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外科术后塑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5725阅读:464来源:国知局
乳腺外科术后塑形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用品,尤其涉及一种乳腺外科术后塑形装置。



背景技术:

外科手术后为保证手术部位的外形及止血常常会对手术部位进行塑形和压迫,尤其是对于那些具有生理曲线或者凹陷的部位,比如乳腺、腋窝。塑形的目的是为了矫正手术对该部位的外形造成的损伤,压迫则是为了局部止血同时可以促进该手术部位的尽快愈合。现有技术的乳腺塑形大多是通过文胸、内衣等,塑形效果较差,包裹不完全,托举效果也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乳腺外科术后塑形装置,结构简单,穿戴方便,体积小,可折叠,携带方便,成本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乳腺外科术后塑形装置,包括塑形穿戴面、四根固定绑带、多个扣接件、挂脖带、一对长度调节扣、一对乳腺通孔、一对托举气囊、一对充气口、一对密封口塞、四条魔术贴阳面、多根气囊限制条、多片魔术贴阴面及多个收拢钩;所述的塑形穿戴面为矩形结构,且所述的塑形穿戴面的边角处为圆角结构,所述的四根固定绑带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的塑形穿戴面上,位于所述的塑形穿戴面的两侧顶部及底部,所述的多个扣接件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的四根固定绑带的另一端,所述的塑形穿戴面及四根固定绑带通过所述的多个扣接件活动扣接呈环形结构;所述的挂脖带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的塑形穿戴面上,位于所述的塑形穿戴面的顶部两侧,所述的一对长度调节扣分别设置在所述的挂脖带的两端;所述的一对乳腺通孔为圆形结构并分别对称位于所述的塑形穿戴面上,位于所述的塑形穿戴面的中部,所述的塑形穿戴面通过所述的一对乳腺通孔穿戴在乳房上;所述的一对托举气囊为三分之二圆环形结构,所述的一对托举气囊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的塑形穿戴面的前端面上,并分别同轴环绕在所述的一对乳腺通孔的底部、两侧及中上部,所述的一对充气口分别设置在所述的一对托举气囊的一端,所述的一对密封口塞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的一对充气口内;所述的四条魔术贴阳面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的塑形穿戴面的前端面上,位于所述的一对托举气囊的下部两侧,所述的多根气囊限制条的一端分别间隔连接在所述的一对托举气囊的内侧端面上,所述的多根气囊限制条的另一端分别通过所述的多片魔术贴阴面适配连接在所述的四条魔术贴阳面上;所述的多个收拢钩分别设置在所述的一对托举气囊的相对面上,所述的一对托举气囊通过所述的多个收拢钩相互连接。

上述的乳腺外科术后塑形装置,其中,所述的塑形穿戴面上间隔设有多个透气通孔,位于所述的一对乳腺通孔的上方及一对托举气囊的下方。

上述的乳腺外科术后塑形装置,其中,所述的塑形穿戴面上间隔设有多条开口,位于所述的一对乳腺通孔的边缘处。

上述的乳腺外科术后塑形装置,其中,所述的塑形穿戴面上缝制有包边,位于所述的塑形穿戴面的边缘处。

上述的乳腺外科术后塑形装置,其中,所述的挂脖带的中部设有防勒垫条,所述的挂脖带通过所述的防勒垫条与颈部接触。

上述的乳腺外科术后塑形装置,其中,所述的一对托举气囊的内侧端面上分别设有记忆棉垫,所述的记忆棉垫呈弧形结构设置在所述的一对托举气囊的中部。

上述的乳腺外科术后塑形装置,其中,所述的一对托举气囊的外侧端面上分别设有定型层,所述的定型层呈弧形结构设置在所述的一对托举气囊的中部。

本实用新型能较好的包裹和托举乳房,达到塑形的目的,可配合托架使用,有利于乳腺外科手术后的恢复,尺寸可调,适应不同的人群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乳腺外科术后塑形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乳腺外科术后塑形装置的托举气囊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请参见附图1所示,一种乳腺外科术后塑形装置,包括塑形穿戴面1、四根固定绑带2、多个扣接件3、挂脖带4、一对长度调节扣5、一对乳腺通孔6、一对托举气囊7、一对充气口8、一对密封口塞9、四条魔术贴阳面10、多根气囊限制条11、多片魔术贴阴面及多个收拢钩12;所述的塑形穿戴面1为矩形结构,且所述的塑形穿戴面1的边角处为圆角结构,所述的四根固定绑带2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的塑形穿戴面1上,位于所述的塑形穿戴面1的两侧顶部及底部,所述的多个扣接件3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的四根固定绑带2的另一端,所述的塑形穿戴面1及四根固定绑带2通过所述的多个扣接件3活动扣接呈环形结构;所述的挂脖带4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的塑形穿戴面1上,位于所述的塑形穿戴面1的顶部两侧,所述的一对长度调节扣5分别设置在所述的挂脖带4的两端;所述的一对乳腺通孔6为圆形结构并分别对称位于所述的塑形穿戴面1上,位于所述的塑形穿戴面1的中部,所述的塑形穿戴面1通过所述的一对乳腺通孔6穿戴在乳房上;所述的一对托举气囊7为三分之二圆环形结构,所述的一对托举气囊7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的塑形穿戴面1的前端面上,并分别同轴环绕在所述的一对乳腺通孔6的底部、两侧及中上部,所述的一对充气口8分别设置在所述的一对托举气囊7的一端,所述的一对密封口塞9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的一对充气口8内;所述的四条魔术贴阳面10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的塑形穿戴面1的前端面上,位于所述的一对托举气囊7的下部两侧,所述的多根气囊限制条11的一端分别间隔连接在所述的一对托举气囊7的内侧端面上,所述的多根气囊限制条11的另一端分别通过所述的多片魔术贴阴面适配连接在所述的四条魔术贴阳面10上;所述的多个收拢钩12分别设置在所述的一对托举气囊7的相对面上,所述的一对托举气囊7通过所述的多个收拢钩12相互连接。

所述的塑形穿戴面1上间隔设有多个透气通孔13,位于所述的一对乳腺通孔6的上方及一对托举气囊7的下方,可起到透气的作用,使穿戴更舒适,减少皮肤过敏等不适情况发生。

所述的塑形穿戴面1上间隔设有多条开口14,位于所述的一对乳腺通孔6的边缘处,多条开口14扩大了一对乳腺通孔6的直径,可适应乳房较大的人使用。

所述的塑形穿戴面1上缝制有包边15,位于所述的塑形穿戴面1的边缘处,可起到加强塑形穿戴面1的边缘处强度的作用,防止磨损,使用寿命更长。

所述的挂脖带4的中部设有防勒垫条16,所述的挂脖带4通过所述的防勒垫条16与颈部接触,可起到防勒的作用,避免长时间挂脖穿戴给颈部带来不适。

请参见附图2所示,所述的一对托举气囊7的内侧端面上分别设有记忆棉垫17,所述的记忆棉垫17呈弧形结构设置在所述的一对托举气囊7的中部,可起到支撑的作用,亲肤感更强,穿戴更舒适。

所述的一对托举气囊7的外侧端面上分别设有定型层18,所述的定型层18呈弧形结构设置在所述的一对托举气囊7的中部,起到定型的作用,使一对托举气囊7保持弧形弯曲,使其更好的起到塑形和托举的作用。

使用时,将塑形穿戴面1通过一对乳腺通孔6穿戴在胸前,四根固定绑带2通过多个扣接件3绑定在背后,挂脖带4挂在头颈上,使塑形穿戴面1固定穿戴,一对长度调节扣5可用于调节挂脖带4的长度;根据乳房的尺寸和塑形、托举的需求,通过一对充气口8分别向一对托举气囊7内充气,并通过一对密封口塞9封口,使其有效托举乳房;多根气囊限制条11通过多片魔术贴阴面连接到四条魔术贴阳面10上,可压缩一对托举气囊7的容量和膨胀高度,以适应不同的塑形要求;多个收拢钩12将两个一对托举气囊7连接到一起,起到聚拢的效果,防止外扩。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能较好的包裹和托举乳房,达到塑形的目的,可配合托架使用,有利于乳腺外科手术后的恢复,尺寸可调,适应不同的人群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附属在其他相关产品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