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手术床侧卧位腰骶部卡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81361阅读:456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手术床侧卧位腰骶部卡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中一种手术床侧卧位腰骶部支撑器具。



背景技术:

侧卧位是外科手术常用体位之一,做好体位护理,预防护理并发症的发生是手术室护士的职责。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进步,对医疗器械包括外科手术器械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公知技术中,现有的手术床侧卧位腰骶部支撑器具主要是由单一腰托和单腿支架组成的如卡腰架。但受其构造所限,其结构设计不合理,由于头颈部神经外科手术不同于诸如胸、腹、盆腔等躯干部位的手术,躯干部侧卧位手术所需侧卧位支撑器具要求为避免影响胸腹部术野,置于患者的耻骨联合和腰骶部后侧,而神经外科侧卧位安置要求有更可靠的稳定性,并不受术野限制,以起到妥善支撑患者实现侧卧位并减轻局部皮肤压力为主要目的,而现有器具手术床侧垫的腰托部分较窄,牢固性差,尤其是在神经外科手术后使患者身体上有压痕,时间过长甚至出现压疮,实际应用受到限制,亦给使用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现有的手术床侧卧位腰骶部支撑器具结构设计不合理,实际应用受到限制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之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用,能多工位调节,受力面积增大,固定牢固,用后使患者身体上无压痕,更适于神经外科手术,使用方便的新式手术床侧卧位腰骶部支撑器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功能手术床侧卧位腰骶部卡架,它设有:卡架连座、调节阀钮、挡腰板角度调节旋钮、挡腰板主体、挡腰板角度调节连叉、弯连杆,在卡架连座上由调节阀钮配合连接有弯连杆,弯连杆的顶端制有圆套管,在弯连杆的圆套管内穿连着挡腰板角度调节连叉,挡腰板角度调节连叉的尾部制有调节阀钮、顶部制有连叉,挡腰板主体的背体上制有挡腰板连柱,挡腰板主体的挡腰板连柱连接挡腰板角度调节连叉顶部的连叉。

上述的多功能手术床侧卧位腰骶部卡架,所述挡腰板主体的两侧体上还分别由铰链连接有侧翼板。

上述的多功能手术床侧卧位腰骶部卡架,所述挡腰板主体和侧翼板的外周边镶装有软垫圈,所述软垫圈是橡胶、橡塑、高密度海绵的任一种以及其它适用型的弹性柔软质垫圈。

上述的多功能手术床侧卧位腰骶部卡架,所述挡腰板主体为随腰曲线型的3字状3个圆弧联体式挡腰板主体,侧翼板为弧形板体。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按照设计要求和手术的实际需要,将本新型的手术床侧卧位腰骶部卡架的卡架连座通过卡固旋钮旋紧固定到手术床侧栏上,打开并调定好两侧翼板张开角度,根据病人体态调定调节阀钮,使得在挡腰板主体贴到患者腰骶部固定好,便可进行患者侧卧位的外科手术工作。挡腰板主体部分符合人体工学,中间部位凸起,贴合病患腰部曲线。手术后可将两侧翼板折合。

由于本实用新型设计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的手术床侧卧位腰骶部支撑器具结构设计不合理,实际应用受到限制的问题。亦经过试验试用结果表明,它具有结构简单实用,能多工位调节,受力面积增大,固定牢固,用后使患者身体上无压痕,更适于神经外科手术,使用方便等优点,适用于神经外科及头面部等患者侧卧位手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简图。

图2是图1实施例的A-A向即卡架连座的右视图。

图3是图1实施例中挡腰板主体的放大结构简图。

图4是图3挡腰板主体的俯视图。

附图中各标号为:1卡架连座;2调节阀钮;3挡腰板角度调节旋钮;4侧翼板;5挡腰板主体;6挡腰板连柱;7挡腰板角度调节连叉;8弯连杆;9卡固旋钮。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图3所示实施例,本实用新型设有卡架连座1、调节阀钮2、挡腰板角度调节旋钮3、挡腰板主体5、挡腰板角度调节连叉7、弯连杆8,在卡架连座1上由调节阀钮2配合连接有弯连杆8,弯连杆8的顶端制有圆套管,在弯连杆8的圆套管内穿连着挡腰板角度调节连叉7,挡腰板角度调节连叉7的尾部制有调节阀钮2、顶部制有连叉,挡腰板主体5的背体上制有挡腰板连柱6,挡腰板主体5的挡腰板连柱6连接挡腰板角度调节连叉7顶部的连叉;挡腰板主体5的两侧体上还分别由铰链连接有侧翼板4;所述挡腰板主体5和侧翼板4的外周边镶装有高密度海绵质的软垫圈。

参见附图4,本实施例所述挡腰板主体5为随腰曲线型的3字状3个圆弧联体式挡腰板主体。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