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具,具体涉及一种婴幼儿吸氧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是成人吸氧管,没有婴幼儿专用的吸氧管,由于婴幼儿鼻孔小,成人氧气管前端无法放进婴幼儿鼻子内;如果采用面罩吸氧的方式,面罩的固定会引起婴幼儿的不适,也存在二氧化碳的回吸问题;如果采用氧帐的吸氧方式,一是会引起氧浓度降低,二会导致监护变得更加困难,医务人员和家属无法直接观察到婴幼儿。且吸氧管等物品与婴幼儿触碰会引起婴幼儿的不适,婴幼儿会乱动抓扯吸氧管、嚎哭以拒绝吸氧,会造成氧气的损耗并加重患儿的病情,也会引起患儿家属的不信任,造成医患矛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婴幼儿吸氧并能降低婴幼儿不适感的婴幼儿吸氧辅助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婴幼儿吸氧辅助装置,包括绑带,所述绑带上固定有第一输氧管,所述第一输氧管的一端为进氧端并与输氧装置相接,所述第一输氧管的另一端为输氧端,所述第一输氧管的输氧端通过胶粘带与人体皮肤相固定,且所述第一输氧管的输氧端与第二输氧管相连通,所述第二输氧管的一端的外径与第一输氧管输氧端的内径相适应。
本实用新型通过绑带与患儿头部配合进行第一输氧管进行氧端的固定,通过胶粘带与第一输氧管输氧端或第二输氧管进行输氧端的固定,第一输氧管可从患儿侧脸延伸至患儿唇口处或鼻孔处以进行吸氧。如果患儿通过嘴吸氧,则胶粘带与患儿脸颊配合,将第二输氧管的前端放置在嘴角处或嘴内;如果患儿通过鼻子吸氧,则胶粘带配合在患儿鼻子与嘴之间,第二输氧管前端放置在鼻孔处或鼻内。为避免成人用吸氧管的前端不能延伸至患儿鼻孔内,本实用新型通过较第一输氧管更细的第二输氧管实现这一目的。其中,第二输氧管与第一输氧管的配合方式更便于本实用新型的制造装配。
作为优选,所述绑带为自粘式弹性绷带。通过自粘式弹性绷带本身的粘性进行绑带的首尾相连,较绳子绑带、魔术贴对患儿的不适感更小。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输氧管包括主管和两个支管并构成Y形结构,所述进氧端位于主管上,所述输氧端位于支管上,每个支管均搭配有一所述第二输氧管。
作为优选,所述绑带的一端折叠并包覆所述第一输氧管。上述设置用于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制造。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输氧管为一次性输氧管。上述设置可保证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可靠性,避免患儿交叉感染。
作为优选,所述胶粘带为水胶体敷料。水胶体敷料对患儿皮肤影响较小,不会造成患儿皮肤发炎等症状,使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降低患儿的不适感。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输氧管搭配有保护套,所述保护套套设在两个支管外,所述保护套靠近所述第一输氧管的主管。上述设置可避免两个支管或第二输氧管分开过远,以保证本实用新型的正常送氧。
作为优选,所述保护套径向截面呈环形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保护套呈喇叭型,保护套内径较小的一端靠近所述第一输氧管的主管。
作为优选,所述绑带折叠部分包裹有内芯。上述设置可保证绑带与第一输氧管的固定,避免因自粘式弹性绷带较软所造成的第一输氧管脱离绑带。
本实用新型具有可用于婴幼儿吸氧并能降低婴幼儿不适感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由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婴幼儿吸氧辅助装置,包括由自粘式弹性绷带卷成的绑带1,绑带1上固定有第一输氧管。第一输氧管2的一端为进氧端22并与输氧装置相接,第一输氧管2的另一端为输氧端21,第一输氧管2包括主管和两个支管并构成Y形结构,进氧端22位于主管上,输氧端21位于支管上,每个支管均搭配有一个第二输氧管3。第一输氧管2的输氧端21与第二输氧管3相连通,第二输氧管3的外径与第一输氧管输氧端21的内径相适应。其中,第一输氧管2由一次性输氧管剪出,保留一次性输氧管的三通部分,减掉一次性输氧管与人体相接触的输氧部分。
第一输氧管2搭配有喇叭型的保护套4,保护套4套设在两个支管外,保护套4的径向截面呈环形设置,且保护套4内径较小的一端靠近第一输氧管2的主管。绑带1的一端折叠并包覆第一输氧管2的一个支管,第二输氧管3由一次性头皮针剪出,减掉一次性头皮针的针头部分,根据需要选择头皮针软管的长度。其中,绑带折叠部分包裹有内芯,内芯即为剪出得到的一截头皮针软管或剪出得到的一截支管部分。
本实用新型通过绑带与患儿头部配合进行第一输氧管进氧端的固定,通过胶粘带与第一输氧管输氧端或第二输氧管进行输氧端的固定,第一输氧管可从患儿侧脸延伸至患儿唇口处或鼻孔处以进行吸氧。如果患儿通过嘴吸氧,则胶粘带与患儿脸颊配合,将第二输氧管的前端放置在嘴角处或嘴内;如果患儿通过鼻子吸氧,则胶粘带配合在患儿鼻子与嘴之间,第二输氧管前端放置在鼻孔处或鼻内。为避免成人用吸氧管的前端不能延伸至患儿鼻孔内,本实用新型通过较第一输氧管更细的第二输氧管实现这一目的。其中,胶粘带为水胶体敷料,根据需要剪出需要的为水胶体敷料的大小。本实用新型具有可用于婴幼儿吸氧并能降低婴幼儿不适感的优点,且本实用新型各部件成本较低、制造装配十分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