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引流装置的插管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14521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引流装置的插管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器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肿瘤积液用引流装置的插管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在肿瘤科的临床实践中,在治疗肿瘤患者时,肿瘤患者的胸腹腔部往往会有积液产生,针对如此,则需要将相应的积液抽出,传统的做法则是采用一连接有标准穿刺针的橡胶软管,通过与之相连接的注射器,把穿刺针以及引流管插入病人病灶处,来将相应的积液引流抽出,在具体操作时,首先将注射器的活塞柄推入注射器内,将注射器内的空气排出,然后将注射器与橡胶软管连接,再通过向外抽拉注射器的活塞柄,来将肿瘤积液抽到注射器内,继而再将注射器内的积液排出,再采用相同的步骤,如此循环往复,即可完全将肿瘤患者体内的积液引流出。

此种做法虽然已经得到普遍应用,但其依然具有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具体来说,将引流管插入病人病灶处后,通常用胶带固定引流管,在此期间粘接处由于被漏液或汗液浸湿而容易脱落或漏液,被抽取至注射器内的积液存在外漏的风险,使得操作人员存在交叉感染的可能,并且,外漏的积液也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而频繁的将相应的穿刺针扎入患者胸腹腔进行固定粘接,也使得给患者带来疼痛及不适感。

藉此,针对现状,设计出一款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交叉感染率小及使用效果好等的肿瘤积液用引流装置的插管固定结构,则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肿瘤积液用引流装置的插管固定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引流装置的插管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固定结构主要包括固定管(1)、支撑结构(3)以及导向管头(4),所述的固定管(1)上开设有定位槽(10),定位槽(10)上设有定位齿孔(11)以及滑道(12),定位槽(10)内分设有定位盘I(8)和定位盘II(9),所述的固定管(1)一端设有支撑结构(3)。

其中,支撑结构(3)的主体采用医用级TPU材质,其中部嵌设有弹簧片(6),支撑结构(3)的另一端设有两个支架(2),两个支架(2)上分别设有一个扇形定位片(5),所述的导向管头(4)外围设有不锈钢,其端部为设有倒圆角的管头探头(7)。

所述的管头探头(7)为硅胶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引流装置的插管固定结构,在具体实施时,一方面,将所述穿刺针及引流管穿过固定管,插至于肿瘤患者的体内积液位置处,再开启所述负压吸引器,以使所述第一储液腔室内形成负压,即可快速的将肿瘤患者体内的积液进行收集存储,如此,将固定片用胶带固定到病体皮肤处,采用两个扇形的固定片,可以有效地增加接触面积,从而增强固定的牢固性,另外支撑结构采用软质医用级塑料,可有效缓冲固定管与定位片间的刚性形变,减少甚至杜绝引流管翘变的可能性,减轻患者的痛苦,而采用定位盘可有效地固定引流管,进一步减少其翘变的可能性,增强患者引流的舒适度,本实用新型在全程作业时,几乎是密闭状态,又使得防外漏效果好,使得避免积液外漏造成交叉感染,进而,本实用新型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便更清楚、直观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实质。

结合图1及图2所示;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引流装置的插管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固定结构主要包括固定管(1)、支撑结构(3)以及导向管头(4),所述的固定管(1)上开设有定位槽(10),定位槽(10)上设有定位齿孔(11)以及滑道(12),定位槽(10)内分设有定位盘I(8)和定位盘II(9),所述的固定管(1)一端设有支撑结构(3)。

其中,支撑结构(3)的主体采用医用级TPU材质,其中部嵌设有弹簧片(6),支撑结构(3)的另一端设有两个支架(2),两个支架(2)上分别设有一个扇形定位片(5),所述的导向管头(4)外围设有不锈钢,其端部为设有倒圆角的管头探头(7)。

所述的管头探头(7)为硅胶材质。

基于上述所述,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引流装置的插管固定结构,在具体实施时,一方面,将所述穿刺针及引流管穿过固定管,插至于肿瘤患者的体内积液位置处,再开启所述负压吸引器,以使所述第一储液腔室内形成负压,即可快速的将肿瘤患者体内的积液进行收集存储,如此,将固定片用胶带固定到病体皮肤处,采用两个扇形的固定片,可以有效地增加接触面积,从而增强固定的牢固性,另外支撑结构采用软质医用级塑料,可有效缓冲固定管与定位片间的刚性形变,减少甚至杜绝引流管翘变的可能性,减轻患者的痛苦,而采用定位盘可有效地固定引流管,进一步减少其翘变的可能性,增强患者引流的舒适度,本实用新型在全程作业时,几乎是密闭状态,又使得防外漏效果好,使得避免积液外漏造成交叉感染,进而,本实用新型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