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随身微烟艾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65386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艾灸技术领域,特指一种随身微烟艾灸装置。



背景技术:

随身微烟灸随时随地都能进行艾灸,专为出行设计,方便易携。随身微烟灸对温经通络、祛寒通便、妇女痛经、受风寒等特别适用,集养生防病、治病和美容养颜于一身,操作简单、安全又方便。

目前,现有的随身微烟艾灸装置一般包括有上筒与下筒,上筒和下筒的底面均设有多个通气孔,艾绒设置在下筒内,使用时点燃艾绒,将下筒吸在人体的皮肤上,艾绒燃烧产生的烟中含有焦油直接通过下筒的透气孔与人体皮肤接触,对人体的皮肤有害,艾绒燃烧产生的烟从上筒的透气孔直接排除,污染环境,不环保,而且由于下筒吸在人体的皮肤上,如果艾绒燃烧产生的温度过高也会烫伤人体的皮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环保,可调节作用在人体皮肤上的温度的随身微烟艾灸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随身微烟艾灸装置,包括相互套接的上管体与下管体,所述的上管体的上端开口和下管体的下端开口上均设有可过滤焦油的滤网,下管体内设有金属网,下管体的侧壁上径向设置有通风口,上管体内设有艾绒。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下管体的下端连接有呈片状的胶布,胶布上对应下管体下端的开口处设置有通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上管体内套装有环形的耐高温套,所述艾绒设置在耐高温套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耐高温套为云母套或金属套。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艾绒的中部插设有竖杆。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上管体的上端开口和下管体的下端开口上均设有可过滤焦油的滤网,艾绒燃烧产生的烟经滤网过滤掉焦油及较大颗粒杂质后排出,有利于环保,而且经滤网过滤掉焦油及较大颗粒杂质后的烟作用在皮肤上也不会对皮肤造成伤害。

2、本实用新型的艾绒设置在上管体内,使用时下管体吸在人体的皮肤上,艾绒在上管体内燃烧,使用过程中可随意调节上管体与下管体之间的距离,进而调节艾绒燃烧作用在人体上的温度不至于过高或过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

一种随身微烟艾灸装置,包括相互套接的上管体1与下管体2,所述的上管体1的上端开口和下管体2的下端开口上均设有可过滤焦油的滤网3,滤网3为过滤棉布,可过滤掉焦油和大颗粒杂质,滤网3通过胶水粘接在上管体1的上端开口和下管体2的下端开口上,下管体2内设有金属网4,下管体2的侧壁上径向设置有通风口5,上管体1内设有艾绒6,艾绒6燃烧产生的烟经滤网3过滤掉焦油及较大颗粒杂质后排出,有利于环保,而且经滤网3过滤掉焦油及较大颗粒杂质后的烟作用在皮肤上也不会对皮肤造成伤害。

上述的下管体2的下端连接有呈片状的胶布7,胶布7上对应下管体2下端的开口处设置有通孔,胶布7通过胶水粘接在下管体2下端的开口上。

上述的上管体1内套装有环形的耐高温套8,所述艾绒6设置在耐高温套8内。

上述的耐高温套8为云母套或金属套。

上述的艾绒6的中部插设有竖杆9,使用时将竖杆9拔出,这样艾绒6中部就形成了一个通孔,方便空气进入使艾绒充分燃烧。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原理是:

先把下管体2上的胶布7贴在人体的皮肤上,再把插在艾绒6中部的竖杆9拔出,把艾绒6点燃后将上管体1与下管体2套接,当艾绒6燃烧产生的温度过高时,将上管体1向外拔出一定的距离,使作用在人体皮肤上的温度降低,在使用过程中可根据人体的感受随意调节上管体1与下管体2之间的距离,使作用在人体皮肤上的温度适宜,不至于艾绒6燃烧产生的温度过高烫伤人体皮肤。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