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丹参精品饮片的发汗炮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65383阅读:426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药材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药丹参精品饮片的“发汗”炮制方法。



背景技术:

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是唇形科(Lamiaceae)鼠尾草属(Salvia

Linn.)荔枝草亚属(Subg.Sclarea)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其根及根茎入药,又称赤参、血参

根、红根等,是中国著名的中草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其性微寒、味苦、无毒,具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清心安神之功效,有“一味丹参,功同四物”之说。药理研究表明丹参具抗心肌缺血、增加冠脉流量等药效,对心血管系统作用十分明显,广泛应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及高血粘度症。除此之外丹参还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抗凝血、抗血栓、抗肿瘤、抗炎、抗菌、保肝等免疫调节作用,是许多中药配方、制剂及保健品的主要成分和原料,广泛运现行的《中国药典》2010年版收载有丹参及其酒炙品的炮制技术,其麸炒、炭炒、米炒、醋炙、血炙等炮制工艺也屡见于全国各地中药炮制规范,且部分已有相关的专利技术研究。但对于丹参进行各种炮制前的根条“发汗”处理,尚未见文字报道。丹参的“发汗”工艺是一种炮制古法,药农通过手工揉搓新鲜参条,使得参条色泽加深, 质地、柔韧度趋于一致,能很好的配合后续的切制等加工过程,使丹参成品饮片形成外红内紫、片形均一的优良商品学性状。但该法操作缓慢、工作量大,且长时间揉搓损伤手掌,不能满足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需要,该法已被淘汰。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丹参饮片绝大部分未经“发汗”工艺处理,而是采用由丹参根

条除去杂质及残茎,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的方法,直接制成丹参饮片及其衍生产品。这种常规的炮制工艺路线成熟且易于掌握,是丹参饮片加工的主流工艺。采用此种方法制得

的丹参饮片片形均匀、质量稳定,因此在市场中较为常见,但由于中间缺少关键的“发汗”步骤,该饮片的性状多为表皮砖红,切面黄白色,无法达到精品丹参饮片外朱红内深紫的商品学性状要求。亦有少量采用“发汗”工艺进行丹参饮片炮制的企业,但由于其未能完全掌

握对时间和温度等核心节点的控制要求,饮片切面往往呈现出棕黄与紫黑交杂的花斑样色

泽,影响成品等级的划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中药丹参精品饮

片的“发汗”炮制方法,能够使生产出的丹参饮片色泽、片形均匀,药性柔和,质量稳定。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中药丹参精品饮片的“发汗”炮制方法,包括步骤:

(1)在常温下用清水洗净参条,用水润透,丹参与水的质量比 为1:1~1.5,要求

达到药透水尽,内无干心;

(2)将丹参条置洁净的容器内,升温至50℃~60℃,静置5~10分钟后,立即取

出;

(3)按参条与白酒的质量比为10:1~5:1喷洒52度白酒,迅速置密闭容器内密

封保存,保持温度15℃~25℃,“发汗”2~3天至软硬适度,内无白芯;

(4)取出,洗净,晾晒至外皮微干燥,转入切制工艺;

(5)经切片机开片为厚度1~2mm的薄片,在60℃~70℃条件下鼓风干燥1~3

小时至水分不超过10%,既得。

作为最优选,前述一种中药丹参精品饮片的“发汗”炮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常温下用清水洗净参条,用水润透,丹参与水的质量比为1:1.3,要求达到

药透水尽,内无干心;

(2)将丹参条置洁净的容器内,升温至55℃,静置10分钟后,立即取出;

(3)按参条与白酒的质量比为20:3喷洒52度白酒,迅速置密闭容器内密封保存,

保持温度20℃左右,“发汗”60小时至软硬适度,内无白芯;

(4)取出,洗净,晾晒至外皮微干燥,转入切制工艺;

(5)经切片机开片为厚度1mm的薄片,在60℃条件下鼓风干燥 2小时至水分不超

过10%,即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结合传统炮制方法,并利用现代科技检测手段,不断总结摸索出一条精品

丹参饮片“发汗”炮制方法路线。通过该方法炮制出的丹参饮片,外朱红内深紫,色泽均匀

且异形片较少,指标性成分保持度最佳。通过该方法生产出的丹参饮片质量稳定,又兼具备

优良的商品学性状,产品可达到精品规格的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上述发明内容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下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上

述技术思想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各种替换和变更,均应包括

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列举的一种中药丹参精品饮片的“发汗”炮制方法,包括步骤:

(1)在常温下用清水洗净参条,用水润透,丹参与水的质量比为1:1.3,要求达到

药透水尽,内无干心;

(2)将丹参条置洁净的容器内,升温至55℃,静置10分钟后,立即取出;

(3)按参条与白酒的质量比为20:3喷洒52度白酒,迅速置密闭容器内密封保存,

保持温度20℃左右,“发汗”60小时至软硬适度,内无白芯;

(4)取出,洗净,晾晒至外皮微干燥,转入切制工艺;

(5)经切片机开片为厚度1mm的薄片,在60℃条件下鼓风干燥2小时至水分不超

过10%,即得。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列举的一种中药丹参精品饮片的“发汗”炮制方法,包括步骤:

(1)在常温下用清水洗净参条,用水润透,丹参与水的质量比为1:1.2,要求达到药透水尽,内无干心;

(2)将丹参条置洁净的容器内,升温至50℃,静置5分钟后,立即取出;

(3)按参条与白酒的质量比为10:1喷洒52度白酒,迅速置密闭容器内密封保存,

保持温度15℃,“发汗”48小时至软硬适度,内无白芯;

(4)取出,洗净,晾晒至外皮微干燥,转入切制工艺;

(5)经切片机开片为厚度1mm的薄片,在65℃条件下鼓风干燥1小时至水分不超

过10%,即得。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列举的一种中药丹参精品饮片的“发汗”炮制方法,包括步骤:

(1)在常温下用清水洗净参条,用水润透,丹参与水的质量比为1:1.5,要求达到

药透水尽,内无干心;

(2)将丹参条置洁净的容器内,升温至60℃,静置10分钟后,立即取出;

(3)按参条与白酒的质量比为5:1喷洒52度白酒,迅速置密闭容器内密封保存,

保持温度25℃,“发汗”72小时至软硬适度,内无白芯;

(4)取出,洗净,晾晒至外皮微干燥,转入切制工艺;

5)经切片机开片为厚度2mm的薄片,在70℃条件下鼓风干燥3小时至水分不超

过10%,既得。

试验例

主要指标性成分丹参酮II A在不同温度和时间下含量的测定

依托现代化饮片加工设备,对丹参进行精深加工,通过考察发汗温度、发汗时间、

干燥温度三方面因素对成品丹参饮片指标性成分的影响,综合考虑成品商品学性状,确定

出最佳工艺路线。具体方法为:采用清水润透丹参并升温,闷润后喷洒不同量的高度酒,在

相同的外在环境下,进行不同时间的“发汗”,切片,调节干燥温度,直至使 其到达《中国药典》相关项下对水分不超过10%的要求。最后,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其主要指标性成分丹参酮II A进行测定,利用正交设计和方差分析优选出精品饮片的最佳工艺方案。

表一炮制工艺的因素水平表

正交试验筛选出最佳条件为A2B2C1,将其与试验中含量测定最优项A2B2C3工艺条

件进行对比,验证结果显示其丹参酮II A平均含量分别为0.342%和0.312%,RSD分别为

0.83%和0.95%(n-5),结论与试验结果一致。依据设计所得工艺路线关键节点为:“发汗”

温度控制在20℃,发汗时间60h,切片后的干燥温度为60℃。

根据中药饮片炮制的实际情况,外部环境于冬夏两季存在一定的温差。因此,在采

取室温条件下“发汗”时,根据夏季温度偏高和冬季温度偏低的特点。可适当缩短或延长相

应的“发汗”时间,总体为2~3天左右,具体应当以标准规程为指导,结合工艺技师现场操.

本发明利用现代化生产技术与检测手段,提炼出精品丹参饮片的制备方法,使传

统的炮制古法逐步转化为标准化生产的作业条件,将为丹参饮片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提供示

范与指导作用。

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 离本发明的精

神和范围。这样,倘若对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

围之内,则本发明也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