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发热型贴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12757阅读:7658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发热型贴膏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贴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发热型贴膏。



背景技术:

贴膏一般可以通过将药胶混合物(药剂与医用胶粘剂的混合物)直接涂布到具有背衬的无纺布上制得。目前市面上采用促血液循环的生物材料制成的贴膏如伤湿止疼膏,没有热作用,其药效主要是敷在人体表面,再靠人体内部新陈代谢促使血液循环而发挥药效,但人体内部产生的热量则是有限的,以致发挥的药效是有限的。红外灯有热效应,却需要电源(或热源),使用时很不方便,而且两者不能形成一个整体装置方便的使用;另一种采用氧化铁粉、辣椒素等材料形成的发热体,却因为是粉末状可能导致从包裹材料或无纺布中渗漏出来,弄脏病患的衣服。同时,若贴膏中的发热体材料若渗出至膏药层或病患伤口处,极易造成病患伤口发炎等,因此,开发一种新的自发热型贴膏,其不仅具有良好的透气性、防水性及发热功效,还具有良好的抑菌功效,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具有良好的透气性、防水性及发热功效,还具有良好的抑菌功效的自发热型贴膏,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发热型贴膏,由外到内依次包括透气袋、发热层、抑菌层及膏药层,所述发热层、抑菌层及膏药层用线缝合连接;所述发热层由发热材料构成,装于透气袋中,该透气袋包括无纺布层、第一纸质层、第二纸质层及防水层,所述第一纸质层设置在所述无纺布层内侧,所述第二纸质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纸质层内侧,所述防水层设置在第二纸质层内侧;所述抑菌层由抑菌材料构成,抑菌层内外侧设蚕丝网层;所述膏药层由药膏构成,药膏外侧设丙纶无纺布层,药膏内侧设离型层。

较佳地,所述无纺布层均匀设置有第一透气孔,所述第一纸质层均匀设置有第二透气孔,所述第二纸质层均匀设置有第三透气孔,所述第一透气孔与所述第二透气孔相互交错设置,所述第二透气孔与所述第三透气孔相互交错设置,第一透气孔与所述第三透气孔相互交错设置。

本实用新型第一透气孔、第二透气孔和第三透气孔相互交错设置,使得透气袋不仅能够达到透气的效果,还能防止存放在该透气袋内的发热材料外泄,而且外部的物品也不会污染透气袋内材料。

较佳地,所述发热层的两端还设置有医用胶布。

较佳地,所述防水层采用聚烯烃防水透气微孔膜结构。本聚烯烃防水透气微孔膜结构可以保持空气的水气和氧气顺畅流通的同时,还可以防止发热材料及贴膏被水浸湿或润湿。

较佳地,所述发热层的厚度为0.1-0.3mm。

较佳地,所述抑菌层的厚度为50-100μm。

较佳地,所述膏药层的厚度为0.1-1mm。

较佳地,所述离型层为纸质离型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离型层或聚乙烯离型层。

较佳地,所述膏药层为圆形、椭圆形、方形、心形或花形中的一种。

本实用新型的发热材料由铁粉、氧化铁粉、活性炭、氯化钠及氯化镁组成,其作用原理是应用铁粉吸收空气中的水气和氧气,产生铁的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进行可持续12小时45-50℃的放热过程。

本实用新型的抑菌材料为抑菌材料为壳聚糖系列、纳米氧化锌、硅烷纳米氧化锌、二氧化钛、Ag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本实用新型的膏药为以艾叶为主,辅以其他中药材组合制成的艾叶膏状物,配入适量的乳胶,可将这种胶膏药涂在无纺布上。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贴膏包括了发热层、抑菌层及膏药层,发热材料置于透气袋中,便于吸收空气的水气和氧气,持续的自发热,使得患病部位保持较高的皮肤温度和潮湿温度,产生热蒸理疗效果,有利增加局部血液循环,疏通经络,以达到增强药效,消除疼痛,治疗疾病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贴膏透气袋的结构保持空气的水气和氧气顺畅流通的同时,还可防止粉末状发热材料渗漏,弄脏病患衣物;防水层还可以防止发热材料及贴膏被水浸湿或润湿。

(3)本实用新型贴膏还增加了抑菌层,抑菌层可辅以膏药层对病患局部位置进行抑菌、消炎。

(4)本实用新型膏药层为圆形、椭圆形、方形、心形或花形中的一种,患者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自己喜欢的图案,既温馨又美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发热型贴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透气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发热层,2-抑菌层,3-膏药层,4-医用胶布,5-无纺布层,6-第一纸质层,7-第二纸质层,8-防水层,9-第一透气孔,10-第二透气孔,11-第三透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出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然而,需要说明的是,说明书中列出的许多细节仅仅是为了使读者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有一个透彻的理解,即便没有这些特定的细节也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这些方面。

实施例1

如图1和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发热型贴膏,由外到内依次包括透气袋、发热层1、抑菌层2及膏药层3,发热层1、抑菌层2及膏药层3用线缝合连接;发热层1由发热材料构成,装于透气袋中,该透气袋包括无纺布层5、第一纸质层6、第二纸质层7及防水层8,第一纸质层6设置在无纺布层5内侧,第二纸质层7设置在所述第一纸质层6内侧,防水层8设置在第二纸质层7内侧;抑菌层2由抑菌材料构成,抑菌层2内外侧设蚕丝网层;膏药层3由药膏构成,药膏外侧设丙纶无纺布层,药膏内侧设离型层。发热层1的两端还设置有医用胶布4。

无纺布层5均匀设置有第一透气孔9,所述第一纸质层6均匀设置有第二透气孔10,所述第二纸质层7均匀设置有第三透气孔11,所述第一透气孔9与所述第二透气孔10相互交错设置,所述第二透气孔10与所述第三透气孔11相互交错设置,第一透气孔9与所述第三透气孔11相互交错设置。

较佳地,防水层8采用聚烯烃防水透气微孔膜结构。离型层为纸质离型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离型层或聚乙烯离型层。发热层1的厚度为0.1-0.3mm,抑菌层2的厚度为50-100μm,膏药层3的厚度为0.1-1mm。

较佳地,膏药层3为圆形、椭圆形、方形、心形或花形中的一种。

使用时,将膏药层3上的离型层揭掉,再将贴膏贴于对应的患处,此时发热层1与膏药层3结合,使得患病部位保持较高的皮肤温度和潮湿温度,产生热蒸理疗效果,有利增加局部血液循环,疏通经络,以达到增强药效,消除疼痛,治疗疾病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