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98402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医疗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热量等能量对生物体组织进行处置的医疗设备。



背景技术:

在日本特表2008-534068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用于切断并密封血管的外科用装置。该外科用装置具有用于将组织夹在中间进行紧固的钳部,利用热量等使组织密封或者结合。

在日本特开2003-275220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用于在一对钳构件之间加热生物体组织的医疗设备。在该医疗设备中,在把持部中的一者或两者设置发热体,在把持着生物体组织的状态下使发热体发热并进行生物体组织的凝固、将凝固了的生物体组织的凝固部位切开等加热处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8-53406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03-275220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为了减少患者的负担,期望一种更低侵袭的医疗设备。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达到所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的医疗设备包括:支承构件;能量输出部,其用于输出处置生物体组织的能量;绝热部,其设于所述能量输出部的背面,并支承于所述支承构件的顶端侧;以及导热构件,其以跨过所述支承构件的比所述能量输出部靠基端侧的部分和所述绝热部的方式设置,该导热构件用于向所述支承构件传导从所述能量输出部传导到所述绝热部的热量。

发明的效果

采用上述的结构,能够提供一种低侵袭的医疗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医疗设备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医疗设备的手持件的能量输出部和钳构件的侧视图。

图3是图2所示的手持件的沿着f3-f3线的剖视图。

图4是放大地表示图3所示的手持件的能量输出部、绝热部、外壳的剖视图。

图5是分解表示图4所示的能量输出部、导热构件、支承构件的外壳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图5所示的导热构件的散热部、外壳、配线部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第1变形例的医疗设备的能量输出部、绝热部、导热构件以及外壳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第2变形例的医疗设备的导热构件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第3变形例的医疗设备的导热构件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第4变形例的医疗设备的能量输出部、绝热部以及外壳的剖视图。

图11是沿着图10所示的f10-f10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6说明实施方式的医疗设备。

如图1所示,医疗设备11包括手持件12、电源单元13、以及连接手持件12和电源单元13的线缆14。

如图1所示,手持件12具有构成外壳的壳体15、与壳体15一体设置的固定手柄16、能够相对于壳体15转动的手柄17、以及设于壳体15的操作按钮18。在本实施方式中,操作按钮18由1个构成,但也可以设有多个。

如图1~图6所示,手持件12包括:能量输出部21,其用于输出处置生物体组织的能量;绝热部22,其固定于能量输出部21的背面;支承构件23,其用于支承能量输出部21和绝热部22;包覆构件25,其用于覆盖支承构件23的后述的外壳24;导热构件26,其以跨过绝热部22和支承构件23的方式设置;旋钮28,其固定于支承构件23的后述的护套27;钳构件31,其以能够相对于能量输出部21转动的方式安装于护套27;衬垫29,其设于钳构件31;圆筒形的可动管32,其设于护套27的内部,在开闭钳构件31时,该可动管32进行进退;配线部34,其将能量输出部21的后述的加热器33和电源单元13电连接;以及覆盖部35,其用于覆盖配线部34。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与支承构件23的护套27的中心轴线方向(长度方向)c平行的两个方向中的一个方向设为顶端方向c1、将与顶端方向相反的方向设为基端方向c2地进行说明。此外,如图2所示,由能量输出部21(第1把持片21)和钳构件31(第2把持片31)构成用于对处置对象部位进行处置的末端执行器36。

如图2所示,支承构件23具有呈圆筒形的管状的金属制的护套27和借助螺钉、熔接等固定于护套27的顶端侧的外壳24。如图4、图5所示,在外壳24设有突出成舌状的突出部24a,在该突出部24a固定有导热构件26、绝热部22以及能量输出部21。外壳24(突出部24a)与绝热部22相邻接。外壳24的外周被绝热性的包覆构件25所覆盖。包覆构件25由合成树脂材料、例如peek等构成,但既可以是ptfe、pfa、pi、pbi等,也可以由陶瓷形成。

如图4、图5所示,能量输出部21具有沿护套27的中心轴线方向c延伸并且具有山形的截面的抵接部37(刀刃)和收纳于抵接部37的内部的加热器33(发热元件)。抵接部37是与处置对象直接接触的部分。为了防止生物体组织l的黏附,抵接部37的表面例如由氟树脂等进行了涂覆。加热器33设于抵接部37和绝热部22之间,能够对抵接部37赋予热能。加热器33例如由采用不锈钢、镍铬合金(镍铬合金线)等的电阻等构成。抵接部37由导热性良好的例如铜合金、铝合金等金属构成。

如图4、图5所示,绝热部22形成为截面梯形的板状,在其顶面支承能量输出部21。绝热部22相对于外壳24(支承构件23)的顶端侧固定。绝热部22具有外缘部38(台阶部),外缘部38沿着能量输出部21的外周以恒定的宽度尺寸设置。外缘部38比能量输出部21的外周向外侧突出。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医疗设备11中,降低了使能量输出部21错误地接触处于处置对象部位的周边的生物体组织的危险。

绝热部22例如由合成树脂材料构成。更具体地讲,绝热部22由peek等构成,但绝热部22的材质并不限定于此。绝热部22既可以是ptfe、pfa、pi、pbi等除peek之外的合成树脂材料,或者也可以由导热系数较小的陶瓷等构成。绝热部22与金属等相比导热性足够小。因此,绝热部22发挥所谓的绝热性,能量输出部21侧的热量不易传导到外壳24侧。

如图4所示,导热构件26收纳于在外壳24设置的凹部内。此外,导热构件26夹设在绝热部22和外壳24之间的位置。如图5所示,导热构件26具有以跨过支承构件23的比能量输出部21靠基端方向c2侧的部分和绝热部22的方式呈板状设置的主体部41(导热部)和设于主体部41的与绝热部22相邻接的一侧的端部相反的那一侧的端部的散热部42。散热部42设置为沿与抵接部37的处置面交叉的方向(纵向)延伸的一对块体。导热构件26由铜、铝等导热性良好的金属材料形成。

期望的是,将散热部42的两个部分合计而成的体积大于主体部41的体积。还期望的是,将散热部42的两个部分的以与主体部41所延伸的方向交叉的面切断时的截面积合计而成的截面积大于主体部41的以与该面平行的面切断时的截面积。

外壳24构成末端执行器36的外壳,其隔着绝热部22支承能量输出部21并确保该部分的强度。外壳24由通常的金属材料、例如不锈钢等构成。因此,外壳24的导热系数小于导热构件26的导热系数。

如图5所示,外壳24具有与导热构件26的散热部42相辅相成的形状的卡合部43。具体地讲,卡合部43具有夹在散热部42的一对块体之间的肋部43a和限制块体的周围的壁部43b。因此,外壳24与散热部42热连接,其能够接受传导到散热部42的热并使其传导到护套27侧。

护套27呈杆状,在其顶端侧支承外壳24。护套27在基端部分以能够相对于壳体15旋转的状态安装于壳体15。旋钮28相对于护套27固定地设置。通过使旋钮28相对于壳体15旋转,从而能够使护套27、能量输出部21以及钳构件31绕中心轴线方向c一体地旋转。护套27在其顶端部具有用于支承钳构件31的支承销45。

钳构件31能够在图2所示的自能量输出部21隔离的隔离位置和与能量输出部21抵接的抵接位置之间将支承销45作为中心地进行转动。在钳构件31设有与能量输出部21(第1把持片21)侧相同的包覆构件25。通过使钳构件31开闭,从而能够在能量输出部21和钳构件31之间夹持生物体组织l(参照图3)、或者放开生物体组织l。

手术操作者通过使手柄17相对于壳体15转动,从而能够进行该钳构件31的开闭操作。即,若手术操作者操作手柄17,则设于护套27的内侧的可动管32(参照图2)沿着护套27的中心轴线方向c进退移动,由此开闭钳构件31。

配线部34连接加热器33和设于电源单元13的加热器控制部13a,该配线部34的一部分位于线缆14的内部。如图6所示,配线部34由表面被片状的绝缘构件包覆的电线构成。覆盖部35呈方形的管道状,其在顶端方向c1侧与绝热部22一体地成形。因此,覆盖部35由与绝热部22相同的材质形成,具有绝热性。绝热部22和覆盖部35利用将配线部34作为嵌入件的嵌入成形一体地成形。覆盖部35与导热构件26的散热部42接触,并与散热部42热连接。

接着,参照图3、图5、图6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医疗设备11的作用。

手术操作者在处置过程中能够操作手柄17将生物体组织l夹在能量输出部21和钳构件31之间。并且,手术操作者通过在该状态下操作操作按钮18,从而能够对夹持的生物体组织l投入热能。由此,能够进行生物体组织的凝固、或者进行生物体组织的切除。

另一方面,若对生物体组织(处置对象)进行凝固·切开处置以及凝固处置,则有时能量输出部21的温度会达到高温(例如200℃~300℃)。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能量输出部21和外壳24之间设有导热系数较小的绝热部22,因此能够减小每单位时间内从能量输出部21传导到外壳24的热量。因此,即使在手术操作者无意地使外壳24(能量输出部21的背面侧)接触到除处置部位之外的周边组织的情况下,也能防止对该周边组织产生热量的不良影响。

此外,超过绝热部22传导到外壳24侧的热量经由导热构件26的主体部41被传导到散热部42。传导到散热部42的热量经由密合于散热部42的卡合部43被传导到外壳24。传导到外壳24的热量随时被放出到护套27侧。此外,由于外壳24被包覆构件25所覆盖,因此即使在手术操作者无意地使外壳24接触到周边组织的情况下,也能够降低对周边组织产生热量的不良影响的可能性。

根据本实施方式,医疗设备11包括:支承构件23;能量输出部21,其用于输出处置生物体组织的能量;绝热部22,其设于能量输出部21的背面,并支承于支承构件23的顶端侧;以及导热构件26,其以跨过支承构件23的比能量输出部21靠基端方向c2侧的部分和绝热部22的方式设置,并用于向支承构件23传导从能量输出部21传导到绝热部22的热量。

采用该结构,由于利用绝热部22覆盖能量输出部21的背面,因此能量输出部21的热不会保持原状态地传导到背面侧。此外,倘若在由长时间的连续使用引起绝热部22变为高温的情况下,由于能够利用导热构件26将绝热部22的热量传导到支承构件23侧,因此也能够防止热量积蓄在绝热部22。由此,即使在手术操作者无意地使能量输出部21的背面侧接触到周边组织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对周边组织产生热量的不良影响(对于周边组织的热侵袭)。

导热构件26具有散热部42,该散热部42设于导热构件26的与绝热部22相邻接的端部相反的那一侧的端部。采用该结构,由于在导热构件26设有散热部42,因此能够积极地将从绝热部22接受的热量传导到散热部42侧。由此,能够减少在绝热部22积蓄的热量,能够减少对于周边组织的热侵袭。

导热构件26借助散热部42热连接于支承构件23。采用该结构,能够将传导到散热部42的热量放出到支承构件23。由此,能够促进散热部42的冷却并降低散热部42的温度。因而,能够形成从绝热部22经由导热构件26到达支承构件23的热量的流动。因此,防止了暂且传导到散热部42的热量再次向绝热部22侧逆流,能够进一步降低绝热部22附近的温度。

期望的是,导热构件26具有连接导热构件26的与绝热部22相邻接的端部和散热部42的主体部41,散热部42具有比主体部41大的体积。还期望的是,导热构件26具有连接导热构件26的与绝热部22相邻接的端部和散热部42的主体部41,散热部42的以与主体部41所延伸的方向交叉的面切断时的截面积大于主体部41的以与所述面平行的面切断时的截面积。采用这些结构,能够增大散热部42侧的热容量,能够积极地将从绝热部22接受的热量传导到散热部42侧。由此,能够实现减少在绝热部22积蓄的热量并对于周边组织的热侵袭较小的医疗设备11。

医疗设备11具有与绝热部22相邻接地设置的外壳24,导热构件26的导热系数大于外壳24的导热系数。采用该结构,由于设有相对于外壳24导热系数较大的导热构件26,因此能够效率较佳地将传导到绝热部22的热量传导到支承构件23侧并冷却绝热部22和外壳24。

医疗设备11具有用于覆盖外壳24的外周的绝热性的包覆构件25。采用该结构,即使在手术操作者无意地使外壳24接触到处于处置部位的周边的周边组织的情况下,也能够降低对周边组织产生热量的不良影响的危险。

能量输出部21包括抵接于处置对象的抵接部37和设于抵接部37与绝热部22之间并且用于加热抵接部37的加热器33。采用该结构,能够防止热量传导到绝热部22侧并将从加热器33产生的热量主要传导到抵接部37侧。由此,能够在短时间内加热抵接部37,并且能够防止热量的损失并实现节能的医疗设备11。

医疗设备11包括与加热器33相连的配线部34和覆盖配线部34并且与绝热部22一体设置的覆盖部35。采用该结构,能够利用覆盖部35覆盖与加热器33一同变为高温的配线部34。由此,能够防止配线部34的热量扩散到周围。

覆盖部35与散热部42热连接。采用该结构,能够将配线部34和覆盖部35的热量放出到散热部42侧。由此,能够防止配线部34的温度上升而在配线部34产生破损等的不良。

以下,说明医疗设备11的各变形例。以下,主要说明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与上述实施方式共用的部分省略图示或者说明。

[第1变形例]

参照图7说明医疗设备11的第1变形例。在绝热部22设有沿护套27的中心轴线方向c延伸的一对空洞部46。即,在绝热部22的、与外壳24相抵接的面设有一对槽,该槽沿护套27的中心轴线方向c延伸。在空洞部46的内侧存在空气。因此,在本变形例中,由于空洞部46提高绝热性,因此进一步减小了绝热部22的导热系数。

根据第1变形例,绝热部22在其内部具有填充了空气的空洞部46。采用该结构,在绝热部22能够进一步减小导热系数,能够防止能量输出部21的热量保持原状态地传导到绝热部22。此外,即便有时在长时间的连续使用等严酷的条件下使用医疗设备11,也能够利用导热构件26将绝热部22的热量放出到支承构件23侧。因此,即使在手术操作者无意地使能量输出部21的背面侧接触到除处置部位之外的周边组织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对该周边组织产生热量的不良影响。

[第2变形例]

参照图8说明医疗设备11的第2变形例。在本变形例中,导热构件26的散热部42的形状不同。散热部42设置为在沿着抵接部37的处置面的方向(横向)延伸的一对块体。

期望的是,将散热部42的两个部分合计而成的体积大于导热构件26的主体部41的体积。还期望的是,散热部42的以与主体部41所延伸的方向交叉的面切断时的截面积大于主体部41的以与该面平行的面切断时的截面积。

外壳24具有与导热构件26的散热部42相辅相成的形状的卡合部43。具体地讲,卡合部43具有夹在散热部42的一对块体之间的肋部43a和限制块体的周围的壁部43b。因此,散热部42与外壳24热连接。外壳24能够接受传导到散热部42的热量并使其传导到护套27侧。

根据本变形例,即使在散热部42的形状不同的情况下,也能够积极地将绝热部22的热量传导到散热部42,能够进一步减少对于除处置部位之外的周边组织的热量影响。

[第3变形例]

参照图9说明医疗设备11的第3变形例。在本变形例中,导热构件26的散热部42的形状不同。散热部42设为块状。在散热部42设有格子状的狭缝47。

散热部42的体积大于导热构件26的主体部41的体积。还期望的是,散热部42的以与主体部41所延伸的方向交叉的面切断使的截面积大于主体部41的以与该面平行的面切断时的截面积。

外壳24具有与导热构件26的散热部42相辅相成的形状的卡合部43。具体地讲,卡合部43具有插入到散热部42的狭缝47中的格子框状的肋部43a和限制散热部42的周围的壁部43b。因此,外壳24热连接于散热部42,能够接受传导到散热部42的热量并传导到护套27侧。

根据本变形例,即使在散热部42的形状不同的情况下,也能够积极地将绝热部22的热量传导到散热部42,能够进一步减少对于除处置部位之外的周边组织的热量的影响。

[第4变形例]

参照图10、图11说明医疗设备的第4变形例。在本变形例中,支承构件23的外壳24由导热性较佳的金属材料形成,其兼作导热构件26。更具体地讲,外壳24由导热系数较高的例如铝合金构成,但外壳24的材质并不限定于此,只要是导热系数良好的材料,就可以是任何材料。即,外壳24也可以由铜合金等构成。

如图11所示,外壳24的外周面被具有绝热性的包覆构件25所覆盖。在外壳24设有多个散热用的散热片48(散热片)。

在本变形例中,传导到绝热部22的热量经由外壳24随时被传导到护套27侧。此外,该热量利用设于外壳24的散热片48被放出到外界。由此,防止了外壳24的温度升高,能够减少对于除处置部位之外的周边组织的热侵袭。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实施适当地变形。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末端执行器36的第1把持片21侧设有能量输出部21,但也可以在第2把持片31侧设置能量输出部21。此外,也可以在手持件12设置用于产生超声波振动的振动产生部(压电元件),在第1把持片21和第2把持片31中的一者设置用于从振动产生部接受能量供给进行超声波振动的处置部。若这样在末端执行器36设置进行超声波振动的处置部,则能够利用因超声波振动而产生的摩擦所引起的热能、动能等切除生物体组织l或者使生物体组织l凝固。

并且,在实施方式的医疗设备11的末端执行器36、上述的具有进行超声波振动的处置部的末端执行器36中,也可以是能够向第1把持片21和第2把持片31之间通入高频电流。在该情况下,在第1把持片21和第2把持片31中的一者设置用于输出高频电流的正电极,在第1把持片21和第2把持片31中的另一者设置负电极。若这样除了热能、超声波能量之外还能够向生物体组织l投入高频能量,则能够利用医疗设备11借助高频电流对生物体组织l进行止血和凝固。并且,当然也可以将上述实施方式、各变形例以及上述变形实施的医疗设备11适当地组合构成一个医疗设备11。

附图标记说明

11、医疗设备;21、能量输出部;22、绝热部;23、支承构件;24、外壳;25、包覆构件;26、导热构件;33、加热器;34、配线部;35、覆盖部;37、抵接部;38、外缘部;41、主体部;42、散热部;46、空洞部;48、散热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