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姜黄素纳米晶自稳定皮克林乳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79490阅读:7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姜黄素纳米晶自稳定皮克林乳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姜黄素纳米晶自稳定皮克林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皮克林乳剂是使用固体颗粒代替表面活性剂作为乳化剂所制备成的一种乳剂。最早始于1903年walterramsden首先发现,s.u.pickering在1907年进一步描述了该现象,后来称这类由固体颗粒稳定的乳液为皮克林乳液。皮克林乳剂所使用的固体颗粒主要有sio2、蒙脱土和纳米聚合物颗粒等。固体颗粒之间紧密排列在一起,起到空间位阻的作用,从而抑制分散液滴间的聚集,增强了乳剂的稳定性。

姜黄素是从姜科植物郁金、天南星科植物菖蒲以及姜黄等的根茎中提取的一种二酮类化合物,具有降血脂、抗肿瘤、抗炎、利胆、抗氧化等作用。姜黄素在水中的溶解度低,从而限制了其临床应用。与传统表面活性剂稳定的乳剂相比,皮克林乳剂未使用表面活性剂,可避免表面活性剂对人体的毒副作用。此外,姜黄素纳米晶自稳定皮克林乳剂所采用姜黄素纳米晶作为稳定剂,降低了制剂的成本,同时提高了乳剂的载药量。

经查询专利及文献,目前尚未见姜黄素纳米晶自稳定皮克林乳剂的相关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制备一种姜黄素纳米晶自稳定皮克林乳剂。该皮克林乳不仅制备方法简单,处方相比于其他乳剂的组成也更为简单,并且不使用表面活性剂,提高了口服乳剂的安全性。

该乳剂的稳定剂为姜黄素纳米晶,初始纳米晶溶入油相直到油相饱和,随后加入的纳米晶包裹在油滴表面形成壳膜结构,进而稳定乳剂,与普通乳剂相比,该皮克林乳剂的载药量大大提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步骤1:称取一定量的姜黄素原料药与水混合,以速度为8000-3000rpm的匀浆机剪切1-3min,得到初级姜黄素纳米晶混悬液;

步骤2:使用高压均质机将步骤(1)所制得的初级姜黄素纳米晶混悬液进行高压均质,得到姜黄素纳米晶混悬液;所述高压均质机压力为500bar-1200bar,均质次数为5-20次;

步骤3:将步骤(2)所制得的姜黄素纳米晶混悬液与油相混合,使用匀浆机在速度为8000-3000rpm条件下剪切1-3min,得到姜黄素纳米晶自稳定皮克林初乳;

步骤4:将步骤(3)所制得的姜黄素纳米晶自稳定皮克林初乳,使用高压均质机制备姜黄素纳米晶自稳定皮克林乳剂;所述高压均质机压力为500bar-1200bar,均质次数为5-20次。

本发明的优点,同现有的姜黄素乳剂,自乳化制剂或微乳相比,皮克林乳剂没有使用表面活性剂,可避免表面活性剂的毒副作用。另外,皮克林乳剂使用固体颗粒作为稳定剂,固体微粒膜厚于分子膜,且固体颗粒在油水界面的吸附几乎不可逆,因此皮克林乳剂的稳定性更好,不易受温度、光照及油相组成等因素影响。

姜黄素纳米晶自稳定皮克林乳剂具有优良的药物缓释性能,不仅油相中携带有姜黄素,并且乳剂中使用的稳定剂为姜黄素纳米晶,在增大乳剂载药量的同时,可使乳剂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姜黄素缓慢释放。

附图说明:

图1姜黄素纳米晶粒径图

图2姜黄素纳米晶自稳定皮克林乳剂显微观察图

图3姜黄素纳米晶自稳定皮克林乳剂外观图

图4荧光显微观察图

图5体外释放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1.姜黄素纳米晶混悬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姜黄素原料药30mg于10ml离心管中,使用高速剪切机制备初级姜黄素纳米晶混悬液,剪切速度为25000rpm。将初级姜黄素纳米晶混悬液加入高压均质机,制备姜黄素纳米晶混悬液,高压均质条件为1000bar,得到姜黄素纳米晶混悬液,测得姜黄素纳米晶平均粒径为310.2±61.94nm。

2.姜黄素纳米晶自稳定皮克林乳剂的制备

向制备好的姜黄素纳米晶混悬液中加入单辛酸甘油酯0.5g,使用匀浆机在25000rpm条件下匀浆2min制备姜黄素纳米晶自稳定皮克林初乳,再使用高压均质机制备姜黄素纳米晶自稳定皮克林乳剂,在1000bar条件下均质10次后得到姜黄素纳米晶自稳定皮克林乳剂。

3.姜黄素纳米晶自稳定皮克林乳剂的表面形态分析

姜黄素纳米晶自稳定皮克林乳剂使用正置显微镜在400倍镜下观察,能够清楚地观察到姜黄素纳米晶包裹在油滴的表面。

4.荧光观察

采用正置显微镜观察姜黄素纳米晶自稳定皮克林乳剂的姜黄素包裹状态,观察条件为400倍镜下。

取适量罗丹明b,加入单辛酸甘油酯完全溶解,再同法制备负载荧光标记的姜黄素纳米晶自稳定皮克林乳剂,所得样品使用正置显微镜观察荧光物质分布,并进行图像采集。

5.体外释放

采用动态透析法考察体外释放,选取含1%sds的ph7.4磷酸盐缓冲溶液为释放介质。分别精密量取1ml的姜黄素纳米晶自稳定皮克林乳剂、姜黄素纳米晶混悬液、姜黄素混悬液各三份,置于预先处理过得透析袋内,排除气泡后密封,置于50ml释放介质中,于(37±0.5)℃恒温水浴振荡(100r·min-1),于0.16、0.5、1、2、4、6、8、12、24、48、60、72、84、96h准确取样4ml,并立即补加等量同温新鲜释放介质,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得介质中姜黄素的含量,计算累积释放率(q)。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姜黄素纳米晶自稳定皮克林乳剂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所述姜黄素纳米晶自稳定皮克林乳剂的原料由下列百分比的成分组成:姜黄素:0.1‑5%,油相:5‑10%,余量为水,所有成分的总量为100%。将姜黄素原料药,加入蒸馏水,使用匀浆机剪切分散后,得到初级姜黄素纳米晶混悬液,再使用高压均质机制备姜黄素纳米晶混悬液。将油相加入姜黄素纳米晶混悬液中,匀浆得到姜黄素纳米晶自稳定皮克林初乳,再将初乳加入高压均质机中,制备得到姜黄素纳米晶自稳定皮克林乳剂。本发明利用姜黄素纳米晶作为稳定剂,替代了传统的表面活性剂,提高了乳剂的安全性,且稳定性良好,在增大乳剂载药量的同时,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姜黄素缓慢释放。

技术研发人员:张良珂;冉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医科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7.03.08
技术公布日:2017.07.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