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鼻胃肠管多功能连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64919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一种鼻胃肠管多功能连接头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医用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鼻胃肠管多功能连接头。



背景技术:

鼻胃肠管用于胃肠减压或肠内营养灌注,经鼻腔插入到患者胃中或肠道中,鼻胃肠管一般包括连接头和与连接头连通的导管,传统的鼻胃肠管连接头设计只有一个腔道,没有侧腔,而营养管路连接器有不同的尺寸,各个厂家的形状有差别,导致主腔适配性不佳,且临床使用中功能单一。在临床上使用一段时间后,材料由于长期处于撑大的状态、以及营养液有润滑作用,会出现盖子和腔道不能回复原来的配合松紧度、接头盖子盖不上等问题,造成连接器松脱、漏液等临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适配性差、功能单一、漏液等问题,提供了一种鼻胃肠管多功能连接头,该连接头能够实现减压、冲洗、引流及肠胃营养同时独立进行的功能。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鼻胃肠管多功能连接头,包括主连接头和至少一个与主连接头相连通的副连接头,以及分别与主连接头和副连接头相配的主盖体和副盖体,所述主连接头和副连接头均包括中空的本体,所述本体设有贯通上下的腔道,所述副连接头的下部或底部与所述主连接头的本体下部相连,所述主盖体和副盖体均包括盖面,盖面底部周侧设有用于包覆本体上部的包覆部,所述盖面底部且位于包覆部环绕区域内设有插入腔道内的插入部,所述包覆部和插入部之间形成与本体上部相配的包覆腔,紧密的配合本体,所述插入部侧壁环绕设有防漏圈,所述防漏圈与本体之间密封配合,所述本体上部外侧壁为锥面,所述包覆腔与其相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主连接头和副连接头可实现多个连接头分别用于减压、冲洗、胃肠营养等多个功能的使用,主连接头和副连接头相互之间不会造成干扰和营养污染,便于临床操作,每个连接头设置有盖体,进而分别对各个连接头进行包覆,当其中一个连接头进行输液或清洗时,液体由上至下流动不会从副连接头溢出,有效的防止液体泄露。

优选的,所述包覆部通过卡扣结构与本体连接,所述插入部的侧壁环绕设有至少一个压紧环,本体内侧壁对应处设有与压紧环相配的压紧槽,有效防止盖体松脱。

优选的,所述卡扣结构包括环绕设置在包覆部内壁或本体外侧壁上的至少一个卡环,和设置在本体外侧壁或包覆部内壁上且与卡环相配的卡槽,上述设计使主盖体和副盖体更严密的与本体相配且不易被顶开。

优选的,所述卡槽为弧形槽,能减小滑动阻力,方便主盖体和副盖体的插拔。

优选的,所述压紧槽为锥形槽或弧形槽,进一步的使主盖体和副盖体与本体严密的连接。

优选的,所述主盖体和副盖体上均设有拉柄,进一步的便于主盖体和副盖体插拔。

优选的,所述主连接头和副连接头上分别设有与主盖体和副盖体连接的防掉链,防止盖体的掉落。

优选的,所述主连接头和副连接头均为热压复合而成的双层结构,双层结构包括紧固层和弹性层,所述弹性层内衬于紧固层内,所述紧固层能更好的防止连接头被液体撑大,弹性层的设计用于防止稠度较大的液体阻塞。

优选的,所述紧固层为ABS材料,具有良好的刚性,弹性层为医用聚氨酯材料,具有优良的耐磨性、耐化学品、耐水解性、耐髙低温和耐霉菌性。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

多功能连接头设计,可与注射器、灌洗器及营养管路的连接器相匹配,连接头具有多个腔道,可以用于冲洗、营养灌注等不同的功能,医护人员操作简单,方便快捷,同时减少了营养污染,压紧环与本体内侧壁密封配合以及防漏圈的设计,有效防止了液体的泄露,主连接头和副连接头设有卡扣结构,能保证不易松脱,所述紧固层和弹性层的设计提高了多功能连接头的质量,本发明结构简单实用,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A-A的剖切图;

图4是本发明的装配图;

图5是本发明B-B的剖切图;

图6是本发明另一种盖体示意图。

图中:1主连接头,11本体,12腔道,13压紧槽,2副连接头,3主盖体,31盖面,32包覆部,33插入部,34包覆腔,35防漏圈,36压紧环,4副盖体,5拉柄,6防掉链,7卡扣结构,71卡环,72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说明。

实施例:

如图1、图2及图3所示,一种鼻胃肠管多功能连接头,包括用于输入食物或营养液的主连接头1和与其相连通的副连接头2,所述副连接头2可用于冲洗等功能,主连接头1和副连接头2结构相同,均包括本体11,所述本体11为管状的中空结构,具有贯通上下的腔道12,所述副连接头2的底部与所述主连接头1的本体11下部相连,主连接头1和副连接头2均为热压复合而成的双层结构,双层结构包括紧固层和弹性层,所述弹性层内衬于紧固层内,所述紧固层为ABS材料,具有良好的物理刚性,防止被液体撑大,弹性层为医用聚氨酯材料,有优良的耐磨性、耐化学品、耐水解性、耐髙低温和耐霉菌性,同时能更有效的进行营养液的输送,避免出现堵塞。

如图4及图5所示,主连接头1和副连接头2上分别设置有与各自相配的主盖体3和副盖体4,两个盖体用于对两个连接头进行封闭盖合,起到保护作用,防止污染等,两个盖体结构相同,具体结构为:包括盖面31,盖面31的底部沿周侧围成用于包覆本体11上部的包覆部32,盖面31的底部且位于包覆部32环绕区域内设有插入腔道12内的插入部33,所述插入部33为圆柱状,包覆部32和插入部33之间形成与本体11上部相配的包覆腔34,为了方便两个盖体与连接头的分离,在盖面31上设置一个拉柄5,拉柄5的端头为圆形。

如图4所示,插入部33的侧壁环绕设有弹性橡胶制作的防漏圈35,所述防漏圈35与本体11之间密封配合,所述插入部33的侧壁环绕设有一个压紧环36,本体11内侧壁对应处设有与压紧环36相配的压紧槽13,所述压紧槽13为弧形槽,插入部33插入时,压紧环36内嵌于弧形槽内且密合,提高使用时的密封性能,防止盖体松动。

如图4及图5所示,包覆部32通过卡扣结构7与本体11连接,所述卡扣结构7包括环绕设置在包覆部32内壁上的一个卡环71,和嵌设在本体11外侧壁上且与卡环71相配的卡槽72,所述卡槽72为弧形槽,主盖体3或副盖体4对本体包覆时,卡环71内嵌于卡槽72中,弧形槽的设计更有利于减小扣合时的阻力,方便使用,包覆部32的外壁连接有圆柱状的防掉链6,所述防掉链6的一端分别与主连接头1和副连接头2的下部固定连接。

如图4及图5所示,本体11上部外侧壁为锥面,具体为,本体11的外壁由顶部向下逐渐扩大,直到超过包覆部32的覆盖区域后,外壁逐渐向下开始内收,并在转折处形成弯折面,所述包覆腔34的内侧壁倾斜,与本体11外壁相贴合,因此增加本体11对防漏圈35的挤压,从而形成更好的挤压,提高了密封性能。

如图6所示,一种简易的盖体设计,盖体的插入部33的下部为锥面,能较深的插入腔道12内。

以上对本发明优选的实施例做了详细的说明,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依据本发明提供的思想,在上述实施例方式、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而这些改变也应视为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