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麻醉科用医疗吸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73857阅读:793来源:国知局
一种麻醉科用医疗吸痰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麻醉科医疗设备,具体是一种麻醉科用医疗吸痰装置。



背景技术:

外科手术时,为保证手术顺利,可能会选用全麻、局部麻醉等麻醉措施以消除患者手术疼痛,保证患者安全,为手术创造良好条件,麻醉科的医护人员在手术过程及手术结束后均需密切观察病人情况。手术时,若采用全身麻醉,病人意识消失、吞咽和咳嗽反射丧失、喷门松弛,若胃内容物较多且未及时吸除时,易发生胃内容物返流、呕吐或误吸而引起窒息,手术时一般使病人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误吸,而且在手术过程中需时刻观察病人呼吸状况,保持病人呼吸道畅通及时吸除口腔内分泌物,观察有无喉头水肿。若病人呼吸道内痰液过多,也需及时清除积痰。

现有的装置中,结构一般较为简单,都是手持式装置,缺乏灵活且稳定的支撑装置;现有的技术中,痰液一般都采用气泵直接吸出,这样的吸出方式对于气泵的清理会造成很大的困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麻醉科用医疗吸痰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麻醉科用医疗吸痰装置,包括底座、弹性支撑片、导液管、三通和气泵,所述底座上端右侧连接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外围上部焊接设置有转动件,所述转动件外围左侧焊接设置有转动支撑板,所述转动支撑板上连接设置有第一转动杆,所述转动支撑板正面活动设置有固定旋钮,所述第一转动杆左端活动设置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和所述第二转动杆之间连接设置有连接螺栓,所述第二转动杆左端设置有圆形槽,所述第二转动杆左侧设置有安置探头,所述安置探头右端和所述圆形槽之间连接设置有转动滚珠,所述安置探头左端连接设置有弹性支撑片,所述安置探头中贯穿设置有导液管,所述导液管右端连接设置有三通,所述三通上部开口处连接设置有透气防水膜,所述三通右侧开口处连接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底座上端位于所述支撑杆左侧镶嵌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上端焊接设置有医疗垃圾回收桶,所述医疗垃圾回收桶上端边缘连接设置有固定圈,所述转盘内设置有垃圾袋,所述固定圈内圈环绕对称设置有橡胶挡片,所述三通上端连接设置有透气管,所述透气管末端连接设置有气泵,所述三通右端连接设置有回收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件由外圈、连接滚珠和内圈组成,所述转动件内圈焊接固定在所述支撑杆外围。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圆形槽的左端开有圆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滚珠和所述圆形槽尺寸相契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弹性支撑片为对称固定在所述安置探头左端的弧形金属片,所述弹性支撑片表面经过抛光处理,所述弹性支撑片左端经过钝化处理。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单向阀由扭转弹簧连接在所述三通内,所述单向阀的设置使液体和气体只能够单向向右侧通过。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圈下端开有和所述医疗垃圾回收桶上端边缘尺寸相契合的槽口,所述固定圈和所述医疗垃圾回收桶活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气泵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端,所述气泵的吸气端和所述透气管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通过转动转动件、调整第一转动杆和转动支撑板的相对角度、调整第二转动杆和第一转动杆的相对角度以及安置探头和第二转动杆的相对角度来将弹性支撑片伸入病患口中,并支撑住病患的喉部以便后续治疗,这样的组合设置使用方便且结构简单,能够在装置固定的情况下调整到任意角度;当弹性支撑片固定好后,将导液管的左端逐渐伸向病患咽喉处痰液的位置,启动气泵,此时单向阀关闭的情况下,痰液通过导液管进入三通后,能够被透气防水膜隔绝,当痰液吸除干净后,关闭气泵后痰液经过单向阀后由回收管流入垃圾袋中,这样的设置改善了以往直接使用气泵吸取痰液而难以清理的问题,导液管、三通和回收管在使用完成后可以直接拆卸清洗,更加方便实用;在医疗过程中,垃圾袋中除了痰液还会有其它医疗垃圾,转盘的设置便于医疗垃圾回收桶清理消毒,工作效率更高,使用更加干净卫生。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麻醉科用医疗吸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麻醉科用医疗吸痰装置中A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麻醉科用医疗吸痰装置中三通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支撑杆,3-转动件,4-转动支撑板,41-固定旋钮,5-第一转动杆,51-第二转动杆,52-连接螺栓,53-圆形槽,6-安置探头,61-转动滚珠,7-弹性支撑片,8-导液管,9-三通,91-透气防水膜,92-单向阀,10-通气管,11-转盘,12-医疗垃圾回收桶,13-固定圈,14-垃圾袋,15-橡胶挡片,16-回收管,17-气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麻醉科用医疗吸痰装置,包括底座1、弹性支撑片7、导液管8、三通9和气泵17,所述底座1上端右侧连接设置有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为圆柱体金属杆,所述支撑杆2外围上部焊接设置有转动件3,所述转动件3由外圈、连接滚珠和内圈组成,所述转动件3内圈焊接固定在所述支撑杆2外围,所述转动件3外围左侧焊接设置有转动支撑板4,所述转动支撑板4上连接设置有第一转动杆5,所述转动支撑板4正面活动设置有固定旋钮41,所述第一转动杆5能够在所述转动支撑板4上转动,所述固定旋钮41能够固定所述第一转动杆5在所述转动支撑板4上的位置,所述第一转动杆5左端活动设置有第二转动杆51,所述第一转动杆5和所述第二转动杆51之间连接设置有连接螺栓52,所述第二转动杆51和所述连接螺栓52能够相对转动,所述第二转动杆51和所述连接螺栓52之间的相对角度通过所述连接螺栓52进行固定,所述第二转动杆51左端设置有圆形槽53,所述圆形槽53的左端开有圆孔,所述第二转动杆51左侧设置有安置探头6,所述安置探头6右端和所述圆形槽53之间连接设置有转动滚珠61,所述转动滚珠61和所述圆形槽53尺寸相契合,所述转动滚珠61能够在所述圆形槽53内转动,所述安置探头6能够通过所述转动滚珠61和所述圆形槽53的配合与所述第二转动杆51相对转动,所述安置探头6左端连接设置有弹性支撑片7,所述弹性支撑片7为对称固定在所述安置探头6左端的弧形金属片,所述弹性支撑片7表面经过抛光处理,所述弹性支撑片7左端经过钝化处理,所述弹性支撑片7用于伸入病患口中并可以将病患的咽喉部扩张开来以便进行吸痰,所述安置探头6中贯穿设置有导液管8,所述导液管8左端贯穿所述安置探头6并伸出到所述安置探头6左端,所述导液管8右端连接设置有三通9,所述三通9上部开口处连接设置有透气防水膜91,所述三通9右侧开口处连接设置有单向阀92,所述单向阀92由扭转弹簧连接在所述三通9内,所述单向阀92的设置使液体和气体只能够单向向右侧通过,所述底座1上端位于所述支撑杆2左侧镶嵌设置有转盘11,所述转盘11底部通过转动连接固定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转盘11能够在所述底座1上转动,所述转盘11上端焊接设置有医疗垃圾回收桶12,所述医疗垃圾回收桶12上端边缘连接设置有固定圈13,所述固定圈13下端开有和所述医疗垃圾回收桶12上端边缘尺寸相契合的槽口,所述固定圈13和所述医疗垃圾回收桶12活动连接,所述转盘11内设置有垃圾袋14,所述垃圾袋14边缘通过所述医疗垃圾回收桶12和所述固定圈13的配合固定,所述固定圈13内圈环绕对称设置有橡胶挡片15,所述橡胶挡片15为末端固定粘结在所述固定圈13上的医用橡胶材料,所述橡胶挡片15的设置便于向所述垃圾袋14中装入医疗垃圾同时能够尽量隔绝垃圾中的气味飘散,所述三通9上端连接设置有透气管10,所述透气管10末端连接设置有气泵17,所述气泵17固定在所述底座1上端,所述气泵17的吸气端和所述透气管10固定连接,所述三通9右端连接设置有回收管16,所述回收管16下端穿过所述橡胶挡片15伸入所述垃圾袋14内。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通过转动转动件3、调整第一转动杆5和转动支撑板4的相对角度、调整第二转动杆51和第一转动杆5的相对角度以及安置探头6和第二转动杆51的相对角度来将弹性支撑片7伸入病患口中,并支撑住病患的喉部以便后续治疗,这样的组合设置使用方便且结构简单,能够在装置固定的情况下调整到任意角度;当弹性支撑片7固定好后,将导液管8的左端逐渐伸向病患咽喉处痰液的位置,启动气泵17,此时单向阀92关闭的情况下,痰液通过导液管8进入三通9后,能够被透气防水膜91隔绝,当痰液吸除干净后,关闭气泵17后痰液经过单向阀92后由回收管16流入垃圾袋14中,这样的设置改善了以往直接使用气泵17吸取痰液而难以清理的问题,导液管8、三通9和回收管16在使用完成后可以直接拆卸清洗,更加方便实用;在医疗过程中,垃圾袋14中除了痰液还会有其它医疗垃圾,转盘11的设置便于医疗垃圾回收桶12清理消毒,工作效率更高,使用更加干净卫生。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