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供氧调节器,具体的说,是一种跟随供氧系统的供氧调节器。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供氧管的连接的方式主要是两种:一是螺纹连接,具体是使用G5/8螺纹的连接头,通过铜螺母或不锈钢螺母进行紧固;二是使用卡口结构连接。
目前国内普遍使用的这两种方案,均需要操作员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且连接处的结构体积相对较大,结构复杂,在装配和拆卸时花费较多时间,不能实现快速的插拔和更换供氧管,且容易出现操作失误导致氧气泄露发生危险,而且用于供氧调节器的气路功能单一、只能一对一使用,其使用成本较高,装卸过程比较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密封性能高的供氧调节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跟随供氧系统的供氧调节器,包括分别与气源、面罩连接的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设置有与气源连接的进气口、与面罩连接的出气口、以及连通进气口与出气口的气体通道,进气口和出气口内分别设有开关。
所述的出气口内的开关包括滑动设置在出气口内的阀芯、能够控制阀芯在出气口内滑动的复位弹簧,阀芯上设有能够与出气口密封连接的密封圈。
所述的进气口内的开关与出气口内的开关结构相同。
所述的出气口内设有压力检测机构。
所述的压力检测机构包括与出气口连通的压力检测孔和与压力检测孔密封连通的压力检测器。
所述的气体通道包括与进气口连通的进气通道和与出气口连通的出气通道,进气通道与出气通道之间连通有阀门。
所述出气口的数量为多个且出气口与出气通道一一对应设置,每个出气通道与进气通道之间均设置有阀门。
所述的进气通道与出气通道通过阀门连通。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主体内设置进气口和出气口,能够使本实用新型实现一体化,从而能够增加供氧调节器的机械强度以及刚性,减小加工难度以及装配难度,有利于减少密封件的使用,从而降低生产成本,通过设置开关能够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密封性能,避免不使用时,出现氧气泄露而造成浪费;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压力检测机构,能够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实时检测到出气口内的气压,预防气压异常而影响使用者的呼吸;
(3)本实用新型通过使开关与压力检测孔连通,在开关关闭时,使压力检测孔与出气口断开,在开关打开时,使压力检测孔与出气口连通,以此有利于防止高压氧气损坏压力检测器;
(4)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阀门连通进气通道与出气通道,便于通过阀门控制进气通道与出气通道之间的连通与断开,并且控制方便,能够在不需要供氧时,防止氧气泄露,避免造成浪费;
(5)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若干个出气口能够同时为多个使用者供氧,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以及适用范围,有利于减小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跟随供氧系统的供氧调节器的主视剖视图;
图2为一种跟随供氧系统的供氧调节器的A向剖视图;
图3为一种跟随供氧系统的供氧调节器的C处放大图;
图4为一种跟随供氧系统的供氧调节器的B向剖视图;
图5为一种跟随供氧系统的供氧调节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主体,3—压力检测孔,4—进气通道,5—压力检测器,6—阀门,7—出气通道,11—阀芯,14—复位弹簧,15—密封圈,16—出气口,17—进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一种跟随供氧系统的供氧调节器,包括分别与气源、面罩连接的主体1,所述主体1设置有与气源连接的进气口17、与面罩连接的出气口16、以及连通进气口17与出气口16的气体通道,进气口17和出气口16内分别设有开关,本实施例中,面罩为开式面罩,从而使得面罩与大气能够连通,从而在使用时不会在面罩内形成高压而影响呼吸,进气口17通过输氧管与气源连通后,气源向本实用新型输送氧气,进气口17、气体通道、出气口16和面罩形成氧气通路,从而实现供氧的功能,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进气口17、气体通道、出气口16集成于一体结构中,从而有利于减少密封件的使用,降低了加工成本,并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刚性,避免连接处过多而易发生泄漏,通过设置开关能够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密封性能,避免不使用时,出现氧气泄露而造成浪费。
实施例2:
如图2、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开关包括滑动设置在出气口16内的阀芯11和设置在阀芯11与出气口16之间的复位弹簧14,阀芯11上设有能够与进气通道4密封连接的密封圈15,非工作状态下,密封圈15与进气通道4密封连接以防止漏气,当出气口16连接面罩,面罩会推动阀芯11,使阀芯11在出气口16内滑动,并压缩复位弹簧14,使密封圈15离开与进气通道4的接触从而形成通路,以便于实现供氧,进气口17内的开关与本实施例中,出气口16内的开关类型相同,不再赘述
实施例3:
如图1、图4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出气口16内设有压力检测孔3,压力检测孔3密封连接有压力检测器5,通过设置压力检测孔3,能够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实时检测到出气口16内的气压,以此能够预防气压异常而影响使用者的呼吸。
实施例4:
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开关能够与压力检测孔3密封连接,开关关闭同时将压力检测孔3关闭,以防止氧气进入压力检测孔3内形成高压而破坏压力检测器5,当开关打开时,开关同时将压力检测孔3打开,从而使得氧气能够进入压力检测孔3内,以便于压力检测器5实时检测气压,开关关闭时,出气口关闭,能够防止氧气泄漏,保证用氧安全。
实施例5:
如图1、图5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进气通道4与出气通道7通过阀门6连通,通过使用阀门连通进气通道与出气通道,便于通过阀门控制进气通道与出气通道之间的连通与断开,并且控制方便,能够在不需要供氧时,防止氧气泄露,避免造成浪费。
实施例6:
如图1、图4、图5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所述出气口16的数量为两个且出气口16与出气通道7一一对应设置,每个出气通道7与进气通道4之间均设置有阀门6,以此本实用新型能够供两个人同时使用。
实施例7:
在实施例6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出气口16有三个或更多。
实施例8: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压力检测器5连接有能够控制气源输送氧气的控制器,当压力检测器5检测到气压异常时,向控制器发出信号,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信号控制气源停止输送氧气,以避免使用者受到气压异常的影响。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