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加药止液装置的气管插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74514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直气管插管。



背景技术:

气管插管是指将一特制的气管内导管经声门置入气管的技术称为气管插管,这一技术能为气道通畅、通气供氧、呼吸道吸引和防止误吸等提供最佳条件。

实际在使用过程中,气管插管包括有加药导管、充气导管,加药导管是用于在成功插管后,为方便治疗加入药物。但是在药物加入过程中,由于压力的作用推动药物加入,药液加完之后由于内部压强大极易发生药液回流,造成加药失败,影响加药结果,甚至还会引起医疗事故,存在严重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带加药止液装置的气管插管,包括气管导管、充气导管、加药导管、衔接口、入体口、加药止回装置。

所述加药止回装置包括加药止回阀接头、止回管、止回弹头。

所述衔接口、入体口分别位于所述气体导管的两顶端。所述充气导管、加药导管部分位于所述气管导管外部,部分嵌于所述气管导管内部,且所述充气导管、加药导管位于所述气管导管内部的顶端靠近所述入体口,所述充气导管、加药导管位于所述气管导管外部的顶端靠近所述衔接口。所述加药止回装置位于所述加药导管靠近所述衔接口的顶端。所述止回管位于所述加药导管的顶端,且所述止回管在某一方向上的横截面呈梯形或长方形,所述止回管的内径大于所述加药导管的管径。所述止回弹头为渐变式的圆锥形子弹帽形状,所述止回弹头包括圆柱形底座,所述底座直径为所述止回弹头最大直径。所述底座直径小于所述止回管的管径。所述加药止回阀接头内部包括有凸条,所述凸条内部之间的圆形孔洞直径小于所述底座直径。所述止回管部分嵌于所述加药止回阀接头内,且所述止回管位于所述加药止回阀接头内的顶端与所述凸条之间存在间隙。

较佳的,还包括充气囊、加药囊。所述加药导管靠近所述入体口的一端与所述加药囊连通;所述充气导管靠近所述入体口的一端与所述充气囊连通;所述加药囊位于所述充气囊的外部。使用时,对充气囊进行充气,可使得管道在病患气管内充盈,达到固定入体口的目的,防止其在病患气管内挪动,造成伤害。

较佳的,所述加药导管部分套在所述充气导管内侧,所述加药导管顶端从充气导管伸出与所述加药囊连通。所述加药囊为椭圈形状,加药囊上设置有若干喷药微孔;所述充气囊为圆形气囊;所述加药囊与所述充气囊组合形成项圈形状,项圈形状即为加药套囊。所述加药囊上的微孔,可使得药液均匀分布到人气道内并产生药理作用,达到预定效果,减缓病人症状。而将所述加药囊设置于所述充气囊上,当所述充气囊充盈后还可达到增加加药囊内部压力的作用,可更好的使药液呈雾状自微孔中喷出。

较佳的,所述充气导管内还设置吸痰管,所述吸痰管的两端设置在所述气管导管外侧;所述吸痰管上的吸痰头设置在靠近所述充气囊的一端;所述吸痰管上的吸痰接头设置在所述衔接口的一端。

较佳的,所述气管导管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导线即测温线;所述温度传感导线的两端分别设有温度传感器探头和显示装置;所述温度传感器探头位于靠近所述入体口一侧,所述显示装置位于靠近所述衔接口一侧,使用时与外界的监护仪连接,达到检测温度目的。

较佳的,所述止回弹头的材料为医用硅胶,采用注塑而成。

较佳的,所述止回管包括有一或多个挡片,所述挡片位于所述止回管内,使用时防止所述止回弹头在所述止回管中推入过多。

较佳的,所述气管导管内设置有钢丝弹簧,所述钢丝弹簧位于所述衔接口和充气囊之间,钢丝弹簧可增加所述气管导管的强度,提高插管成功率。

本发明提供的这种带加药止液装置的气管插管,其加药止液装置外壳采用医用pvc制作,内部采用硅胶制作而成的止回弹头在输液结束后达到自动止液的效果,其物理原理是:通过注射器水柱压力的推进,注射器内的药液经过加药止回装置后流入所述气管导管。注药结束后,所述止回弹头在受到液体重力压强的作用下,所述止回弹头运动至所述凸条处,所述止回弹头的底座与所述凸条紧密相连,形成密封结构,截留液体回流。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中带加药止液装置的气管插管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中加药止回阀接头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中止回弹头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二中带加药止液装置的气管插管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二中加药止回阀接头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二中止回弹头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一种带加药止液装置的气管插管,包括气管导管1、充气导管6、加药导管7、衔接口3、入体口2、加药止回装置8、充气囊4、加药囊5。

所述加药止回装置8包括加药止回阀接头9、止回管、止回弹头。所述止回弹头的材料为医用硅胶。

所述衔接口3、入体口2分别位于所述气体导管的两顶端,入体口2处与入体导管相连。所述充气导管6、加药导管7部分位于所述气管导管1外部,部分嵌于所述气管导管1内部,且所述充气导管6、加药导管7位于所述气管导管1内部的顶端靠近所述入体口2,所述充气导管6、加药导管7位于所述气管导管1外部的顶端靠近所述衔接口3。所述加药止回装置8位于所述加药导管7靠近所述衔接口3的顶端。所述止回管位于所述加药导管7的顶端,且所述止回管在某一方向上的横截面呈梯形或长方形,所述止回管的内径大于所述加药导管7的管径。所述止回弹头为渐变式的圆锥形子弹帽形状,所述止回弹头包括圆柱形底座11,所述底座11直径为所述止回弹头最大直径即所述底座11位于所述止回弹头的一顶端。所述止回弹头的另一顶端在某一方向上的横截面呈矩形,且矩形长度大于所述加药导管7的管径,矩形宽度小于所述加药导管7的管径。所述底座11直径小于所述止回管的管径。所述加药止回阀接头9内部包括有凸条10,所述凸条10内部之间的圆形孔洞直径小于所述底座11直径;所述止回管部分嵌于所述加药止回阀接头9内,且所述止回管位于所述加药止回阀接头9内的顶端与所述凸条10之间存在间隙。

所述加药导管7靠近所述入体口2的一端与所述加药囊5连通;所述充气导管6靠近所述入体口2的一端与所述充气囊4连通;所述加药囊5位于所述充气囊4的外部。所述加药导管7部分套在所述充气导管6内侧,所述加药导管7顶端从充气导管6伸出与所述加药囊5连通;所述加药囊5为椭圈形状,加药囊5上设置有若干喷药微孔;所述充气囊4为圆形气囊;所述加药囊5与所述充气囊4组合形成项圈形状,项圈形状即为加药套囊。

所述气管导管1内设置有钢丝弹簧,所述钢丝弹簧位于所述衔接口3和充气套囊之间。

使用时,通过充气装置4进行注液压力的推进,充气装置4内的药液经过加药止回装置8后流入所述气管导管1。所述止回弹头在压力作用下,随着液体流动至所述止回管与所述加药导管7接口处,由于所述止回弹头的顶端在某一方向上的横截面呈矩形,且矩形长度大于所述加药导管7的管径,矩形宽度小于所述加药导管7的管径,所述加药导管7口处为圆形,所以所述止回弹头与所述加药导管7口处存在空隙,液体自空隙流入所述加药导管7。注药结束后,所述止回弹头在受到液体重力压强的作用下,所述止回弹头运动至所述凸条10处,所述止回弹头的底座11与所述凸条10紧密相连,形成密封结构,截留液体回流。

实施例二

一种带加药止液装置的气管插管,包括气管导管21、充气导管26、加药导管27、衔接口23、入体口22、加药止回装置28、充气囊24、加药囊25、吸痰管32、温度传感导线。

所述加药止回装置28包括加药止回阀接头29、止回管、止回弹头。所述止回弹头的材料为医用硅胶。所述止回管包括有挡片。

所述衔接口23、入体口22分别位于所述气体导管的两顶端,入体口22处与入体导管相连。所述充气导管26、加药导管27部分位于所述气管导管21外部,部分嵌于所述气管导管21内部,且所述充气导管26、加药导管27位于所述气管导管21内部的顶端靠近所述入体口2,所述充气导管26、加药导管27位于所述气管导管21外部的顶端靠近所述衔接口23;所述加药止回装置28位于所述加药导管27靠近所述衔接口23的顶端;所述止回管位于所述加药导管27的顶端,且所述止回管在某一方向上的横截面呈梯形或长方形,所述止回管的内径大于所述加药导管27的管径;所述止回弹头为渐变式的圆锥形子弹帽形状,所述止回弹头包括圆柱形底座31,所述底座31直径为所述止回弹头最大直径;所述底座31直径小于所述止回管的管径;所述加药止回阀接头29内部包括有凸条30,所述凸条30内部之间的圆形孔洞直径小于所述底座31直径;所述止回管部分嵌于所述加药止回阀接头29内,且所述止回管位于所述加药止回阀接头29内的顶端与所述凸条30之间存在间隙。所述挡片位于所述止回管内。

所述加药导管27靠近所述入体口22的一端与所述加药囊25连通。所述充气导管26靠近所述入体口2的一端与所述充气囊24连通。所述加药囊25位于所述充气囊24的外部。所述加药导管27部分套在所述充气导管26内侧,所述加药导管27顶端从充气导管26伸出与所述加药囊25连通;所述加药囊25为椭圈形状,加药囊25上设置有若干喷药微孔;所述充气囊24为圆形气囊;所述加药囊25与所述充气囊24组合形成项圈形状,项圈形状即为加药套囊。

所述吸痰管32、温度传感导线位于所述充气导管26内,所述吸痰管32的两端设置在所述气管导管21外侧;所述吸痰管32上的吸痰头设置在靠近所述充气囊24的一端;所述吸痰管32上的吸痰接头设置在所述衔接口23的一端。所述温度传感导线即测温线,两端分别设有温度传感器探头和显示装置。所述温度传感器探头位于靠近所述入体口22一侧,所述显示装置位于靠近所述衔接口23一侧。

使用时,通过充气装置进行压力的推进,充气装置内的药液经过加药止回装置28后流入所述气管导管21。所述止回弹头在压力作用下,随着液体流动至所述挡板处。注药结束后,所述止回弹头在受到液体重力压强的作用下,所述止回弹头运动至所述凸条30处,所述止回弹头的底座31与所述凸条30紧密相连,形成密封结构,截留液体回流。

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装饰,皆应属于本发明覆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