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信息采集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27155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疗信息采集仪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医疗信息采集仪。



背景技术:

近年来将医学与多学科结合起来进行脉诊客观化研究的工作,开展得越来越活跃;它们大都继承了传统切脉的经验,还对各种脉象的定义加以规范;有的将现代科学理论和中医理论相结合,不仅满足了脉诊客观化的检测,还从病因病机、局部与整体、人体和环境等方面来研究脉象的机制,具有一定的智能诊断功能。目前基于手腕部挠动脉压力脉搏波形图对脉象进行的研究,得出的成果较多,为脉诊客观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但并未解决所有的问题。其中关键之一就是脉搏波形的检查方法有待提高与改进,因为它决定了脉搏波形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因此,我们很有必要研究新的技术方法来获取更多的脉搏信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医疗信息采集仪。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具体为:

一种医疗信息采集仪,其中,所述医疗信息采集仪包括:依次连接设置的脉搏传感器、放大电路、滤波电路、单片机和ARM处理器,所述ARM处理器还分别连接有控制面板、存储器、稳压器和蓝牙通信模块;

所述放大电路包括第一运放和第二运放,脉搏信号传感器的一端与第一运放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运放的反相端连接,第一运放的同相端通过第一电阻接入电源并通过第二电阻接地,第一运放的反相端与自身的输出端连接并通过第一电容接地,第一运放的输出端通过第三电阻接入电源,第一运放的输出端通过第四电阻与第二运放的同相端连接,第二运放的反相端分别通过第六电阻和第二电容与自身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滤波电路包括第三运放和第四运放,所述第三运放的反相端连接至第二运放的输出端,第三运放的反相端与同相端之间串联有第二电容和第八电阻,且其同相端和信号输出端之间连接有变阻器,所述第三运放的反相端依次通过第七电阻和第三电容连接第三运放的信号输出端;所述第四运放的同相端依次通过串联的第四电容和第五电容连接至第三运放的信号输出端,第四运放的同相端与反相端之间串联有第九电阻和第十电阻,第四运放的信号输出端与第四电容之间连接有第十一电阻;

其中,所述第四运放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单片机。

作为优选,上述的医疗信息采集仪,其中,所述脉搏传感器为SC0073型动态微压传感器。

作为优选,上述的医疗信息采集仪,其中,所述单片机为MSP型单片机。

作为优选,上述的医疗信息采集仪,其中,所述稳压器连接有电源。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脉搏信号传感器实时检测人体脉搏信号,进而进行放大、滤波和转换处理,其结构简单、信号采集和处理精度可靠性高,同时可通过控制面板和远程终端实现客观的表现出病人的脉搏波形,便于医生对病人的病情采集并分析。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特征、外形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明显。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可以按照比例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主旨。

图1是本实用新型医疗信息采集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放大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滤波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是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医疗信息采集仪具体包括:

依次连接设置的脉搏传感器、放大电路、滤波电路、单片机和ARM处理器,所述ARM处理器还分别连接有控制面板、存储器、稳压器和蓝牙通信模块;

脉搏信号传感器实时检测人体脉搏信号并将信号输入至放大电路,放大电路将信号进行放大并将放大后的信号输入至滤波电路,滤波电路将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并将滤波后的信号输入至单片机中将信号进行AD转换并将转换后的信号输入至ARM处理器,ARM处理器对接收到AD转换的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逻辑运算,并将处理结果发送到控制面板予以显示,存储器与ARM处理器相连,存储器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存储,稳压器用于稳定电压,与稳压器连接的电源用于提供电能。

ARM处理器将处理运算后的数据通过蓝牙通信模块发送至远程手机终端,通过远程终端也可显示处理结果,便于医护人员即使跟踪。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控制面板上还设置有数据输入装置,该装置可提供医护人员进行数据更新操作(可针对不同状态的人体脉搏数据更新),并输送至ARM处理器中便于针对性的逻辑处理和运算。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2,放大电路包括第一运放A1和第二运放A2,脉搏信号传感器1的一端与第一运放A1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运放A2的反相端连接,第一运放A1的同相端通过第一电阻R1接入电源并通过第二电阻R2接地,第一运放A1的反相端与自身的输出端连接并通过第一电容C1接地,第一运放A1的输出端通过第三电阻R3接入电源,第一运放A1的输出端通过第四电阻R4与第二运放A2的同相端连接,第二运放A2的反相端分别通过第六电阻R6和第二电容C2与自身的输出端连接;由此利用放大电路将人体脉搏的微弱信号进行适当放大,并利用电容电阻组成的RC滤波电路实现对信号中的直流分量的滤出。

如图3,滤波电路包括第三运放A3和第四运放A4,所述第三运放A3的反相端连接至第二运放A2的输出端,第三运放A3的反相端与同相端之间串联有第二电容C2和第八电阻R8,且其同相端和信号输出端之间连接有变阻器R,所述第三运放A3的反相端依次通过第七电阻R7和第三电容C3连接第三运放A3的信号输出端;所述第四运放A4的同相端依次通过串联的第四电容C4和第五电容C5连接至第三运放A3的信号输出端,第四运放A4的同相端与反相端之间串联有第九电阻R9和第十电阻R10,第四运放A4的信号输出端与第四电容C4之间连接有第十一电阻R11;

其中,所述第四运放A4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单片机;由于人体脉搏信号的频率主要分布在0.2~60Hz之间,因此可以利用滤波电路实现对超低频信号以及高于60Hz以上信号的滤除,进而保证信号有效输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优选的,脉搏传感器为SC0073型脉搏传感器;单片机为MSP型单片机。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脉搏信号传感器实时检测人体脉搏信号,进而进行放大、滤波和转换处理,其结构简单、信号采集和处理精度可靠性高,同时可通过控制面板和远程终端实现客观的表现出病人的脉搏波形,便于医生对病人的病情采集并分析。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结合现有技术以及上述实施例可以实现所述变化例,在此不做赘述。这样的变化例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在此不予赘述。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其中未尽详细描述的设备和结构应该理解为用本领域中的普通方式予以实施;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