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解暑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04704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领域,具体地说就是一种用于解暑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炎炎夏日,天气不断升温,让人心烦意乱,整天没有食欲。一般来说,人体在室内感觉最舒适的温度是15-18℃为宜,如果室内空气不流通或者相对湿度小于35%,且室内气温超过25℃以上时,人体就开始从外界吸收热量,你就会有热的感觉。若气温超过35℃,

这时人体的汗腺开始启动,通过微微涔汗散发积蓄体温,心跳加快,血液循环加速,就会感到头昏脑胀,全身不适和疲劳,有昏昏欲睡的感觉,而且酷热难熬。尤其当气温超过35摄氏度、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时,气候条件对人体下丘脑的情绪调节中枢的影响明显增强,导致情绪和认知行为的紊乱。不少人会感到心烦气躁、思维紊乱,往往为一点小事便大动肝火,这个时候,饮用一些健康的、不含添加剂、适合长期饮用的消暑饮品是我们最好的选择。

目前,现有的解热消暑的制品,大多数是绿豆汤或者一些中成药或者西药,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定的消暑功效,但依然存在解热效果不明显,价格高,副作用明显等不好的效果。因此,需要寻求一种夏季饮用的解暑中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就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一种用于解暑的中药组合物,该组合物中的原料组分价格低廉,组分间配伍合理,能协同发挥解暑降温之功效,解热消暑效果明显。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解暑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

常山30份、田基黄25份、甘草15份、藜芦15份、瓜蒂15份、菊花10份、半夏10份、玉米须15份。

组成本发明的各中药原料的详细说明如下:

常山:味苦、辛,性寒。归肺、肝、心经。具有涌吐痰涎,截疟等功效。常用于痰饮停聚,胸膈痞塞,疟疾等症。

田基黄:味甘、苦、性凉。归肺;肝经。具有胃经清热利湿;解毒;散瘀消肿;保肝等功效。常用于湿热黄疸;泄泻;痢疾;肠痈;痈疖肿毒;乳蛾;口疮;目赤肿痛;毒蛇咬伤;跌打损伤等症。

甘草: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等功效。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等症。

藜芦:味辛、苦,性寒。归肝经。有毒。具有祛痰,催吐,杀虫等功效。常用于中风痰壅,癫痫,疟疾,骨折;外用治疥癣,灭蝇蛆等症。

瓜蒂:味苦,性寒,有毒。归脾、胃经。具有催吐,退黄疸等功效。常用于食积不化,食物中毒,癫痫痰盛;慢性肝炎,肝硬化等症。

菊花:甘、苦,微寒。入肺、肝经。疏风除热,解疔毒,养肝明目。

半夏:辛,温,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治湿痰冷饮,呕吐,反胃,咳喘痰多,胸膈胀满,痰厥头痛,头晕不眠。外消痈肿。

玉米须:性平,味甘淡,无毒。利尿,泄热,平肝,利胆。治肾炎水肿,脚气,黄疸肝炎,高血压,胆囊炎,胆结石,糖尿病,吐血衄血,鼻渊,乳痈。

发明优点:

本发明具有组份简单、使用方便、解热消暑明显等优点,可用于夏季中暑,脏腑有热,身体不适等症。

本发明适用于解暑。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用于解暑的中药组合物

本实施例的组合物包括如下中药原料:

常山30g、田基黄25g、甘草15g、藜芦15g、瓜蒂15g、菊花10g、半夏10g、玉米须15g。

该中药组合物可以进行熬制成中药汤,熬制方法可以使用现有技术,当然为了达到更加的效果也可以按照如下的步骤进行熬制:

按重量配比取上述中药原料,加入5倍原料总重量的水,浸泡30min,煎煮3次,合并煎煮液,既得。

服用方法:

当人员身体不适、脏腑有热时,每日一次,每次300ml;

当人员中暑时,每日三次,每次300ml。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相似的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解暑的中药组合物,它包括常山、田基黄、甘草、藜芦、瓜蒂、菊花、半夏、玉米须。本发明组份简单、使用方便、解热消暑明显,用于夏季中暑,脏腑有热,身体不适。本发明适用于解暑。

技术研发人员:孙中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孙中正
技术研发日:2017.03.07
技术公布日:2017.07.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