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髁AP测量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34720阅读:1230来源:国知局
股骨髁AP测量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股骨髁AP测量器。



背景技术:

当人体的膝关节发生病变时,有时需要在膝关节处安装假体。此时必须测量股骨髁的前后径的大小,以选择与其相适应的假体,并且需要根据病变程度确定对股骨髁的切削加工尺寸。由于所选择假体的尺寸是否准确,会直接影响手术的成败。如果选择了尺寸不合适的部件,或者切削加工时产生较大误差,则其软组织可能会太紧或太松,造成假体的使用性能很差。因此,在对股骨髁进行切削加工前,需用测量装置测得股骨髁的大小,并确定切削加工尺寸。

由于人体的股骨髁差别有时很细微,现有的测量装置虽然能测得上述数据,但测量结果往往不够准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提高股骨髁测量器的测量精度,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股骨髁AP测量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股骨髁AP测量器,包括测量件主体和摆动组件,所述摆动组件包括调整基座、驱动轴、偏心轮和转轴,所述调整基座与测量件主体通过转轴铰接,所述调整基座上开设有凸轮槽或凸轮孔,所述偏心轮在所述凸轮槽或凸轮孔内转动,所述驱动轴为偏心轮的偏心轴,所述驱动轴驱动所述调整基座绕所述转轴相对于所述测量件主体摆动。

驱动轴的中心轴线与转轴的中心轴线之间的间距H>偏心轮的外轮廓到其偏心轴的最大距离h。

所述调整基座上设有至少两个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弹簧和滚珠,所述弹簧一端抵靠安装槽的槽底,弹簧另一端抵靠滚珠;所述测量件主体与所述调整基座相对的表面上开设有至少两行定位槽组,所述定位槽组的行数与安装槽的个数相同,每行定位槽组中具有至少两个定位槽,相邻两行定位槽组中的定位槽交错设置;每行定位槽组对应一个安装槽,在所述调整基座摆动范围内,所述安装槽内的滚珠与所述定位槽组中的定位槽相配合。安装槽设置至少两个,定位槽分成至少两行,相邻两行的定位槽又是交错设置,使得调整基座的拨动档位不受滚珠大小的限制,能够设置更小的档位间隔,提高调整精度。

所述调整基座上设有上下两个安装槽,所述测量件主体与所述调整基座相对的表面上开设有上下两行定位槽组,两行定位槽组中的定位槽交错设置。

所述调整基座上固定有指针,所述指针与驱动轴同轴摆动。指针可以指示相应的刻度,以便于观察和测量。

所述凸轮槽或凸轮孔的内轮廓,以及所述偏心轮的外轮廓,这两个轮廓在所述调整基座摆动平面上的截面,均相对于驱动轴的中心轴线与转轴的中心轴线的连线m对称。这样,调整基座的摆动路径是左右对称的,便于设置刻度线。

所述凸轮槽或凸轮孔的内轮廓具有两段相互对称设置的直段n,所述直段n两端为圆弧段,所述偏心轮的外轮廓为圆形。其中,直段n与偏心轮的外轮廓配合,实现推动调整基座转动的动作,圆弧段使得凸轮槽或凸轮孔内能够容纳偏心轮。

所述驱动轴通过轴固定销与偏心轮固定。

为了便于手动拨动驱动轴转动,所述驱动轴端部设有角度调整旋钮,所述角度调整旋钮通过旋钮固定销与驱动轴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股骨髁AP测量器,以偏心轮的转动驱动调整基座绕转轴摆动,调整基座摆动的幅度并非驱动轴转动的幅度,可以设置偏心轮转动的角度较大,偏心轮的转动拨动调整基座绕转轴摆动,调整基座转动的角度相对偏心轮小,相当于将调整基座摆动的幅度放大,操作人员拨动的是偏心轮的偏心轴,能够有一个很好的人体感知度,摆动的精度更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股骨髁AP测量器最优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处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股骨髁AP测量器中的测量件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股骨髁AP测量器中的调整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股骨髁AP测量器最优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股骨髁AP测量器测量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1、测量件主体,2、调整基座,3、驱动轴,4、偏心轮,5、转轴,6、凸轮槽或凸轮孔,7、安装槽,8、弹簧,9、滚珠,10、定位槽组,10-1、定位槽,11、指针,12、轴固定销,13、角度调整旋钮,14、旋钮固定销,15、前参考顶杆,16、参考规,17、插槽,18、测量板,A、股骨前髁,P、股骨后髁,m、连线,n、直段。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股骨髁AP测量器,包括测量件主体1和摆动组件,所述摆动组件包括调整基座2、驱动轴3、偏心轮4和转轴5,所述调整基座2与测量件主体1通过转轴5铰接,所述调整基座2上开设有凸轮槽或凸轮孔6,所述偏心轮4在所述凸轮槽或凸轮孔6内转动,所述驱动轴3为偏心轮4的偏心轴,所述驱动轴3驱动所述调整基座2绕所述转轴5相对于所述测量件主体1摆动。驱动轴3的中心轴线与转轴5的中心轴线之间的间距H>偏心轮4的外轮廓到其偏心轴的最大距离h。

所述凸轮槽或凸轮孔6的内轮廓,以及所述偏心轮4的外轮廓,这两个轮廓在所述调整基座2摆动平面上的截面,均相对于驱动轴3的中心轴线与转轴5的中心轴线的连线m对称。所述凸轮槽或凸轮孔6的内轮廓具有两段相互对称设置的直段n,所述直段n两端为圆弧段,所述偏心轮4的外轮廓为圆形。

所述调整基座2上固定有指针11,所述指针11与驱动轴3同轴摆动。所述驱动轴3通过轴固定销12与偏心轮4固定。所述驱动轴3端部设有角度调整旋钮13,所述角度调整旋钮13通过旋钮固定销14与驱动轴3固定。

所述调整基座2上设有上下两个安装槽7,所述安装槽7内设有弹簧8和滚珠9,所述弹簧8一端抵靠安装槽7的槽底,弹簧8另一端抵靠滚珠9;所述测量件主体1与所述调整基座2相对的表面上开设有上下两行定位槽组10,所述定位槽组10的行数与安装槽7的个数相同,每行定位槽组10中具有至少两个定位槽10-1,两行定位槽组10中的定位槽10-1交错设置。本实施例中,一行定位槽组10具有两个定位槽10-1,另一行定位槽组10具有三个定位槽10-1。每行定位槽组10对应一个安装槽7,在所述调整基座2摆动范围内,所述安装槽7内的滚珠9与所述定位槽组10中的定位槽10-1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手动拨动角度调整旋钮13,从而驱动所述驱动轴3转动,驱动轴3转动带动偏心轮4转动,偏心轮4在凸轮槽或凸轮孔6内。由于偏心轮4的外轮廓到其偏心轴的距离是由小到大变化的,当偏心轮4的外轮廓到其偏心轴的距离变大时,偏心轮4推动凸轮槽或凸轮孔6所在的调整基座2绕转轴5转动。调整基座2摆动的幅度由偏心轮4的外轮廓与凸轮槽或凸轮孔6的内轮廓的配合关系决定。

由于驱动轴3的中心轴线与转轴5的中心轴线之间的间距H>偏心轮4的外轮廓到其偏心轴的最大距离h。偏心轮4转动的角度较大,偏心轮4的转动拨动调整基座2绕转轴5摆动,调整基座2转动的角度相对偏心轮4小,相当于将调整基座2摆动的幅度放大,操作人员拨动的是偏心轮4的偏心轴,能够有一个很好的人体感知度,摆动的精度更高。

使用时,如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股骨髁AP测量器的测量件主体1上方安装一个前参考顶杆15,前参考顶杆15的一端插入测量件主体1内,前参考顶杆15的另一端用于抵靠股骨前髁A。股骨髁AP测量器下方有一参考规16,该参考规16抵靠股骨后髁B。参考规16是固定不动的,前参考顶杆15可以相对测量件主体1转动,且前参考顶杆15的伸出长度可以调节。驱动所述驱动轴3,驱动轴3驱动所述调整基座2绕所述转轴5相对于所述测量件主体1摆动。由于参考规16固定不动,因此,事实上,测量时发生摆动的是测量件主体1,从而带动测量件主体1上的前参考顶杆15摆动,调节前参考顶杆15与股骨前髁A的抵靠位置,从而确定相应尺寸。

测量件主体1的侧面开设有插槽17,可以通过在插槽17内插入测量板18以便于观察前参考顶杆15抵靠的位置以及前参考顶杆15抵靠后所处的位置。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