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用途脊椎后路牵开器。
背景技术:
脊柱后路手术是治疗脊柱骨折、脊柱滑脱等脊柱疾病的重要入路方式,其中关节突、横突的显露对于定位椎弓根入钉点至关重要。为了便于充分暴漏手术视野,往往需要用到多用途脊椎后路牵开器进行显露。传统的多用途脊椎后路牵开器由于只有一个齿,只能阻挡椎弓根的上或下切迹外侧的软组织,不能完整显露入钉点,往往是显露横突一侧,而另一侧软组织仍覆盖,如果在横突两侧同时放置拉钩,则切口容纳困难,且配合难以协调,因此出现了具有双齿结构的牵开器。
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2619730U公开了一种双齿椎板牵拉钩,其在前柄的底部设置有两个钩齿,两个钩齿靠近两侧设置,且钩齿的本体宽度基本一致,而横突、关节突的突尖部分均呈弧形,在实际手术过程中,该双齿椎板牵拉钩很难匹配横突和关节突的突尖结构,进而在安装时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调整安装位置以使整个牵拉钩保持稳定,这不仅耽误了手术进度,同时在调整过程中钩齿对横突、关节突位置的软组织造成二次伤害,影响了手术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脊椎后路牵开器存在的上述弊端,进而提供一种新型的便于调整安装位置、节省牵开器安装时间、且有效减少对横突、关节突位置的软组织造成二次伤害的多用途脊椎后路牵开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用途脊椎后路牵开器,其包括前挡部和牵拉部,所述牵拉部的尾端设置有与牵引绳连接的钩部,所述前挡部的下端设置有两个间隔设置的钩齿,两个所述钩齿的内侧面呈V型开口,两个所述钩齿的根部之间设置有沿所述前挡部的厚度方向内凹入的凹腔,所述凹腔适于横突或关节突的突尖顶入。
优选的,所述凹腔为盲孔型凹腔或通透型的通孔。
优选的,所述钩齿根部的纵向切面呈梯形,所述钩齿的宽度和厚度从根部向尖部逐渐收缩,所述钩齿的两个侧面呈30-40度坡面。
优选的,两个所述钩齿的根部内侧间距为5-10毫米。
优选的,所述钩齿与所述前挡部为一体式结构,或所述钩齿焊接固定在所述前挡部的下端。
优选的,所述前挡部与所述牵拉部由一块钢板弯折90度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多用途脊椎后路牵开器通过在前挡部的下端设置内侧面呈V布置的钩齿和沿前挡部厚度方向项内凹入的凹腔,该结构从横突或关节突的突尖及两侧卡位固定,具有较好的稳固性,凹腔的腔体整体结构上可设计成球面状凸起或椭圆状,以便于横突或关节突的突尖部分顶入并自行调整受力点的位置和受理方向,而两个钩齿则从两侧卡位,限制了前挡板的左右晃动,并引导突尖自行顶入到凹腔内起到三点定位的作用;安装过程可自行定位,因此能够节省较多的调整时间,并减轻对横突或关节突突尖位置软组织的二次伤害。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多用途脊椎后路牵开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前挡部下端中心处沿厚度方向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多用途脊椎后路牵开器上的钩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1-前挡部;2-牵拉部;3-钩部;4-钩齿;5-凹腔;6-侧面。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3,一种多用途脊椎后路牵开器,其包括前挡部1和牵拉部2,所述牵拉部2的尾端设置有与牵引绳连接的钩部3,所述前挡部1的下端设置有两个间隔设置的钩齿4,两个所述钩齿4的内侧面呈V型开口,两个钩齿4的根部内侧间距为5-10毫米,两个所述钩齿4的根部之间设置有沿所述前挡部1的厚度方向内凹入的凹腔5,所述凹腔5适于横突或关节突的突尖顶入,所述凹腔5的底部设置有向上的拱起,该拱起从凹腔5底部的两侧向中间逐渐抬高。本实施例的多用途脊椎后路牵开器通过在前挡部的下端设置内侧面呈V布置的钩齿和沿前挡部厚度方向项内凹入的凹腔,该结构从横突或关节突的突尖及两侧卡位固定,具有较好的稳固性,凹腔的腔体整体结构上可设计成球面状凸起或椭圆状,以便于横突或关节突的突尖部分顶入并自行调整受力点的位置和受理方向,而两个钩齿则从两侧卡位,限制了前挡板的左右晃动,并引导突尖自行顶入到凹腔内起到三点定位的作用;安装过程可自行定位,因此能够节省较多的调整时间,并减轻对横突或关节突突尖位置软组织的二次伤害。另外,本实施例的多用途脊椎后路牵开器的凹腔与钩齿的结合,便于显露横突,以方便手术;而凹腔底部设置向上的拱起则能够有效避免对椎板关节突、横突的阻碍作用。
本实施例中,所述凹腔5为盲孔型凹腔或为通透型的通孔,只要适于突尖顶入即可。
参见图3,本实施例中,所述钩齿4根部的纵向切面呈梯形,所述钩齿4的宽度和厚度从根部向尖部(也即从图3所示的左下角至右上角的方向)逐渐收缩,所述钩齿4的两个侧面6呈30-40度坡面,设置坡面不仅便于从两侧卡住横突或关节突,同时两个坡面对横突或关节突具有向上的支撑作用,且从尖部向根部逐渐变粗的结构设计能够大大提高钩齿的支撑强度,因此卡位更便捷、稳固、
本实施例中,所述钩齿4与所述前挡部1为一体式结构,或所述钩齿4焊接固定在所述前挡部1的下端。
所述前挡部1与所述牵拉部2由一块钢板弯折90度成型,根据钢板的宽度不同可制作成一系列型号的多用途脊椎后路牵开器以适应不同患者群(胖瘦、长幼等)的实际需要。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只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只仅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凡是依据上述原理及精神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的改进、替代,都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