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仪高频电磁波产生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15839阅读:895来源:国知局
美容仪高频电磁波产生电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美容仪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美容仪高频电磁波产生电路。



背景技术:

美容仪就是利用物理、电子技术,光学等方法给人美容的一种设备。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美容仪有基于电流、脉冲、震动、真空吸附、超声波、磁场、射频以及强光美容等原理,其种类繁多。然而在目前常用的美容仪中,很多美容仪在美容效果上都存在美容效果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美容仪高频电磁波产生电路以改善上述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美容仪高频电磁波产生电路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美容仪高频电磁波产生电路,应用于高频电磁波美容仪,所述高频电磁波美容仪包括治疗头和负极板,所述美容仪高频电磁波产生电路包括:可调电容、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三电感和第四电感,所述第一电感分别与所述第二电感和所述第三电感耦合,所述第四电感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感的两端之间,所述治疗头、所述第二电感、所述可调电容、所述第三电感和所述负极板依次电性连接。

如上所述的美容仪高频电磁波产生电路,优选地,美容仪高频电磁波产生电路还包括第一初级线圈、第一次级线圈、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一初级线圈用于接输入电源,所述第一初级线圈与所述第一次级线圈耦合,所述第一次级线圈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以及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电性连接,所述第四电感的一端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之间,另一端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感的两端之间。

如上所述的美容仪高频电磁波产生电路,优选地,所述第四电感的数量为2个,两个所述第四电感串联。

如上所述的美容仪高频电磁波产生电路,优选地,每个所述第四电感的电感量均为10mH。

如上所述的美容仪高频电磁波产生电路,优选地,美容仪高频电磁波产生电路还包括电流检测端子,所述电流检测端子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次级线圈。

如上所述的美容仪高频电磁波产生电路,优选地,美容仪高频电磁波产生电路还包括第二初级线圈、第二次级线圈、第五电感、可调电阻、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所述第二初级线圈用于接输入电源,所述第二初级线圈与所述第二次级线圈耦合,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以及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均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次级线圈的两端之间,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和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分别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五电感的两端,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和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感的两端,所述可调电阻的一端接地,另一端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五电感的两端之间。

如上所述的美容仪高频电磁波产生电路,优选地,美容仪高频电磁波产生电路还包括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所述第一电容与所述第二电容串联后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次级线圈的两端之间。

如上所述的美容仪高频电磁波产生电路,优选地,美容仪高频电磁波产生电路还包括第三电容和第四电容,所述第三电容和所述第四电容均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次级线圈的两端之间。

如上所述的美容仪高频电磁波产生电路,优选地,所述可调电阻的最大电阻值为4.7KΩ。

如上所述的美容仪高频电磁波产生电路,优选地,所述第二次级线圈接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美容仪高频电磁波产生电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美容仪高频电磁波产生电路在通电后可产生可用于对人体皮肤美容的高频电磁波,在使用高频电磁波美容仪贴合人体皮肤进行美容时,产生高频电磁波可经治疗头导入人体皮肤,在此过程中,产生的电磁波作用于人体皮肤,达到良好的美容效果。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的美容仪高频电磁波产生电路的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美容仪高频电磁波产生电路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美容仪高频电磁波产生电路,该美容仪高频电磁波产生电路应用于高频电磁波美容仪,电磁波美容仪包括治疗头ZL和负极板FJ,美容仪高频电磁波产生电路包括有第一初级线圈R11、第一次级线圈R12、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可调电容CB、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第三电感L3和第四电感L4。

其中,第一初级线圈R11用于接输入电源,第一次级线圈R12与第一初级线圈R11耦合,第一次级线圈R1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以及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电性连接,第四电感L4的一端电性连接于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与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之间,另一端电性连接于第一电感L1的两端之间,第一次级线圈R12产生的电流可经第一二极管D1或第二二极管D2后,由第四电感L4进行限流,起到平滑电流的作用。

第一电感L1分别与第二电感L2和第三电感L3耦合,且治疗头ZL、第二电感L2、可调电容CB、第三电感L3和负极板FJ依次电性连接,治疗头ZL用于在美容治疗时贴合人体皮肤,负极板FJ与美容仪的壳体连接。可调电容CB、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以及第三电感L3构成一谐振电路,导通时产生电场和磁场并在电场和磁场的共同作用下产生可用于美容的高频电磁波,高频电磁波经由治疗头ZL到人体皮肤并由电磁波美容仪回到负极板FJ,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在此过程中,产生的高频电磁波直达人体皮肤基底,作用到胶原内的水分子,双极水分子高速震动旋转,摩擦生热,达到给真皮胶原加热的效果,真皮组织感受到温度刺激,弹性纤维链产生即性反应迅速收紧,肌肤紧实提升,重塑轮廓。同时,受到良性刺激的毛细血管会向大脑发出求助信号,大脑控制周围细胞产生大量胶原蛋白对其进行修复和补充,胶原分子逐渐组合成排列有序的胶原质,从而达到紧肤祛皱的效果。其次,增强了治疗部位的血液循环及淋巴循环,分解脂肪组织的快速代谢。另外,生物热效应导致脂肪细胞的脂肪组织解为游离脂肪酸及甘油,最终经过人体代谢而排出体外,达到溶脂瘦身的效果。

较佳的,本实施例中,第四电感L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四电感L4依次串联且电感量均为10mH。

进一步的,为实现对第一次级线圈R12输出的电流大小进行实时监测,本实施例提供的美容仪高频电磁波产生电路还设置有电流检测端子J1,电流检测端子J1电性连接于第一次级线圈R12,如此,在使用美容仪的过程中通过检测电流检测端子J1的电流大小即可实现对第一次级线圈R12输出的电流大小进行监测。

请参阅图2,本实施例提供了又一种美容仪高频电磁波产生电路,该美容仪高频电磁波产生电路还包括有第二初级线圈R21、第二次级线圈R22、第五电感L5、可调电阻RP、第一三极管Q1和第二三极管Q2。

第二初级线圈R21用于接输入电源,第二次级线圈R22与第二初级线圈R21耦合并接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以及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均电性连接于第二次级线圈R22的两端之间,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和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分别电性连接于第五电感L5的两端,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和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分别电性连接于第一电感L1的两端,可调电阻RP的一端接地,另一端电性连接于第五电感L5的两端之间。其中,可调电阻RP的最大电阻值为4.7KΩ。

当第二初级线圈R21通电时,第二次级线圈R22输出交流电,第一三极管Q1和第二三极管Q2导通,并向第一电感L1输入电流,调节可调电阻RP的电阻大小,改变输入第一电感L1的电流大小,从而实现调节谐振电路产生的电磁波的能量大小。

进一步的,请参阅图2,美容仪高频电磁波产生电路还设置有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和第四电容C4,第一电容C1与第二电容C2串联后电性连接于第二次级线圈R22的两端之间,第三电容C3和第四电容C4均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次级线圈R22的两端之间。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以及第四电容C4可用于实现滤除高频成分电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美容仪高频电磁波产生电路可产生用于美容的高频电磁波,并经由治疗头ZL导入人体皮肤,在此过程中,产生的高频电磁波直达人体皮肤基底,作用到胶原内的水分子,双极水分子高速震动旋转,摩擦生热,达到给真皮胶原加热的效果,真皮组织感受到温度刺激,弹性纤维链产生即性反应迅速收紧,肌肤紧实提升,重塑轮廓。同时,受到良性刺激的毛细血管会向大脑发出求助信号,大脑控制周围细胞产生大量胶原蛋白对其进行修复和补充,胶原分子逐渐组合成排列有序的胶原质,从而达到紧肤祛皱的效果。其次,增强了治疗部位的血液循环及淋巴循环,分解脂肪组织的快速代谢。另外,生物热效应导致脂肪细胞的脂肪组织解为游离脂肪酸及甘油,最终经过人体代谢而排出体外,达到溶脂瘦身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