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式胸腔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73248阅读:6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全式胸腔针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全式胸腔针。



背景技术:

胸腔穿刺针主要用于以下领域:

(1)对胸腔积液性质的判断;

(2)缓解因大量积液或积气所致的肺压迫症状;

(3)引流脓液治疗脓胸;

(4)避免胸膜粘连增厚,影响肺功能;

(5)向胸腔内注入药物。

现有的胸腔穿刺针产品,均没有采取对针尖的防护,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胸腔穿刺针针管比较粗同时刃口比较锋利的情况,很容易在使用完成后划伤或者刺伤医护人员和医疗废品处理人员,存在一定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安全式胸腔针,使用完成后能够对针尖部分形成有效防护,可以有效避免针尖裸露对医护人员或者相关有可能接触到针尖的人员造成伤害。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安全式胸腔针,包括针柄、针管、固定圈、折叠护套、三通、无针加药接头、锁合夹、内圆锥螺纹接头和针尖护套,其中:

所述针管包括横向部和竖向部,所述针管的竖向部的顶端与横向部的一端相连构成直角折弯结构,所述针管的直角折弯处的顶端设置有固定圈卡扣;

所述针柄设置在所述针管的竖向部,且所述针柄的位置与所述针管的横向部的位置相反;

所述针柄和针管一体注塑成型;

所述固定圈可转动地卡接在所述固定圈卡扣上;

所述折叠护套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固定圈上;

所述三通的第一出口通过导管与所述针管的竖向部的底端相连,第二出口通过导管与所述内圆锥螺纹接头相连,第三出口与所述无针加药接头相连;

所述锁合夹设置在所述三通和内圆锥螺纹接头之间的导管上;

所述针尖护套套接在所述针管的横向部。

上述的一种安全式胸腔针,其中,所述固定圈包括内部中空的圆柱体,所述圆柱体的底端向上开设一半圆形缺口;所述圆柱体的外壁面上设置一凸起卡扣,该凸起卡扣位于所述半圆形缺口的正上方,且所述凸起卡扣的中轴线与所述半圆形缺口的一侧边缘的夹角为30~40°;

所述圆柱体可旋转地套接在所述固定圈卡扣上,且所述针管的横向部位于所述半圆形缺口内。

上述的一种安全式胸腔针,其中,所述半圆形缺口的深度为2mm。

上述的一种安全式胸腔针,所述折叠护套包括固定板和针管保护槽,其中:

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与所述凸起卡扣相适配的通孔,所述凸起卡扣可旋转地卡接在所述通孔内;

所述针管保护槽的一端可折叠地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针管保护槽的另一端设置有导管固定卡槽,且所述导管固定卡槽位于所述针管保护槽的槽底的外壁面上;

所述针管保护槽的内部设置一针管卡瓣,且所述针管卡瓣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针管保护槽的一侧槽壁上。

上述的一种安全式胸腔针,其中,所述针管保护槽与固定板之间的折叠夹角为0~90°,所述针管保护槽与固定板的连接处的最窄厚度为0.2~0.3mm。

上述的一种安全式胸腔针,其中,所述针管卡瓣和与其相连的所述针管保护槽的槽壁之间的夹角为60°。

上述的一种安全式胸腔针,其中,所述针柄的中部与所述针管的竖向部相连,且所述针柄的左右部为可折叠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安全式胸腔针,使用完成后能够对针尖部分形成有效防护,可以有效避免针尖裸露对医护人员或者相关有可能接触到针尖的人员造成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安全式胸腔针的结构示意图(主视效果);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安全式胸腔针的结构示意图(后视效果);

图3a为针柄和针管的连接结构图;

图3b为图3a的侧视图;

图4a为固定圈的立体结构图;

图4b为固定圈的俯视图;

图4c为固定圈的主视图;

图5a为折叠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5b为图5a的A-A向剖视图;

图5c为图5a的B-B向剖视图;

图5d为折叠护套的侧视图;

图6为针柄、针管、固定圈和折叠护套的安装示意图;

图7为固定圈和折叠护套的连接示意图;

图8为针管卡接在折叠护套内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其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8,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一种安全式胸腔针,包括针柄1、针管2、固定圈3、折叠护套4、三通6、无针加药接头7、锁合夹8、内圆锥螺纹接头9和针尖护套10。

请参阅图3a和图3b,针管2包括横向部和竖向部,针管2的竖向部的顶端与横向部的一端相连构成直角折弯结构,即针管2的折弯角度α1为90°。针管2的直角折弯处的顶端设置有固定圈卡扣21;针柄1的中部设置在针管2的竖向部,且针柄1的位置与针管2的横向部的位置相反;针柄1的左右部为可折叠结构,便于穿刺过程中手持。针柄1和针管2一体注塑成型。

固定圈3可转动地卡接在固定圈卡扣21上;折叠护套4可旋转地设置在固定圈3上。三通6的第一出口通过导管5与针管2的竖向部的底端相连,第二出口通过导管5与内圆锥螺纹接头9相连,第三出口与无针加药接头7相连;锁合夹8设置在三通6和内圆锥螺纹接头9之间的导管5上;针尖护套10套接在针管2的横向部。

请参阅图4a至图4c,固定圈3包括内部中空的圆柱体31,圆柱体31的底端向上开设一半圆形缺口32,半圆形缺口32的深度h为2mm;圆柱体31的外壁面上设置一凸起卡扣33,该凸起卡扣33位于半圆形缺口32的正上方,且凸起卡扣33的中轴线与半圆形缺口32的一侧边缘的夹角α2为30~40°;圆柱体31可旋转地套接在固定圈卡扣21上,且针管2的横向部位于半圆形缺口32内。这样,固定圈3可围绕固定圈卡扣21做0~180°旋转。

请参阅5a至5d以及图6和图7,折叠护套4包括固定板41和针管保护槽42,固定板31上开设有与凸起卡扣21相适配的通孔43,凸起卡扣21可旋转地卡接在通孔43内,这样,折叠护套4可围绕凸起卡扣21做360°旋转;针管保护槽42的一端可折叠地设置在固定板41上,针管保护槽42的另一端设置有导管固定卡槽44,且导管固定卡槽44位于针管保护槽42的槽底的外壁面上;针管保护槽42的内部设置一针管卡瓣45,且针管卡瓣45的一端固定在针管保护槽42的一侧槽壁421上,针管卡瓣45和与其相连的针管保护槽42的槽壁421之间的夹角α3为60°。针管保护槽42与固定板41之间的折叠夹角α4为0~90°,针管保护槽42与固定板41的连接处c的最窄厚度d为0.2~0.3mm。

导管固定卡槽44的两侧槽壁之间的最大距离e为4.2mm,导管固定卡槽44的两侧槽壁之间的夹角α5为2.7~3.1°。

本实用新型的安全式胸腔针,未使用时,折叠护套4上的导管固定卡槽44卡接在导管5上(见图2),使用完成后推动折叠护套4,使得固定圈3进行转动,当固定圈3内半圆形缺口32的一侧边缘与针管2的横向部相接触时,按压折叠护套4的针管保护槽42使其进行折叠,同时使得针管2被针管保护槽42内的针管卡瓣45固定(见图8)。

本实用新型的安全式胸腔针,具有以下特点:

(1)、针管和针柄采用一体注塑的方式进行加工,有利于针管的固定和定位;

(2)、固定圈装入固定圈卡扣后可以做180度的旋转;

(3)、折叠护套和固定圈装配后可以进行360度旋转,同时折叠护套可以进行折叠;

(4)、三通连接无针加药接头可以在抽液量比较大的情况下进行抽吸并能有效防止空气进入。

本实用新型的安全式胸腔针,引入折叠护套对胸腔针使用完成后进行针尖屏蔽,能有效的将针尖固定在保护套内,可以避免相关人员的不受针尖伤害。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安全式胸腔针,使用完成后能够对针尖部分形成有效防护,可以有效避免针尖裸露对医护人员或者相关有可能接触到针尖的人员造成伤害。

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