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辅助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输液敷贴。
背景技术:
输液是现目前医疗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环,也是各种病症治愈过程中容易产生问题的一环,且中国在输液上需求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很有必要从输液敷贴这些细节方面来避免输液出现问题。
现目前的敷贴并没有很强的粘连作用,很容易在使用过程中脱落,或者使敷贴的各个边角容易失去粘连性,容易在输液过程中不知觉的情况下敷贴脱落,导致针头的掉落,感染了针透气孔部分皮肤,药液也会造成浪费,这种情况可能会使病人感染。
授权公告号为CN202961343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弹力防脱式输液敷贴,包括敷贴主体,其特征在于该敷贴主体上设有一弹力固定带,且该弹力固定带的两端设有粘合扣。通过在敷贴上设置弹力固定带和固定带端部设置的粘合扣来实现避免敷贴的固定,结构简单有效,经济耐用。
但仍然还有可改进的地方,上面的实用新型专利所保护的敷贴适用于手臂这些较为比较好固定的地方,若手掌上则不太适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输液敷贴,通过在敷贴主体上设置连接带和指环,对敷贴进行固定,以防止输液敷贴在输液过程在脱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提供一种医用输液敷贴,包括敷贴主体和束带,束带与敷贴主体为可拆卸连接,还包括连接带和指环,所述连接带的一端与敷贴主体可拆卸连接,连接带另一端与指环可拆卸连接。
本基础方案的原理在于:在实际运用中,先对扎针部位粘贴上敷贴主体,在敷贴主体上装束带,将束带缠绕手臂或者手掌上进行打结固定,固定敷贴主体,在敷贴主体上安装连接带,连接带与指环连接后,指环套入到人的手指当中,就可将敷贴主体固定。
本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在输液时不仅仅设置了束带对敷贴主体进行固定,还通过将指环套入到人的手指上对敷贴主体进行固定,相对于传统的敷贴,有效的避免敷贴主体在输液过程当中脱落。
方案二: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还包括止血垫,所述止血垫上设有观察口。通过上述设置,在粘贴敷贴主体时,止血垫的观察口将扎针部位覆盖,使扎针部位位于观察口内。有益效果:止血垫能够有效的吸收流出的血液,观察口的设计能够方便的观察扎针部位,能有效隔离细菌。
方案三:此为方案二优选,所述敷贴主体设有若干透气孔。通过上述设置,在敷贴主体上均匀设置若干的透气孔,避免在输液时不透气,容易滋生细菌,特别是在夏季使用时更为有效。有益效果:透气孔是设置使敷贴主体更为透气,避免更多细菌的滋生。
方案四:此为方案三的优选,所述透气孔均匀布置在止血垫以外的敷贴主体上。通过上述设置,在止血垫以外的部分设置透气孔,止血垫的观察口部分敷贴主体上未设置透气孔。有益效果:一方面设置的透气孔能够起到透气的作用,避免细菌的滋生,另一方面止血垫及其观察口上未设置透气孔是为了避免细菌的进入。
方案五: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连接带与束带两端附有粘着剂。通过上述设置,在使用连接带和束带时,在敷贴主体上连接连接带和束带时,只需通过上面附有的粘着剂粘连敷贴主体即可,后面对敷贴主体进行固定时只需通过调整连接带与束带端部的粘连位置即可,还可以反复粘贴,调整粘连位置。有益效果:能够反复的粘贴,在输液过后,能够更为轻松的将敷贴拆下。
方案六: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敷贴主体上设有限定输液针位置的定位卡口。通过上述设置,在敷贴主体上设置输液针的定位卡口,有利于在输液时对输液针实现定位和固定,在敷贴主体得到有效固定的情况下,对输液针的定位也更有效果。有益效果:避免输液针的移动或者滑落,以免针的移动或滑动伤害到病人。
方案七: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敷贴主体上连接若干条束带或者连接带。通过上述设置,在敷贴主体上可以连接若干的束带或者连接带,是为了适应较为复杂的固定部位,从各个方向对敷贴主体进行限位。有益效果:能够更为有效的固定敷贴主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医用输液敷贴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敷贴主体10、透气孔101、定位卡口102、束带20、连接带30、指环40、止血垫50。
如图1所示,一种医用输液敷贴,包括敷贴主体10、束带20、连接带30和指环40,束带20和连接带30的两端上都附有粘着剂,粘着剂的为透明胶带上所采用的粘着剂,敷贴主体10左端粘连第一条束带20的左端或者右端,敷贴主体10右端与第二条束带20的一端连接,敷贴主体10下端粘连连接带30的一端,连接带30另一端穿过指环40后调整了连接带30的长短后,对连接带30的另一端通过粘连后固定在所需位置。
止血垫50布置在敷贴主体10的中间部位,止血垫50为一个圆环状,并且在敷贴主体10上设置若干透气孔101,透气孔101的位置分布在除去止血垫50所占的敷贴主体10的部分以外的敷贴主体10的其他部分上。
止血垫50的观察口的结构设置有利于观察扎针位置,还能吸收血液,隔离细菌;透气孔101的设置能够透气,减少细菌滋生;连接带30、束带20和指环40的设置就在各个方向上对敷贴主体10进行了固定,避免在输液过程中敷贴主体10的脱落;敷贴主体10上还设有输液针的定位卡口102,对输液针进行固定。
在使用时,将敷贴主体10的止血垫50的观察口的位置与扎针位置相对应,且将输液针卡入敷贴主体10上的定位卡口102中,将敷贴主体10进行粘贴在皮肤上,然后将第一条束带20的一端附有粘着剂的部分粘连到敷贴主体10左端上,将第二条束带20的一端附有粘着剂的部分粘连到敷贴主体10右端上,将连接带30的一端有粘着剂的部分粘连到敷贴主体10下端上,两条束带20的自由端相互粘连或者各自粘连到其他位置,连接带30的另一端穿过指环40后调节另一端的粘连位置来调整敷贴主体10到指环40的距离,便于手指穿戴和固定,这样就对整个敷贴进行了固定,特别适合在手背上输液时使用。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