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型放射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79374发布日期:2018-11-09 17:37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移动型放射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查病房所使用的移动型放射线装置,特别是涉及具备用于调节放射线源的高度的机构的移动型放射线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图13说明现有结构的移动型放射线装置。该装置在手推式的台车设有用于照射放射线的放射线源56和用于支承放射线源56的沿铅垂方向延伸的支柱52,支柱52将放射线源56滑动地支承。放射线源56成为被支承于支柱52并沿铅垂方向移动的结构。这样的装置带有电动的辅助,被设计为即使操作人员不施加较强的力进行手推也能够容易地移动。

这样的移动型放射线装置能够移动到被检体的病房。只要使用该装置,不使被检体极力移动就能够进行被检体的放射线摄像。

图14示意地说明用于使放射线源56实现铅垂方向上的移动的机构。图14的左侧是该装置的典型的机构,利用与放射线源56相同重量的配重w。即,图14左侧的装置具有一端连接于放射线源56、另一端连接于配重w的绳,绳被保持于滑轮。这样,放射线源56和配重w借助吊桶式的机构相关联。于是,对绳的一端侧施加的载荷与另一端侧的载荷相等。因而,放射线源56与配重w彼此平衡,不会自己移动。而且,若对放射线源56施加力,则放射线源56容易地进行上下移动。

放射线源56具有相当分量的载荷。由于图14左侧的机构需要与放射线源56相同重量的配重w,因此在将放射线源56安装于装置时,装置额外地变重一个放射线源56的重量。因而,采用该机构的移动型放射线摄像装置会变得非常重。若移动型放射线摄像装置变重,则相应地,其难以移动。

因此,想出了能够使移动型放射线摄像装置轻量化的机构(参照专利文献1)。图14的右侧对该新式的机构进行说明。该机构是将图14左侧的配重w变更为拉伸弹簧的结构。通过除去配重w,从而能够使装置轻量化而减轻大致与放射线源56的重量相当的量。

在图14右侧所示的机构中,成为放射线源56向滑轮传递的力与拉伸弹簧的张力彼此平衡的状态。因而,放射线源56与弹簧的张力彼此平衡,不会自己移动。而且,若对放射线源56施加力,则放射线源56容易地进行上下移动。

拉伸弹簧具有在弹簧的伸长率变化时张力发生变化的性质。因而,为了使放射线源56的载荷与弹簧的张力始终平衡,需要进行设计。图14右侧的滑轮是将螺旋和圆筒形的卷取筒组合而成的。该情况下的螺旋说起来是指,具有半径根据旋转角度而变化的滑轮轴的定滑轮。作为螺旋,具体地讲能够例示出阿基米德的螺旋,但并不一定必须使用阿基米德的螺旋。在拉伸弹簧伸长时,张力变强,但螺旋的半径减少相应的量,相反地,在拉伸弹簧收缩而张力变弱时,螺旋的半径增加相应的量,因此其结果是,对滑轮始终作用相同的转矩。因而,放射线源56以与使用配重w时相同的动作上下移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033415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现有结构的移动型放射线装置存在以下的问题点。

即,现有结构的移动型放射线装置在安全性上存在不成熟的方面。

在图14右侧说明的拉伸弹簧有时会因经年老化等而断开。防止该弹簧的断开并不容易。图15左侧表示拉伸弹簧断开的情形。如图15右侧所示,拉伸弹簧随着经年老化突然断开,成为前后被截断的形态。于是,制止放射线源56落下的力消失,放射线源56会向铅垂下方滑落。

由于存在这样的情况,因此现有结构被设计为即使成为载荷物的放射线源56落下也能保证安全性。即,在现有结构还设有用于防止放射线源56落下的安全机构。因而,即使拉伸弹簧断开,也能避免放射线源56直接落下而引发事故这样的事态。

尽管如此,安全机构并不一定完全地进行工作。此外,很难完全消除从拉伸弹簧断开起到安全装置进行工作为止的时间。即使具备安全机构,在拉伸弹簧断开时放射线源56也会滑落一定程度。从装置的安全性的方面考虑,并不期望这样的情况。

本发明即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性较高的移动型放射线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采取以下的结构。

即,本发明的移动型放射线装置包括:放射线源,其用于照射放射线;支柱,其将放射线源支承为升降自如,该支柱沿铅垂方向延伸;中间构件,其设在被放射线源和支柱夹着的位置并且随着放射线源的升降移动而升降移动;支柱内绳,其一端连接于中间构件并且另一端连接于支柱的内侧;支柱内滑轮,其支承支柱内绳并且设在支柱的内部,成为相对于支柱而言的定滑轮;中继滑轮,在从支柱内滑轮观察时,该中继滑轮设于支柱内绳的另一端侧并且支承支柱内绳,该中继滑轮设在支柱的内部,成为相对于支柱而言的定滑轮;以及弹簧机构,其设在所述支柱的内部,用于对支柱内绳赋予张力,该移动型放射线装置的特征在于,弹簧机构包括:(a)多个压缩弹簧,其在纵向上串联地排列;(b1)中继弹簧座,其用于将压缩弹簧连接起来;以及(c1)轴,其以贯穿多个压缩弹簧的内部的方式设置,并且固定于通过将压缩弹簧连接起来而构成的弹簧单元的一端,该轴将中继弹簧座支承为升降自如,且该轴沿纵向延伸。

[作用·效果]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安全性较高的移动型放射线装置。在使用拉伸弹簧的现有结构的情况下,若弹簧断开,则断开部分会彼此间无节制地分离。这会导致放射线源落下。因此,本发明替代拉伸弹簧而使用压缩弹簧。采用本发明的弹簧机构,即使压缩弹簧发生断开,压缩弹簧的断开部分也只能在顶端座与中继弹簧座之间移动。这样的情况对于压缩弹簧也是相同的,即使断开,断开部分也只能在末端座与中继弹簧座之间移动。其原因在于,即使轴欲与弹簧的断开相应地地较大程度地移动,彼此卡住而不能动弹的弹簧的断开部分也成会为妨碍而不允许该轴移动。根据这样的原理,即使弹簧断开,放射线源也不会落下。

但是,压缩弹簧存在其越长就越容易弯曲的特性。难以确保压缩弹簧的行程。因此,在本发明中想出来的是将多个压缩弹簧连结起来的中继弹簧座。由此,即使将压缩弹簧串联地接合在一起,压缩弹簧也不会压曲。即,中继弹簧座成为被轴所引导的结构,不会向与弹簧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横向退避。各个压缩弹簧足够短,不会发生压曲。

此外,本发明的移动型放射线装置包括:放射线源,其用于照射放射线;支柱,其将放射线源支承为升降自如,该支柱沿铅垂方向延伸;中间构件,其设在被放射线源和支柱夹着的位置并且随着放射线源的升降移动而升降移动;支柱内绳,其一端连接于中间构件并且另一端连接于支柱的内侧;支柱内滑轮,其支承支柱内绳并且设在支柱的内部,成为相对于支柱而言的定滑轮;中继滑轮,在从支柱内滑轮观察时,该中继滑轮设于支柱内绳的另一端侧并且支承支柱内绳,该中继滑轮设在支柱的内部,成为相对于支柱而言的定滑轮;以及弹簧机构,其设在支柱的内部,用于对支柱内绳赋予张力,该移动型放射线装置的特征在于,弹簧机构包括:(a)压缩弹簧,其沿纵向配置;(b2)中间连结件,其固定在压缩弹簧的中间;以及(c2)轴,其以贯穿压缩弹簧的内部的方式设置,并且固定于压缩弹簧的一端,该轴将中间连结件支承为升降自如,且该轴沿纵向延伸。

[作用·效果]本发明是利用1根压缩弹簧起到与上述相同的效果的结构。中间连结件成为被轴所引导的结构,其不会向与弹簧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横向退避。压缩弹簧的被中间连结件截断而成的各部分足够短,不会发生压曲。

此外,上述的移动型放射线装置更期望的是,具备顶端弹簧座,该顶端弹簧座与构成弹簧机构的弹簧中的接近支柱内滑轮的弹簧相连接并且用于引导轴。

[作用·效果]采用上述的结构,能够提供一种利用顶端弹簧座可靠地引导轴的结构。

此外,上述的移动型放射线装置更期望的是,顶端弹簧座具备自动调心机构。

[作用·效果]采用上述的结构,顶端弹簧座能够顺畅地引导倾斜的轴。

此外,上述的移动型放射线装置更期望的是,包括:中间构件绳,其一端连接于放射线源并且另一端连接于支柱或设置有该支柱的基座;以及中间构件滑轮,其支承中间构件绳,并且成为相对于中间构件而言的定滑轮。

[作用·效果]本技术方案是更具体地表示中间构件的移动的一个例子。本技术方案能够编入现有结构的机构来进行实施。

此外,上述的移动型放射线装置更期望的是,中间构件绳为多重。

[作用·效果]上述的结构表示本发明的更期望的结构。只要中间构件绳为多重,就能够提供一种安全性更高的移动型放射线装置。

此外,上述的移动型放射线装置更期望的是,支柱内绳为多重。

[作用·效果]上述的结构表示本发明的更期望的结构。只要支柱内绳为多重,就能够提供一种安全性更高的移动型放射线装置。

此外,上述的移动型放射线装置更期望的是,具备用于感知支柱内绳的断开的传感器。

[作用·效果]上述的结构表示本发明的更期望的结构。只要具备用于感知支柱内绳的断开的传感器,就能够提供一种安全性更高的移动型放射线装置。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安全性较高的移动型放射线装置。在使用拉伸弹簧的现有结构的情况下,若弹簧断开,则断开部分会彼此间无节制地分离。因此,本发明取而代之使用压缩弹簧。采用本发明的弹簧机构,即使轴欲与弹簧的断开相应地较大程度地移动,彼此卡住而不能动弹的弹簧的断开部分也会成为妨碍而不允许该轴移动。而且,在本发明中想出来的是将多个压缩弹簧连结起来的中继弹簧座。由此,即使将压缩弹簧串联地接合在一起,压缩弹簧也不会压曲。

附图说明

图1是对实施例1的移动式x射线装置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的俯视图。

图2是对实施例1的x射线管的横向移动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图3是对实施例1的x射线管的纵向移动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图4是对与实施例1的x射线管的纵向移动相关的机构进行说明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实施例1的机构的具体例的示意图。

图6是对实施例1的弹簧机构进行说明的剖视图。

图7是对实施例1的弹簧单元的伸缩进行说明的剖视图。

图8是说明实施例1的结构的效果的剖视图。

图9是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变形例的剖视图。

图10是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变形例的剖视图。

图11是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变形例的剖视图。

图12是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变形例的剖视图。

图13是说明现有结构的移动式放射线装置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14是说明现有结构的移动式放射线装置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15是说明现有结构的移动式放射线装置的问题点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移动式放射线装置。本发明的装置是能够在医院的走廊行驶而移动到被检体所处的病房的放射线装置。通过将本装置和放射线检测器组合起来,从而能够在病房拍摄被检体的放射线图像。x射线相当于本发明的放射线。

【实施例1】

图1表示本发明的移动式x射线装置的整体结构。针对本发明的装置而言,在装置的基部具备机架1。机架1包括具备两个前轮1a和两个后轮1b的基座1c。在机架1搭载有构成装置的其他各部分。机架1是用于支承支柱2的结构。

在机架1安装有主体部b。在主体部b安装有电源装置、电池、操作面板、用于收纳放射线检测器的保持件等。在主体部b具备在使装置行驶时供操作人员握住的把手g。成为这样的结构:若操作人员对把手g施加力,则机架1所具备的辅助功能发挥作用,辅助操作人员所施加的力。由此,操作人员能够轻松地使装置移动。

支柱2是沿铅垂方向延伸的构件,其内部为空心。该支柱2绕沿铅垂方向延伸的轴线旋转自如。该支柱2能够通过手动进行旋转。支柱2将后述的x射线管6支承为升降自如,并且沿铅垂方向延伸,并且该支柱2为空心。

中间构件3是以将支柱2延伸的方式设置的在铅垂方向上纵长的构件。支柱2将中间构件3支承为升降自如。在支柱2设有用于接收中间构件3的沿铅垂方向延伸的槽,中间构件3能够沿着该槽在铅垂方向上移动。中间构件3设在被x射线管6和支柱2夹着的位置,并且随着x射线管6的升降移动而升降移动。

顶端支柱4是以将中间构件3进一步延伸的方式设置的字母l形的构件。中间构件3将顶端支柱4支承为升降自如。顶端支柱4具有彼此正交的两个臂,一个臂沿铅垂方向延伸,另一个臂沿水平方向延伸。在中间构件3设有用于接收顶端支柱4所具有的铅垂方向上的臂的、沿铅垂方向延伸的槽,顶端支柱4能够沿着该槽在铅垂方向上移动。

横支柱5a、5b是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横长的构件。顶端支柱4所具有的水平方向上的臂、横支柱5a、横支柱5b这三者成为嵌套式的伸缩构造。图2的左侧表示将该伸缩构造最大程度地拉长的状态。图2的右侧表示将该伸缩构造压缩到最小程度的状态。该伸缩机构能够手动地操作。

x射线管6是用于产生x射线的装置。x射线管6是载荷物,有一定的重量。x射线管6被横支柱5b支承,支柱2、中间构件3、顶端支柱4、横支柱5a、5b成为将x射线管6的载荷传递到机架1的结构。与x射线管6的控制相关的电路收纳于主体部b。此外,在x射线管6附加有用于限制x射线的扩散的准直器7。该准直器7追随x射线管6的移动而移动。x射线管6用于照射x射线。

图3说明顶端支柱4的升降移动。图3左侧表示使顶端支柱4移动到最上方的状态,图3右侧表示使顶端支柱4移动到最下方的状态。在使顶端支柱4沿着上下方向移动时,中间构件3与其连动地移动。即,成为这样的结构:在使顶端支柱4向一个方向移动一定的移动量时,中间构件3向相同的方向移动该移动量的一半的量。

这样,采用本发明的装置,成为这样的结构:由支柱2、中间构件3、顶端支柱4形成的机构承担x射线管6的纵向移动,由顶端支柱4、横支柱5a、横支柱5b形成的机构承担x射线管6的横向移动。另外,支柱2承担x射线管6的旋转移动。在施加使x射线管6绕铅垂轴线旋转这样的力时,支柱2相对于机架1自转。于是,中间构件3、顶端支柱4、横支柱5a、5b及x射线管6以保持着与支柱2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状态追随着支柱2旋转。

在本发明中,特征在于用于实现x射线管6的纵向移动的机构。图4对该机构进行说明。在顶端支柱4和设于机架的旋转基座1d设有用于固定绳的顶端的固定件。在这两个固定件之间设有中间构件绳23。即,中间构件绳23的一端固定于顶端支柱4的固定件,该中间构件绳23的另一端固定于旋转基座1d的固定件。中间构件绳23保持为以与设于中间构件3的中间构件滑轮15的上侧接触的方式挂绕的姿态。中间构件滑轮15成为相对于中间构件3而言的定滑轮。

简单地说明该中间构件绳23的机构。使图4的状态下的中间构件3向上方移动。在该情况下,在以中间构件滑轮15为基准而观察中间构件绳23的移动时,中间构件绳23被向旋转基座1d侧卷取。于是,中间构件滑轮15和顶端支柱4之间的中间构件绳23变短,顶端支柱4随之上升。此外,使图4的状态下的中间构件3向下方移动。在该情况下,在以中间构件滑轮15为基准而观察中间构件绳23的移动时,中间构件绳23被向顶端支柱4侧卷取。于是,中间构件滑轮15和顶端支柱4之间的中间构件绳23变长,顶端支柱4随之下降。若中间构件3移动一定长度,则中间构件绳23被卷取其长度的两倍,因此顶端支柱4的移动距离也成为中间构件3的移动距离的两倍。

支柱2为空心,在支柱2的内部空间具备各种机构。在与相对于支柱的内部空间而言的顶面相当的内表面设有用于固定绳的顶端的固定件。同样,在中间构件3也设有固定件。

在支柱内具备卷取滑轮14a和螺旋滑轮14b。这些滑轮14a、14b是相对于支柱2而言的定滑轮,它们共有旋转轴线。卷取滑轮14a为圆柱形,其上挖有螺旋状的槽。另一方面,螺旋滑轮14b是具有半径比变化的滑轮轴的滑轮,其为锥形形状。在卷取滑轮14a和螺旋滑轮14b设有用于固定绳的顶端的固定件。

卷取滑轮绳12a的一端固定于中间构件3的固定件,该卷取滑轮绳12a的另一端固定于卷取滑轮14a的固定件。卷取滑轮绳12a以挂绕于卷取滑轮14a的姿态被保持。因而,以将卷取滑轮绳12a作为起点地延伸并向卷取滑轮绳12a的下侧卷出的方式将卷取滑轮绳12a保持。

支柱内绳12b的一端固定于螺旋滑轮14b的固定件,该支柱内绳12b的另一端固定于支柱2内部的固定件。支柱内绳12b以挂绕于螺旋滑轮14b的姿态被保持。因而,以将螺旋滑轮14b作为起点地延伸并向螺旋滑轮14b的下侧卷出的方式将支柱内绳12b保持。

在支柱2的内部,在支柱内滑轮14和设于支柱2的内表面的固定件之间具备成为相对于支柱2而言的定滑轮的中继滑轮13a。中继滑轮13a用于支承支柱内绳12b。支柱内绳12b被保持为以与中继滑轮13a的上侧相接触的方式挂绕的姿态。在从支柱内滑轮14观察时,中继滑轮13a设在支柱内绳12b的另一端侧,并且支承支柱内绳12b,成为设在支柱2的内部的相对于支柱2而言的定滑轮。

在中继滑轮13a的两侧分别设有能相对于中继滑轮13a移动的动滑轮13b。支柱内绳12b以与两个动滑轮13b的下侧接触的方式挂绕于动滑轮13b。

因而,支柱内绳12b以中间构件3的固定件为起点依次挂绕于支柱内滑轮14、动滑轮13b、中继滑轮13a、动滑轮13b,延伸到设于支柱2的内表面的固定件的终点。

<机构的配置例>

将图4所示的支柱2的内部以易于理解动力的传递的方式进行了作图。在如图4所示地设置支柱2的内部机构时,必须使支柱2的直径相当大。另一方面,图5表示更紧凑地收纳与图4相同的机构的配置例。采用这样的配置例,能够减小支柱2的直径。

图5左侧表示从支柱内滑轮14的旋转轴线方向观察该配置例的情况。在图4的说明中,以支柱内滑轮14的旋转轴线与中继滑轮13a的旋转轴线正交的方式进行了描画,但也可以如图5左侧所示使彼此的旋转轴线一致。此外,在图4的说明中,动滑轮13b是在与旋转轴线正交的方向上排列的,但也可以如图5左侧所示使彼此的旋转轴线一致。图5右侧表示从与支柱内滑轮14的旋转轴线正交的方向观察该配置例的情况。

<关于弹簧机构>

接着,说明成为本发明的特征性的部分的弹簧机构。针对弹簧机构而言,通过借助两个动滑轮13b下拉支柱内绳12b从而产生欲从支柱内滑轮14拉取支柱内绳12b的力。该力会遏制中间构件3的落下。弹簧机构是用于对支柱内绳12b赋予张力的结构,其安装在支柱2的内部。

弹簧机构包括在铅垂方向上串联地排列的螺旋状的两个压缩弹簧8a、8b。期望的是,如图4右侧所示,该压缩弹簧8a、8b的直径与长度之比为约1:4以下。其原因在于,若压缩弹簧8a、8b更长,则容易引起压曲。与拉伸弹簧不同,压缩弹簧是指用于在被某个对象压缩时赋予斥力的弹簧。作为身边的压缩弹簧,存在安装于干电池座的负极保持用的弹簧。针对弹簧机构中的在铅垂方向上串联地排列的多个压缩弹簧8a、8b而言,中继弹簧座9将压缩弹簧连接起来。

两个压缩弹簧8a、8b以中心轴线一致的方式在铅垂方向上连接设置。在被这两个压缩弹簧8a、8b夹着的位置处设有圆盘状的中继弹簧座9。对该中继弹簧座9的构造进行说明。图6是更易于理解地说明弹簧机构的构造的示意图。该图6以易于了解压缩弹簧8a的内部的方式示出了压缩弹簧8a及其周边的部件的截面。不同的压缩弹簧8a、8b的端部从上下两侧嵌入到中继弹簧座9。在中继弹簧座9的上下设有供压缩弹簧8a、8b嵌合的圆柱形状的突起,压缩弹簧8a的两端中的处于下侧的末端和压缩弹簧8b的两端中的处于上侧的顶端嵌入于各自对应的突起。由此,压缩弹簧8a、8b连结于中继弹簧座9。此外,在中继弹簧座9设有沿铅垂方向延伸的贯通孔,在该贯通孔的内部配置有后述的轴10。

压缩弹簧8a、8b和用于对这些压缩弹簧8a、8b进行中继的中继弹簧座9由此像一个压缩弹簧那样发挥功能。因此,将压缩弹簧8a、8b和中继弹簧座9称作弹簧单元。在弹簧单元的下部设有圆板状的末端弹簧座11。在末端弹簧座11的上部设有供压缩弹簧8b嵌合的圆柱形状的突起,弹簧单元的两端中的处于下侧的末端通过嵌入到该突起而连结于末端弹簧座11。此外,在末端弹簧座11设有沿铅垂方向延伸的贯通孔,在该贯通孔的内部配置有后述的轴10。同样地,在弹簧单元的上部设有圆板状的顶端弹簧座21。在顶端弹簧座21的下部设有供压缩弹簧8a嵌合的圆柱形状的突起,弹簧单元的两端中的处于上侧的顶端通过嵌入到该突起而连结于顶端弹簧座21。此外,在顶端弹簧座21设有沿铅垂方向延伸的贯通孔,在该贯通孔的内部配置有后述的轴10。轴10是这样的构件:其以贯穿多个压缩弹簧的内部的方式设置,并且固定于通过将压缩弹簧8a、8b连接起来而构成的弹簧单元的一端,将中继弹簧座9支承为升降自如且沿铅垂方向延伸。此外,顶端弹簧座21成为用于引导轴10的结构。顶端弹簧座21是与构成弹簧机构的弹簧中的接近支柱内滑轮14的弹簧相连接并且用于引导轴10的结构。

在支柱2的空心中设有用于支承顶端弹簧座21的分隔壁22。该分隔壁22以将支柱的空心截断为上部和下部的方式设置,在分隔壁22上设有供轴10通过的沿铅垂方向延伸的贯通孔。分隔壁22固定于支柱2的内壁,用于阻止顶端弹簧座21在支柱2内部向上方移动。分隔壁22相当于本发明的单元固定构件。分隔壁22将弹簧单元的另一端固定于支柱2。

轴10是以弹簧单元的下端为起点、并以贯穿螺旋状的弹簧单元的内部的方式穿过从而自弹簧单元的上端突出且沿铅垂方向延伸的棒状的构造,该轴10沿铅垂方向延伸。在处于弹簧单元的下端的轴10的顶端切出有螺纹牙,其供螺母螺纹结合。该螺母位于末端弹簧座11的下侧并且被轴10支承。螺母用于防止位于螺母的上部的末端弹簧座11落下。该螺母用于抑制弹簧单元分解。

弹簧单元在铅垂方向上伸缩自如。在弹簧单元伸缩时,轴10、末端弹簧座11及构成弹簧单元的中继弹簧座9随之在铅垂方向上上下移动。此时,轴10、末端弹簧座11及中继弹簧座9向相同的方向移动,但末端弹簧座11的移动量大于中继弹簧座9的移动量。越向末端去,则弹簧的位移量越大。此外,由于轴10和末端弹簧座11固定在一起,因此即便使弹簧单元伸缩,它们的相对位置也不会变化。此外,在弹簧单元伸缩时,顶端弹簧座21被分隔壁22抑制而无法移动,顶端弹簧座21与轴10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

出于顺畅地引导轴10的目的,在中继弹簧座9的贯通孔设有未图示的轴承。

用于支承上述动滑轮13b的臂a以固定于轴10的状态设在轴10的两端中的、自弹簧单元的上端突出的末端。在该图的情况下,臂a呈字母u形。在臂a的各个顶端安装有动滑轮13b。臂a固定于轴10。动滑轮13b被支承于臂a,并且配置在中继滑轮13a的两侧,分别被支柱内绳12b所挂绕。

本说明书的弹簧机构是指臂a、压缩弹簧8a、8b、中继弹簧座9、轴10、末端弹簧座11、顶端弹簧座21、动滑轮13b的复合体。

针对本发明的弹簧机构对支柱内绳12b赋予的力进行说明。由于弹簧单元由压缩弹簧形成,因此会对顶端弹簧座21和末端弹簧座11赋予欲使这两者彼此远离的力。由于顶端弹簧座21在支柱2的内部无法移动,因此弹簧单元会对轴10赋予欲使其下降的力。该力被传递到臂a顶端的动滑轮13b。这样,对支柱内绳12b赋予欲压下绳的力。即,弹簧单元欲伸长的力会引起由动滑轮13b产生的欲压下支柱内绳12b的力。

图7示出了弹簧单元伸缩的情形。图7左侧表示弹簧单元伸长到最大程度的状态。此时的x射线管6成为移动到最靠上方的状态,不再向上移动。在该情况下,构成弹簧单元的压缩弹簧8a、8b也仍残留着欲伸长的力。因而,欲使顶端弹簧座21和末端弹簧座11彼此远离的力成为虽弱但维持着的状态。

另一方面,图7右侧表示弹簧单元收缩到最大程度的状态。此时的x射线管6成为移动到最靠下方的状态,不再向下移动。在该情况下,构成弹簧单元的压缩弹簧8a、8b也被最大程度地压缩。因而,欲使顶端弹簧座21和末端弹簧座11彼此远离的力成为最强的状态。

由于像这样地利用弹簧单元的伸缩从而使对轴10赋予的力的大小发生变化,因此欲压下支柱内绳12b的力的大小也发生变化。但是,操作x射线管6的操作人员不会感受到该变化。其原因在于,利用具有螺旋的支柱内滑轮14抵消了欲压下支柱内绳12b的力的变化。

<本发明的效果>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效果。图8表示压缩弹簧8a因经年老化等而断开的情况。即使压缩弹簧8a断开,断开部分也分别欲伸长。于是,断开部分彼此卡住,阻碍彼此的伸长。若说压缩弹簧8a断开之前和之后有何不同,则是,螺旋状的压缩弹簧8a变短了1个节距的量。因而,在弹簧断开的情况下,弹簧变短1个节距的量,由此,x射线管6也落下与其相当的距离,不会引起无节制地落下这样的事态。

若这样替代在图14的左侧说明的配重而使用压缩弹簧,则起到保证装置的安全性的作用,但存在难以解决的问题点。与拉伸弹簧不同,压缩弹簧难以确保行程。拉伸弹簧适合具有较长的行程的机构。若加长行程,则加长弹簧即可。然而,压缩弹簧不能利用相同的原理获得行程。其原因在于,压缩弹簧存在压曲这样的特有的问题。

压缩弹簧存在其越长则越容易弯曲的特性。压缩弹簧是以从弹簧的两侧施加压力这样的形态使用的,若弹簧变长,则弹簧的中间会向与弹簧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退避。其结果,弹簧发生弯曲,起不到原本的功能。

因此,在本发明中想出来的是中继弹簧座9。由此,即使将压缩弹簧串联地接合,压缩弹簧也不会压曲。即,中继弹簧座9成为被轴10所引导的结构,不会向与弹簧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横向退避。压缩弹簧8a、8b被中继弹簧座9支承,无法向横向退避。另一方面,各个压缩弹簧8a、8b足够短,不会发生压曲。其结果,弹簧不弯曲,会起到原本的功能。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的结构,能够如下地变形实施。

(1)根据上述的实施例,卷取滑轮绳12a和支柱内绳12b各自只有1根,但本发明的结构并不限于此。可以如图9所示将卷取滑轮绳12a和支柱内绳12b设为双重。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即便在卷取滑轮绳12a和支柱内绳12b中有1根断开,也能够通过使未断开的另一根支承x射线管6从而防止x射线管6落下。此外,也可以将卷取滑轮绳12a和支柱内绳12b设为3重以上。

同样,根据上述的实施例,中间构件绳23只有1根,但本发明的结构并不限于此。可以如图9所示将中间构件绳23设为两重。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即使中间构件绳23有1根断开,也能够通过使未断开的另一根支承x射线管6从而防止x射线管6落下。此外,也可以将中间构件绳23设为3重以上。

另外,在图9中,卷取滑轮绳12a、支柱内绳12b及中间构件绳23为多重,但也可以选择一些设为多重。

(2)根据上述的实施例,并未提及用于感知支柱内绳12b的断开的结构,但也可以如图10所示设置用于检测绳的张力的传感器31。传感器31具有在赋予欲压下的力时被压下、在解除力的赋予时自然地抬起这样的臂。传感器31是在臂压下时开启、在臂抬起时关闭这样的电子部件。该传感器31以臂被支柱内绳12b所按压的方式安装在支柱2的内部,通过使臂被支柱内绳12b压下,从而使该传感器31成为开启状态。另外,在传感器31的臂的顶端设有球形的加强构件,防止由支柱内绳12b引起传感器31的臂磨损。

在支柱内绳12b断开时,压下臂的力消失,因此臂自然地抬起,传感器31变为关闭。移动式x射线装置在该时刻基于传感器31的输出而执行向操作人员告知绳断开的报警。该变形例适合绳为多重的图9那样的结构。即,在图9那样的结构中,即使绳断开也能够利用另一根绳进行正常的动作。但是,若对这样的结构置之不理,则也会发生断开的绳交织而使支柱2内部的构造破损的状况。因而,迅速地向操作人员传递绳断开的方式较佳。另外,在图9那样的绳为多重的情况下,成为针对两根支柱内的绳12b分别设置传感器31的结构。

另外,本变形例的传感器31是在臂压下时开启、在臂抬起时关闭这样的电子部件,但取而代之,也可以使用在臂压下时关闭、在臂抬起时开启这样的传感器31来构成本变形例。

(3)在实施例1中,将两个压缩弹簧8a、8b连接起来而构成弹簧单元,但也可以连接3个以上压缩弹簧而构成弹簧单元。

(4)在实施例1中,将两个压缩弹簧8a、8b连接起来而构成弹簧单元,但利用1个压缩弹簧也能够实现本发明。图11示出了该变形例的装置。该装置的特征在于弹簧单元。即,弹簧单元由较长的1根压缩弹簧形成。通常,压缩弹簧长到这种程度的话就会立即发生压曲,但在本变形例中,进行了抑制这种状况的设计。

在本变形例的压缩弹簧的中间固定有中间连结件9a。对该中间连结件9a的构造进行说明。图12的(a)是更易于理解地说明弹簧机构的构造的示意图。该图12的(a)以易于了解压缩弹簧8的内部的方式示出了压缩弹簧8及其周边的部件的截面。中间连结件9a呈圆柱形,在其侧面刻有供压缩弹簧嵌合的螺旋状的槽。此外,在中间连结件9a设有沿铅垂方向延伸的贯通孔,在该贯通孔的内部配置有轴10。出于顺畅地引导轴10的目的,在中间连结件9a的贯通孔设有轴承。中间连结件9a固定于压缩弹簧8的中间。轴10以贯穿压缩弹簧8的内部的方式设置,并且固定于压缩弹簧8的一端,是将中间连结件9a支承为升降自如的沿铅垂方向延伸的构件。

本发明是利用1根压缩弹簧而起到与上述相同的效果的结构。中间连结件成为被轴所引导的结构,不会向与弹簧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横向退避。压缩弹簧的被中间连结件截断的各部分足够短,不会发生压曲。

(5)在实施例1中,具有两个动滑轮,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该结构。动滑轮既可以是1个,也可以是3个以上。

(6)在实施例1中,设有分别固定于螺旋滑轮14a和卷取滑轮14b的两根绳,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该结构。在与相对于支柱的内部空间而言的顶面相当的内表面设有用于固定绳的顶端的固定件。同样地,在中间构件3也设有固定件。也可以设为在支柱内部的固定件和中间构件3的固定件之间设置1根支柱内绳的结构。

该情况下的支柱内绳保持为挂绕于支柱内滑轮14的姿态。因而,以在从支柱内滑轮14的下侧卷绕之后向支柱内滑轮14的下侧卷出的方式将支柱内绳保持。支柱内滑轮14通过使成为卷取滑轮14b的部分和成为螺旋滑轮14a的部分这两个部分彼此固着在一起而构成。卷取滑轮14b的部分的中心轴线是支柱内滑轮14的旋转轴线。在卷取滑轮14b的部分挖有螺旋状的槽,槽连续到锥形部。针对螺旋滑轮14a的槽而言,设有曲率随着远离卷取滑轮14b的部分而逐渐变大这样的螺旋状的槽,在从支柱内滑轮14的旋转轴线方向观察螺旋滑轮14a时,该槽成为螺旋形状。支柱内滑轮14成为相对于支柱2而言的定滑轮。支柱内滑轮14用于支承支柱内绳。支柱内绳在支柱内滑轮14的螺旋与圆筒部之间的分界的部分处被固定。

(7)根据实施例1,顶端弹簧座21由单一的构件形成,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该结构。也可以如图12的(b)所示,由与分隔壁22相连接的接收构件21a和包覆轴10并且在接收构件21a的下侧与接收构件21a相连接的包覆构件21b形成顶端弹簧座21。接收构件21a是环状的构件,在其中央设有供轴10通过的贯通孔。包覆构件21b是成为蘑菇形状的构件,在其中央设有供轴10贯穿的贯通孔。包覆构件21b引导在纵向上移动的轴10而防止轴10倾斜。通过将顶端弹簧座21设为本变形例这样的结构,从而使弹簧8a的耐压曲性进一步上升。另外,包覆构件21b嵌合于弹簧8a。

并且,也可以在顶端弹簧座21自身设置自动调心机构。通过这样设置,假使轴10倾斜,也不会对包覆构件21b施加来自轴10的很大的力,两者不会产生摩擦,因此轴10的移动变顺畅。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像以上那样,本发明应用于医用领域。

附图标记说明

1、机架;2、支柱;3、中间构件;6、x射线源(放射线源);8a、8b、压缩弹簧;9、中继弹簧座;12、支柱内绳;13a、中继滑轮;13b、动滑轮;14、支柱内滑轮;15、中间构件滑轮;21(21a、21b)、顶端弹簧座;22、中间构件绳。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