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的固定软组织或韧带移植物的套环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70867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的固定软组织或韧带移植物的套环钢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软组织或韧带移植物的固定装置,可以简便快捷的将软组织或韧带移植物悬吊固定在骨道内。



背景技术:

前交叉韧带(ACL)损伤的治疗是近年来国内外运动医学研究的热点,随着关节镜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应用关节镜技术重建交叉韧带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移植材料可选择骨-髌腱-骨、腘绳肌腱、异体肌腱和人工韧带等。因为手术操作简单,不损伤自体组织等优点,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人工韧带进行ACL重建。

重建手术中韧带与股骨端固定方法常采用界面挤压螺钉(Intrafix)、横穿钉固定(Cross Pin)、纽扣钢板固定(Endobutton)、肌腱打结嵌压法固定等,其中横穿钉和纽扣钢板都属于悬吊固定。界面挤压螺钉固定存在潜在的移植物撕裂,螺钉松动,骨道变宽等风险;而悬吊固定可使移植物与骨道360°接触,且移植物每束张力可调,可用于后方皮质缺损时的固定,其中纽扣钢板固定技术在重建人工韧带手术中应用越来越多。

纽扣钢板的组成包括线圈和钢板两部分。钢板多由钛6铝4钒合金制成,具有多孔结构,套环穿过孔并固定在钢板上。在手术过程中,钢板通过股骨隧道被牵拉到股骨皮质肌内侧,当钢板翻转90°可牢固回扣隧道外股骨皮质上。线圈可使用聚合物纤维或编织成缝线,材质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丙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其一端套住韧带移植物,一端固定在钢板上,起连接钢板和韧带移植物的作用。

虽然纽扣钢板手术效果较好,但仍存在以下缺陷:第一,纽扣钢板线圈大小固定,手术过程中需要计算骨道长度选择线圈型号,线圈长短和实际需求总会有所偏差,且韧带和线圈之间有部分伸缩距离,植入体内后持续牵拉使距离偏差变大,影响钢板受力,有韧带位移的潜在危险,影响韧带固定的稳定性;第二,多条缝线穿过同一个穿线孔,会发生缝线——缝线间的摩擦,导致牵拉受阻,影响线圈使用寿命;第三,线圈在钢板上的固定位点不对称,导致韧带被牵拉出骨道或植入体内使用过程中受力不均匀,容易发生韧带位移。因此,开发一种长度可调、操作简单的套环钢板,即根据骨道即时调整线圈长短使韧带、线圈和骨道保持最佳匹配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套环钢板,所述套环钢板由套环、钢板和牵引线三部分组成,所述套环包括中间部分——“吊桥”和两端的缝线部分,所述套环缝线部分按顺序穿过钢板的多个穿线孔固定在钢板上,所述套环“吊桥”部位悬吊软组织或韧带移植物,所述套环钢板的牵引线穿过钢板上的穿线孔,所述牵引线可牵引钢板穿出骨道外,所述钢板翻转可固定在骨道外股骨皮质上,所述套环连接软组织或韧带移植物和钢板并将钢板固定在骨道外股骨皮质上从而固定软组织或韧带移植物的股骨端。

较佳地,所述套环钢板的钢板边缘设计呈圆弧形。

较佳地,所述套环钢板的钢板厚度在0.5-2mm之间,所述套环钢板的钢板长度在5-20mm之间,所述套环钢板的钢板宽度在1-5mm之间。

较佳地,所述套环钢板的钢板结构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圆形穿线孔。

较佳地,所述套环钢板的钢板穿线孔呈对称分布。

较佳地,所述套环钢板的钢板穿线孔边缘都具有圆弧倒角。

较佳地,所述套环钢板的钢板穿线孔的孔径在0.5-2mm之间。

较佳地,所述套环钢板的牵引线由聚酯纤维编织而成。

较佳地,所述套环钢板的牵引线穿过钢板一端最外测的穿线孔。

较佳地,所述套环钢板的套环由聚酯纤维编织而成,聚酯包括对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乙二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环氧乙烷中的一种或几种。

较佳地,所述套环钢板的套环两端缝线部分依次穿过钢板的穿线孔,且每个穿线孔最多只通过一条缝线。

较佳地,所述套环钢板的套环中间部分“吊桥”长度在2-15mm之间。

较佳地,所述套环钢板的套环中间部分“吊桥”内有缝线部分穿过其中。

较佳地,所述套环钢板的套环中间部分“吊桥”始终全部位于钢板的上表面或下表面。

较佳地,所述套环钢板的套环缝线部分的两个末端始终同时位于钢板的上表面或下表面。

较佳地,所述套环钢板的套环缝线部分的两个末端和“吊桥”始终分别位于钢板的两侧。

本发明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1)本发明中套环钢板的套环穿过钢板上的穿线孔,形成连续环状结构,具备连锁调整的条件,即通过牵拉缝线两端,可以同时减少套环长度并收紧套环,实现了根据骨道距离即时调整套环长短,保证了套环-骨道的长度适宜性,医护人员单手即可操作,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感染风险;

(2)套环的缝线部分依次、对称穿过钢板的多个穿线孔,因此套环和钢板间具有多个对称连接位点,可以将套环稳定的固定在钢板上,能够承受更大的抗拉强度;

(3)套环和钢板间的连接位点对称分布,牵引缝线收紧套环过程中,控制“吊桥”两侧受力均匀,即“吊桥”处悬吊的韧带移植物受力均匀,不会在牵拉过程中发生倾斜,移植物始终处于套环中心点位置被均匀的拉入骨道内,在植入体内循环使用过程中,移植物受力均匀可有效降低韧带位移;

(4)钢板上具有多个穿线孔,且每个穿线孔最多只通过一条缝线,即牵拉缝线收紧套环过程中或植入体内正常使用过程中,穿线孔处不会产生缝线——缝线间的摩擦,有效降低缝线间的锯切效应,防止缝线磨损,延长套环钢板使用寿命,同时使套环收紧的过程耗力减少,更容易操作;

(5)套环钢板长度可调,可根据实际情况使骨道内韧带移植物长度最大化,减少套环长度,减少韧带移植物在骨道轴向垂直方向的运动,减小雨刷效应,预防骨道扩大。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通过下文的详细说明,可更清楚的理解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特征和优点,其中:

图1为本发明套环钢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套环钢板的钢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套环钢板的穿线孔分布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套环钢板的穿线孔分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固定软组织或韧带移植物的套环钢板,可以简便快捷的将软组织或韧带移植物悬吊固定在骨道内。该套环钢板由套环、钢板和牵引线三部分组成,套环包括中间部分——“吊桥”和两端的缝线部分,其中缝线部分按顺序穿过钢板的多个穿线孔固定在钢板上。

在韧带损伤修复手术中,套环的“吊桥”部位悬吊软组织或韧带移植物;牵引线穿过钢板上的穿线孔;牵引线牵引钢板出骨道外并翻转钢板使其固定在骨道外股骨皮质上;套环连接软组织或韧带移植物和钢板;套环钢板将软组织或韧带移植物固定在骨道外股骨皮质上,起到固定移植物股骨端的效果,以修复韧带损伤。

下面就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以下实施例仅用于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举例说明,以助本领域技术人员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其中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产生限定作用。

实施例一

本实施提供了一种固定软组织或韧带移植物的套环钢板,参照图1,环钢板由套环、钢板和牵引线组成。在本实施例中,对钢板及其穿线孔的数量、大小仅为示意,其中所示的数量、大小不构成对发明专利的各零部件的数量、大小的限制。

本实施例的套环采用与传统的纽扣钢板不同的结构设计,套环设有“吊桥”部分和缝线部分,“吊桥”部分可悬吊软组织或韧带移植物,且悬吊接触面是完整一体结构;缝线部分在“吊桥”结构中穿过,在“吊桥”两端穿出且具有多个分支,可以方便的和钢板上的穿线孔相连;且穿线孔的圆弧倒角设计可以有效避免缝线的摩擦损耗,使缝线的固定更加牢固,不易松脱。在本实施例中,共设置有八个穿线孔,这八个穿线孔的位置关系请参见图2此外在其它实施例中穿线孔也可设置为其他数量和其他分布。

穿线孔的分布优点是对称分布,较以往的穿孔结构,尤其是单孔多线的穿线方式,能够更有效保证“吊桥部分”受力均匀,减少缝线间的摩擦,操作简便快捷。

钢板的穿线孔的孔径在0.2-2mm之间,优选在0.4-0.9mm范围内;

钢板的厚度在0.5-2mm之间,优选在0.6-1.2mm范围内;

钢板的长度在4-20mm之间,优选在5-10mm范围内;

钢板的宽度在0.5-5mm之间,优选在1-3mm范围内;

基于上述尺寸的设置,本实施例的钢板是基于韧带重建手术中骨道的特殊需求而设置的,其长度较一般的骨道直径要大,保证钢板翻转后可以固定在骨道外股骨皮质上,其宽度要比一般骨道直径要小,保证钢板能够顺利被牵引通过骨道。

本实施例中,钢板边缘设计为圆弧形,避免直角对软组织的刺激,加速患处复原。

请再次参见图1,实施例还优选,套环和牵引线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酯纤维编织而成,有利于满足生物相容性方面的要求。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方便缝线穿过钢板的方式,此外,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采用其他穿线方式。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套环钢板结构,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钢板上穿线孔的位置和数量不同,请见图3。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套环钢板结构,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钢板上穿线孔的位置和数量不同,请见图4。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方便缝线穿过钢板的方式,请再次见图3。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方便缝线穿过钢板的方式,请再次见图4。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