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术中颅骨牵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66561阅读:583来源:国知局
一种术中颅骨牵引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术中颅骨牵引装置。



背景技术:

颈椎骨折脱位是一种常见的颈椎外伤。为了治疗颈椎骨折脱位,施行颈椎后去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是通常的治疗手段。在手术过程中,由于颈椎关节突关节的绞锁合并在一起,需要对患者的进行颅骨牵引,颅骨牵引一方面利于颈椎关节的复位、另一方面可同时维持颈椎稳定性并防止脊髓损伤。

为了颅骨牵引的实施,在手术过程中,通常使用图1所示的颅骨牵引架。所述颅骨牵引架包括牵引杆01、底座02、定滑轮03、套索04、牵引套05以及配重锤06;其中,所述牵引杆01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底座02上、另一端设置有定滑轮03;所述套索04的一端连接有牵引套05、另一端穿过所述定滑轮03与配重锤06连接。在具体使用时,移动颅骨牵引架到手术床附近、靠近患者头部位置,将所述牵引套05套在患者头部,在所述配重锤06的重力作用下,套索04拉紧牵引套05,从而实现颅骨牵引。

然而,发明人通过研究发现,在手术过程中,医生可能需要对患者进行X射线透视以观察患者颈椎骨折位置,为了配合X线透视,手术床会进行升高或降低;这样,手术床高低变化会引起患者头部位置的高低不同,颅骨牵引架对患者头部的牵引角度发生变化,可能导致无法实现颅骨牵引,影响手术实施,严重时甚至导致患者颈椎骨折脱位的加剧,造成医疗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术中颅骨牵引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颅骨牵引

架容易造成医疗事故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实用新型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术中颅骨牵引装置,包括支架底座、套管、竖杆、滑轮支架、滑轮、套索、牵引弓以及配重组,其中:

所述套管垂直设置在所述支架底座上,且所述套管顶部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固定部;

所述竖杆与套管匹配套接、且能够沿所述套管相对活动;所述竖杆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第一固定部相匹配,所述竖杆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与所述套管固定;

所述滑轮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竖杆的顶部可活动连接、另一端设置有滑轮;

所述套索的一端与牵引弓相连接、另一端与配重组相连接,在工作状态时,所述套索设置在所述滑轮上、与所述滑轮的外壁相接触。

可选地,所述套管包括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所述第一套管和所述第二套管平行设置;

所述竖杆包括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所述第一竖杆与所述第一套管相匹配,所述第二竖杆与所述第二套管相匹配;

该装置还包括横杆,所述横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竖杆的顶部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竖杆的顶部相连接;所述滑轮支架通过所述横杆与所述竖杆相连接,所述滑轮支架的一端与所述横杆相连接、且所述滑轮支架能够沿所述横杆的轴向和径向滑动。

可选地,所述套管包括中空的管状结构,所述竖杆包括实心的柱状结构,所述竖杆能够活动套接在所述套管内。

可选地,所述第一固定部为孔状结构的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为凹槽状结构的固定部。

可选地,所述套管包括实心的柱状结构,所述竖杆包括中空的管状结构,所述竖杆能够活动套接在所述套管外。

可选地,所述第一固定部为凹槽状结构的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为孔状结构的固定部。

可选地,所述第二固定部的间距沿竖杆从上到下方向,依次减小。

可选地,所述配重组包括多个不同重量的配重块。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术中颅骨牵引装置,该装置包括支架底座、套管、竖杆、滑轮支架、滑轮、套索、牵引弓以及配重组;其中,所述套管垂直设置在所述支架底座上,且所述套管顶部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固定部;所述竖杆与套管匹配套接、且能够沿所述套管相对活动;所述竖杆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第一固定部相匹配,所述竖杆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与所述套管固定;所述滑轮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竖杆的顶部可活动连接、另一端设置有滑轮;所述套索的一端与牵引弓相连接、另一端与配重组相连接,在工作状态时,所述套索设置在所述滑轮上、与所述滑轮的外壁相接触。在手术过程中,通过上下调节竖杆的高度位置,对术中颅骨牵引装置的高度进行粗调;通过转动滑轮支架,使滑轮支架呈最佳的角度,间接对术中颅骨牵引装置的高度进行细调;上述粗调和细调过程,能够在手术过程中,实现术中颅骨牵引装置高度的实时调整,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和精确性,保证以最佳的高度和角度完成颅骨牵引,进而确保手术的顺利实施。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目前颅骨牵引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术中颅骨牵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术中颅骨牵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术中颅骨牵引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术中颅骨牵引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5中的符号表示为:

1-支架底座,2-套管,21-第一套管,22-第二套管,3-竖杆,31-第一竖杆,32-第二竖杆,4-滑轮支架,5-滑轮,6-套索,7-牵引弓,8-配重组,9-第一固定部,10-第二固定部,11-横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参见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术中颅骨牵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包括支架底座1、套管2、竖杆3、滑轮支架4、滑轮5、套索6、牵引弓7以及配重组8。

其中,所述支架底座1用于承载所述术中颅骨牵引装置的其他部件,并且所述支架底座1具有较重的自重,以保证所述颅骨牵引装置的稳定性。而且,在具体实施时,所述支架底座1底部还可以设置轮组,以方便在手术时,将颅骨牵引装置推放到合适的位置,以对患者进行颅骨牵引。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对所述支架底座1的形状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选用任意形状的底座,例如所述支架底座1可以为截面为长方形或圆形的底座。

所述支架底座1上设置有套管2,所述套管2垂直于所述支架底座1的顶面;在具体实施时,所述套管2可以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架底座1上,或者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支架底座1上。所述套管2的顶部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固定部9;其中,所述套管2的顶部可以理解与所述支架底座1的连接部位相对的端部;所述第一固定部9可以为螺纹孔或通孔等孔状结构的固定部。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套管2内部设置有均匀空腔,具体地,所述套管2可以为中空的管状结构;当然,所述套管2还可以其他任意形状的结构,例如长方体形或椭圆体形中空结构等,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不做限定。

所述竖杆3与套管2相匹配,且所述竖杆3能够套设在所述套管2的空腔内,并沿所述套管2相对活动。在具体实施时,所述竖杆3可以为实心的柱状结构,所述竖杆3的外径小于所述套管2的内径,从而保证所述竖杆3能够在所述套管2内相对活动。当然,根据套管2的形状结构,所述竖杆3为与所述套管2相匹配的形状结构,例如所述套管2为长方体形时,所述竖杆3也为长方体形;所述套管2为椭圆体形时,所述竖杆3也为椭圆体形。

为了便于调节竖杆3的高度位置,所述竖杆3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固定部10。所述多个第二固定部10均匀设置在所述竖杆3上,即相邻所述第二固定部10的间距相等。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部10可以为凹槽状结构的固定部,例如盲孔或非贯通的方形凹槽等。而且,所述第二固定部10的个数可以设置为任意多个,例如5个或6个等,以增加所述竖杆3高度调节的自由度。在使用过程中,当所述竖杆3调节到手术高度时,使所述第二固定部10与套管2上的第一固定部9相对应,利用向内旋的螺帽及螺杆,螺杆伸入竖杆3的第二固定部10内,从而实现竖杆3与套管2的位置固定。

所述滑轮支架4的一端与所述竖杆3的顶部可活动连接,在具体实施时,所述滑轮支架4的一端可以铰接在所述竖杆3的顶部,以使所述滑轮支架4能够绕与竖杆3相铰接的端部转动;而且,所述滑轮支架4转动到一定角度后,还可以使用螺栓或卡扣等固定装置固定滑轮支架4。所述滑轮支架4的另一端设置有滑轮5。

所述套索6用于连接牵引弓7和配重组8。具体地,在使用状态时,即在手术过程中,所述牵引弓7连接患者的头部,所述套索6的一端连接所述牵引弓7,所述套索6的另一端绕过所述滑轮5与所述配重组8相连接,所述套索6与所述滑轮5的外壁相接触,配重组8的重力作用实现患者的颅骨牵引。为了调节对患者颅骨的牵引力,可选地,所述配重组8包括多个不同重量的配重块,例如所述配重组8包括1kg的配重块、2kg的配重块以及3kg的配重块,通过不同重量配重块的组合,调节配重组8的重力,进而调节牵引力。

在具体使用过程中,移动所述支架底座1,将所述术中颅骨牵引装置移动到手术位置,例如手术床的床头位置,上下调节竖杆3的高度,利用螺帽或螺杆等固定装置,通过套管2上的第一固定部9和竖杆3上的第二固定部10,固定竖杆3在相应的高度位置;旋转滑轮支架4到一定角度,从而微调术中颅骨牵引装置的高度;将牵引弓7固定在患者的头部,调节配重组8的配重块的个数,以适当的牵引力实现对患者的颅骨牵引。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术中颅骨牵引装置,该装置包括支架底座1、套管2、竖杆3、滑轮支架4、滑轮5、套索6、牵引弓7以及配重组8;其中,所述套管垂直设置在所述支架底座1上,且所述套管2顶部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固定部9;所述竖杆3与套管2匹配套接、且能够沿所述套管2相对活动;所述竖杆3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固定部10,所述第二固定部10与所述第一固定部9相匹配,所述竖杆3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固定部9和第二固定部10,与所述套管2固定;所述滑轮支架4的一端与所述竖杆3的顶部可活动连接、另一端设置有滑轮5;所述套索6的一端与牵引弓7相连接、另一端与配重组8相连接,在工作状态时,所述套索6设置在所述滑轮5上、与所述滑轮5的外壁相接触。在手术过程中,通过上下调节竖杆3的高度位置,对术中颅骨牵引装置的高度进行粗调;通过转动滑轮支架4,使滑轮支架4呈最佳的角度,间接对术中颅骨牵引装置的高度进行细调;上述粗调和细调过程,能够在手术过程中,实现术中颅骨牵引装置高度的实时调整,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和精确性,保证以最佳的高度和角度完成颅骨牵引,进而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实施例二

参见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术中颅骨牵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术中颅骨牵引装置,包括支架底座1、套管、竖杆、滑轮支架4、滑轮5、套索6、牵引弓7以及配重组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套管包括第一套管21和第二套管22,所述第一套管21与所述第二套管22相互平行;所述第一套管21和所述第二套管22均为中空的管状结构,且所述第一套管21和所述第二套管22上相同高度位置上均设置有第一固定部9。所述竖杆包括第一竖杆31和第二竖杆32;所述第一竖杆31和所述第二竖杆32均为实心的柱状结构,且所述第一竖杆31和第二竖杆32上均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二固定部10,相应的所述第二固定部10位于同一高度位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术中颅骨牵引装置还包括横杆11,所述横杆1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竖杆31的顶部相连接,所述横杆1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竖杆32的顶部相连接。所述滑轮支架4通过所述横杆11与所述竖杆相连接,具体地,所述滑轮支架4的一端铰接在所述横杆11上,且所述滑轮支架4能够沿所述横杆11的轴线进行横向的移动,以及沿所述横杆11的径向进行转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相同之处,可参见实施例一,在此不再赘述。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术中颅骨牵引装置,通过设置相互平行的两个套管,以及与所述套管相匹配的两个竖杆,所述两个套管和所述两个竖杆能够均衡地承担换轮以及配重的牵引力分力,使得所述术中颅骨牵引装置更加稳定;而且,所述滑轮支架在进行转动的同时还能够沿横杆11进行横向滑动,增加了滑轮支架的调节自由度,进而更方便调节术中颅骨牵引装置的位置,方便手术实施,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实施例三

参见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术中颅骨牵引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在图4中,示出了第一套管21、第一竖杆31、设置在第一套管21上的第一固定部9以及设置在第一竖杆31上的多个第二固定部。当然,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术中颅骨牵引装置还包括第二套管22、第二竖杆32、设置在第二套管22上的第一固定部9以及设置在第二竖杆32上的多个第二固定部1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一竖杆31和所述第二竖杆32上的第二固定部10,均为不均匀分布。在具体实施时,所述第二固定部10沿相应的竖杆,从上到下依次减小。例如第一竖杆31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4个第二固定部10,则可以设置相邻的第二固定部10的间距为10cm、5cm、2cm;同样,第二竖杆32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4个第二固定部10,则可以设置相邻的第二固定部10的间距为10cm、5cm、2cm。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手术需要,设置任意数值的间距,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不做限制。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指向支架底座1的方向为向下的方向。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相同之处,可参见实施例二,在此不再赘述。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术中颅骨牵引装置,在提高高度时,由于第二固定部10的间距较大,对应调节的高度差也较大,可以首先以较大的高度差进行调节,在调节过程中,由于第二固定部10的间距变小,对应以较小的高度差进行调节,从而以较小的高度差进行微调;或者,在降低高度时,可以以较小的高度差进行适应性调整,然后以较大的高度差进行大幅调整。因此,通过设置不同间距的第二固定部10,增加竖杆高度调节的灵活性,进而对所述术中颅骨牵引装置进行实时调整,以最佳的牵引角度和牵引力保证对患者的牵引,确保手术顺利实施。

实施例四

参见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术中颅骨牵引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在图5中,示出了第一套管21、第一竖杆31、设置在第一套管21上的第一固定部9以及设置在第一竖杆31上的第二固定部10。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术中颅骨牵引装置还包括第二套管22、第二竖杆32、设置在第二套管22上的第一固定部9以及设置在第二竖杆32上的第二固定部1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一套管21和所述第二套管22均为实心的柱状结构;所述第一套管21和所述第二套管22相同高度位置上,均设置有第一固定部9,在具体实施时,所述第一固定部9为凹槽状结构的固定部,例如盲孔或者正方形凹槽。所述第一竖杆31和所述第二竖杆32均为中空的管状结构;而且,所述第一竖杆31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套管21的外径,以保证所述第一竖杆31能够套接在所述第一套管21的外侧;同样地,所述第二竖杆32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套管22的外径,以保证所述第二竖杆32能够套接在所述第二套管22的外侧。所述第一竖杆31和所述第二竖杆32均设置有多个第二固定部10,每个竖杆相应的第二固定部10均位于同一高度位置;所述第二固定部10为孔状结构的固定部,例如通孔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相同之处,可参见实施例二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术中颅骨牵引装置,由于所述第一套管21和所述第二套管22均为实心结构的套管,能够有效稳定所述术中颅骨牵引装置的重心,保证颅骨牵引的稳定性;而且,通过竖杆套设在套管外的结构设计,由于竖杆采用中空结构,能够方便使用者在竖杆上设置自定义的第二固定部,从而进一步扩展所述术中颅骨牵引装置高度调节的灵活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实用新型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