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双相障碍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46695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双相障碍的药物,特别涉及以中药组合治疗的药物,属于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双相障碍属于心境障碍的一种类型,指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疾病。研究发现,躁狂发作前往往有轻微和短暂的抑郁发作,所以多数学者认为躁狂发作就是双相障碍,只有抑郁发作的才是单相障碍。DSM-IV中将双相障碍分为两个亚型,双相I型指有躁狂或混合发作及重性抑郁发作,双相II型指有轻躁狂及重性抑郁发作,无躁狂发作。值得注意的是,双相抑郁未引起临床医生足够重视,有报道37%的双相抑郁患者被误诊为单相抑郁,长期使用抗抑郁药治疗,从而诱发躁狂、快速循环发作,使发作频率增加。

双相障碍属于精神障碍的一种类型,指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疾病。遗传、心理、社会环境诸多方面因素相互作用可造成。主要表现为情感高涨或低落,伴有相应的认知和行为改变,可有幻觉或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双相障碍病因未明,生物、心理与社会环境诸多方面因素参与其发病过程。生物学因素主要涉及遗传、神经生化、神经内分泌、神经再生等方面;与双相障碍关系密切的心理学易患素质是环性气质。应激性生活事件是重要的社会心理因素。然而,以上这些因素并不是单独起作用的,强调遗传与环境或应激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这种交互作用的出现时点在双相障碍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影响。

指躁狂症状和抑郁症状在一次发作中同时出现,临床上较为少见。通常是在躁狂与抑郁快速转相时发生。例如,一个躁狂发作的患者突然转为抑郁,几小时后又再复躁狂,使人得到“混合”的印象。但这种混合状态一般持续时间较短,多数较快转入躁狂相或抑郁相。混合发作时躁狂症状和抑郁症状均不典型,容易误诊为分裂心境障碍或精神分裂症。

通过体格检查(包括神经系统检查)排除可能由躯体疾病或物质依赖所致的双相障碍。部分双相障碍患者(尤以女性)可能有甲状腺功能减退,因此应做甲状腺功能测定。对过度兴奋及进食不好者应注意水、盐代谢及酸碱平衡的了解。心理学测试、神经生化、神经电生理和脑影像学等辅助检查结果可供参考。在治疗过程中进行药物血浓度测定,以保证疗效、监测毒副反应及治疗依从性。

双相障碍的诊断主要应根据病史、临床症状、病程特点及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比较相关的精神疾病诊断分类标准而确定。典型病例诊断一般不困难。国际上通用的诊断标准有ICD-10和DSM-IV。但任何一种诊断标准都难免有其局限性,而密切地临床观察,把握疾病横断面的主要症状及纵向病程的特点,进行科学的分析是临床诊断的可靠基础。

双相障碍最主要的治疗药物是抗躁狂药碳酸锂和抗癫痫药(丙戊酸盐、卡马西平、拉莫三嗪等),它们又被称为心境稳定剂。对于有明显兴奋躁动的患者,可以合并抗精神病药物,包括经典抗精神病药氟哌啶醇、氯丙嗪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奥氮平、喹硫平、利培酮、齐拉西酮、阿立哌唑等。严重的患者可以合并改良电抽搐治疗。对于难治性患者,可以考虑氯氮平合并碳酸锂治疗。治疗中需要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对于双相抑郁患者,原则上不主张使用抗抑郁药物,因其容易诱发躁狂发作、快速循环发作或导致抑郁症状慢性化,对于抑郁发作比较严重甚至伴有明显消极行为者、抑郁发作在整个病程中占据绝大多数者以及伴有严重焦虑、强迫症状者可以考虑在心境稳定剂足量治疗的基础上,短期合并应用抗抑郁药,一旦上述症状缓解,应尽早减少或停用抗抑郁药。



技术实现要素:

本人认为:双相障碍与神经有关,而人的神经与人所带的静电有关,是神经支配静电还是静电支配神经还是个奥秘,有待于人们进一步的研究、探索,但是静电影响神经,神经也会影响静电。本人认为:神经以电方式传递运行信息,静电的过高过低都会影响神经传导的正确性,引起人过激的行为,甚至疯癫。以中医学分析双相障碍,属于肾虚气虚、气火交郁、阳火过旺、痰热上熏;治疗双相障碍,应以补肾益气、滋阴降火、养阴安神、清肝活血的中药结合治疗,必然药到病除。

通过上面对一种治疗双相障碍的药物病症分析,一种治疗双相障碍的药物解决问题所采取的方案是按下面各中药质量份比组合而成:大黄12份、玉竹15份、合欢皮10份、琥珀4份、石菖蒲10份、龙骨10份、生牡蛎20份、丹参15份、生地15份、灵芝15份、远志10份、元肉15份、枸杞10份、黑豆20份、甘草7份。

下面对一种治疗双相障碍的药物进行遂一分析。大黄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疽,血热吐衄,目赤,咽肿,肠痈腹痛,痈肿疔疮,瘀血经闭,跌扑损伤,外治水火烫伤;上消化道出血。 玉竹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玉竹含有一种特殊物质,具有降燥、清凉解热的作用,用于肺胃阴伤,燥热咳嗽,咽干口渴,内热消渴。合欢皮,味甘,性平,归心、肝经,能安神解郁,活血消痈;主心神不安;忧郁,不眠,内外痈疡。琥珀,味甘、性平;归心、肝、小肠、膀胱、肺、脾经;镇惊安神;散瘀止血;利水通淋;去翳明目;主惊悸失眠;惊风癫痫;血淋血尿;血滞经闭;产后瘀滞腹痛;症瘕积聚;目生障翳;痈肿疮毒。石菖蒲的功效: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用于脘痞不饥、痰蒙清窍,神志昏迷。龙骨为古代哺乳动物如象类、犀牛类、三趾马等的骨胳的化石;龙骨具有平肝潜阳,镇惊固涩、镇惊安神之功效。生牡蛎的功效:收敛固涩、清热益阴、软坚化痰、敛阴潜阳、重镇安神; 应用于滑脱诸证(自汗,盗汗,尿频,带下,崩漏,遗精等),胃痛泛酸,心神不安,失眠,肝阳上亢,头晕目眩等。丹参能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清心除烦,养血安神; 主治:月经不调,经闭痛经, 症瘕积聚,胸腹刺痛。生地清血热、养阴生津、清肝活血。灵芝味甘苦、性平;归心、肺、肝、脾经;可养心安神、养肺益气、理气化淤、滋肝健脾;主治虚劳体弱、神疲乏力、心悸失眠等。远志性温、味辛、苦;入心、肾、肺经;能安神益智、祛痰、解郁、用于惊悸、健忘、梦遗、失眠、咳嗽多痰、痈疽疮肿。元肉,性温味甘,益心脾,补气血;具有良好有滋养补益,补气血、益智宁心、安神定志的功效,可用于心脾虚损、气血不足所致的失眠、健忘、惊悸等。枸杞具有补肝肾、益精气、长肌肉、改善面色、明目安神、祛风治虚、延年益寿、坚筋骨之功效。黑豆味甘凉;归脾、肾经; 具有消肿下气、行气解痉、润肺燥热、活血利水之功效。甘草的功效: 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之功效。

一种治疗双相障碍的药物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治疗双相障碍的药物以中医学分析双相障碍,属于肾虚气虚、气火交郁、阳火过旺、痰热上熏;治疗双相障碍,应以补肾益气、滋阴降火、养阴安神、清肝活血的中药结合治疗,一种治疗双相障碍的药物开创了中医学正解分析双相障碍的病根和正确采取治疗药物之方案,并且收到了明显的疗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一种治疗双相障碍的药物作进一步的实施说明。

一种治疗双相障碍的药物是按下面各中药质量份比组合而成:大黄12份、玉竹15份、合欢皮10份、琥珀4份、石菖蒲10份、龙骨10份、生牡蛎20份、丹参15份、生地15份、灵芝15份、远志10份、元肉15份、枸杞10份、黑豆20份、甘草7份。按上述一种治疗双相障碍的药物的组合比例,适合于一个双相障碍患者服用的一个剂量药物是按下面各中药质量组合而成:大黄12克、玉竹15克、合欢皮10克、琥珀4克、石菖蒲10 克、龙骨10克、生牡蛎20克、丹参15克、生地15克、灵芝15克、远志10克、元肉15克、枸杞10克、黑豆20克、甘草7克。一种治疗双相障碍的药物使用方法:煎汤内服,其中琥珀、龙骨煎汤前碾粉碎较好,生牡蛎还可熟后吞服肉渣,重症患者日服一个剂量,连服两剂量即可抑制见效,后可两天服用一个剂量,直至痊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