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46952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的药物,尤其是涉及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公知的,乳腺增生症是成年女性常见多发病之一,大约50-60%的育龄妇女都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多发于20-45岁女性,发病高峰为35-40岁;本病的特点是:乳腺组成成分的增生,在结构、数量及组织形态上表现出异常,导致正常乳腺小叶生理性增生与复旧不全,形成乳腺正常结构的紊乱,是乳腺组织导管和乳腺小叶在结构上的退行性病变及进行性结缔组织的生长。发病原因主要:是由卵巢分泌的雌激素水平过高,黄体孕激素过少,或者这两者分泌不协调,引起乳房中的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和纤维组织增生。乳腺增生症的临床表现:乳房疼痛和乳房肿块为主要特征,个别还会有乳头溢液。乳房以周期性疼痛为特征,起初为弥漫性隐痛或胀坠感,后又变为局限性刺痛或刀割样疼痛,累及一侧或双侧乳腺;50%增生多见于外上象限,伴有压痛,有时疼痛可放射到同侧上臂內侧、腋窝部或下颈部;乳房疼痛的表现常不稳定,在月经前、情绪变化、劳累时加重;乳房的肿块大小和质地随月经来潮,呈周期性变化,经前肿块增大,质地较硬,经后肿块缩小,质地有韧性但不硬,肿块呈大小不一的结节状,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病人常呈卵巢内分泌功能紊乱的表现。

乳腺增生可分四期:

1.乳腺小叶增生(Ⅰ期乳腺增生)单纯性小叶增生小叶及小叶内导管数目增多、体积增多、排列整齐,但小叶轮廓仍保存。

2.乳腺腺病(乳腺导管扩张症,Ⅱ期乳腺增生)乳腺小叶内导管数目明显增多,小叶引、叶间的间质(结缔组织)增加,其周围出现明显的淋巴细胞侵润,或出现有条索状的增生组织,

3.囊性增生(乳腺导管扩张合并上皮细胞增生症,Ⅲ期乳腺增生)纤维组织增生超过了腺体导管的增生,使腺体导管受阻、变形、上皮细胞体积变小。

4.乳腺囊肿病(Ⅳ期乳腺增生)腺体内导管出现明显的扩张,腺体及导管的上皮组织增生活跃,导管和腺体出现了大小不等的囊肿样改变,囊肿内充满无色、暗蓝色和棕色的液体,光学显微镜检查可发现导管和腺体的上皮出现实体改变,或乳头状和筛状改变,如上皮细胞继续发展到不典型增生积皮,则乳腺癌变的可能性较大。本期多发生在40-45岁囊性增生恶变率在70%以上。

目前,国内90%乳腺增生患者对乳腺增生病认识不足,不了解正规治疗与预防乳腺增生的常识,不重视治疗。主要存在以下几种问题:1、部分人认为乳腺增生不需要治疗,能忍就忍,过段时间就好了;2、部分人认为乳腺增生严重时就用些药,根治不了,缓解疼痛时就停药;3、还有一部分人药物治疗者,费用高,疗程长,易伤害肠胃、肝脏等因素,而制约了坚持治疗;4、乳腺增生包块、结节、纤维瘤、囊肿患者,医院大部分以手术切除为主,痛苦大,留疤痕,复发率高;所以以上几种因素,最后导致乳腺增生症的加重,乳腺癌的发生率上升;大量流行病学研究发现,以乳腺增生为主的乳腺良性疾病是乳腺癌相对危险度较高的危险因素之一;国内外对乳腺癌危险因素作了广泛的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认为乳腺增生病特别是不典型增生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所以治疗乳腺增生是预防早期乳腺癌的变前治疗。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实现了活血祛瘀,通经活络,消肿止痛,温通散结,消除肿块的目的,且通过外敷真正做到不伤肝,不伤肠胃,达到内病外治的疗效。

为了实现所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的药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当归20-30份、川芎20-30份、赤芍20-30份、丹参20-30份、桃仁15-25份、三棱20-30份、莪术20-30份、延胡索20-25份、乳香15-25份、没药15-25份、香附15-25份、穿三甲5-15份、鹿角片15-25份、白附子5-15份、红毛毡15-25份、松塔15-25份、铁凉伞15-25份、丝瓜络15-25份、橘核15-25份、白芷15-25份、白芥子15-25份、半夏15-25份、八角莲15-25份、紫花地丁15-25份、二花15-25份、蒲公英35-45份、党参5-15份、黄芪5-15份、细辛1-5份。

所述的治疗乳腺增生的药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当归22份、川芎20份、赤芍20份、丹参20份、桃仁15份、三棱15份、莪术15份、延胡索20份、乳香15份、没药15份、香附15份、穿三甲5份、鹿角片15份、白附子5份、红毛毡15份、松塔15份、铁凉伞15份、丝瓜络15份、橘核15份、白芷17份、白芥子17份、半夏15份、八角莲15份、紫花地丁17份、二花17份、蒲公英35份、党参7份、黄芪7份、细辛1份。

所述的治疗乳腺增生的药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当归25份、川芎22份、赤芍22份、丹参23份、桃仁18份、三棱17份、莪术17份、延胡索22份、乳香16份、没药18份、香附17份、穿三甲8份、鹿角片18份、白附子7份、红毛毡18份、松塔18份、铁凉伞17份、丝瓜络18份、橘核16份、白芷19份、白芥子19份、半夏17份、八角莲18份、紫花地丁18份、二花19份、蒲公英38份、党参9份、黄芪9份、细辛2份。

所述的治疗乳腺增生的药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当归27份、川芎27份、赤芍27份、丹参25份、桃仁20份、三棱20份、莪术20份、延胡索24份、乳香22份、没药22份、香附15份、穿三甲5份、鹿角片15份、白附子10份、红毛毡18份、松塔18份、铁凉伞25份、丝瓜络25份、橘核22份、白芷22份、白芥子20份、半夏15份、八角莲19份、紫花地丁22份、二花22份、蒲公英40份、党参9份、黄芪10份、细辛3份。

所述的治疗乳腺增生的药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当归30份、川芎28份、赤芍30份、丹参20份、桃仁25份、三棱22份、莪术15份、延胡索25份、乳香15份、没药15份、香附23份、穿三甲15份、鹿角片24份、白附子15份、红毛毡25份、松塔25份、铁凉伞22份、丝瓜络22份、橘核15份、白芷15份、白芥子25份、半夏25份、八角莲22份、紫花地丁16份、二花17份、蒲公英45份、党参15份、黄芪12份、细辛5份。

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当归、川芎、赤芍、丹参、桃仁、三棱、莪术、延胡索、乳香、没药、香附、穿三甲、鹿角片、白附子、红毛毡、松塔、铁凉伞、丝瓜络、橘核、白芷、白芥子、半夏、八角莲、紫花地丁、二花、蒲公英、党参、黄芪、细辛放入砂锅内,加水7000毫升烧开,文火煎煮1.5-2小时,煎出4500-4800毫升的药汁;

(2)接上一步骤,将上一步骤中的药汁倒入药壶,并放入无菌纱布垫煮沸,将纱布垫捞出等待温度为30-50度时,放在患者的乳房病灶处进行外敷,外敷时间为30-50分钟,每日一次。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各中药的药理作用:

当归:增强免疫、抗炎、补血和血、有效调节机体免疫力、抗肿瘤;

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有效缓解肝郁气滞之胁痛、肝血瘀阻、积聚痞块、胸胁刺痛;

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用于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

丹参:活血祛瘀,养血安神,凉血消肿;

桃仁:活血祛瘀,润肠通便;

三棱:破血,行气,消积,止痛;

莪术:破血行气止痛、行气消积止痛、破血祛瘀;

延胡索:活血,利气,止痛,用于全身各部气滞血瘀之痛;

乳香:能调气活血、定痛、追毒,治疗痈疮肿毒,可作香料;

没药:散血祛瘀、消肿定痛;

香附:理气解郁,调经止痛;

穿三甲:善于走窜,行散,祛瘀散结,活血通络,消肿排脓;通经下乳;

鹿角片:补肾阳,益精血。行血消肿,收敛止血。专治乳痈肿痛、疮痈久治不愈,具有抗炎功能;

白附子:散结解毒;

红毛毡:清热利湿、活血止血、去腐生肌;

松塔:祛痰、止咳、平喘、消炎;

铁凉伞:解毒活血;消肿止痛、痈疽肿毒;

丝瓜络:通经活络,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止血;主治胸胁胀痛,风湿痹痛,筋脉拘挛,女子经闭,乳汁不通,热毒痈肿;

橘核:理气,止痛;

白芷:活血排脓;

白芥子:利气豁痰,温中散寒,通络止痛;

半夏:散瘀止痛、解毒消肿、治疗乳痈、疮痈疖肿;

八角莲:化痰散结、祛瘀止痛、清热解毒、痈肿、疔疮、毒蛇咬伤、跌打损伤;

紫花地丁: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清热利湿的作用,主治疔疮,痈肿;

二花:清热解毒,主治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疽疔毒、具有抗菌作用;

蒲公英: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党参:补中,益气,生津;

黄芪: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

细辛: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温中下气、开胸中、下乳结;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药物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活络,消肿止痛,温通散结,消除肿块;通过外敷真正做到不伤肝,不伤肠胃,达到内病外治的疗效,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调整人体吸收、传导、平衡、代谢、免疫等功能,排除人体乳腺生理废物、湿、瘀、热、毒,促进经脉气血正常运行,从而平衡内分泌,抑制纤维变形,促进组织细胞修复;本申请通过将当归与川芎、赤芍、桃仁、丹参配合使用,具有补血活血,增强活血祛瘀,止痛之效;将党参与黄芪、当归配合使用,具有补气补血,益气生血之效;将当归、赤芍、乳香、没药配合使用,具有活血散瘀,消肿止痛之效;将三棱、莪术配合使用,具有活血祛瘀、软坚散结、行气、消积、止痛、生肌,抗肿瘤,二药配伍促使乳腺增生之肿块及纤维吸收,可终止或逆转本病病理变化;将乳香、没药配合使用,具有乳香活血、没药散血之效,二者相兼而用,皆能消肿止痛,温通散结,祛腐生肌;将赤芍配丹参、桃仁、当归、二花使用,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温通散结,专治疮痈肿痛;香附疏肝理气,调经止痛,配橘核、蒲公英、赤芍专治乳房胀痛;丹参、二花、乳香、穿山甲其清热解毒,活血散瘀消肿,专治乳痈;白芷、配蒲公英,具有散结消肿,止痛生肌之效;延胡索配丹参、没药,具有活血祛瘀,行气止痛;紫花地丁、蒲公英、二花,均匀有清热解毒之功效,配合使用效果更好;细辛与白附子合用性辛、温、归心经,细辛治表,附子治内,温肾暖土,以助阳气,散水气,二者并用温经通络,散寒止痛。适用人群为:1、乳腺养护、调理与丰胸美乳者;2、月经来时乳腺胀满、疼痛、不适者;3、乳汁残留需乳管疏通保健者;4、副乳者;5、患有乳腺增生,乳腺包块,乳腺结节,乳腺囊肿,乳腺纤维瘤。本发明经过临床应用验证,均无不良反应,且本发明的药物在万余例临床治愈率为81%,总有效率为92%。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详细的解释本发明,公开本发明的目的旨在保护本发明范围内的一切技术改进。

本发明治疗乳腺增生的药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当归20-30份、川芎20-30份、赤芍20-30份、丹参20-30份、桃仁15-25份、三棱20-30份、莪术20-30份、延胡索20-25份、乳香15-25份、没药15-25份、香附15-25份、穿三甲5-15份、鹿角片15-25份、白附子5-15份、红毛毡15-25份、松塔15-25份、铁凉伞15-25份、丝瓜络15-25份、橘核15-25份、白芷15-25份、白芥子15-25份、半夏15-25份、八角莲15-25份、紫花地丁15-25份、二花15-25份、蒲公英35-45份、党参5-15份、黄芪5-15份、细辛1-5份。

所述的治疗乳腺增生的药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当归22份、川芎20份、赤芍20份、丹参20份、桃仁15份、三棱15份、莪术15份、延胡索20份、乳香15份、没药15份、香附15份、穿三甲5份、鹿角片15份、白附子5份、红毛毡15份、松塔15份、铁凉伞15份、丝瓜络15份、橘核15份、白芷17份、白芥子17份、半夏15份、八角莲15份、紫花地丁17份、二花17份、蒲公英35份、党参7份、黄芪7份、细辛1份。

所述的治疗乳腺增生的药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当归25份、川芎22份、赤芍22份、丹参23份、桃仁18份、三棱17份、莪术17份、延胡索22份、乳香16份、没药18份、香附17份、穿三甲8份、鹿角片18份、白附子7份、红毛毡18份、松塔18份、铁凉伞17份、丝瓜络18份、橘核16份、白芷19份、白芥子19份、半夏17份、八角莲18份、紫花地丁18份、二花19份、蒲公英38份、党参9份、黄芪9份、细辛2份。

所述的治疗乳腺增生的药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当归27份、川芎27份、赤芍27份、丹参25份、桃仁20份、三棱20份、莪术20份、延胡索24份、乳香22份、没药22份、香附15份、穿三甲5份、鹿角片15份、白附子10份、红毛毡18份、松塔18份、铁凉伞25份、丝瓜络25份、橘核22份、白芷22份、白芥子20份、半夏15份、八角莲19份、紫花地丁22份、二花22份、蒲公英40份、党参9份、黄芪10份、细辛3份。

所述的治疗乳腺增生的药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当归30份、川芎28份、赤芍30份、丹参20份、桃仁25份、三棱22份、莪术15份、延胡索25份、乳香15份、没药15份、香附23份、穿三甲15份、鹿角片24份、白附子15份、红毛毡25份、松塔25份、铁凉伞22份、丝瓜络22份、橘核15份、白芷15份、白芥子25份、半夏25份、八角莲22份、紫花地丁16份、二花17份、蒲公英45份、党参15份、黄芪12份、细辛5份。

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当归、川芎、赤芍、丹参、桃仁、三棱、莪术、延胡索、乳香、没药、香附、穿三甲、鹿角片、白附子、红毛毡、松塔、铁凉伞、丝瓜络、橘核、白芷、白芥子、半夏、八角莲、紫花地丁、二花、蒲公英、党参、黄芪、细辛放入砂锅内,加水7000毫升烧开,文火煎煮1.5-2小时,煎出4500-4800毫升的药汁;

(2)接上一步骤,将上一步骤中的药汁倒入药壶,并放入无菌纱布垫煮沸,将纱布垫捞出等待温度为30-50度时,放在患者的乳房病灶处进行外敷。外敷时间为30-50分钟,每日一次。

实施例:

选取250例患者进行统计,患者年龄在28-45岁之间,病程2个月-8年,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乳房弥漫性隐痛或胀痛症状,B 超检查可见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质地中等,边界不清;经受试患者统计结果显示,治疗有效率达98%,治愈率为95%;

具体实施例如下:

实施例1

崔XX ,女,年龄43岁,洛阳市洛宁县新城区,就诊时间:2014.7.16;

该患者双侧乳腺增生20年余,曾到洛阳市二院、三院、乳腺病医院B超检查确诊:双侧乳腺增生;服药治疗,时轻时重,双侧乳房弥漫性隐痛随月经周期性变化,月经来潮前加重,月经停后减轻,一直未治愈;近一年来双侧乳腺疼痛加重,月经前期及情绪激动时更重,影响睡眠;触诊:双侧乳腺可触及大小不等颗粒状、团块状包块,表面光滑,边界清楚,形态规则,压痛明显,活动度较好,质较硬而均匀,皮肤及基底无粘连。周围淋巴不肿大。

化验:1.癌胚抗原(-) 2.糖类抗原CA153定量5u/ml;

B超:双侧乳腺增生;

诊断:双侧乳腺增生;

治疗乳腺增生的药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当归22g、川芎20g、赤芍20g、丹参20g、桃仁15g、三棱15g、莪术15g、延胡索20g、乳香15g、没药15g、香附15g、穿三甲5g、鹿角片15g、白附子5g、红毛毡15g、松塔15g、铁凉伞15g、丝瓜络15g、橘核15g、白芷17g、白芥子17g、半夏15g、八角莲15g、紫花地丁17g、二花17g、蒲公英35g、党参7g、黄芪7g、细辛1g。

制备方法:将上述药物放入砂锅内,加水7000毫升烧开,文火煎煮1.5-2小时,煎出4500-4800毫升的药汁;将药汁倒入药壶,并放入无菌纱布煮沸,将纱布捞出等待温度为30-50度时,放在患者的乳房病灶处进行外敷,外敷时间为30-50分钟,每日一次。

治疗记录:

第一疗程:2014年7月6日开始—7月15日结束;整个乳房变软、部分包块缩小、减少,乳房疼痛减轻;

第二疗程:2014年7月19开始—7月28日结束;双侧乳腺包块大部分消散,乳房疼痛消失;

第三疗程2014年8月3—8月12日结束;触诊:双侧乳腺未触及到包块现象。B超检查双侧乳腺未见异常。

复查保健:

第一次:2014年9月11—9月13日保健治疗,触诊双侧乳腺未见异常;

第二次:2014年10月12—10月14日保健治疗,触诊双侧乳腺未见异常;

第三次:2014年11月13—11月15日保健治疗,触诊双侧乳腺未见异常;

随访:2016年2月16号回访,双侧乳房未见异常。

实施例2

常XX ,女,46岁,洛阳市龙祥东区,就诊时间2015年9月12日;

患者双侧乳腺增生15年余,曾到北京、上海、洛阳二院、三院市级医院诊断、服药治疗时轻时重,未能治愈;近月来双侧乳腺疼痛加重,包块逐渐增大、增多,影响正常生活,特别是月经前期及情绪激动时更甚;触诊:双侧乳腺可触及大小不等数10个以上包块,呈团块状、条索状、形态较规则,压痛明显,活动度较好,皮肤及基底无粘连,质较硬而均匀,实性包块,腋下淋巴不肿大。左侧乳房外上象限最大可触及约2.8*2.6cm包块,外上、内下象限最大可触及约2.0*1.7cm,包块,内上、内下象限最大可触及约2.1*1.8cm包块。右侧乳房外上、内上象限最大可触及2.2*1.8cm包块。

化验:1.癌胚抗原(-) 2.糖类抗原CA153定量17u/ml;

B超:1.双侧乳腺增生 2.双侧乳腺结节;

诊断:1.双侧乳腺增生 2.双侧乳腺包块。

治疗乳腺增生的药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当归27g、川芎27g、赤芍27g、丹参25g、桃仁20g、三棱20g、莪术20g、延胡索22g、乳香22g、没药22g、香附15g、穿三甲5g、鹿角片15g、白附子10g、红毛毡18g、松塔18g、铁凉伞25g、丝瓜络25g、橘核22g、白芷22g、白芥子20g、半夏15g、八角莲19g、紫花地丁22g、二花22g、蒲公英40g、党参9g、黄芪10g、细辛3g。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治疗:

第一疗程:2015年9月24日开始—10月3日结束。整个乳房变软、包块缩小、减少;

第二疗程:2015年10月7日开始—10月16日结束;10月11日出现乳房有痒现象,为乳房修复症状,3天后自动消失;双侧乳腺包块大部分缩小、减少;双侧乳腺可触及最大包块为1.4*1.0cm现象;

第三疗程:2015年10月20日开始—10月29日结束;双侧乳腺包块大部分缩小、减少,双侧乳腺可触及最大包块为0.7*0.4cm现象;

第四疗程:2015年11月2日开始—11月 11日结束;触诊:双侧乳腺可触及最大包块为0.3*0.3cm现象;

第五疗程:2015年11月2日开始—11月11日结束;触诊:双侧乳腺未触及到包块现象;B超检查双侧乳腺未见异常。

复查:

第一次:2015年12月12日-12月14日保健治疗,触诊双侧乳腺未见异常;

第二次:2016年1月15日-12月17日保健治疗,触诊双侧乳腺未见异常;

第三次:2016年2月18日保健治疗,触诊双侧乳腺未见异常;

随访:2016年12月6号来访,双侧乳房未见异常。

实施例3

史XX,女,55岁,洛阳市红山区,就诊时间2015年9月19日;

该患者双侧乳腺增生5年余,曾到洛阳二院、三院市级医院、乳腺病医院检查确诊、服药治疗,时轻时重,一直未治愈。近月来双侧乳腺弥漫性隐痛加重,月经前期及情绪激动时更重,包块逐渐增大、增多,影响正常生活。触诊:双侧乳腺可触及大小不等颗粒状、团块状肿块,形态较规则,压痛明显,活动度较好,皮肤及基底无粘连,质较硬而均匀,实性包块,周围淋巴不肿大。左侧乳腺外上象限最大可触及约2.0*1.8cm肿块,外上、内上象限最大可触及约2..3*2.0cm肿块,内下、外下象限最大可触及约1.8*1.6cm肿块。右侧乳房外上象限最大可触及2.0*1.9cm肿块。

化验:1.癌胚抗原(-) 2.糖类抗原CA153定量8u/ml;

B超:1.双侧乳腺增生 2.双侧乳腺结节;

诊断:1.双侧乳腺增生 2.双侧乳腺包块。

治疗乳腺增生的药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当归25g、川芎22g、赤芍22g、丹参23g、桃仁18g、三棱17g、莪术17g、延胡索24g、乳香16g、没药18g、香附17g、穿三甲8g、鹿角片18g、白附子7g、红毛毡18g、松塔18g、铁凉伞17g、丝瓜络18g、橘核16g、白芷19g、白芥子19g、半夏17g、八角莲18g、紫花地丁18g、二花19g、蒲公英38g、党参9g、黄芪9g、细辛2g。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治疗:

第一疗程:2015年9月19日开始—9月28日结束。整个乳房变软、包块缩小、减少;

第二疗程:2015年10月1日开始—10月10日结束;双侧乳腺包块大部分缩小、减少50;双侧乳腺可触及最大包块为1.0*0.9cm;

第三疗程:2015年10月14日开始—10月23日结束;双侧乳腺包块大部分缩小、减缩小、减少90双侧乳腺可触及最大包块为0.3*0.2cm;

第四疗程2015年11月27日—12月6日结束;触诊:双侧乳腺未触及到包块现象;B超检查双侧乳腺未见异常。

复查:

第一次:2016年1月6日—1月8日保健治疗,触诊双侧乳腺未见异常;

第二次:2016年2月9日—2月11日保健治疗,触诊双侧乳腺未见异常;

第三次:2016年3月12日—3月14日保健治疗,触诊双侧乳腺未见异常;

随访:2016年9月16号来访,双侧乳房未见异常。

实施例4

冯XX ,女,年龄55岁,洛阳市涧西区,就诊时间2016年7月6日;

该患者双侧乳腺增生5年余,曾到洛阳市二院、中医院、钼靶检查确诊:1.双侧乳腺增生2.双侧乳腺囊肿;服药治疗,时轻时重,肿块随月经周期性变化,月经来潮肿块增大,月经停后肿块缩小;一直未治愈;近月来双侧乳腺持续性刺痛加重,月经前期及情绪激动时更重,包块逐渐增大、增多,影响正常生活;触诊:双侧乳腺可触及大小不等圆形颗粒状、结节状肿块,表面光滑,边界清楚,有囊性感,形态稍不规则,压痛明显,活动度较差,质较硬而均匀,囊性包块;周围淋巴不肿大。左侧乳腺外上象限最大可触及约2.6*2.6肿块。右侧乳房外上象限最大可触及3.2*3.0肿块。

化验:1.癌胚抗原(-) 2.糖类抗原CA153定量15u/ml;

B超:1.双侧乳腺增生 2.双侧乳腺囊肿3.双侧乳腺结节;

诊断:1.双侧乳腺增生 2.双侧乳腺囊肿。3.双侧乳腺结节;

治疗乳腺增生的药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当归30g、川芎28g、赤芍30g、丹参20g、桃仁25g、三棱22g、莪术15g、延胡索25g、乳香15g、没药15g、香附23g、穿三甲15g、鹿角片24g、白附子15g、红毛毡25g、松塔25g、铁凉伞22g、丝瓜络22g、橘核15g、白芷15g、白芥子25g、半夏25g、八角莲22g、紫花地丁16g、二花17g、蒲公英45g、党参15g、黄芪12g、细辛5g。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治疗:

第一疗程:2016年7月 6日开始—7月15日结束;整个乳房变软、包块缩小、减少;

第二疗程:2016年7月19日开始—7月28日结束;双侧乳腺包块大部分缩小、减少,双侧乳腺可触及最大包块为1.0*1.0cm;

第三疗程:2016年8月1日开始—8月10日结束;双侧乳腺包块大部分缩小、减少,双侧乳腺可触及最大包块为0.5*0.5cm;

第四疗程2016年8月14日—8月23日结束;触诊:双侧乳腺未触及到包块现象,B超检查双侧乳腺未见异常。

复查:

第一次:2016年9月22日—9月25日保健治疗,触诊双侧乳腺未见异常;

第二次:2016年 10月24日—10月26日保健治疗,触诊双侧乳腺未见异常;

第三次:2016年11月25日—11月27日保健治疗,触诊双侧乳腺未见异常;

随访:2017年1月12号复查,双侧乳房未见异常。

实施例5

张XX,女,年龄55,洛阳市洛龙区,就诊时间2016年3月18日;

该患者在洛阳市二院健康体检,钼靶检查确诊:右侧乳腺纤维瘤3.8*3.8 cm 建议手术切除;触诊:右侧乳腺外上象限可触及约3.8*3. 8cm圆形孤立肿块,表面光滑,边界清楚,有实性感,形态规则,无压痛,活动度好,质硬而均匀,实性包块;周围淋巴不肿大。

化验:1.癌胚抗原(-) 2.糖类抗原CA153定量6u/ml;

钼靶:右侧乳房纤维瘤;

诊断:右侧乳房纤维瘤;

治疗乳腺增生的药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当归30g、川芎28g、赤芍30g、丹参20g、桃仁25g、三棱22g、莪术15g、延胡索25g、乳香15g、没药15g、香附23g、穿三甲15g、鹿角片24g、白附子15g、红毛毡25g、松塔25g、铁凉伞22g、丝瓜络22g、橘核15g、白芷15g、白芥子25g、半夏25g、八角莲22g、紫花地丁16g、二花17g、蒲公英45g、党参15g、黄芪12g、细辛5g。

治疗:

第一疗程:2016年3月18日开始—3月27日结束,右侧乳房纤维瘤2.5*2.5 cm;

第二疗程:2016年3月31日开始—4月9日结束,右侧乳房纤维瘤缩小为1.8.*1.8cm;

第三疗程:2016.4.13开始—4.22结束,右侧乳房纤维瘤缩小为0.6*0.6cm;

第四疗程2016年4月26日—5月5日结束. 触诊:双侧乳腺未触及到包块现象,B超检查双侧乳腺未见异常。

复查:

第一次:2016年6月4日—6月6日保健治疗,触诊双侧乳腺未见异常。

第二次:2016年7月5日—7月7日保健治疗,触诊双侧乳腺未见异常。

第三次:2016年8月6日—8月8日保健治疗,触诊双侧乳腺未见异常。

随访:2017年1月9号复查,双侧乳房未见异常。

本发明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

为了公开本发明的目的而在本文中选用的实施例,当前认为是适宜的,但是,应了解的是,本发明旨在包括一切属于本构思和发明范围内的实施例的所有变化和改进。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