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眩晕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38178阅读:9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善眩晕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善眩晕的中药组合物,属于医药保健食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眩晕是目眩和头晕的总称。以眼花、视物不清和昏暗发黑为眩,晕指头晕,以视物旋转不能站立为晕,两者常同时并见,故称眩晕。现代医学中的内耳眩晕、颈椎病、高血压病、贫血、颅内肿瘤等,临床表现均以眩晕为主。

眩晕症一般采用化学药(如:异丙嗪、地西泮、氟桂利嗪等)和中药(如:眩晕宁片、天麻眩晕宁合剂等)治疗。化学药存在一定的毒副作用,部分中药也存在慢性毒副现象,中药已经成为药物滥用的“重灾区”,不适合长期使用。经检索,有助于改善眩晕保健功能的保健食品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善眩晕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采用的是药食同源物质,具有代替汤剂、迅速吸收、无糖、可长期服用、食用安全、口味好、体积小、便于携带、改善眩晕效果好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善眩晕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的原料制成:蜜环菌子实体45-50%、葛根15-20%,桑叶15-20%、山楂15-20%、辅料麦芽糊精3-4%。

优选,改善眩晕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的原料制成:蜜环菌子实体48.128%、葛根16.043%,桑叶16.043%、山楂16.043%、辅料麦芽糊精3.743%。

一种改善眩晕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的原料组成:蜜环菌子实体提取物30-35%、葛根提取物25-30%,桑叶提取物10-15%、山楂提取物6-8%、麦芽糊精20-25%。

优选,改善眩晕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的原料组成:蜜环菌子实体提取物33.33%、葛根提取物26.67%,桑叶提取物10%、山楂提取物6.67%、麦芽糊精23.33%组成。

按照中医理论和中药方剂君臣佐使配伍原则,蜜环菌子实体(榛蘑)味甘、性平,归肝经。息风平肝,祛风通络,强筋健骨,用于各类眩晕,头晕,头痛,失眠,四肢麻木为君药;葛根性味甘、辛、凉。归脾胃肺经。解肌退热,生津,透疹,通经活络。用于眩晕头痛,高血压引起的项背强痛为臣药;桑叶性味甘、苦,寒。归肺、肝经。用于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用于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头晕头痛,目赤昏花为佐药;山楂性味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消食健胃,行气散瘀,用于高脂血症,改善微循环为使药。诸药合用,用于有助于改善各种眩晕、头痛、失眠、四肢麻木等症状。

蜜环菌Armillaria mellea(Vahl. Ex Fr.)Quel.隶属于口蘑科(Tricholomataceae)蜜环菌属Armillaria(Fr.: Fr.))Staude.,又名榛蘑、蜜环蕈、青冈蕈,是一种药食兼用真菌。

榛蘑为真菌类担子菌纲白蘑科蜜环菌属植物蜜环菌Armillaria mellea(Vahl ex Fr.)Quel. 的子实体。野生榛蘑是中国东北特有的食用真菌,既是食用菌又是药用真菌。天麻与蜜环菌的药理作用相似,具体表现为二者都有镇静、镇痛、降血压、降血糖、抑菌、改善记忆力、抗氧化、极高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的作用。这些相似的药理作用都提示与天麻和蜜环菌中的多糖类成分有关。

榛蘑药材收载于《全国中草药汇编》,榛蘑性味甘,温。祛风活络,强筋健骨。用于各种腰腿痛疼,佝偻病,癫痫等症。榛蘑药材还收载于《中药大辞典》,具有祛风活络,强筋壮骨功能。治羊痫风,各种腰腿疼痛,佝偻病。

榛蘑的技术要求收载于行业标准LY/T 2465-2015《榛蘑》,国家标准执行GB 7096-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用菌及其制品》标准规定。

蜜环菌菌丝体是蜜环菌的营养器官,为极纤细的丝状体。在着生蜜环菌菌索的树皮下,可见由大量菌丝组成的菌丝块或菌丝束,呈粉白色或乳白色。

蜜环菌可采用发酵培养技术进行培养,经液体发酵培养的蜜环菌粉收载于《国家药品标准》化学药品地方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13册),标准编号为WS-10001-(HD-1224)-2002。液体发酵培养的蜜环菌粉,具有定惊,熄风的功效。用于治疗各种眩晕、神经衰弱、失眠、耳鸣、肢体麻木等症。

葛根为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 lobata(Willd.)Ohwi的干燥根,习称野葛,为药食两用成分,收载于《中国药典》2015版一部。葛根性味甘、辛,凉。归脾、胃、肺经。具有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透疹,升阳止泻,通经活络,解酒毒的功效。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项背强痛,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热痢,泄泻,眩晕头痛,中风偏瘫,胸痹心痛,酒毒伤中。

桑叶为桑科植物桑Morus alba L.的干燥叶,为药食两用成分,收载于《中国药典》2015版一部。桑叶性味甘、苦,寒。归肺、肝经。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用于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头晕头痛,目赤昏花。

山楂为蔷薇科植物山里红pimiatificia Bge.var.m ajor N.E.Br.或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的干燥成熟果实,为药食两用成分,收载于《中国药典》2015版一部。性味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消食健胃、行气散瘀,化浊降脂。用于肉食积滞,胃脘胀满,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胸痹心痛,疝气疼痛,髙脂血症。

具体地说,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是这样实现的:

1.蜜环菌子实体提取物(即蜜环菌粗多糖的制备):取蜜环菌子实体(榛蘑)粉碎成2mm~3mm的粗粉,料液比为1:20,温度100℃,加水回流提取2次,第一次为3小时,第二次为2小时;合并提取液,真空浓缩成相对密度1.10~1.20(室温)的清膏;清膏用3~4倍量95%(质量分数)乙醇沉淀24小时,沉淀物用4~5倍量(质量分数)≥80℃热水溶解,放冷后沉淀24~48小时,取上清液,滤去水不溶物,浓缩成稠膏,60℃以下温度真空干燥,粉碎成细粉,即得蜜环菌粗多糖。

2.葛根提取物的制备:取葛根,粉碎成2mm~5mm的粗粉或颗粒,用30%乙醇溶液回流提取2次,每次2小时,第一次加10倍量,第二次加8倍量,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提取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20(室温)的清膏,放冷,加乙醇使含醇量为70%,沉淀12小时~24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60℃以下温度真空干燥,粉碎成细粉,即得葛根提取物。

3.桑叶提取物的制备:取桑叶,粉碎成粗粉,料液比为1:10,温度80℃~90℃,用70%乙醇溶液回流提取2次,分别为1小时,合并滤液,回收乙醇,真空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20(室温);浓缩液加3倍量(质量分数)95%乙醇,沉淀24小时~48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60℃以下温度真空干燥,粉碎成细粉,即得桑叶提取物。

4.山楂提取物的制备:取山楂,粉碎成2mm~3mm的粗粉,用70%乙醇溶液,料液比1:10,90℃回流提取2次,每次1.5小时;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提取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20(室温);浓缩液加3倍量(质量分数)95%乙醇,沉淀24小时~48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60℃以下温度真空干燥,粉碎成细粉,即得山楂提取物。

保健功能:有助于改善眩晕。

适宜人群:各种眩晕人群。不适宜人群:儿童。

食用方法及食用量:每天2~3次,每次1袋。规格:3g/袋。

本发明的优点:1、本发明具有有助于改善眩晕的保健功能,采用的是药食同源物质,生产工艺简单,具有代替汤剂迅速吸收、无糖、可长期服用、食用安全、口味好、体积小、便于携带等优点,克服了现有技术不足。2、本发明的组合物以选用祛风中药为主。蜜环菌代替天麻息风止痉,用于高血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美尼尔氏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眩晕、头痛、肢体麻木;葛根、桑叶发散风热,用于风热、肺热引起的眩晕头痛、目赤肿痛、眼目昏花;山楂行气散瘀、化浊降脂,用于血淤引起的头晕目眩、站立不稳。组合物各组分共同协作,用以改善眩晕症状。

附图说明

图1是提取料液比对蜜环菌粗多糖得率的影响。

图2是提取温度对蜜环菌粗多糖得率的影响。

图3是提取时间对蜜环菌粗多糖得率的影响。

图4是乙醇浓度对桑叶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图5是温度对桑叶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图6是料液比对桑叶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图7是提取时间对桑叶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图8是乙醇浓度对山楂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图9是温度对山楂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图10是提取时间对山楂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图11是料液比对山楂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实验例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制备工艺研究

1.蜜环菌提取物制备工艺研究

蜜环菌提取物一般采用热水浸提法、稀碱液浸提法、稀酸液浸提法。但因稀酸、稀碱条件下,易使多糖发生糖苷键的断裂,部分多糖易发生水解而使多糖的收率降低,因此本发明采用热水浸提法。

1.1 蜜环菌粗多糖的含量测定

蜜环菌粗多糖的含量测定采用SN/T 4260-2015《出口植物源食品中粗多糖的测定 苯酚-硫酸法》标准规定测定。

1.2 提取温度、料液比、时间三因素对蜜环菌粗多糖得率的影响。

1.2.1 提取料液比对蜜环菌粗多糖得率的影响。

采用不同的料液比、沸点温度提取5小时对蜜环菌粗多糖得率的影响。结果见图1。

实验结果显示,在料液比为1:20时,榛蘑粗多糖的得率最高,在料液比进一步增加的情况下,粗多糖的得率没有明显提高。

1.2.2 提取温度对蜜环菌粗多糖得率的影响

采用不同的温度、1:20的料液比提取5小时对蜜环菌粗多糖得率的影响。结果见图2。

试验结果显示,提取温度对粗多糖的得率具有显著影响,100℃与85℃提取条件下,粗多糖得率可提高60%以上。

1.2.3 提取时间对蜜环菌粗多糖得率的影响

采用不同的时间、1:20的料液比、沸点温度对蜜环菌粗多糖得率的影响。结果见图3。

试验结果显示,提取时间以5小时为最佳条件,大于5小时粗多糖的得率没有显著提高。

1.2.4 蜜环菌粗多糖提取率正交试验设计及结果分析

影响榛蘑多糖得率有三个因素,即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试验结果见表1。

分析结果表明,影响蜜环菌粗多糖得率因素主次顺序为: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最佳因素组合为:B3、A3、C2,即采用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5小时,料液比:1:30,但料液比与1:20相差不多,考虑节省成本,料液比最终定为1:20。

2. 葛根提取物制备工艺研究

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葛根提取物技术要求及编制说明》中规定的技术要求和制备方法,经资料分析,总结出最佳的制备工艺。

2.1 葛根提取物中葛根素的含量测定

葛根素含量测定执行GB/T 22251-2008 《保健食品中葛根素的测定》标准规定的方法测定。

2.2 葛根素提取率正交试验设计及结果分析

分别以水、30%乙醇、50%乙醇、80%乙醇为提取溶剂,90℃~100℃加热回流提取两次,每次2小时,第一次加10倍量,第二次加8倍量,分别加乙醇使含醇量为60%、70%、80%进行醇沉的制备条件,分析对葛根素含量的影响,分析结果见表2。

分析结果表明,影响葛根素得率因素主次顺序为:提取溶剂>醇沉浓度,最佳因素组合为:A2、B2,即采用30%乙醇溶液提取2次,每次2小时,料液比为第一次加10倍量,第二次加8倍量,醇沉浓度70%为最佳制备工艺条件。

3.桑叶提取物制备工艺研究

桑叶主要含有总黄酮、生物碱和多糖类等有效成分,而其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较大,黄酮类化合物易溶于丙酮、乙醇、甲醇乙酸乙酯等溶剂。本发明采用乙醇为溶剂,分别设计以不同的提取温度、不同的乙醇浓度、不同的提取时间,确定最佳的提取条件。

3.1 桑叶提取物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桑叶提取物总黄酮含量按《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版)》保健食品中总黄酮的测定。

3.2 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对桑叶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3.2.1 乙醇浓度对桑叶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采用料液比1:10,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1小时。试验结果见图4。

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浓度为70%和80%的乙醇溶液回流提取桑叶总黄酮提取效果相近,为了节约成本,乙醇浓度选择70%为最佳。

3.2.2 温度对桑叶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采用料液比1:10,乙醇浓度70%,提取时间1小时。试验结果见图5。

试验结果表明,采用70%乙醇溶液于80℃~100℃的水浴中回流提取效果较好,选择80℃提取有利于节省成本,为最佳方案。

3.2.3 料液比对桑叶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采用温度80℃,乙醇浓度70%,提取时间1小时。试验结果见图6。

试验结果表明,采用70%乙醇溶液于80℃回流提取条件下,料液比为1:10、1:20、1:30效果最好,但在料液比大于1:10的条件下,桑叶总黄酮的含量上升缓慢,因此选择料液比为1:10为最佳方案。

3.2.4 提取时间对桑叶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采用温度80℃,乙醇浓度70%,料液比1:10。试验结果见图7。

试验结果表明,采用70%乙醇溶液于80℃回流提取条件下,料液比为1:10,提取时间对桑叶总黄酮的含量没有显著影响,因此采用提取2次,每次1小时的制备工艺。

3.2.4 桑叶提取物正交试验设计及结果分析

影响桑叶提取物总黄酮含量有4个因素,即溶剂选择、提取温度、料液比和提取时间,分析结果见表3。

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桑叶总黄酮含量因素主次顺序为:料液比>提取溶剂>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最佳因素组合为:C3、A2、B3、D1,即采用料液比1:20,乙醇浓度70%,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2小时。考虑料液比1:20与1:10影响因素较小,为了节省成本,最终选择料液比1:10,温度70℃~80℃,70%乙醇溶液回流提取2次,每次1小时最佳工艺条件。

4.山楂提取物制备工艺研究

山楂主要含有总黄酮成分,总黄酮易溶于丙酮、乙醇等有机溶剂。本发明采用乙醇为溶剂,分别设计不同的提取温度、乙醇浓度和提取时间,以确定最佳的制备工艺条件。

4.1 山楂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山楂提取物总黄酮含量执行《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版)》保健食品中总黄酮的测定。

4.2 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对山楂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4.2.1 乙醇浓度对山楂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采用料液比1:20,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1小时。试验结果见图8。

试验结果表明,乙醇浓度从40%~50%基本无变化,从50%~60%逐渐增加,当浓度升到70%时黄酮提取量上升比较大并达到最高值。但是随着乙醇浓度的继续增加,黄酮提出量下降,70%乙醇所提取出的黄酮最多。

4.2.2 温度对山楂中黄酮提取的影响

采用料液比1:20,乙醇浓度70%,提取时间1小时。试验结果见图9。

试验表明,当温度50℃~80℃逐渐上升的时候,黄酮提取量也随着上升,这是由于黄酮在乙醇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是当温度大于80℃时,随着温度的进一步升高,黄酮提取量上升不那么明显,渐渐趋于平衡,生产中从山楂中提取黄酮,温度最高采用80℃~90℃为易。

4.2.3 提取时间对山楂总黄酮提取的影响

采用料液比1:20,乙醇浓度70%,提取温度80℃。试验结果见图10。

试验结果显示,当提取时间从1小时到2小时总黄酮提取量急剧上升,但是当提取时间到3小时总黄酮含量无明显变化,随着时间的进一步增加,总黄酮提取量反而下降,因此采用提取时间2~3小时为最佳。

4.2.4 料液比对山楂总黄酮提取的影响

采用乙醇浓度70%,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2小时。试验结果见图11。

试验结果显示,料液比对山楂总黄酮含量影响因素较小,当料液比大于1:20时,提取率增加缓慢,因此采用料液比为1:20为最佳。

4.2.5 山楂提取物正交试验设计及结果分析

影响山楂提取物总黄酮含量有4个因素,即溶剂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和提取时间,分析结果见表4。

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山楂总黄酮含量因素主次顺序为:提取温度>溶剂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最佳因素组合为:B3、A3、D3、C3,即采用提取温度:90℃,乙醇浓度80%,提取时间3小时料,料液比1:30。考虑70%和80%乙醇浓度、各料液比之间的影响因素较小,为了节省成本,最终选择料液比为1:10,提取温度90℃,70%乙醇溶液回流提取2次,每次1.5小时最佳工艺条件。

5.中药组合物制剂研究

5.1 中药组合物制剂制备:分别称取蜜环菌提取物1000g、葛根提取物800g、桑叶提取物300g、山楂提取物200g,混合均匀;另取700g麦芽糊精用2000mL冷水搅拌均匀,加热制成浆糊作为粘合剂,再用85%~95%食用酒精做湿润剂,用14~16目尼龙筛制成湿颗粒,经50℃~60℃干燥至水分≤5.0%(质量比),装袋,每袋3g,制成1000袋。

5.2 中药组合物制剂功效成分及检验结果

5.2.1 粗多糖:按《保健食品功效成分检测方法(2002)》保健食品中粗多糖含量测定的方法检验,本发明的制剂每100g含粗多糖:12136mg。

5.2.2 葛根素:按GB/T 22251-2008《保健食品中葛根素的测定》规定的方法测定,本发明的制剂每100g含葛根素:925.6mg。

本发明功效成分及技术要求的研究

1.功效成分的确定

本发明是以蜜环菌(榛蘑)、葛根、桑叶、山楂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功能食品,具有有助于改善眩晕的保健功能。

本发明根据组合物中所含有的主要化合物和这些化合物所具有的保健功能,结合法定的现行检验标准,具有可操作性。

本发明确定的功效成分为:粗多糖和葛根素。

1.1 功效成分的保健功能

1.1.1 粗多糖

蜜环菌为最著名的药食两用真菌,与所有菌类一样,蜜环菌富含多糖。多糖是蜜环菌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主要功效物质。蜜环菌菌索和子实体胞内多糖由葡萄糖和木糖组成,菌索多糖中葡萄糖与木糖的摩尔比为1:14,子实体多糖为 1:10。

榛蘑水溶性多糖主要由D-葡萄糖组成,含糖类94.8%、糖醛酸2.3%、蛋白质0.5%,分子量为4.6×105Da。

张嘉等从蜜环菌子实体中分离到3个新的化合物,其中2个为甾醇类化合物,一个为C-18植物鞘氨醇型神经酰胺。

此外,还有从蜜环菌子实体中分离出水溶性葡聚糖和多肽葡聚糖的报道。但还没有与天麻主要药理活性成分——天麻素类似物质的报道。

天麻与蜜环菌的药理作用相似,具体表现为二者都有镇静、镇痛、降血压、降血糖、抑菌、改善记忆力、抗氧化、极高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的作用。这些相似的药理作用都提示与天麻和蜜环菌中的多糖类成分有关。

1.1.2 葛根素

葛根主要含有黄酮类及其苷类化合物、三萜类及甾体类化合物、香豆素类及葛酚苷类化合物。葛根中主要有效成分是异黄酮类化合物以及少量的黄酮类物质,包括:大豆苷元、大豆苷、葛根素、金雀花异黄素、鹰嘴豆芽素、染料木素苷、芒柄黄花素、芒柄花苷、3′‐羟基葛根素(PG21)、葛根素木糖苷(PG22)、3′2甲氧基葛根素(PG23)、大豆黄素4′,7‐双葡萄糖甙、葛根素芹菜糖苷、异甘草素等30余种异黄酮。

在葛根的有效成分中,最受关注的是葛根素、大豆苷元等。葛根素能扩张冠状动脉血管,降低血脂,增强心肌收缩力,降低血压,防治高血压头晕、头痛、颈项疼痛。大豆素具有抗乙酰胆碱作用,被认为是葛根主要功效之一解痉作用的有效成分。

吕通政将68例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葛根素注射剂治疗,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剂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椎-基底动脉血液平均流速。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其椎-基底动脉血液平均流速提高程度亦优于对照组。结论:葛根素是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一种有效药物。

2.本发明的技术要求研究

本发明以GB 1674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保健食品》和《保健食品产品技术要求规范》为依据,对产品技术要求进行研究,确定各项技术指标,以作为生产和检验的依据。

2.1 配方:蜜环菌、葛根、桑叶、山楂;辅料为麦芽糊精。

2.2 生产工艺:取蜜环菌提取物、葛根提取物、桑叶提取物、山楂提取物,以麦芽糊精为辅料,经混合后制成颗粒,包装即得。

注:提取物制备方法见附录

2.3 原辅料质量要求

2.3.1 蜜环菌应符合GB 709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用菌及其制品》或LY/T 2133《森林食品 榛蘑干制品》的规定。

2.3.2 葛根、桑叶、山楂应符合《中国药典》2015版一部的规定。

2.3.3 麦芽糊精应符合GB/T 20884《麦芽糊精》的规定。

2.4 技术要求

2.4.1 感官要求:感官要求见表5。

2.4.2 理化指标:理化指标见表6。

2.4.3 微生物限量:微生物限量见表7.

2.4.4功效成分或标志性成分:功效成分或标志性成分见表8。

2.5 保健功能:有助于改善眩晕。

2.6 适宜人群:各种眩晕人群。

2.7 不适宜人群:儿童

2.8 食用方法及食用量:每天2~3次,每次1袋。

2.9 规格:3g/袋

2.10 贮藏:常温,至阴凉干燥处。

2.11 保质期:24个月

附录:提取物制备方法

1.蜜环菌提取物制备:取蜜环菌子实体,洗净,干燥,粉碎成粗粉;料液比为1:20,温度100℃,加水回流提取2次,第一次为3小时,第二次为2小时;合并提取液,真空浓缩成相对密度1.10~1.20(室温)的清膏;清膏用3~4倍量95%(质量分数)乙醇沉淀24小时,沉淀物用4~5倍量(质量分数)≥80℃热水溶解,放冷后沉淀24~48小时,取上清液,滤去水不溶物,浓缩成稠膏,60℃以下温度真空干燥,粉碎成细粉,即得。

2.葛根提取物制备:取葛根,粉碎成粗粉,用30%乙醇溶液回流提取2次,每次2小时,第一次加10倍量,第二次加8倍量,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提取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20(室温)的清膏,放冷,加乙醇使含醇量为70%,沉淀12小时~24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60℃以下温度真空干燥,粉碎成细粉,即得。

3.桑叶提取物制备:取桑叶,粉碎成粗粉,料液比为1:10,温度80℃~90℃,用70%乙醇溶液回流提取2次,分别为1小时,合并滤液,回收乙醇,真空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20(室温);浓缩液加3倍量(质量分数)95%乙醇,沉淀24小时~48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60℃以下温度真空干燥,粉碎成细粉,即得。

4.山楂提取物制备:取山楂,粉碎成的粗粉,用70%乙醇溶液,料液比1:10,90℃回流提取2次,每次1.5小时;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提取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20(室温);浓缩液加3倍量(质量分数)95%乙醇,沉淀24小时~48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60℃以下温度真空干燥,粉碎成细粉,即得。

本发明组合物的安全性研究:

本发明的安全性研究主要以科学文献、安全性评价文献检索和筛选报告等进行分析评价,对安全性以及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食用方法和食用量、注意事项等进行综合研究。

大量试验都证明,蜜环菌菌丝和发酵液都具有镇静、抗惊厥、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等功效,并无毒副作用。另有文献研究表明,蜜环菌菌索多糖AMP-1能使正常小鼠的糖耐量增强,AMP-1、AMP-2均能抑制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血糖升高,AMP-2能显著降低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的血糖,AMP-1、AMP-2(灌胃剂量为10g·kg-1·d-1)对供试小鼠无毒性作用,内脏器官均正常无损。用蜜环菌菌索多糖连续ig小鼠4d后,未发现小鼠因药物中毒死亡现象,内脏器官均正常无损,未见任何不良反应。

通过小鼠急性毒性试验、鼠伤寒沙门氏菌试验(Ames试验)、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CHL)染色体畸变试验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考察桑叶水提液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结果桑叶水提液40g/kg小鼠灌胃给药未出现死亡,体质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经Ames试验、CHL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小鼠微核试验,桑叶水提液的结果均为阴性。结论本实验条件下,桑叶水提液的小鼠灌胃给药最大给药剂量为40g/kg,且未表现出遗传毒性。

葛根总黄酮的急性毒理及长期毒性实验证明,腹腔注射LD50为5.97(5.46~6.48)g/kg,经口灌胃LD50为10.11(9.41~10.8)g/kg。对大鼠长期毒性:给动物经口灌胃葛根总黄酮剂量为2.50,1.66及0.83g/kg,1次/d,连用90d;动物一般情况良好,除大、中剂量对雄性动物体重及白细胞总数稍有影响外,对血小板、血色素、肝肾功能及各主要脏器病理组织学均无明显影响。长期应用本品可能不产生蓄积性毒性。

研究表明,对山楂叶水提取物进行污染物致突变性检测(Ames)试验,小鼠骨髓微核试验和小鼠精子畸变试验,未见山楂叶水提取物有致突变及胚胎毒性和明显的致畸潜力。

用大果山楂浸膏对小鼠灌胃72h,LD50为(44.6±4)g(按生药计)。据资料报道,药用山楂对小鼠口服LD50为18.5g。故大果山楂比药用山楂毒性要小得多。金雪萍以林檎叶5组不同提取液对小鼠进行急性毒性实验和最大安全耐受量实验。结果表明,A,C,E,F组的浓度为 2.6g/ml没有发现小鼠死亡,其最大安全耐受量倍数为132,认为安全无毒,而D组的死亡率为80%,经进一步实验测定其半致死剂量为2.1g/ml,说明经乙醇提取后,通过酸水溶解的生物碱具有毒性;潘莹等以大果山楂总黄酮进行急性毒性实验和最大安全耐受量实验,结果表明大果山楂总黄酮最大耐受剂量为168g/kg,相当于生药成人口服日用量 (33.3g·kg-1·d-1)的678倍(按照生药的果山楂果实中大果山楂总黄酮的平均含量计),认为安全无毒。

本发明的组合物中单组份一次服用量为蜜环菌子实体(榛蘑)9g、葛根3g、桑叶3g、山楂3g,远远低于《中国药典》2015版和有关药材使用量的相关规定。

本发明的组合物符合中药相须、相使的配伍原则,也符合中药配伍禁忌原则。

本发明的功能学研究

本发明以原料保健功能为依据,结合保健功能科学文献、文献检索和筛选报告等统计分析和评价结果,对功能声称进行综合研究。

1.抗眩晕作用

以蜜环菌培养液、蔗糖、枸橼酸、尼泊金甲酯等制成的蜜环菌糖浆主治眩晕头痛、神经衰弱、失眠、美尼尔氏综合征。5-HMF为蜜环菌发酵液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氧化、抗心肌缺血、改善学习记忆障碍,并且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经临床研究,蜜环菌多糖对眩晕症有良好的药效。

葛根总黄酮、大豆元和葛根素对高血压引起的头痛、头晕、项强和耳鸣等 症状有明显的疗效,尤以缓解头痛项强为显著。应用葛根素注射液40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滴,1次/日,治疗62例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患者,与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的30例作对照,两组均治疗14d。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1 %,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尤其在治疗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合并高血压患者和颈部肌肉劳损患者,总有效率为95%,疗效满意。另有文献显示,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3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总有效率为88.8%。

2.镇静作用

天麻与蜜环菌的药理作用相似,具体表现为二者都有镇静、镇痛、降血压、降血糖、抑菌、改善记忆力、抗氧化、极高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的作用。这些相似的药理作用都提示与天麻和蜜环菌中的多糖类成分有关。

葛根对小鼠、豚鼠离体肠管具有罂粟碱样解痉作用。多种异黄酮成分可能是舒张平滑肌的成分,收缩成分可能是胆碱、乙酰胆碱和卡塞因R等物质。

3.抗惊厥作用

研究发现,小鼠ip蜜环菌制剂可增强戊巴比妥钠(阈下值催眠剂量)的作用,显著延长戊巴比妥钠或环己烯巴比妥钠引起的小鼠睡眠时间,并且能保护小鼠戊四唑引起的惊厥。

小鼠尾静脉注射试验证明,蜜环菌发酵液能保护戊四氮引起的惊厥、能降低尼古丁引起的小鼠死亡数、能增加狗的脑血流量与冠状动脉血流量;小鼠口服蜜环菌发酵液试验证明无毒害作用。

4.改善睡眠作用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药理室新药组1977年报道,在小鼠腹腔中注射蜜环菌发酵液可以延长小鼠的睡眠时间,并且与天麻水剂一样具有与阈下剂量的巴比妥钠协同的作用。

5.改善循环作用

葛根素可降低血液粘度,改善微循环,并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改善脑细胞代谢,保护脑细胞超微结构,提高脑组织耐缺氧能力,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

葛根素能明显改善正常金黄地鼠脑微循环,对局部滴加去甲肾上腺素引起 的微循环障碍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葛根总黄酮对脑血管扩张作用比冠状血管明显,能温和地改善脑循环和外周循环,这种改善作用并非单项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所致,而是使低幅波升高,高幅波降低,异常波趋向正常。

6.调节血脂作用

以100、200和400mg·kg-1剂量的桑叶提取物连续给大鼠灌胃30d,大鼠血清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含量低于模型组,而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高于模型组,可见桑叶提取物具有调节血脂功能。有研究结果表明,桑叶水提取液的抗凝血活性成分是一种多糖组分。

研究表明,山楂总黄酮3个剂量(80、40、20g/kg)均有降低急性血瘀模型大鼠全血比黏度、血浆黏度和红细胞压积的活血化瘀作用。山楂醇提取物对中、低切全血比黏度有显著降低作用。山楂总黄酮表现出显著的调血脂作用,对高脂血症所致大鼠血管功能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NO的升高,内皮素(ET)合成减少有关。山楂用于瘀阻肿痛,可入血分,能通行气血,化瘀散结而止痛。

7.抗缺氧作用

小鼠sc蜜环菌水提物,能明显提高小鼠耐缺氧能力,延长氰化钾引起的小鼠死亡时间,明显降低东莨菪碱引起的小鼠的高活动性,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减轻迟发性神经元死亡,保护缺血性脑组织;麻醉犬iv蜜环菌菌丝体制剂,可增加犬的脑血流量与冠脉血流量。

8.抗衰老作用

浙江医科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科研小组发现,桑叶通过对神经系统机能、内分泌系统机能和免疫系统机能的调节,以及抗自由基、对微量元素的补充和控制等作用来实现其延缓衰老的作用。

研究发现,蜜环菌菌索多糖可显著延长秀丽隐杆线虫的寿命,在氧化应激 条件下,显著增强秀丽隐杆线虫体内HSP-16.2和SOD-3的表达,提高DAF-16蛋白在细胞核的分布率,说明蜜环菌菌索多糖具有保护机体、延缓衰老的作用。

本发明的组合物以选用祛风中药为主。蜜环菌代替天麻息风止痉,用于高血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美尼尔氏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眩晕、头痛、肢体麻木;葛根、桑叶发散风热,用于风热、肺热引起的眩晕头痛、目赤肿痛、眼目昏花;山楂行气散瘀、化浊降脂,用于血淤引起的头晕目眩、站立不稳。组合物各组分共同协作,用以改善眩晕症状。

本发明的稳定性研究综述

本发明按照《保健食品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对本发明组合物进行加速稳定性试验,通过稳定性试验,考察样品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感官、化学、物理及生物学随时间增加其变化程度和规律,从而判断样品包装、贮存条件和保质期内的稳定性。

1.加速稳定性试验

1.1 试验样品:本发明组合物制成的颗粒,批号:20150801、20150802、20150803

1.2 仪器与设备见表9

1.3 标准品:葛根素标准品,纯度≥95%;葡聚糖标准品,分子量MW5×105,纯度≥97%。

1.4 试验条件:模拟上市保健食品包装,采用聚酯、铝、聚乙烯复合膜封装,外加纸盒的包装形式,置于温度37±2℃、相对湿度RH75±5%、避免光线直射的条件下贮存3个月。重点考察感官、水分、功效成分、微生物等随储存条件和贮存时间容易发生变化的指标。

1.5 试验方法:本发明组合物按配方和制备方法制成三批样品,采用聚酯、铝、聚乙烯复合膜袋封装,外加纸盒的包装,将样品置于温度37±2℃、相对湿度RH75±5%、避免光线直射的条件下放置3个月,分别于第1个月、第2个月、第3个月末取样测定,重点考察感官、水分、功效成分含量、微生物等指标,各项指标与第0个月检测数据比较,考察其稳定性。

1.6 检验方法

1.6.1 感官要求:用正常视力和鼻嗅、口尝的方法检验;

1.6.2 水分测定:执行GB 5009.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1.6.3 功效成分:粗多糖含量测定:执行《保健食品功效成分检测方法(2002版)》;葛根素含量测定:执行GB/T 22251-2008《保健食品中葛根素的测定》。

1.6.4 微生物:执行GB 4789.2-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 4789.3-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菌群计数》和GB 4789.1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霉菌和酵母计数》。

1.7 稳定性加速试验结果见表10、表11、表12

1.8 本品贮存条件和保质期的确定

根据《保健食品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中“采用加速试验考察产品质量稳定性的样品,根据加速试验结果,保质期一般定为2年”的规定,本品的贮藏方法为:常温,置于阴凉干燥处保存;保质期为24个月。

实施例1

蜜环菌提取物制备:称取蜜环菌子实体(榛蘑)9000g,粉碎成2~3mm的粗粉,料液比为1:20,温度100℃,分别加水90kg回流提取2次,第一次为3小时,第二次为2小时;合并提取液,真空浓缩得清膏3410g;清膏用13000mL 95%(质量分数)乙醇沉淀24小时,得到沉淀物2135g;用10000mL80℃热水溶解,放冷后沉淀24小时,取上清液,滤过,浓缩成稠膏,60℃温度真空干燥,粉碎成细粉,制得干浸膏1052g,干浸膏得率为11.69%,干浸膏粗多糖含量为335.60mg/g,榛蘑(干重)可溶性粗多糖得率为3.9228%。

实施例2

葛根提取物制备:称取3000g葛根,粉碎成2mm~5mm的粗粉或颗粒,90℃回流提取2次,每次2小时,第一次加30%乙醇溶液30kg,第二次30%乙醇溶液24kg,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8(室温)得到清膏1860g,放冷,加乙醇6000mL,沉淀24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60℃以下温度真空干燥,粉碎成细粉,制得干浸膏956g,干浸膏得率为31.87%,干浸膏葛根素含量为112.04mg/g,葛根(干重)葛根素得率为3.5703%。

实施例3

桑叶提取物制备:称取3000g桑叶,粉碎成粗粉,每次用70%乙醇溶液30kg,温度90℃,回流提取2次,每次1小时,用合并滤液,回收乙醇,真空浓缩至相对密度1.18(室温),得到清膏;浓缩液加95%乙醇,沉淀24小时~48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60℃以下温度真空干燥,粉碎成细粉,制得桑叶干浸膏326g,干浸膏得率为10.87%,干浸膏总黄酮含量为32.52mg/g,桑叶(干重)总黄酮得率为0.3534%。

实施例4

山楂提取物制备:称取山楂3000g,粉碎成2~3mm的粗粉,分别用70%乙醇溶液30kg,90℃回流提取2次,每次1.5小时;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提取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8(室温),得到清膏396g,清膏加95%乙醇1200g,沉淀24小时,取上清液,水浴上挥去乙醇,浓缩成稠膏,60℃以下温度真空干燥,粉碎成细粉,得山楂干浸膏213g,干浸膏得率为7.10%,干浸膏总黄酮含量为32.46mg/g,山楂(干重)总黄酮得率为0.2305%。

实施例5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制备:分别称取蜜环菌提取物1000g、葛根提取物800g、桑叶提取物300g、山楂提取物200g,放入混合机内混合均匀;称取90%乙醇溶液1000mL作为湿润剂,在混合机运行状态下,缓慢喷洒在组合物细粉表面,搅拌均匀;另取700g麦芽糊精加2000mL水搅拌均匀后,加热制成透明状的液体,放冷至50℃,缓缓放入上述组合物中搅拌均匀;如湿度不足,可补充90%乙醇溶液,直至达到要求;再取14目尼龙筛用颗粒机制成湿颗粒,经50℃干燥,装袋,每袋3g,制成1000袋。

实施例6

将实施例5中药组合物经分光光度法和HPLC测定,其中:

蜜环菌粗多糖:

(1)样品处理:

a. 样品提取:称取样品2.0g,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80mL,于沸水浴上加热2小时,冷却至室温后补加水至刻度,混匀后过滤,弃去初滤液,收集余下滤液供沉淀多糖。

b. 沉淀粗多糖:准确吸取(a)项终初滤液5.0mL,置于50mL离心管中,加入无水乙醇20mL,混匀5min后,以3000r/min离心5min,弃去上清液。残渣用80%(体积分数)乙醇溶液数毫升洗涤,离心后弃上清液,反复操作3~4次。残渣用水溶解并定容至5.0mL,混匀后,供沉淀葡聚糖。

c. 沉淀葡聚糖:准确吸取(b)项终溶液2.0mL置于20mL离心管中,加入100g/L氢氧化钠溶液2.0mL铜试剂溶液2.0mL,沸水浴中煮沸2min,冷却,以3000r/min离心5min,弃去上清液。残渣用洗涤液数毫升洗涤,离心后弃去上清液,反复操作3次,残渣用10%(体积分数)硫酸溶液2.0mL溶解并转移至5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为样品测试溶液。

(2)标准曲线绘制:准确称取葡聚糖标准使用液0、0.10、0.20、0.40、0.60、0.80、1.00mL(相当于葡聚糖0、0.01、0.02、0.04、0.06、0.08、0.10mg)分别置于25mL比色管中,准确补充水至2.0mL,加入50g/L苯酚溶液1.0mL,在旋转混匀器上混匀,小心加入浓硫酸10.0mL,于旋转混匀器上小心混匀,置沸水浴中煮沸2min,冷却后用分光光度计在485nm波长处以试剂空白溶液为参比,1cm比色皿测定吸光度值。以葡聚糖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3)样品测定:准确吸取样品测定液2.OmL,置于25mL比色管中,加人50g/L苯酚溶液1.OmL,在旋转混匀器上混匀,小心加入浓硫酸10.OmL于旋转混匀器上小心混匀,置沸水浴中煮沸2min,冷却至室温,用分光光度计在485nm波长处,以试剂空白为参比,1cm比色皿测定吸光度值。从标准曲线上查出葡聚糖含量,计算样品中粗多糖含量,同时做样品空白实验。

葛根素:

(1)样品处理:准确称取0.50g~1.00g试样(精确至0.001g),加适量水溶解,并于超声波清洗器中超声20min,冷却至室温后用水定容至10mL,混匀,4000r/min离心5min。取1mL上清液上大孔吸附树脂层析柱,用约40mL水以1mL/min淋洗杂质,再用50mL70%甲醇洗脱葛根素,将洗脱液置于沸水浴蒸发近干,用70%甲醇将其溶解并定容至1mL,过0.45μm滤膜后待高效液相色谱用。

(2)液相色谱参考条件:色谱柱:ODS 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36%乙酸+水=25+3+72;流速:0.6mL/min;检测波长:247nm;进样体积:10μL。

该中药组合物有效成分含量:

粗多糖:121.36mg/g

葛根素:9.26mg/g

对实施例5所述的改善眩晕功能的中药组合物进行动物造模试验,证明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具有改善眩晕症的作用。

1 材料与仪器

1.1 动物

昆明种小鼠100只,雄性,体重20~22g;豚鼠50只,雌雄兼用,体重230~260g,均由吉林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1.2 药物

本发明组合物(蜜环菌山楂葛根颗粒);天麻素胶囊(昆明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1.3 仪器

实验用三通迷宫(上海豪敦工贸有限公司);跳台实验仪(上海产电刺激器连接跳台改装);旋转仪(上海南汇电讯器材厂681型磁力加热搅拌器改装)。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2.1 本发明组合物对豚鼠中毒性眩晕反应的影响

取豚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天麻素胶囊,1.00g·kg-1),本发明组合物(1.0、0.5、0.25g/kg)高、中、低剂量组。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14天。末次给药后1h于豚鼠外耳道内4~5mm处快速注入三氯甲烷20μL/只,在其后20、40、60min仔细观察,以动物眼球震颤次数、头摇摆次数为观察指标,每次观察时间为1min。实验结果见表13。

注: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表13可知,本发明组合物3个剂量组均可以减少豚鼠中毒性眩晕不同时间头摆动次数和眼球震颤次数(P<0.05或P<0.01)。

2.2 本发明组合物对小鼠抗眩晕作用

2.2.1 迷宫实验

取健康小鼠50只,随机分成5组: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天麻素胶囊,1.0g/kg),本发明组合物低、中、高组(1.0、0.5、0.25g/kg),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给药3天。实验小鼠在跳台仪中连续进行逃避电击反射训练,连续训练3次为1遍,每天上、下午各训练1遍,以巩固其反射,连续3d,建立起稳定且牢固的逃避电击反射。3天后在试验前1h给药,训练1次后,除正常组外,将小鼠在旋转仪上50r/min匀速旋转10min并骤停,立即将小鼠置于跳台仪中,打开电源,记录小鼠成功逃避电击跳上平台所用的时间。实验结果见表2。

2.2.2 跳台实验

小鼠分组、训练、给药以及致眩晕方法同迷宫实验,记录小鼠受到电击后第1次跳上平台并且不跌落所需的时间。实验结果见表14。

2.2.3 进食量测定

实验结束后定量喂食,观察小鼠的活动力并记录各组小鼠3h内的进食量。实验结果见表15。

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1

由表14可知,本发明组合物各剂量组和阳性组均可显著缩短小鼠在迷宫中的逃避时间,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本发明组合物各剂量组和阳性组均可明显缩短小鼠成功跳上平台的时间,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本发明组合物的作用呈现剂量依赖性。由表15可知,本发明组合物各剂量组和阳性组均能增加眩晕小鼠的活动能力,可不同程度地增加小鼠进食量。

从以上实验可知,本发明组合物可以减少豚鼠中毒性眩晕的头摆动次数和眼球震颤次数,本发明组合物可显著缩短小鼠在迷宫中的逃避时间,明显缩短小鼠跳上平台的逃避时间,增强小鼠的活动能力,证实其对小鼠眩晕模型也有肯定的药效作用。总之,本发明组合物能增强眩晕小鼠的活动能力,使机体对环境变化的适应力提高。

实施例7

一种改善眩晕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的原料制成:蜜环菌子实体48.128%、葛根16.043%,桑叶16.043%、山楂16.043%、辅料麦芽糊精3.743%。

实施例8

一种改善眩晕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的原料组成:蜜环菌子实体提取物33.33%、葛根提取物26.67%,桑叶提取物10%、山楂提取物6.67%、麦芽糊精23.33%组成。

实施例9

一种改善眩晕的中药组合物:分别称取蜜环菌提取物1000g、葛根提取物800g、桑叶提取物300g、山楂提取物200g,混合均匀;另取700g麦芽糊精用2000mL冷水搅拌均匀,加热制成浆糊作为粘合剂,再用85%~95%食用酒精做湿润剂,用14~16目尼龙筛制成湿颗粒,经50℃~60℃干燥至水分≤5.0%(质量比),装袋,每袋3g,制成1000袋。

实施例10

一种改善眩晕的中药组合物:蜜环菌子实体(榛蘑)9000g、葛根3000g,桑叶3000g、山楂3000g、辅料麦芽糊精700g组成。蜜环菌子实体、葛根、桑叶、山楂分别经水提或乙醇提取、浓缩、精制、干燥,粉碎成细粉,再与麦芽糊精混合制成颗粒,经干燥、包装,即得。

实施例11

一种改善眩晕的中药组合物:蜜环菌子实体(榛蘑)提取物1000g、葛根提取物800g,桑叶提取物300g、山楂提取物200g、麦芽糊精700g组成。经混合、制粒、干燥、包装,即得。每袋3g,制成1000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