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科用压舌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86486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科用压舌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舌板技术领域,更确切地说,是一种内科用压舌板。



背景技术:

压舌板是内科医生进行咽喉部检查常用的医疗用具,现有的压舌板为一个简单的长条状板体,由于宽度较窄,在按压患者的舌头时,患者舌头的两侧会不自觉的翘起,这样会对医生的检查有一定的影响,患者也感觉不舒服;另外,由于现有的压舌板整体为水平状,使用时需用手捏住后端,操作不方便,且医生的手部必然会有一部分在压舌板上部,容易阻挡医生的视线,不利于医生对患者咽喉部的快速和准确观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使用方便、方便医生观察且检查效果好的内科用压舌板。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内科用压舌板,包括板体,其中,所述板体的前端中部设置有连接舌,所述连接舌上套接有与所述板体垂直的按压板,所述按压板的厚度等于所述板体的厚度,所述按压板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舌配合使用的连接通孔,所述连接舌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连接通孔的长度,所述按压板两端的上下侧面上分别对称设置有V型折断槽;

所述板体的后端外侧套接有U字形夹持座,所述夹持座的开口端两侧端面上对称设置有拉紧把手,所述夹持座的两侧壁内侧端部上对称设置有2-3对限位凸块,所述夹持座的底面内侧上设置有压紧到所述板体表面上的圆锥形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设置有2-3排,每排设置有2-4个。

本实用新型的内科用压舌板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内科用压舌板,由于板体的前端设置有垂直布置的按压板,按压面积大,患者舌头不易翘起,不易干扰医生的视线,此外,医生只需同时握住两侧的拉紧把手,即可固定并控制板体,使用方便,医生的手部位于板体下方,也不会对医生的视线造成阻挡,检查效果好;按压板的两端上下侧面上分别对称设置有V型折断槽,能够在对儿童或口部较小的患者进行检查时,从V型折断槽处折断按压板,缩短按压板的长度,以适应更多的患者使用,适用性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科用压舌板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结构剖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板体;2、连接舌;3、按压板;4、折断槽;5、夹持座;6、限位凸块;7、拉紧把手;8、定位凸起;9、连接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内科用压舌板,包括板体1,其中,板体1的前端中部设置有连接舌2,连接舌2上套接有与板体1垂直的按压板3,按压板3的厚度等于板体1的厚度,按压板3上设置有与连接舌2配合使用的连接通孔9,连接舌2的长度小于连接通孔9的长度,按压板3两端的上下侧面上分别对称设置有V型折断槽4;

板体1的后端外侧套接有U字形夹持座5,夹持座5的开口端两侧端面上对称设置有拉紧把手7,夹持座5的两侧壁内侧端部上对称设置有两对限位凸块6,夹持座5的底面内侧上设置有压紧到板体1表面上的圆锥形定位凸起8,定位凸起8设置有3排,每排设置有3个。

本实用新型的内科用压舌板,医生只需同时握住两侧的拉紧把手7,即可固定并控制板体1,使用方便,医生的手部位于板体1下方,不会对医生的视线造成阻挡,检查效果好;由于板体1的前端设置有垂直布置的按压板3,按压面积大,患者舌头不易翘起,不易干扰医生的视线。

板体1的前端中部设置有连接舌2,连接舌2上套接有与板体1垂直的按压板3,即按压板3活动套接在板体1的前端,不使用时,可以将按压板3取下,消毒后叠放在一起进行包装,占用空间小,且加工和组装也很方便。

按压板3和板体1,一次性使用,避免交叉感染,夹持座5可以重复使用,避免浪费;对新的患者进行检查时,取出按压板3和板体1组装起来,或提前组装好,然后将两侧拉紧把手7向两侧稍微拉开,将板体1的后端伸入夹持座5内,最后用一只手同时握紧两侧的拉紧把手7,即可在夹持座5、限位凸块6以及定位凸起8的共同作用下,夹紧板体1,从而控制板体1和按压板3进行检查工作。

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