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普外护理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09941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一种普外护理床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护理床,具体涉及一种普外科术后护理床。



背景技术:

外科手术前需要将病患从病房转移到手术室,手术之后需要将病患转移回病床,在转移的过程中,没有合适的护理床会增加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术后的患者伤口在转移的过程中术口也有可能崩裂,医务人员操作非常不方便,并且对于腿脚不灵便、经常在家躺着的使用者来说,由于身体活动不便而减少了活动时间和活动量,增加了身体不适感,甚至延缓了康复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降低医护人员劳动强度、缩短病患恢复期的普外护理床。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普外护理床,包括床体,在床体下部四角设有床腿,所述床体上设有第一滑道,在床体一侧设有第二滑道,所述第一滑道上设有可横向滑出床体的床板,在床板的下端铰接有支腿,床板上靠近四边处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弹力固定带,在弹力固定带末端设有夹子,所述床尾处铰接有床尾板,床尾板与床体之间设有支杆;支杆的一端通过销轴连接在床尾板上端,另一端卡合第二滑道内,床尾板上设有第三滑道,在第三滑道的一端设有定位板,另一端设有在第三滑道上滑动的移动板,移动板的两端活动连接有弹力绳,弹力绳末连接有把手,定位板与移动板之间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定位板上可有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护理床适合于手术之后病人从术后移动车转移回病房,横向推拉的床板使术后病人容易转运,无需工作人员抬运,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也避免了伤口二次崩开的危险,在移动床板上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可以将褥子固定的夹子,避免了由于病患移动而弄乱褥子,降低陪护人员的工作,同时为久卧病床的病人提供了腿部以及手部的锻炼装置,锻炼装置可以晾晒衣服,节约了病房的空间。

优选的,床头的一侧铰接有阅读支架,支架末端设有阅读板。

提供阅读等功能,降低长时间卧床病患的烦躁心理,利于康复。

优选的,所述床体上相对第二滑道的另一侧设有支腿收纳凹槽。

不影响其作为普通护理床的使用。

优选的,所述床腿底端设有防滑橡胶套。

增加摩擦力,避免滑动,降低患者在转移的过程中受到二次伤害的概率。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便利,提高了术后病患转移的效率,降低医护人员的劳动力,同时为需要卧床的普外病患提供了适当的床上锻炼,避免了无聊时光,缩短了恢复期。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图1的使用状态图一;

图3图1的使用状态图二;

图4床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床体1,床腿2,第一滑道3,支腿4,床板5,凹槽6,弹力固定带7,夹子8,床尾板9,支杆10;第三滑道11,定位板12,移动板13,弹力绳14,把手15,复位弹簧16,通孔17,阅读支架18,阅读板19,褥子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普外护理床,包括床体,在床体下部四角设有床腿,床腿底端设有防滑橡胶套。

床体上设有第一滑道,在床体一侧设有第二滑道,床体上相对第二滑道的另一侧设有支腿收纳凹槽。第一滑道上设有可横向滑出床体的床板,在床板的下端铰接有支腿,床板上靠近四边处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弹力固定带,在弹力固定带末端设有夹子,所述床尾处铰接有床尾板,床尾板与床体之间设有支杆;支杆的一端通过销轴连接在床尾板上端,另一端卡合第二滑道内,所述床尾板上设有第三滑道,在第三滑道的一端设有定位板,另一端设有在第三滑道上滑动的移动板,移动板的两端活动连接有弹力绳,弹力绳末连接有把手,定位板与移动板之间设有复位弹簧,定位板上可有通孔。床头的一侧铰接有阅读支架,支架末端设有阅读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