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对抗新型毒品成瘾者对毒品心理渴求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74519阅读:55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抗新型毒品成瘾者对毒品心理渴求的系统,以达到矫治毒瘾的目的。
背景技术
:冰毒(甲基苯丙胺)属于兴奋类精神药物,具有强烈的中枢兴奋作用,吸毒时的强烈亢奋状态和不吸毒时的难受心境是两个极端,亢奋状态是人们所追求的,尽管对神经和躯体损害极大;而不吸毒时心情郁闷、难受,患者为了逃避这种难受,追求吸毒时的亢奋所以患者会继续使用毒品,这就是成瘾的原因。冰毒的危害主要是损害大脑神经,造成系列症状,形成精神依赖,通过强制隔离戒毒后,消除了患者的精神症状,修复了大脑神经以及脑功能,可以说类似或接近于正常人,但是患者回归社会后还是会面对各种诱惑(毒友的引诱、环境的刺激等),患者随时都可以再次接触到毒品。吸食冰毒分为四个阶段:偶尔吸食、毒品滥用、毒品依赖、苯丙胺精神障碍。当吸毒者出现毒品滥用阶段时就应及时到正规戒毒机构治疗。事实上,很多吸毒者及家属往往在吸毒初期都没有意识到毒品的危害,只有当出现精神症状后才引起重视,才送到戒毒所戒毒。患者是否有:脾气暴躁:无法沟通、具有小事爱发脾气;多疑:强迫性怀疑、怀疑配偶不忠、怀疑别人对自己不利;幻视幻听:被害妄想症、被追踪妄想、胡言乱语;行为性格改变:暴力倾向、抑郁;这也是冰毒对社会的危害极大的原因,也是本发明开始时的目的之一。对甲基苯丙胺等新型毒品成瘾者,一般实施行政强制隔离戒毒。强制隔离戒毒是指对吸食、注射毒品的成瘾人员,在一定时期内通过行政措施对其采用强制隔离戒毒。强制隔离戒毒期间一般采用药物治疗、心理治疗、法制教育、道德教育等戒毒方法,进一步分析:a药物治疗药物治疗通常在强制隔离戒毒的早期阶段使用,以帮助成瘾者控制生理戒断症状。药物治疗也可作为传统毒品的替代物减少传统毒品的毒性作用。药物治疗也能部分缓解成瘾者的生理性依赖。优点:药物治疗对传统毒品成瘾者的生理依赖和戒断症状有较好疗效。缺点:药物对心理依赖或心理成瘾无帮助,而以甲基苯丙胺为主的新型毒品主要以心理依赖或心理成瘾为主,药物治疗无效。b暴露治疗暴露疗法作为传统的心理依赖或心理成瘾矫治方法,其原理在于利用消退抑制的原理,减少成瘾者对毒品的心理渴求。缺点:暴露治疗已被证实对成瘾者心理渴求的矫治作用并不确切。c厌恶治疗厌恶治疗试图通过给予厌恶刺激(如电击、催吐药、想象厌恶等),以建立与不良行为(如吸毒)的条件化作用,以减少成瘾者的吸毒行为。优点:厌恶治疗能有效地建立条件化作用。缺点:现有理论和实证研究已证实厌恶治疗建立的条件化作用,是一种新的条件化作用,对原有毒品和吸毒行为之间的条件化作用没有直接作用。因此疗效并不确切。d记忆提取消退法该方法通过线索诱发提取与吸食毒品相关的记忆,接着通过不给药,以达到吸毒相关记忆提取后自然消退的目的。优点:记忆提取消退法能有效提取吸食毒品相关的记忆。缺点:该方法能有效提取与吸食毒品相关的记忆,记忆提取后自然消退的矫治进程对心理成瘾有暂时矫治作用。但疗效持续时间不长,且容易复发。这主要与毒品本身心理成瘾的天然顽固性有关。上述方法中,由于药物治疗对成瘾者心理成瘾是无效的,且现有的心理治疗(包括暴露治疗、厌恶治疗和提取记忆消退法)对成瘾者心理成瘾的疗效不确切或疗效不稳定,为此我们需要一种新的干预方法。中国专利公开号“106264570a”公开了一种实时监测戒毒者心瘾状态的方法、装置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可移动头戴设备实时获取戒毒者的脑电信号;可移动头戴设备对脑电信号进行分析,提取反映戒毒者心瘾状态的特征向量;可移动头戴设备通过特征向量判断戒毒者是否处于心瘾发作状态;可移动头戴设备将判断结果发送至监测终端。该方法通过采集脑电信号可以实时监测,对心瘾发作状态进行判断,但是并没有给出毒瘾矫治方法。因此,不能解决本发明的技术问题。中国专利公开号“101708230a”公开了一种戒毒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它是将西洋参、黄芪、当归、酸枣仁、五味子、茯苓、延胡索、鹅不食草、甘草等原料药按照研磨、煎煮、蒸馏、浓缩、混合等方法制成的戒毒的口服药物。上述方法的戒毒疗效尚不能确定,同时如a药物治疗所述,药物治疗存在缺陷。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的系统,该系统结合记忆提取消退法和厌恶治疗两种系统的优势,利用记忆提取消退法的记忆提取的优势,结合厌恶治疗能建立条件化作用的特点,使用记忆提取+厌恶治疗的系统来矫治成瘾者的心理渴求(毒瘾)。本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对抗新型毒品成瘾者对毒品心理渴求的系统,其特征是,包括基于全景技术的观看设备和心电仪,成瘾者佩戴观看设备、心电仪,监控成瘾者的hrv数值;所述的成瘾者通过虚拟现实应用下的全景技术观看吸毒场景并听到吸毒道具发出的音效;所述的成瘾者通过虚拟现实应用下的全景技术观看吸毒相关的厌恶场面并听到并发症相关的音效;重复观看后比对每次的hrv数值,收集并计算出由毒瘾被诱发到毒瘾被打压的hrv变化值。该系统主要使用了虚拟现实应用技术下的呈现方式,依托先进的全景拍摄方式,使用记忆提取+厌恶治疗的系统来摄制对抗条件化制约的内容。作为优选,所述的厌恶场面及音效包括以下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任意组合:(1)成瘾者害怕被抓,故在影音内容中加入警察的元素;(2)成瘾者恐惧过量吸食毒品产生的皮肤提前衰老症状,故在影音内容中加入此元素;(3)成瘾者恐惧过量吸食毒品产生的牙齿脱落症状,故在影音内容中加入此元素;(4)成瘾者恐惧过量吸食毒品产生的精神分裂症状,故在影音内容中加入此元素;(5)成瘾者恐惧过量吸食毒品产生的皮肤溃烂症状,故在影音内容中加入此元素;(6)成瘾者恐惧过量吸食毒品导致的死亡,故在影音内容中加入此元素。作为优选,所述吸食的毒品种类为甲基苯丙胺。作为优选,所述的hrv数值指的是心率变异性,即指每次心跳间隔时间的变化。作为优选,所述的hrv数值包括心率变异性指标数值sdnn,rmssd和pnn50,以上三个数值组合在一起,可准确表达心跳间隔时间发生的关系,由此评判是否厌恶治疗发生明显效果。作为优选,其中sdnn为心跳间期标准差值;rmssd为连续心跳间期差值平方根;pnn50连续心跳间期差值大于50毫秒的百分比。作为优选,所述观看后比对每次的hrv数值,次数为5-10次。作为优选,所述全景技术的观看设备为虚拟现实技术vr设备。作为优选,所述全景技术的观看设备为增强现实技术ar设备或者混合现实技术mr设备。作为优选,所述虚拟现实技术vr设备包括vr头显和头戴式耳机。a其中vr头显(虚拟现实头戴式显示器),作用在于为成瘾者提供更贴近真实的观看体验,贴近真实的观看体验能够更好的诱发和打压毒瘾;b其中头戴式耳机,作用在于提供更真实沉浸的听觉体验。综合以上两点,进一步,本发明借由多感官的知觉讯息来仿真出更自然的现实环境,沉浸式的虚拟现实技术比传统的平面画面提供更显着的需求提升。对成瘾者提供贴近真实的体验,是本发明实现的重要支撑。该系统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利用其增强的沉浸式体检,呈现诱发成瘾者吸毒记忆的影音内容,达到吸毒相关记忆提取的目的。接着,呈现于吸食毒品相关的不良后果的厌恶刺激的影音内容。利用厌恶治疗的条件化作用原理,将被提取的、尚处于不稳定状态的吸毒相关的记忆内容改写为厌恶的记忆内容。从而实现对抗性条件化作用的矫治目的,达到矫治毒瘾的目的。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成瘾者全程佩戴心电仪,通过记录比对成瘾者的hrv数值的变化,来评估疗效的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系统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特有的沉浸式体验,使用虚拟现实环境下的包含心理干预逻辑的影音内容,能有效对抗甲基苯丙胺等新型毒品诱发的条件制约作用。使用该系统能有效缓解成瘾者对毒品的心理渴求,以达到矫治毒瘾的目的。本产品具有以下优点:1、解决了传统心理矫治方式需要大量具备心理资质的人进行一对一当面交流的局限。使用电脑和虚拟现实相关硬件进行大规模的有效毒瘾矫治是本发明的最大优点。2、使用了记忆提取+厌恶治疗相结合的方式在毒瘾矫治领域也是尚属首次。相比现有戒毒模式,本发明使用的新方式可以提供长时间更为有效且无害。本发明使用的方式不局限于vr技术下,其逻辑也同样可以应用于ar(增强现实augmentedreality)和mr(mixreality)
技术领域
。在心理健康矫治领域,暂未找到比本发明使用的这种方式更为有效的毒瘾矫治医学逻辑。3、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中的虚拟现实拍摄技术在毒瘾矫治领域的使用也尚属首次。实景的拍摄比较虚拟建模的方式能带来更真实的体验。当下建模技术的发展仍然未能给人带来真实感。实景的音效也比虚拟建模中的音效能够带来更深刻的临场感。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技术方案的关键点在于基于虚拟现实技术下使用记忆提取加厌恶治疗相结合的治疗手段,本发明应用的场景是强制隔离戒毒机构。1虚拟现实技术发展至今刚刚趋于成熟,其在本发明中包括两部分,虚拟现实拍摄技术和虚拟现实呈现技术。该技术应用在新型毒品治疗领域国内尚属首次。2记忆提取+厌恶治疗的组合疗法本技术方案的原理说明:学习与记忆在吸毒的发展过程中于维持中扮演关键的角色,成瘾人员首先学习一种动作(吸毒行为)-成果(大脑奖励中枢的毒品刺激反馈)的关系,这种特定的刺激输入反应输出的关系建立被称为条件化制约,正向的成果会持续增强行为的产生。随着重复的吸毒行为,成瘾人员将吸毒带来的愉悦感与毒品相关的线索建立起新的连结,这样的连结关系称为巴夫洛夫制约(pavlov,1927),并且被认为是许多心理现象以及毒品成瘾行为中的关键机制。在成瘾行为的临床治疗上针对这种制约后的行为常用的干预模式为线索暴露疗法(cueexposuretherapy,cpt),目的在于消退被制约的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关系,藉由将成瘾人员暴露在毒品相关的线索中却不给予毒品,以期达到线索与反应连结的逐渐消退,使的与毒品相关的线索对成瘾行为的影响力降低,使成瘾人员对毒品的渴求度随之下降。然而线索暴露疗法在近期的文献回顾中被指出并未比其他行为疗法提供更显着的疗效(conklinandtiffanny,2002;martinetal.,2010)。在线索暴露疗法之上,厌恶疗法(aversiontherapy)则是在巴夫洛夫消退治疗以外额外增加使个体厌恶的刺激,目的是为了重建吸毒后反应的结果产生连结,最终导致对于刺激产生排斥感而达到戒除吸食毒品行为的目的,然而厌恶治疗法在临床上发现即使有成效但是却容易复发,学术界对这种现象有双神经通路与记忆竞争两种理论,共通点在于厌恶治疗仅形成另一种不同的链接记忆并造成竞争效果,哪种记忆能够提取更多线索就具有竞争优势,因此导致复发的可能性。在2009年,monfils,cowansage,klann,&ledoux提出一种基于记忆再巩固的干预模式,关键在于记忆的巩固不是速成的,已经储存的记忆在被提取激活后会暂时重返不稳定的状态,需要约六个小时的时间重新巩固才能维持(duvarci&nader,2004),在重新巩固的时间窗内对不稳定的记忆进行干预,进而达到改写或是清除原有的记忆(nader,schage,&ledoux,2000;naderandhardt,2009),被称为提取消退法。然而提取消退方法还是存在问题,主要是使用消退法与传统的线索暴露治疗类似,效果并不显着,除此之外,提取消退法主要是藉由药物去干预记忆再巩固阶段所需的蛋白质合成,使用药物不仅可能破坏人体正常生理功能,也有可能建立新的药物依赖。结合以上的治疗方式,goltseker,bolotin,&barak(2016)提出一提取后对抗性条件制约法,在记忆再巩固的时间窗内,使用厌恶治疗法的操作方式,将先前的刺激-反应连结取代为新的刺激-厌恶记忆,在大鼠上对可卡因渴求的动物实验上,结果显示该干预方式能够成功的取代旧有成瘾行为模式并降低对毒品的渴求度。此新颖的干预方式对于人类物质成瘾行为的戒除开启了一个有效且无害的治疗模式。实施例:本实施例是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用于对抗甲基苯丙胺等新型毒品成瘾条件化制约的系统,该系统主要使用了虚拟现实应用技术下的呈现方式,依托先进的全景拍摄方式,使用记忆提取+厌恶治疗的系统来摄制对抗条件化制约的内容。其中硬件设备主要包含了虚拟现实头戴式显示器(以下简称vr头显)和头戴式耳机。a其中vr头显,作用在于为成瘾者提供更贴近真实的观看体验,贴近真实的观看体验能够更好的诱发和打压毒瘾。b其中头戴式耳机,作用在于提供更真实沉浸的听觉体验。综合以上两点,进一步,本发明籍由多感官的知觉讯息来仿真出更自然的现实环境,沉浸式的虚拟现实技术比传统的平面画面提供更显着的需求提升。对成瘾者提供贴近真实的体验,是本发明实现的重要支撑。依靠虚拟现实拍摄技术拍摄的影片内容,使用全景摄像机拍摄现实场景和全指向麦克风的立体声现场收声,原始视频和音频通过虚拟现实应用转换成逼真的vr头盔影音图像。其中,对抗条件化制约的影音内容,通过对甲基苯丙胺等新型毒品成瘾者原有吸毒行为的影像和吸毒器具的音效两方面的重现,作用为重新提取成瘾者原有吸毒行为的记忆。根据新型毒品的并发症状来摄制成能够让吸毒者产生厌恶心理的关联影像镜头和音效,用来破坏成瘾者对新型毒品的原有记忆,经过强制隔离期间一定时期的反复体验,使成瘾者形成对新型毒品新的记忆,即吸食新型毒品即会产生厌恶的体验,从而矫治成瘾者毒瘾反复发作的行为。流程图,如图1所示,具体实现的过程:一、佩戴vr头盔和头戴式耳机,佩戴心电仪,监控使用者的hrv数值二、通过虚拟现实应用下的全景技术观看吸毒场景并听到吸毒道具发出的音效三、通过虚拟现实应用下的全景技术观看吸毒相关的并发症场面并听到并发症相关的音效。包含以下这部分场面;成瘾者害怕被抓,故在影音内容中加入警察的元素。成瘾者恐惧过量吸食甲基苯丙胺等新型毒品产生的皮肤提前衰老症状,故在影音内容中加入此元素。成瘾者恐惧过量吸食甲基苯丙胺等新型毒品产生的牙齿脱落症状,故在影音内容中加入此元素。成瘾者恐惧过量吸食甲基苯丙胺等新型毒品产生的精神分裂症状,故在影音内容中加入此元素。成瘾者恐惧过量吸食甲基苯丙胺等新型毒品产生的皮肤溃烂症状,故在影音内容中加入此元素。成瘾者恐惧过量吸食甲基苯丙胺等新型毒品导致的死亡,故在影音内容中加入此元素。四、通过比对hrv数值,收集并计算出由毒瘾被诱发到毒瘾被打压的hrv变化值,由此评判此次治疗的疗效。通过对比本发明测试的33名接受矫治的成瘾人员,使用本发明成瘾人员的心率变异性指标数值(sdnn,rmssd,pnn50)与不使用本发明系统成瘾人员的心率变异性指标数(sdnn,rmssd,pnn50)组的的差值进行判断,时域分析指标(sdnn,rmssd,pnn50)都显着降低。第一次矫治后无明显下降,第二次到第五次指标,上述指标较前一次均有下降,下降15%-20%。到第6次时,部分被测试人员差值趋零。其他人员较前一次矫治呈现缓慢下降趋势,5-8%。第7-10次为巩固治疗。差值减少,较前一次矫治下降率平均5%。测试记录表一:测试次数/hrv数值较前一次下降比时域分析指标(sdnn,rmssd,pnn50)下降比1次<5%2-5次15-20%65-8%7-10次5%能够实现本发明目的的一些可替代方案:一、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时至今日才相对成熟,软硬件相对开发较为全面和成熟,因此本发明才选择虚拟现实技术作为本发明的设计手段和呈现手段。对于日后日渐成熟的其他影音合成技术,本发明同样具备矫治效果。3d建模至今仍未能给人完全的真实感,虽然在某些特定电影场景,可以做到以假乱真的效果。但在毒瘾矫治领域,仍然是全景拍摄占有无可代替的优势。未来的3d建模技术可以做到与实景同样的效果时,则3d建模技术也可代替本发明所使用的实景拍摄,而应用于本发明中。二、ai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也有可能作为本发明的替代方案。人工智能是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人工智能不是人的智能,但能像人那样思考、也可能超过人的智能。的确是未来可以预见的主流技术之一。本发明涉及的主要创新点,就是在人工智能应用之前,利用计算机和硬件大规模推广,代替原本由人来完成的矫治工作。一旦人工智能应用开启,可在短时间内应用于本发明。以上公开的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但本申请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