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卫生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芯体,该复合芯体可应用于各种一次性吸收用品中,如一次性尿片、纸尿裤、拉拉裤、卫生巾等。
背景技术:
吸收芯体是一次性吸收用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次性吸收用品性能的优劣主要由吸收芯体决定,例如吸水性、保持性、扩散性等。在现有技术中,吸收芯体由上层透液性片材、中层膨松无纺布、下层吸液性片材构成。吸收芯体上层透液性片材、中层膨松无纺布以及下层吸液性片材之间一般均采用粘胶剂复合在一起。传统吸收芯体中层膨松无纺布中的吸水性物质分布不均匀,在使用时造成吸收不均匀的现象。且传统的吸收芯体上层透液性片材和下层吸液性片材表面均为光面,导流性能差,不利于液体的扩散,造成吸收时间长,当排泄量大时排泄物不能及时被吸收,会发生泄漏的情况,导致使用舒适度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吸水性好、成本较低的复合芯体。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复合芯体,其具有上层透液性片材、中层膨松无纺布和下层吸液性片材,在复合芯体的上层透液性片材和下层吸液性片材之间还设置有吸水性物质,并且该吸水性物质在与厚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按其疏密程度具有交错排列的若干个高密度区域和低密度区域,高密度区域和低密度区域在厚度方向上朝下延伸;所述复合芯体通过低密度区域将上层透液性片材、中层膨松无纺布和下层吸液性片材热粘合固定在一起形成热粘合区域。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热粘合的方式将复合芯体的上层透液性片材、中层膨松无纺布以及下层吸液性片材固定在一起,不仅省去了粘结剂,且由于热粘合使复合芯体的上层透液性片材和下层吸液性片材上均形成了凹槽,该凹槽起到了导流作用,有利于加快液体扩散速度,减少了吸收时间和发生泄露的可能。热粘合的位置设于吸水性物质低密度区域,减少了热粘合时对吸水性物质的损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热粘合区域为点状、线状或其它形状。
优选的,吸水性物质在高密度区域与低密度区域均匀分布,有利于液体吸收分布均匀,不会出现鼓包等现象,提高使用者的使用舒适度。
进一步的,热粘合区域在复合芯体上形成沿宽度方向间隔分布且在长度方向上延伸的若干个第一凹槽。更进一步的,热粘合区域在复合芯体上形成沿长度方向间隔分布且在宽度方向延伸的若干个第二凹槽。
优选的,上层吸液性片材与中层膨松无纺布通过热熔胶粘合或通过中层膨松无纺布、上层透液性片材上的热熔纤维经过热粘合固定吸水性物质。下层吸液性片材与中层膨松无纺布通过热熔胶粘合或通过中层膨松无纺布、下层透液性片材上的热熔纤维经过热粘合固定吸水性物质。
此外,上述热粘合的方式包括热压辊粘合、超声波粘合中的任一种。
优选的,上层透液性片材为各种可透液性的无纺布、无尘纸等非织造布类或卫生纸等纸类。下层吸液性片材为各种可透液性的无纺布、无尘纸等非织造布类或卫生纸等纸类。
本实用新型的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将吸水性物质在与厚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按其疏密程度设置交错排列的若干个高密度区域和低密度区域,并通过低密度区域将上复合芯体热粘合固定在一起,不仅省去了粘结剂,而且由于热粘合形成了导流用凹槽,加快了液体的扩散速度,缩短了吸收时间,进一步防止了泄露的发生。同时,吸收性物质在高密度区域与低密度区域均匀分布,有利于液体吸收分布均匀,不会出现鼓包等现象,提高使用者的使用舒适度。综上,本实用新型具有扩散速度快、吸水性好、制造成本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俯视图。
图2是实施例1的T-T截面图。
图3是实施例2的俯视图。
图4是实施例2的T-T截面图。
图5是实施例3的俯视图。
图6是实施例3的S-S截面图。
图7是实施例3的T-T截面图。
图8是实施例4的俯视图。
图9是实施例4的T-T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至2所示,一种复合芯体1具有上层透液性片材2、中层膨松无纺布3以及下层吸液性片材4,所述复合芯体1上按照吸水性物质的疏密划分为若干个交错排布的高密度区域A和低密度区域B。
吸水性物质5在高密度区域A与低密度区域B上均匀分布,且高密度区域A与低密度区域B在复合芯体1上沿宽度方向上呈矩形状间隔分布。上述复合芯体1在宽度方向上沿着吸水性物质的低密度区域B将上层透液性片材2、中层膨松无纺布3以及下层吸液性片材4通过热粘合固定在一起,在复合芯体1上形成沿宽度方向分布且在长度方向上延伸至复合芯体两端的若干个线状第一凹槽M。
上述上层透液性片材2与中层膨松无纺布3通过热熔胶粘合或通过中层膨松无纺布3、上层透液性片材2上的热熔纤维经过热粘合固定吸水性物质。下层吸液性片材4与中层膨松无纺布3通过热熔胶粘合或通过中层膨松无纺布3、下层吸液性片材4内的热熔纤维经过热粘合固定吸水性物质5。
上述吸收性物质5是指高吸收性树脂颗粒,简称SAP。上述高吸收性树脂有纤维素系、淀粉系、合成聚合物系等高吸收性树脂,上述合成聚合物系高吸收性树脂有聚乙烯醇系、聚丙烯酰胺系、聚氧化乙烯系等。上述吸收性物质5可以是这些树脂中的任何一种。
上述上层透液性片材2为各种可透液性的无纺布、无尘纸等非织造布类或卫生纸等纸类。上述下层吸液性片材4为各种可透液性的无纺布、无尘纸等非织造布类或卫生纸等纸类。
热粘合的方式可采用热压辊或者超声波热熔,温度控制在100-300℃之间。
实施例2:
如图3至4所示,一种复合芯体1具有透液性的上层透液性片材2、中层膨松无纺布3以及下层吸液性片材4,所述复合芯体1上按照吸水性物质的疏密划分为若干个交错排布的高密度区域A和低密度区域B。
上述复合芯体1在宽度方向上沿着吸水性物质的低密度区域B将上层透液性片材2、中层膨松无纺布3以及下层吸液性片材4通过点状热粘合固定在一起,在复合芯体1上形成沿宽度方向分布且在长度方向上延伸至复合芯体两端的若干个点状阵列第一凹槽M。其它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如图5至6所示,一种复合芯体1具有透液性的上层透液性片材2、中层膨松无纺布3以及下层吸液性片材4,所述复合芯体1上按照吸水性物质的疏密划分为若干个交错排布的高密度区域A和低密度区域B。
如图5至7所示,吸水性物质5在高密度区域A与低密度区域B上均匀分布,且高密度区域A与低密度区域B在复合芯体1宽度方向与长度方向上呈矩形状间隔分布。上述复合芯体1在长度方向上沿着吸水性物质的低密度区域B将上层透液性片材2、中层膨松无纺布3以及下层吸液性片材4通过热粘合固定在一起,在复合芯体1上形成沿长度方向上分布且在宽度方向延伸至复合芯体两端的若干个线状第二凹槽N。其它同实施例1。
实施例4:
如图8至9所示,一种复合芯体1,具有透液性的上层透液性片材2、中层膨松无纺布3、下层吸液性片材4,所述复合芯体1上按照吸水性物质的疏密划分为若干个交错排布的高密度区域A和低密度区域B。上述下层吸液性片材4两侧向上包折并固定于上层透液性片材2的两侧。其它同实施例1。
以上所述及图中所示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对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