、约束带;9、插扣;10、魔术贴;11、弹力带;12、手套;13、鼓轮;14、闸块;15、转架;16、导杆;17、弹簧;18、凹槽;19、矩形凸起部;20、指环约束;21、防抓板;22、环形外壳;23、端盖;24、束手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控制约束带,如图1~5所示,包括:外壳3、主动轴4、离心离合器装置1、发条装置5、绕带筒2、约束带8、束手装置24。

外壳3包括一环形外壳22以及两个端盖23,端盖23卡合于环形外壳22两端;外壳3的环形外壳22中部设置有供约束带8进出的进出口7和固定装置6;固定装置6包括推板和卡槽,按下推板可以将约束带8固定在卡槽内,固定后约束带8不能自由进出;外壳3两侧圆形端盖中心设置有主动轴4,主动轴4上设置有矩形凸起部19,矩形凸起部19与主动轴4一体成型。

主动轴4两端附近分别设有离心离合器装置1和发条装置5,离心离合器装置1包括鼓轮13、闸块14、转架15、导杆16、弹簧17,闸块14、转架15、导杆16、弹簧17位于鼓轮13内部,闸块14为两个,中心对称布置,闸块14一端与转架15铰接,另一端铰接有导杆16,导杆16通过弹簧17和螺母固定在转架15上;转架15内表面设有与主动轴矩形凸起部19相匹配的凹槽18,转架15与主动轴4通过凹槽18与矩形凸起部19的组装配合连接。

发条装置5的发条末端通过矩形凸起部19固定在主动轴4上;主动轴4中部设有绕带筒2,绕带筒2与主动轴4通过矩形凸起部19固定;离心离合器1、发条装置5、绕带筒2和主动轴4转动同步。

约束带8一端缠绕在绕带筒2上,另一端通过固定装置6和进出口7伸出,并与束手装置24相连,约束带8中间段安装有插口9,可以调节约束带8长度;约束带8为尼龙材质,强度可靠,安全可靠。

束手装置24包括魔术贴10、弹力带11、手套12,弹力带11与手套12和约束带8分别固定连接,弹力带11上设置有魔术贴10,弹力带材质柔软,弹性好,与魔术贴10配合组成开口大小可调的腕部手扣。手套12为双层网眼布缝合而成,舒适透气,手套12一端设有腕部开口,另一端设有指端开口,腕部开口通过腕部手扣收紧,舒适、可靠、方便,指端开口通过拉链开关,方便血氧测试;指端开口处的上层网眼布上设有指环约束20,防止病人手掌翻转;下层网眼布内手指部设置防抓板21,防抓板21为布包裹的木板,控制病人手指弯曲,防止抓伤。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控制约束带工作原理如下:图3中的离心离合器1是达到自动锁止的核心部件,当作用在约束带8上的拉力达到一定值时,自动离心离合器1快速旋转紧急制动达到锁止目的,约束带8余端不能顺利拉出。主动轴4另一端为发条装置5,如图4所示,在约束带8缓慢拉出时,发条储存逆向动能,当拉力不再作用于约束带8时发条盒将约束带8拉回自动卷收在绕带筒2上。

图5为末端患者连接部分,分为手部及其他区域,本实施例中给出的为手部示意图,当需要约束患者双手时使用圆心盘手套,圆心盘手套的网状结构保证透气及手背置管及检测仪器信号线引出的便利,同时有效控制指头的活动范围,防止意外拔管等。当需要约束患者肢体时使用条状带,条状带为弹力棉布制成可以有效束缚在患者肢体上。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